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8)
- 2023(8783)
- 2022(7528)
- 2021(7073)
- 2020(5976)
- 2019(13166)
- 2018(13415)
- 2017(25938)
- 2016(13825)
- 2015(15367)
- 2014(15498)
- 2013(15357)
- 2012(14326)
- 2011(12948)
- 2010(13338)
- 2009(12768)
- 2008(12636)
- 2007(11638)
- 2006(10579)
- 2005(9802)
- 学科
- 济(52043)
- 经济(51949)
- 管理(51522)
- 业(50280)
- 企(43040)
- 企业(43040)
- 方法(20626)
- 技术(20582)
- 中国(18206)
- 制(17795)
- 数学(17447)
- 财(17408)
- 数学方法(17322)
- 农(14998)
- 业经(13752)
- 技术管理(13530)
- 银(12555)
- 银行(12537)
- 行(12060)
- 体(11717)
- 融(10880)
- 金融(10878)
- 贸(10741)
- 贸易(10730)
- 易(10553)
- 体制(9978)
- 务(9971)
- 财务(9946)
- 财务管理(9920)
- 农业(9602)
- 机构
- 大学(203189)
- 学院(202603)
- 济(88248)
- 经济(86382)
- 管理(80054)
- 理学(67889)
- 理学院(67253)
- 管理学(66525)
- 管理学院(66119)
- 研究(65934)
- 中国(52642)
- 财(45837)
- 京(42616)
- 科学(35379)
- 财经(35017)
- 所(32193)
- 江(31629)
- 经(31579)
- 中心(30070)
- 研究所(28256)
- 北京(27461)
- 经济学(27320)
- 农(26400)
- 财经大学(25840)
- 业大(24944)
- 州(24885)
- 范(24758)
- 经济学院(24624)
- 师范(24552)
- 院(23814)
- 基金
- 项目(124808)
- 科学(99918)
- 研究(97921)
- 基金(90149)
- 家(76629)
- 国家(75966)
- 科学基金(65745)
- 社会(63581)
- 社会科(60381)
- 社会科学(60371)
- 省(49066)
- 基金项目(47611)
- 教育(45606)
- 划(40865)
- 编号(39671)
- 自然(39082)
- 自然科(38168)
- 自然科学(38160)
- 自然科学基金(37553)
- 资助(35212)
- 成果(33836)
- 创(32573)
- 制(30473)
- 创新(29480)
- 部(29157)
- 课题(28188)
- 重点(27944)
- 发(27014)
- 国家社会(26363)
- 教育部(25692)
共检索到319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时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时椿
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自 1912年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理论以来 ,发达国家对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已逾半个世纪 ,对西方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中尤以美日两国的成就最为显著。研究、借鉴美日两国技术创新的机制和经验 ,对于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工业企业的现代化建设 ,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体系 动力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靳军宝 郑玉荣 白光祖 吴新年 李莉
原创颠覆性技术更多在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我国鲜有原创颠覆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机制与环境的不尽相同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为此,以基因编辑技术这一典型颠覆性技术为例,从创新体系(主体)、技术转移扩散模式、技术创新阶段、立法监管、投融资环境、合作网络、创新成果质量和核心专利等8个方面,对中美两国颠覆性技术创新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美国创新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企业的主体地位还未充分体现;美国产学研结合非常紧密,颠覆性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程十分迅速;美国投融资体系相对更健全,初创公司的上市融资政策体系也相对更为完善;美国在相关领域的立法监管等较为严格,我国则相对宽松,因此我国往往在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由此得到启示:我国要进一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立健全颠覆性技术发现与遴选机制,并完善对颠覆性技术的投融资支持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碚 谢晓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四大 荆玉兰 傅崇伦 李长虹
论我国技术创新机制的模式选择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科委刘四大,荆玉兰,傅崇伦,李长虹一、引言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之路,是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东林,侯青
企业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是否拥有独特的核心技术能力,而核心技术能力的培育需要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动力源。美国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强,是与其高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分不开的。我们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构建。
关键词:
核心技术能力 技术创新 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向东
对外技术贸易与企业内部创新机制──我国企业对外技术贸易的实践启示陈向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已有相当规模,1979年到1994年,我国进口技术合同总金额达到448.9亿美元,进口技术5926项,分别为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艺 龙明莲
以西方海洋强国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采取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为研究样本,试图从海洋科技创新价值链视角来理清产学研合作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影响机制,同时通过调研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涉海类企业与学研机构在创新价值链上合作互动出现了"脱节"问题,尚未形成"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促进后端的产业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创新链后端进一步反哺前端"的良好态势。基于此,从海洋科技创新3个环节(知识产生、开发与商业化)来梳理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北战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内容与微观基础,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功能。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对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发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提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成长的相应对策、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涛 郑斯彦
一、高新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南京高新区是我省第一家也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几年建设,它不仅为企业生产创造了一个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硬环境,同时也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较好的软环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辉 孙文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民
区域技术创新机制、过程分析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系统观念出发,对推动区域技术创新的机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三个基本的机制,即动力机制、扩散机制和共生机制。并对三种机制的影响因素、功能、联系做了分析。此外,本文基于对克莱因(S.Klein)、罗森堡(N.Rosenberg)的"链环—回路模型"以及Peter L.Josty的创新过程模型的研究,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多因性和多维性以及不同路径做了重新认识,独创性地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关键词:
区域 技术创新 机制 过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彦和 王荣均
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相对应的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科技行为的被动性。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其基本内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通过转机建制,产权明晰了,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佳峰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是国内购买和自助研发,企业的研发能力对于创新动力和技术来源途径都会产生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动力 技术来源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力之
星火计划的技术创新机制吕力之从创新实现的过程来看,技术创新是一个把新设想、新发明转变成能在市场上销售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和工艺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始于新设想、新发明的产生,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活动形式是研究与发展。这一阶段的完成曾经被认为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