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5)
- 2023(11609)
- 2022(10121)
- 2021(9702)
- 2020(8280)
- 2019(19336)
- 2018(19262)
- 2017(37960)
- 2016(20752)
- 2015(23286)
- 2014(23438)
- 2013(22927)
- 2012(21309)
- 2011(19093)
- 2010(19025)
- 2009(17672)
- 2008(17564)
- 2007(15617)
- 2006(13145)
- 2005(11593)
- 学科
- 济(82954)
- 经济(82860)
- 管理(59901)
- 业(57127)
- 企(46253)
- 企业(46253)
- 方法(41196)
- 数学(37038)
- 数学方法(36510)
- 农(23606)
- 财(23351)
- 中国(20246)
- 业经(17121)
- 贸(16601)
- 贸易(16598)
- 易(16175)
- 地方(15823)
- 农业(15401)
- 制(15160)
- 学(15076)
- 务(14617)
- 财务(14563)
- 财务管理(14529)
- 企业财务(13709)
- 银(12879)
- 银行(12852)
- 策(12753)
- 环境(12518)
- 和(12445)
- 融(12376)
- 机构
- 学院(289805)
- 大学(288414)
- 济(121756)
- 经济(119253)
- 管理(115161)
- 理学(99417)
- 理学院(98389)
- 管理学(96674)
- 管理学院(96116)
- 研究(93241)
- 中国(71529)
- 京(59160)
- 财(56566)
- 科学(55941)
- 农(46386)
- 所(46174)
- 中心(44944)
- 财经(44849)
- 江(43383)
- 业大(42022)
- 研究所(41787)
- 经(40667)
- 范(37106)
- 经济学(37097)
- 师范(36763)
- 北京(36717)
- 农业(36674)
- 州(34044)
- 院(33807)
- 经济学院(33631)
- 基金
- 项目(193501)
- 科学(152769)
- 研究(142835)
- 基金(140694)
- 家(121295)
- 国家(120300)
- 科学基金(103961)
- 社会(89947)
- 社会科(85329)
- 社会科学(85306)
- 省(75614)
- 基金项目(74261)
- 自然(67470)
- 教育(66843)
- 自然科(65905)
- 自然科学(65886)
- 自然科学基金(64690)
- 划(63838)
- 编号(59125)
- 资助(58533)
- 成果(48078)
- 部(43958)
- 重点(43236)
- 发(41727)
- 创(40307)
- 课题(40097)
- 教育部(37898)
- 创新(37678)
- 科研(37542)
- 人文(37023)
共检索到418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芳 朴光姬 王芬芬
当前节能仍是世界各国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向,美国和日本节能政策的诸多成功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美国针对工业部门的强制性节能政策,以法规、标准的形式对企业行为进行限制和引导,且注重强制与自愿相结合;日本政府对工业部门实行强制性的能源管理制度,通过"能效领跑者"制度,日本政府以一种不可逆的趋向,不断推进日本能效和技术领跑世界。研究美、日工业部门节能政策,得到以下5方面的启示:一是政策制定阶段的广泛征询与利益协调,二是以标准引领节能与能效技术进步,三是节能基本能力的培育与配备,四是营造有利于节能的市场环境,五是重视节能宣传与教育。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培 刘沛罡 赵金龙
目前理论界对"后危机时期"尚无定论,本文特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时期。文章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GMM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我国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这一时期我国工业部门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在69.5773.09%左右,其中制造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程度优于采矿业和电力、热水、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相比德国2015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84.35%的水平,我国只有72.46%;需求因素与产能利用率显著正相关,现期汇率因素、企业数量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培 刘沛罡 赵金龙
目前理论界对"后危机时期"尚无定论,本文特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时期。文章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GMM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我国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这一时期我国工业部门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在69.57~73.09%左右,其中制造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程度优于采矿业和电力、热水、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相比德国2015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84.35%的水平,我国只有72.46%;需求因素与产能利用率显著正相关,现期汇率因素、企业数量因素与产能利用率显著负相关,经济发展程度、行业开放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因素不显著。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安岗 郁培丽 石俊国
能源利用效率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工业部门2003年至2010年3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各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定和比较,并对各行业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最低。各行业能源效率都有提高的趋势,节能潜力因行业而异。针对不同行业的节能潜力,政府应采取不同的节能激励政策。本研究可以为识别行业节能潜力差异性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能源利用技术效率提高和经济的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靳娜 傅强
FDI的技术溢出不是自发产生的,溢出效应受到东道国国内的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本文利用工业部门2005—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在考虑了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情况下,检验了FDI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分析了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我国的横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不显著,前向溢出显著;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凌曦 范莉莉 鲜阳红
运用内容分析法的分类思想,从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节能减排的定义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规划三个角度入手,确定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特征类目及其定义。然后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并通过引入SPSS软件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和α信度系数检验。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节能减排政策 一致性检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阿伦 滕飞
能源和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节能减排和水资源优化管理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制订的宏观能源政策中,没有考虑对于水资源的影响,而有关水资源的政策中也没有考虑到对能源消耗以及GHG排放的影响,缺乏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定量分析。本文从中国能源-水的关系入手,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能源部门和水供应部门的关联系数,分析工业节能政策对于节水的效果,对选定的重点部门如黑色金属行业、石化行业、建材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和轻工重点行业,测算"十一五"期间以上部门实现节能而带来的节水效益,揭示节能与节水之间的内在联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李可爱 鞠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贸易结构不断变动,对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首先建立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框架,探讨贸易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然后运用投入产出法和偏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2007年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化的就业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结构变动不利于就业,并导致我国的就业结构偏向熟练劳动。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就业效应 就业结构 工业部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琦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能源政策、法律法规、激励政策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健全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制定具体可行的节能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促使居民自发购买节能建筑,使企业和居民都能真正从节能中获益。
关键词:
建筑节能 政策比较 节能标准 经济激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高文博
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开始了工业化探索,但走上不同的工业化道路。日本工业化在70~80年间完成了西方国家100多年走完的工业化道路,迅速挤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工业化道路进程比较波折,主要是中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未来中国只有加快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才能挤入世界先进之林。
关键词:
中国与日本 工业化道路 市场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涂涛涛
本文使用分位数回归法重新审视了外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技术溢出。分地区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内资工业产出处于高分位数,即具备了较高生产规模时,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对技术溢出的正向影响才会显著;内企与外企的技术差距在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均是不利于FDI技术溢出的,并且,随着内资工业产出向高分位数变化,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在不同地区和分位数位置,开放度和投资环境对FDI溢出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慧 王雅鹏
对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效率的研究,不仅要考虑政策实施效果,也需兼顾政策履行成本,这样补贴政策才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本文利用较标准的研究效率问题的数据包络分析法,从“制度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来研究补贴效率,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粮食补贴制度效率普遍不高;②各省市补贴制度效率存在较大差距;③补贴无效率的区域多集中在粮食主产区;④补贴无效率的区域多呈规模效益递减,制度创新尤为重要。根据这些基本结论,提出一些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文卿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 ( Panel Data)模型方法 ,对 1 995 - 2 0 0 0年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 2 0世纪 90年代后半期 ,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商投资在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商投资的外溢效应为正 ,但这一外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太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跨过外商投资起积极作用的门槛 ,而东部地区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升已使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变小 ,中部地区当前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相对较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新刚 刘平阔
选取1987—2009年中国工业部门能源需求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修正的AES模型和MES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工业部门中生物质能对化石能源的内部替代问题。结果显示:中国对生物质能的需求量会随其自价格弹性的降低而增加;传统化石能源(石油、煤炭)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同向变化表明,不能依靠价格诱导降低其需求,但价格诱导可促进生物质能对石油和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据此得出:中国的石油和煤炭两类化石能源呈现出"吉芬物品"或"低档物品"的特性,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的生物质能则表现出"正常物品"的特性;生物质能是传统化石能
关键词:
能源替代 生物质能 化石能源 能源安全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郑彬
作为对银行信用的一种替代,商业信用是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的重要渠道。从理论上说,产业集聚有助于企业获取外源融资,提高商业信用的水平。利用中国市级地区184个SIC-3分类工业部门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企业应付账款比例与产业集聚程度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行业检验也表明,产业集聚对不同类型行业商业信用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培育本地区专业化生产分工网络,引导同类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扩大基于生产网络关系的商业信用供给。这对缓解中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商业信用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