- 年份
- 2024(7214)
- 2023(10598)
- 2022(8898)
- 2021(8358)
- 2020(6769)
- 2019(15264)
- 2018(14709)
- 2017(27697)
- 2016(14530)
- 2015(16251)
- 2014(15579)
- 2013(15594)
- 2012(14586)
- 2011(13383)
- 2010(12873)
- 2009(11762)
- 2008(11143)
- 2007(9479)
- 2006(8352)
- 2005(7412)
- 学科
- 济(68261)
- 经济(68209)
- 管理(37433)
- 业(31960)
- 方法(26562)
- 数学(24226)
- 数学方法(24039)
- 企(22639)
- 企业(22639)
- 中国(20176)
- 农(19576)
- 地方(19501)
- 环境(16077)
- 贸(14126)
- 贸易(14117)
- 易(13734)
- 农业(13272)
- 财(13158)
- 业经(13056)
- 学(12096)
- 地方经济(10671)
- 制(10358)
- 划(10233)
- 发(9364)
- 融(9338)
- 金融(9336)
- 和(9035)
- 银(8677)
- 银行(8674)
- 行(8427)
- 机构
- 大学(203347)
- 学院(202862)
- 济(93000)
- 经济(91382)
- 研究(76384)
- 管理(75316)
- 理学(65462)
- 理学院(64611)
- 管理学(63591)
- 管理学院(63215)
- 中国(58201)
- 科学(45017)
- 京(43547)
- 财(38859)
- 所(37482)
- 中心(34597)
- 研究所(34479)
- 财经(31765)
- 农(31556)
- 经济学(30287)
- 范(29360)
- 师范(29175)
- 经(29123)
- 江(28927)
- 院(28456)
- 业大(27619)
- 经济学院(27522)
- 北京(27488)
- 农业(24418)
- 师范大学(24102)
- 基金
- 项目(143918)
- 科学(115420)
- 研究(107438)
- 基金(106655)
- 家(93308)
- 国家(92604)
- 科学基金(79551)
- 社会(71714)
- 社会科(68064)
- 社会科学(68049)
- 基金项目(56454)
- 省(55392)
- 自然(49188)
- 自然科(47967)
- 自然科学(47953)
- 教育(47455)
- 自然科学基金(47077)
- 划(46193)
- 资助(42755)
- 编号(41745)
- 发(33389)
- 重点(32933)
- 部(32747)
- 成果(32321)
- 国家社会(31280)
- 创(29625)
- 课题(29162)
- 中国(28805)
- 教育部(28131)
- 创新(27923)
共检索到300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匡文慧 董禹麟 窦银银 萨日盖 尹哲睿
文章以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省为例,针对提升人居环境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从美丽宜居模式、基准模式和生态保护模式刻画了2035和2050年人居环境地理图景,并评估了人居生活、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图景效应。研究表明:2020—2035年福建省人居环境地理图景变化将尤为显著。预计到2035年,全省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将达到4.89%~5.55%,耕地和林地是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来源。生态保护模式中未来建设用地集约程度更高、资源利用水平最强,全省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将明显提高。建议福建省未来延续集约的建设用地发展模式,到2035年全省建设用地面积占比控制在5%以内,重点保护南部地区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适度提升东北部城市建成区绿地空间比例以增强人居环境韧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媛榕 魏远竹
在分析了森林认证对林木资产评估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影响的基础上,以福建省兴林林场为例,参照各项必要的指标值,区分已实施和尚未实施森林认证两种不同情形,对该林场的林木资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认证对营林成本的影响不显著,但提高了采运阶段的支出,其幅度约为8.07%;②经认证后木材价值增加了9.89%左右;③认证木材成本的增幅小于其价值和价格的增幅,价值增幅低于价格,而且差距将随着认证的普及而不断拉大,故认证将提高营林企业的利润率。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对不同类型的营林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翁爱芳 范少贞 卢远清 池梦薇 廖凌云
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背景下,"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我国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提出了系列要求。福建省正在进行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泰宁县是全省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以泰宁县为例,基于实地调研和专家意见,构建了三个优化整合的情景规划方案:(1)维持现状,不整合;(2)以泰宁国家地质公园为主体的整合;(3)以泰宁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整合。基于对方案的成本效益比较,结果显示:方案3的存在和使用价值最高,成本持中;方案1的价值保护持中,成本最低;方案2价值最低,成本最高。研究为福建省县市尺度开展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持,亦为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的边界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炳钻 魏远竹
将香蕉果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大气调节、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养分循环,并通过条件价值法和市场价值法及相关模型评估它们的价值.结果表明,2006年福建省香蕉果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7.67亿元.
关键词:
香蕉果园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丽忠 杨净 钟满秀 韩智霞 胡军 黄梅芬 张江山
条件价值(CV)法是评估环境与资源价值的重要手段,后续确定性问题可有效便捷地提高CV结果的有效性。应用10刻度量化表式后续确定性问题对鼓山风景名胜区非使用价值CV评估结果进行校正。问卷采用双边界二分式,面对面调查获得518份有效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具有正支付意愿的受访者,其付费加入"鼓山保护协会"的确定度呈正态分布,确定度的平均值为6.72;确定度与受访者的收入、受访者对鼓山的熟悉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受访者对起始投标值敏感。当确定度门槛值取7或8时,正支付率从51.5%分别下降至27.8%或23.3%,而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从33.24元下降至19.74元或16.36元,采用后续确定性问题校正后CV...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广宇
本文应用“含资源与环境项目的社会会计矩阵”(简写为SAMRE)分析 1991~ 1999年福建省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值。计算结果显示 ,福建省资源净产值与环境净产值各年损失幅度为 11.17~ 62 .0 5亿元 ,平均占全省GDP的 2 .1%。真实国民储蓄比传统国民核算体系的净储蓄减少 1.48~ 69.4亿元 ,占净储蓄的1.11%~ 12 .0 %。分析表明自然资源损失与环境污染成为福建省经济总量增长的重大代价。其发展呈弱可持续性特征。此外 ,分析结果也显示 ,近年来资源与环境净产值损失占全省GDP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真实储蓄比重趋向上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庆 郑逸芳
从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深化和践行,充分彰显了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这一伟大战略部署的生命力和行动力。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理念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强调政府责任,探讨多元共治的发展机制;并从开展农村区域规划,完善功能分区;挖掘农村生态文化;实施农村景区培育工程;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整治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福建美丽乡村建设的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理念 多元共治 福建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维兢 刘斌 杨德伟 郭青海
自然资本评估是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文章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核算了2000-2015年九龙江流域不同地类及区域人均足迹深度、足迹广度和三维生态足迹,并通过资本流量占用率和存量流量利用比等指标,详细分析了区域自然资本流量、自然资本存量的占用情况及不同地类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九龙江流域人均足迹深度由2.34增加至4.33,足迹广度由0.463hm2/人增加至0.655hm2/人,三维生态足迹由1.08hm2/人不断扩大至2.84hm2/人,说明区域自然资本流量占用逐渐增大,自然资本存量消耗快速上升,生态系统资源供给压力加剧;(2)不同地类自然资本利用差异显著,除林、草地外,其它用地从2011年开始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其中,化石能源用地需求增加最快,是区域生态足迹加速上升的最主要原因;(3)促进九龙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在于增加资本流量限度、减少资本存量消耗,为此需要倡导节约型消费、加大耕地资源保护力度、科学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维兢 刘斌 杨德伟 郭青海
自然资本评估是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文章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核算了2000-2015年九龙江流域不同地类及区域人均足迹深度、足迹广度和三维生态足迹,并通过资本流量占用率和存量流量利用比等指标,详细分析了区域自然资本流量、自然资本存量的占用情况及不同地类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九龙江流域人均足迹深度由2.34增加至4.33,足迹广度由0.463hm2/人增加至0.655hm2/人,三维生态足迹由1.08hm2/人不断扩大至2.84hm2/人,说明区域自然资本流量占用逐渐增大,自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竹青
本文总结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在福建省的实行情况,分析了现行结构性减税效应不足的表层和深层原因,提出了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减税 效应 福建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良强
评价区域自主创新的绩效,对于改善创新管理、进一步提高创新系统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的链式模式和创新活动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评价区域自主创新绩效的方法和概念模型;并以我国福建省为例,利用1995—2006年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数据,运用DEA方法,对福建省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创新、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市场实现等环节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自主创新系统中的知识创新活动仍处于技术效率最佳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继续增加知识创新资源投入仍将是合理的;技术开发活动已进入了规模收益递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 绩效评价 DEA 福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栋 仇蕾
社会核算矩阵(SAM)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力工具,能够清晰地描述出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流量关系,可以作为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模拟的数据基础。本文介绍了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原理和基本结构,以福建省为例,采用自顶向下法编制了2007年福建省宏观社会核算矩阵,以期能为福建省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钟莉娜 王军 白中科 陈艳华 董占杰
研究目的:以福建省建溪流域为例,基于2010—2016年的景观类型数据和农用地整理数据,分析农用地整理对区域景观动态和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方法:单一变量法,景观格局指数,生态风险指数。研究结果:(1)2010—2016年间通过农用地整理工程增加的耕地主要在海拔高于300 m的区域;(2)农用地整理工程中的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草地、园地和林地,也有部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由于村庄合并或矿区土地复垦等原因被整理为耕地;(3)每一种农用地整理工程类型都是一种风险源,其释放的风险压力主要有景观单一化和景观破碎化两种;(4)2010—2016年建溪流域的生态风险值介于2 386.11~2 394.76,2010年后生态风险指数逐年降低。研究结论:本文对大尺度上关于农用地整理对景观生态的影响研究有借鉴意义,可以为区域尺度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和农用地整理设计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明 陈丽
从福建省经济、人口、科技、能源和环境等角度出发,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系统动力学模型,设定单一政策、多项政策组合等情景进行系统仿真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三种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空间越来越小,只有同时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环保投资等多项政策进行组合调控,减排效果更好。因此,提出合理分配固定资产投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大气污染 仿真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全林 程栋梁 何承耕 谢剑斌 谢辰婧
选取福建省永安市等8县(市),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调查法对各指标进行打分、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其权重的方法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综合社会效应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施,在森林资源质量、林农经营效果、森林防火、社会文明、区位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但也存在林地及有林地面积减少与区域生态质量下降等方面的不足。不同区域间的林改政策实施效果存在差异,但差距不大。8县(市)的综合效果依次为:永安市>厦门市>德化县>武夷山市>建阳市>邵武市>上杭县>光泽县,永安市最好,光泽县最差,并略差于"林改"前。"均山制"与"均股制"政策的实施效果要好于村小组集体经营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