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1)
- 2023(9400)
- 2022(7988)
- 2021(7420)
- 2020(6025)
- 2019(13513)
- 2018(13237)
- 2017(24504)
- 2016(12795)
- 2015(14290)
- 2014(13301)
- 2013(13030)
- 2012(11740)
- 2011(10511)
- 2010(10771)
- 2009(10509)
- 2008(9740)
- 2007(8207)
- 2006(7247)
- 2005(6685)
- 学科
- 济(51345)
- 经济(51295)
- 管理(37196)
- 业(32198)
- 企(26221)
- 企业(26221)
- 方法(22248)
- 数学(18909)
- 数学方法(18770)
- 中国(18030)
- 农(14132)
- 财(13675)
- 环境(13550)
- 贸(13242)
- 贸易(13227)
- 易(13019)
- 审计(12107)
- 业经(10809)
- 制(10059)
- 学(9787)
- 划(9288)
- 农业(9040)
- 务(8617)
- 财务(8601)
- 财务管理(8536)
- 企业财务(8132)
- 银(8066)
- 银行(8065)
- 融(7887)
- 金融(7886)
- 机构
- 学院(176278)
- 大学(175553)
- 济(80158)
- 经济(78944)
- 管理(65853)
- 研究(61622)
- 理学(57199)
- 理学院(56628)
- 管理学(55897)
- 管理学院(55579)
- 中国(49184)
- 京(37761)
- 财(36901)
- 科学(34093)
- 财经(30092)
- 所(30054)
- 经(27649)
- 中心(27401)
- 研究所(26876)
- 经济学(25966)
- 江(24029)
- 北京(23563)
- 农(23334)
- 经济学院(23327)
- 范(22716)
- 师范(22555)
- 财经大学(22537)
- 院(22413)
- 业大(21480)
- 州(19089)
- 基金
- 项目(117715)
- 科学(94446)
- 研究(89259)
- 基金(88464)
- 家(76904)
- 国家(76320)
- 科学基金(65745)
- 社会(60602)
- 社会科(57580)
- 社会科学(57567)
- 基金项目(45874)
- 省(42648)
- 教育(40561)
- 自然(40013)
- 自然科(39005)
- 自然科学(38995)
- 自然科学基金(38319)
- 划(36466)
- 资助(36007)
- 编号(35168)
- 成果(28470)
- 部(27684)
- 重点(26982)
- 国家社会(26540)
- 发(25541)
- 创(24715)
- 中国(24642)
- 教育部(24447)
- 课题(24254)
- 人文(23663)
共检索到263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吕慧萍
近年来,逐步恶化的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明显,为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环保投入逐年加大,随之而来的对环保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效率效果性的政府环境审计需求也应运而生。1998年国务院正式赋予审计署环境审计职责后,审计署围绕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两大内容,陆续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环境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十多年的审计实践也表明,环境审计进展缓慢,发挥国家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并未充分显现。目前,加强环境保护已上升到基本国策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2008年国家环保投资总额达到4490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1.5%,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阿莉 叶洋洋
19世纪中期,美国著名的国家公园运动与城市运动的两股浪潮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掀起了美国大规模的绿道规划与建设的热潮。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绿道建设当前已成为一项遍布全球的运动。1987年,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为绿道的概念作了官方界定,认为绿道是指能够向人们提供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并用景观将乡村和城市空间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1)。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绿道建设的萌芽期,而真正意义上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新玲
美丽乡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环境生态化发展不仅要注重环境的可持续性,也要注重生态人文环境的建设,坚持生态化、可持续化、特色化的价值取向。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政府应加强规划的引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下打造生态化的农村人居环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兰芳
本文主要通过对苏格拉底伦理学中"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内容的阐述,认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苏格拉底式智慧";而这种"苏格拉底式智慧"对应对当前严峻的生态危机,转变盲目乐观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构建美丽中国的生态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苏格拉底式智慧 终极实在 有所畏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堂仁 王佳 王晓娇 于超 张启翔
阐述了"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背景,从产业政策、城镇化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三方面分析了"美丽中国"背景下花卉产业面临的投资机遇、市场空间和消费环境三大发展机遇。从产业链和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花卉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产业发展迅速,但原创性能力差,品种主要靠引进,技术主要是模仿;比较优势明显,但产业化程度底,缺乏现代化设施,缺乏专业化人才;研发渐入正轨,但标志性成果少,基础研究薄弱,缺乏长效投入机制;布局基本形成,但结构性问题多,产品结构不合理,区域性特色品牌产品少;经营呈现多元,但信息化程度低,市场缺乏规范,流通体系不健全;应用趋向合理,但标准化苗木缺,园林绿化水平落后,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花卉产业 机遇 创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栾甫贵
"破产"通常被当作唯恐避之不及的贬义词而"畏而远之",并被视为极端消极的"倒闭""关门"的同义词。实际上,现代破产法已经涵盖了破产清算与破产拯救两大部分,并将破产拯救作为其规范重心,由过去的"清算主义"转为"再建主义",将破产案件分为破产和解、破产重整、破产清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新洲 薛建辉 勇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社会需要是高校发展的动力,美丽中国的建设为林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难得的机遇。文章基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视角,阐述了林业高校特色办学的现实意义、内涵以及路径,对指导当前林业院校的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林业 办学特色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龙云安 陈国庆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和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绿色金融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绿色金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机理与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我国2008-2016年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关联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促进绿色金融助力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完善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政策的对接、搭建绿色科技创新资源平台和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模式的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滹沱河是河北省石家庄的母亲河,古人曾赞颂"津谷朝行远,水川夕阳醺。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滹沱河常年干枯,河道千疮百孔,河滩满目疮痍,生态严重退化,昔日"一条大河波浪宽,沿河渡口舟横渡"的景象成为老一辈口中的传说。习近平总书记1985年在正定工作时就指出:一定要恢复滹沱河两岸生态。这是总书记的重托,也是石家庄人民共同期盼的美丽愿景。引一河碧水向东流,2017年石家庄打
关键词:
滹沱河 生态修复 财政局 PPP 财政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红 程斯辉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是两任总书记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新愿景、新目标、新蓝图;同时也是对这种新愿景、新目标、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匡文慧 董禹麟 窦银银 萨日盖 尹哲睿
文章以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省为例,针对提升人居环境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从美丽宜居模式、基准模式和生态保护模式刻画了2035和2050年人居环境地理图景,并评估了人居生活、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图景效应。研究表明:2020—2035年福建省人居环境地理图景变化将尤为显著。预计到2035年,全省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将达到4.89%~5.55%,耕地和林地是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来源。生态保护模式中未来建设用地集约程度更高、资源利用水平最强,全省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将明显提高。建议福建省未来延续集约的建设用地发展模式,到2035年全省建设用地面积占比控制在5%以内,重点保护南部地区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适度提升东北部城市建成区绿地空间比例以增强人居环境韧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牛建平 邓一君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美丽中国"为生态补偿机制注入了活力,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美丽中国"的路径选择之一。本文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完善思路,可以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缪金祥
环境群体性事件基本都是长期积累或者是政府盲目招商引资引起的,表现为政府引进来的高污染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令群众不满而形成的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加上群众的维权时常得不到保障,于是想采取极端的方式将问题解决。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充分重视并积极加以预防,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环境群体性事件 预防 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美丽中国需要美丽国土的支撑,保护和建设美丽国土,是一项整体性、技术性和创新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多路径优化,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落实一个"导"字。这是一条方向性路径。保护和建设美丽国土,需要在战略层面上明确目标和导向,科学安排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合理构建城市化、工业化格局,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和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要按照人地相宜,自然与经济、社会相和谐的原则,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管理,建立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