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2)
- 2023(7703)
- 2022(6595)
- 2021(6334)
- 2020(5448)
- 2019(12178)
- 2018(12342)
- 2017(24317)
- 2016(13674)
- 2015(15522)
- 2014(15668)
- 2013(15815)
- 2012(15092)
- 2011(13876)
- 2010(14425)
- 2009(13914)
- 2008(14018)
- 2007(12749)
- 2006(11716)
- 2005(10986)
- 学科
- 济(53113)
- 经济(53016)
- 管理(44046)
- 业(38158)
- 企(31021)
- 企业(31021)
- 方法(21123)
- 数学(18186)
- 制(18044)
- 数学方法(17977)
- 中国(17586)
- 财(16781)
- 农(15326)
- 业经(12103)
- 银(12070)
- 银行(12043)
- 体(11725)
- 行(11584)
- 学(11269)
- 贸(10856)
- 贸易(10849)
- 融(10729)
- 金融(10726)
- 易(10539)
- 体制(9832)
- 环境(9687)
- 农业(9496)
- 和(9376)
- 务(9308)
- 财务(9275)
- 机构
- 大学(209775)
- 学院(206103)
- 济(86528)
- 经济(84595)
- 管理(75312)
- 研究(73707)
- 理学(63375)
- 理学院(62621)
- 管理学(61624)
- 管理学院(61219)
- 中国(58190)
- 财(46123)
- 京(45561)
- 科学(42997)
- 所(38620)
- 财经(35270)
- 研究所(34492)
- 农(32999)
- 中心(32374)
- 江(32304)
- 经(31771)
- 北京(29474)
- 范(27704)
- 业大(27622)
- 师范(27458)
- 经济学(27248)
- 财经大学(26109)
- 院(26039)
- 农业(26008)
- 州(25583)
- 基金
- 项目(126334)
- 科学(98913)
- 研究(94246)
- 基金(91908)
- 家(80041)
- 国家(79417)
- 科学基金(66263)
- 社会(59982)
- 社会科(56777)
- 社会科学(56760)
- 基金项目(48025)
- 省(47345)
- 教育(43697)
- 自然(41269)
- 划(40973)
- 自然科(40109)
- 自然科学(40093)
- 自然科学基金(39396)
- 编号(38681)
- 资助(37947)
- 成果(34176)
- 部(29946)
- 重点(28837)
- 制(28582)
- 发(27209)
- 课题(27061)
- 创(25845)
- 教育部(25577)
- 国家社会(24989)
- 性(24898)
共检索到327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克强 俞虹
矿产资源储备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宗旨,储存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矿产资源,以备非常时期使用和可持续利用。矿产资源储备对缓解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保障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美、日作为矿产资源储备比较成熟的国家,有着完善的矿产储备机制。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美、日两国矿产资源储备机制进行思考,以期对矿产储备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从而为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储备提供一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储备机制 政策法规 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晓雪
一、理论分析(一)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的内涵。矿产资源储备是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持续需求,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和自然等突发事件,稳定矿产资源市场而进行的储存和备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子健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石油、钢铁、铜等战略性资源短缺, 逐渐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 资源安全已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小艳 郭嘉
在矿产品需求旺盛和全球矿产储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矿产资源在全球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为了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以应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国矿产资源企业不仅要加大对矿产勘查的投资,还急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这个体系依附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系而存在。运用AHP法,定性定量相结合地探讨企业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中储备矿种选择的问题,通过构造判断矩阵、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最优储备矿种,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依据。
关键词:
战略储备体系 储备矿种 AHP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婷婷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战略性矿产储备在非紧急状态时期能发挥"蓄水池"和"缓冲器"的作用,在紧急状态时期能应对因资源供应中断而引发的国防与经济安全危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喜峰 叶锦华 蔡纲 向运川 陈秀法
日本勘查、开发利用海外矿产资源组织实施机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实施"走出去"资源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对日本勘查、开发海外矿产资源的组织实施机构、组织实施体系、组织实施模式和制定一系列针对日本矿业企业的支援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中日勘查开发海外矿产资源组织实施机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我国也可尝试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勘查、开发海外矿产资源的部门,完善组织实施机构、组织实施体系、勘查、开发模式和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等相关启示与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玉 王焕玉 范高潮 腾跃民
各国对巨灾损失分担机制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结果。美、日两国在巨灾损失分担机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巨灾的损失通过保险分担也得到了很好的弥补。本文重点对两国在自然灾害,尤其是在农业和地震灾害方面的保险分担经验进行分析,揭示其共性和成功经验,从而对我国的巨灾损失机制的设计以及相关政策提出建议,即建立巨灾保险管理应急机制;建立多层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培育再保市场主体;加强完善政府保险监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永波 汪云甲
本文在分析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现实可供量与趋势可供量的波动关系定量化模拟了其专项储备量,并以石油为例进行了计算,初步确定2003年中国石油合理的专项储备为1915×104t。通过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专项储备合理确定的研究可得到如下结论:目前,中国急需分步实施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其中作为其基础的专项储备的合理确定应先行;利用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现实可供量与趋势可供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较好地用于资源专项储备的确定;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储备方案予以模拟。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资源 专项储备 矿产资源安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珏 王海燕
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国际化经营中取得初步成效。本文介绍了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矿产资源开采税的计算方法,提出和哈萨克斯坦合作,要研究产量、销售结构和国际油价变动对矿产资源开采税的影响;对俄罗斯,则要并购享受税收优惠的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油气田。我国的资源税改革也可从哈俄两国矿产资源开采税规定中借鉴部分经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涛 唐金荣 周平 杨宗喜 金玺
美国地质调查局为了应对能源和矿产资源领域出现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以及越来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矛盾,于2012年制定了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对未来十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工作和研究方向进行系统描述。从成矿系统、物质流、生命周期等角度对该战略呈现出的新特点进行剖析,并指出了美国未来能源和矿产资源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对我国下一步能源和矿产资源调查、信息平台的构建和矿产资源应急机制的制定,以及新兴矿产开发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宇 谭立勤 淳伟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化石能源、黑色金属和主要应用于新兴产业领域的金属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发达国家矿产资源战略是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洁珑
在矿产资源核算方面,国际上有以SNA2008和SEEA2012为代表的权威核算指南,各国也有相关的核算体系与实践。对美国、加拿大、挪威、荷兰、德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在矿产资源核算方面的指南和实践进行梳理,发现各国矿产资源核算的理论基础与核算板块大多参考借鉴了SNA2008和SEEA2012。总结这些国家对我国矿产资源核算方面的启示,认为矿产资源资产应纳入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核算体系中,并以SEEA2012为指南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矿产资源核算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丽静
日、美两国宏观调控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苗丽静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高效率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件与关键环节。我国的宏观调控是通过计划、财政和银行等部门进行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三部门协调机制的正确设计与有效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宏观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景普秋
从国际经验看,规避"资源诅咒"的有效途径就是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收益是如何分配与使用的。一般来讲,资源收益构成中除常规性生产要素报酬之外,还应包含特殊性要素报酬即资源收益。社会共享是资源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决定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绩效的重要因素。政府作为资源所有权人和宏观经济管理者,获取权利租金和税收,并在中央与地方、当代与后代居民之间进行再分配,以推动资源财富的形态转化,最终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实现资源财富共享。
关键词:
资源收益分配 资源诅咒 财富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