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6)
- 2023(10393)
- 2022(8641)
- 2021(8221)
- 2020(6944)
- 2019(15726)
- 2018(15611)
- 2017(29701)
- 2016(16359)
- 2015(19153)
- 2014(19084)
- 2013(18072)
- 2012(16258)
- 2011(14715)
- 2010(14887)
- 2009(13897)
- 2008(13665)
- 2007(12139)
- 2006(10556)
- 2005(9805)
- 学科
- 济(61194)
- 经济(61085)
- 管理(51677)
- 业(45518)
- 企(40104)
- 企业(40104)
- 方法(28229)
- 数学(24325)
- 数学方法(23697)
- 财(17796)
- 中国(17352)
- 制(16547)
- 农(15862)
- 业经(15076)
- 理论(13008)
- 学(12369)
- 体(11860)
- 贸(10989)
- 贸易(10980)
- 务(10774)
- 财务(10727)
- 易(10702)
- 财务管理(10697)
- 银(10503)
- 银行(10482)
- 教育(10376)
- 地方(10343)
- 融(10139)
- 金融(10135)
- 企业财务(10073)
- 机构
- 大学(232302)
- 学院(227925)
- 济(89806)
- 管理(88092)
- 经济(87829)
- 理学(76180)
- 理学院(75333)
- 管理学(73681)
- 管理学院(73259)
- 研究(72539)
- 中国(54439)
- 京(48540)
- 财(44760)
- 科学(42458)
- 财经(35026)
- 所(34845)
- 江(34812)
- 中心(33406)
- 农(31956)
- 经(31760)
- 研究所(31320)
- 范(31212)
- 业大(31115)
- 师范(30906)
- 北京(30351)
- 经济学(27903)
- 州(27455)
- 院(26662)
- 财经大学(26298)
- 经济学院(24988)
- 基金
- 项目(151855)
- 科学(121209)
- 研究(114494)
- 基金(110165)
- 家(94524)
- 国家(93769)
- 科学基金(81839)
- 社会(73166)
- 社会科(69318)
- 社会科学(69303)
- 省(59647)
- 基金项目(57233)
- 教育(56067)
- 自然(51966)
- 自然科(50847)
- 自然科学(50837)
- 划(50320)
- 自然科学基金(49894)
- 编号(46748)
- 资助(45388)
- 成果(39763)
- 重点(34615)
- 部(34526)
- 课题(33605)
- 制(33079)
- 创(32749)
- 发(31238)
- 大学(31074)
- 教育部(30520)
- 创新(30408)
共检索到343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红峰 靳希斌
本文尝试从组织的文化信念、结构设计和权力运行三种视角对美、英、德三国的学院制组织模式进行考察。各国的学院制组织模式为我国的学院制改革可以提供以下启示:以"学术为本"、结构和权力运行的"上行"和"下行"机制、跨学科的学院组建模式、个人负责制与会议制相结合的组织体制以及趋于平衡的权力配置。
关键词:
大学学院制 组织模式 多视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红伟 石卫林
大学章程规定防范性的学术权力制约机制,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缺位"和行政权力"越位"问题,但可能会引致一种潜在的危机:学术权力从缺位状态演变为新的错位甚至越位状态,从而形成新的"学术霸权"危机,导致大学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通过对美、英、德三国大学章程的文本比较,理清不同国家大学章程如何规范学术权力的制约机制,可为我国大学制定和完善章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学术权力 制约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宏
德、英、美三国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比较与分析许宏高等学校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性在于它的学术性。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学术性的组织,存在两种权力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这两种权力在高校以系、讲座、研究所为横向,以学科为纵向组成一个相互交织的总体矩阵,这种矩...
[期刊] 征信
[作者]
宋晓瑞
美、英、日三国都有比较健全的征信法律体系和成熟的监管模式,特别注重对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结合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和完善征信法规,为信用信息共享和合理使用提供制度保障;加快行业信息系统建设,为推动信息共享进程提供先决条件;进一步加大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力度。
关键词:
征信 监管模式 信息主体 信息系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雪梅
近代以来形成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三国较为典型和发达的高职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形成与特征,反映着三国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同国情与需求。不同国家高职教育在运行机制、教育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迥异的形态,同时也体现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目标多元化、发展模式的阶段性、高职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合性等共同特征。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贺玲 袁本涛
20世纪80年代,强调绩效、问责、竞争的新公共管理逐渐兴起,并借由国家政策迅速介入高等教育领域。虽然不同国家对新公共管理进行了方向和程度不一的回应,但总体来看,在新公共管理的影响下,各国政府的治理手段由全面干预转为"远端操控",一方面引入目标管理,减少过程控制,大学实现一定程度的权力下放,自主性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强化表现性评估,同时将经费补助与绩效表现挂钩,加强对大学的结果问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路 刘志民
目前,我国大学普遍采取校、院两级学科管理模式,但在工作实践中,院际层面的学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无论是采取"院长负责制"、"院长+点长负责制",抑或是"点长(学科带头人)"负责制,院际学科建设工作均落不到实处,导致管理效率不高。英、美、澳三国的经验表明,在学院中采取"学科负责人团队管理"模式、"专业研究生院管理"模式和"专业学院管理"模式对学科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借鉴其经验,我国大学的学科管理模式变革势在必行,基本的路径有:确立学科专人负责的管理责任机制,改革院际学科建设的责任主体;成立专业研究生院,对校-院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改革集权制管理体制与机制,科学分配学科管理的权、责、利。
关键词:
大学 一流学科 管理模式变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金龙
美、德、英三国审计差异研究吴金龙本文拟就美国、德国、英国在公开上市公司审计方面存在的重要差异进行分析。选择这三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是因为这三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各国的审计制度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具有很大影响。此外,这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彭辉 姚颉靖
技术中介组织是促进医药领域科技成果直接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市场交换并加速转化的重要中间环节。通过对美国、德国和英国三国的医药领域技术中介组织比较考察和细致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相似的模式,背后遵循着共同的内在规律,即科技中介组织在科技与经济、政府与科技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联系渠道。借鉴三国经验,中国医药科技中介组织建设宜遵循专业化、综合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医药领域 技术转移 医药科技中介组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瑞 蔚志坚 陈炯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美国、德国、日本三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多年的发展,分别形成了“生涯与技术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以及“多层次立体化”模式。分析美、德、日三国职业技能培训经验,可归纳为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健全职业技能资格框架、落实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促进职业技能培训教员的专业化发展等。借鉴其成功经验,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职业教育法为基础,以国家资历框架为纽带,以政府资金为主导,以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标准为依据,以教师队伍专业化支撑,构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有效衔接、互相融通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服务效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莹
美、英、日三国保险监管制度比较罗莹作为负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现代商业保险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监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保险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保险监管制度,有力地维护了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国民生活的安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俊芳
以欧美大学具有代表意义的学术组织、学术权力模式为研究对象,从长时段的研究视角,简要梳理"三模式"——学院模式、讲座模式、系科模式的发展演进历程;从权力重心、公共性、民主化及有效性等角度分析比较"三模式"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权、科层、委员会、职业化的共性特征及发展趋势,以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大学组织 英国模式 德法模式 美国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一星
在西方,德国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美国是判例法系国家的代表。德国法学教育注重学术性和系统性,强调法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奠定理论基础,是对法律的科学研究,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享有国际声望的法学大家;美国法学教育是培养律师的职业教育,法学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政治领袖和律师,对美国的法治建设功不可没。中国法学教育的特点与大陆法系国家接近,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更使得中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近似于大陆法系国家的体制。研究德、美法学教育的特点,对我国的法学教育和司法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美国 法学教育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梦云 翟洁
伴随终身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终生学习观念的深入人心,学习型城市构建已初现端倪,但社会人口老龄化日渐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一大共性话题及问题。为了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老年教育模式的研究便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对老年教育模式既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含义及内涵;其次,针对国外老年教育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并概括其特点;最后,论及国外老年教育模式对发展我国老年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英法美 老年教育 教育模式 经验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丽佳 卢乃桂
作为一个包含财政的政治意义的概念,问责被广泛运用于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之中。受新管理主义影响,在英、美、澳三国中,传统的官僚-专业问责不断示微。表现式问责与市场问责在英国占据主导地位;美国的问责围绕高风险考试展开;进入新世纪,澳大利亚的集中化教育问责亦在发展。问责服务于何种质量追求,是思考用问责的方式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