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2)
2023(2290)
2022(2022)
2021(1901)
2020(1522)
2019(3405)
2018(3304)
2017(6266)
2016(3454)
2015(3852)
2014(3875)
2013(4016)
2012(3769)
2011(3531)
2010(3520)
2009(3261)
2008(3438)
2007(3113)
2006(2784)
2005(2695)
作者
(10037)
(8345)
(8308)
(8012)
(5459)
(4032)
(3968)
(3288)
(3191)
(3002)
(2814)
(2790)
(2758)
(2733)
(2731)
(2537)
(2511)
(2488)
(2477)
(2366)
(2074)
(2060)
(2029)
(2005)
(2001)
(1905)
(1899)
(1825)
(1678)
(1662)
学科
(15145)
经济(15131)
(11052)
管理(10986)
(10234)
企业(10234)
方法(7934)
数学(6279)
数学方法(6069)
(5149)
(4802)
理论(4131)
(4103)
财务(4086)
财务管理(4082)
中国(4078)
企业财务(3976)
(3284)
金融(3284)
业经(2883)
(2825)
(2691)
(2688)
银行(2684)
(2676)
(2671)
(2547)
教育(2314)
(2119)
农业(2072)
机构
大学(55966)
学院(53027)
(21652)
经济(21187)
管理(20598)
理学(17816)
研究(17793)
理学院(17603)
管理学(17169)
管理学院(17077)
中国(14230)
(12199)
(10942)
科学(10567)
(9168)
财经(8796)
研究所(8283)
北京(8073)
(8032)
中心(7716)
(7523)
师范(7472)
(7204)
经济学(6952)
财经大学(6637)
业大(6595)
(6465)
师范大学(6196)
(6195)
经济学院(6159)
基金
项目(31553)
科学(25294)
基金(24155)
研究(22269)
(20860)
国家(20722)
科学基金(18131)
社会(14598)
社会科(13809)
社会科学(13805)
基金项目(12260)
自然(12221)
自然科(11953)
自然科学(11951)
自然科学基金(11741)
资助(10832)
(10626)
教育(10612)
(9733)
编号(8678)
成果(7887)
(7554)
重点(6799)
教育部(6676)
人文(6373)
(6220)
大学(6185)
科研(6183)
国家社会(6048)
项目编号(5823)
期刊
(24211)
经济(24211)
研究(17916)
中国(9878)
管理(9115)
(8862)
学报(8435)
科学(7316)
大学(6674)
教育(6515)
学学(6105)
(5315)
(4862)
金融(4862)
财经(4545)
统计(4336)
技术(4302)
经济研究(4017)
(3949)
图书(3816)
农业(3657)
(3507)
决策(3293)
技术经济(2934)
科技(2635)
问题(2617)
书馆(2585)
图书馆(2585)
财会(2568)
(2541)
共检索到80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岳岷  付文军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国外学者自《资本论》问世以来便展开了对它的研读,而以奥尔曼为代表的"内在关系哲学"批判方法的解构、以柯西克为代表的"具体辩证法"的解构和以广松涉为代表的"物象化论"的解构又是最具特色的三种学术视野。通过比较三人的研读成果的得与失,启发着我们既要科学地理解《资本论》中的方法——唯物史观、抽象力与生产方式的主导分析法,又要在《资本论》研究中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支持"与"反对""、学好"与"用好"的关系。虽然时代变化了,但《资本论》依旧"在场"。我们应该更加深入而持续地展开对这一经典文本的研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杨  
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1月,日本著名理论家不破哲三在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前卫》上连续4期刊载文章,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未来社会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不破哲三发表的《〈资本论〉中的未来社会论》作为日本共产党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了理论智慧。不破哲三在厘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界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了未来社会的样态和特征,体现出日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研究的鲜明风格,树立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一面独特的旗帜。当然,不破哲三发表的《〈资本论〉中的未来社会论》也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海曦  
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30届年会(2013),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学术观点纷呈。学者们围绕"十八大"报告与《资本论》基本原理的发展、《资本论》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特作其评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秋  张侨然  
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体系的各个概念范畴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的主观反映。因此,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商品,必然无法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来龙去脉,《资本论》这一光辉的巨著也将变成一个不完备的体系;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归于商品一般,会否定范畴是变化和运动的属性;而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会弱化或忽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的重要性。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可看成是历史上存在的作为资本主义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又可看作是资本主义商品舍弃了资本主义关系的一般商品,这既是唯物史观的要求,也是辩证法的应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秋  张侨然  
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体系的各个概念范畴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的主观反映。因此,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商品,必然无法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来龙去脉,《资本论》这一光辉的巨著也将变成一个不完备的体系;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归于商品一般,会否定范畴是变化和运动的属性;而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会弱化或忽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的重要性。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可看成是历史上存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卫兴华  
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的普遍规律,但这个规律是通过各社会的特殊规律变化表现出来的。《资本论》中讲历史唯物主义,重在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核心思想是要揭示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资本论》中所应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总体性和根本性的方法,此外,马克思还讲到其他较具体的方法,如"抽象力"方法,无论自然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需要应用抽象方法。讲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或《资本论》的方法,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其所论述的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关系,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方法论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征  
我今年已八十八岁了,虽然也做过一些行政工作,但一辈子主要是当教师。围绕着《资本论》,学习、研究、讲授、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直至运用、创新和发展。我的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大都是围绕着《资本论》转,可算是同《资本论》结了一辈子不解之缘。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择其要者,聊志鸿泥。我祖籍江苏省泰县,祖父是秀才,父亲是中医。四岁读书,白天上小学,晚上读古书,到十岁时就读完了四书、诗经、左传、楚辞、古文观止等儒家经典。进中学后不久,因日寇入侵,学校停办,辍学在家。其间还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冉秋红  
智力资本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智力资本管理,满足外部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需求,对企业智力资本进行计量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迄今为止理论界与实务界提出的主要的智力资本计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述评,并从计量方式与效果的角度,将其分为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方法两大类,提出只有将二者综合运用,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智力资本状况。最后对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新资本论纲要——马庆泉博士与马克思的对话:若干政治经济学新概念的阐述》一书于2004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和马克思对话的形式,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展开了深入阐述。该书的作者马庆泉博士无论是在对理论的探索方面还是在写作形式上都匠心独具,这使得该书在众多探讨政治经济学理论方面的书籍中脱颖而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永年  
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的一种倾向性认识是:《资本论》的方法过时了。一是说,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相比,《资本论》的方法显得“陈旧”和落后,或有人说的“古典”。二是说,《资本论》的方法对我国当前的具体经济制度变革没有现实意义,无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设。应当如何看待《资本论》的方法论?我认为,应当联系《资本论》的特定内容和目的对其方法予以确切的评价,仅仅满足于上述的简单对比是欠妥当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邰丽华  
针对西方学者的《资本论》研究,国内学界往往热衷于人物、观点或主要流派的介绍,有关研究特点、研究规律或发展趋势等总括性成果相对较少;现有"两阶段论""三阶段论"和"四阶段论"等分期式研究,无法全面、准确、客观和动态地反映《资本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当下西方社会的《资本论》研究,大体呈现出"整体性否定""沟通与融合"及"超越式改造"等三种主要趋向;纵观西方社会将近150年的《资本论》研究历程,"整体性否定""沟通与融合"及"超越式改造"等三种趋向之间,不存在明确和清晰的时间界限,而是呈现相互混杂、彼此共存、交互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广迪  
庞巴维克曾断言《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已经“终结”,凯恩斯甚至认为《资本论》毫无价值,但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对《资本论》并非持同样观点,他们中的很多学者对《资本论》或其第二卷的学术地位及其影响给予了很高评价,还有人认为《资本论》对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多个研究领域或交叉学科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所编著的经济思想史著作都对《资本论》进行了介绍,有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文献还通过引证《资本论》的相关内容来说明问题,而且他们中不少人对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严谨的学术态度给予了很高评价。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对《资本论》持有这样的态度,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相比西方经济学者的影响更加深远。马克思的影响之所以能够更加深远,则在于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广迪  
庞巴维克曾断言《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已经"终结",凯恩斯甚至认为《资本论》毫无价值,但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对《资本论》并非持同样观点,他们中的很多学者对《资本论》或其第二卷的学术地位及其影响给予了很高评价,还有人认为《资本论》对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多个研究领域或交叉学科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所编著的经济思想史著作都对《资本论》进行了介绍,有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文献还通过引证《资本论》的相关内容来说明问题,而且他们中不少人对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严谨的学术态度给予了很高评价。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对《资本论》持有这样的态度,其根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陆雪飞  
发达资本主义历时四十多年持续恶化的收入与财富不平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与政治斗争领域的热点问题。《21世纪资本论》曾被热烈追捧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不过却因为其在论述中的统计数据与逻辑缺陷的"主要错误"而与之失之交臂,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该书还存留着一些理论问题:分享着或者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模型问题、理论的乌托邦的幻想。另一方面,皮凯蒂不懂得马克思,虽然他竭力地想接近马克思的思想,因此《21世纪资本论》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比,难以望其项背。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正林  
国外学者对中国农村村民选举的研究 ,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村民选举的经济背景和政治效应。对经济背景的考察 ,其实是为了揭示民主选举同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质。而对政治效应的分析 ,是要揭示作为基层民主的农村选举制度改革会不会成为中国民主化的推动力量。为了透视基层民主与上层民主之间的关联 ,村民选举及自治与农民的民主权利意识的关系也成了国外学者关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