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2)
- 2023(12356)
- 2022(10778)
- 2021(10275)
- 2020(8672)
- 2019(19890)
- 2018(20117)
- 2017(38388)
- 2016(21513)
- 2015(24423)
- 2014(24576)
- 2013(23732)
- 2012(21596)
- 2011(19454)
- 2010(19309)
- 2009(17838)
- 2008(17572)
- 2007(15603)
- 2006(13494)
- 2005(11995)
- 学科
- 济(77181)
- 经济(77054)
- 管理(64680)
- 业(57699)
- 企(49432)
- 企业(49432)
- 方法(35809)
- 数学(30616)
- 数学方法(30245)
- 财(22886)
- 中国(20771)
- 农(20134)
- 制(18711)
- 业经(18088)
- 学(17198)
- 地方(14905)
- 理论(14617)
- 务(14364)
- 财务(14297)
- 财务管理(14266)
- 贸(13640)
- 贸易(13633)
- 企业财务(13548)
- 和(13322)
- 易(13251)
- 农业(13200)
- 教育(13058)
- 体(12973)
- 环境(12789)
- 银(12758)
- 机构
- 大学(303177)
- 学院(297162)
- 管理(117575)
- 济(113275)
- 经济(110547)
- 理学(102018)
- 理学院(100859)
- 管理学(99084)
- 管理学院(98535)
- 研究(96370)
- 中国(69697)
- 京(64413)
- 科学(59305)
- 财(55219)
- 所(47555)
- 财经(43727)
- 农(43680)
- 业大(43487)
- 中心(43374)
- 江(43239)
- 研究所(43207)
- 范(42555)
- 师范(42207)
- 北京(40920)
- 经(39621)
- 州(35316)
- 院(34985)
- 农业(34102)
- 师范大学(33937)
- 经济学(33694)
- 基金
- 项目(203597)
- 科学(159938)
- 研究(153559)
- 基金(145905)
- 家(125389)
- 国家(124304)
- 科学基金(107182)
- 社会(94671)
- 社会科(89596)
- 社会科学(89575)
- 省(79751)
- 基金项目(77879)
- 教育(72598)
- 自然(68993)
- 自然科(67346)
- 自然科学(67333)
- 划(67216)
- 自然科学基金(66095)
- 编号(63961)
- 资助(60004)
- 成果(54280)
- 部(45629)
- 重点(45199)
- 课题(44658)
- 创(42517)
- 发(42477)
- 制(40467)
- 项目编号(40114)
- 教育部(39685)
- 创新(39562)
- 期刊
- 济(123428)
- 经济(123428)
- 研究(90907)
- 中国(59138)
- 学报(45633)
- 教育(44401)
- 管理(43263)
- 财(42796)
- 科学(41330)
- 农(39429)
- 大学(35453)
- 学学(32351)
- 农业(27422)
- 技术(25189)
- 融(24099)
- 金融(24099)
- 财经(21334)
- 业经(19517)
- 经济研究(18730)
- 图书(18581)
- 经(18075)
- 问题(15967)
- 理论(15230)
- 科技(14500)
- 实践(14061)
- 践(14061)
- 业(13511)
- 版(13384)
- 技术经济(13270)
- 现代(13115)
共检索到434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华祥 黄启兵
美、德两国高校教师的流动机制主要有四种:晋升机制、招聘机制、任期机制与兼职机制。这四种机制体现了主动流动与被动流动、近亲繁殖与学术交流、学术压力与学术自由及层次结构与教师流动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流动机制 美国 德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铁蓉
本文依据人力资源流动必要性理论,从任期机制、晋升机制、招聘机制和兼职机制四个方面比较研究了中美两国高校教师流动机制,指出我国应借鉴美国高校教师流动机制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完善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流动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俊峰 李炎
高校教师人才流动机制构建可有效缓解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现状,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通过审视高校人才流动机制现状,可有效反思高校管理体制弊端对教育发展及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基于人力资本产权视角,探讨了高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策略,以期对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高校教师 流动机制 构建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玉海
国外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机制及对我们的启示安玉海一所大学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在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践中,形成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通过流动──相对稳定──再流动,有效地实现教师结构的合理调整、素质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伟伦
建立高校教师流动机制能够克服高校教师的发展生态问题,尤其是教师终身制所带来的高校教师发展动力不足。高校教师流动仍然还存在无序化问题,这对于高校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可借鉴国外关于高校教师流动运行机制,促进高校间、区域间高等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
高校 教师流动机制 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光彦
本文在介绍美国、加拿大高校教师管理背景及教师管理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基本模式及其主要特点,并就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评价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敬华
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都是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通过梳理三个国家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及特点,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柴蕾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存在制度不规范、流动不畅、保障机制缺失等问题,对比美、德等发达国家教师聘任制的相关规定,分析其优势与劣势,以期对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做出改进。通过对比聘任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教师聘任制的发展形成客观认识,为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聘任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依据,为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保障。
关键词:
美国 德国 教师聘任 高校管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峰 魏迪
高校教师的流动意愿和行为是四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推力和拉力的促进流动作用之外,组织粘力和斥力阻碍了教师流动。影响高校教师流动四种作用力的合力函数在流动决策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四力模型"对于理解高校教师流动的宏观效应和科学分析其微观决策机制提供了框架与视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丹龄 张岩峰 汪雯
选择了北美、欧洲、亚洲十个在社会经济制度、教育体制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和代表性的国家(地区)进行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十国(地区)的高等教育与教师管理体制、现行的高校薪酬体制及其特点,以及薪酬改革的趋势,为建立新型中国高校薪酬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薪酬 制度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延宇
重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大学不断涌现高水平科研成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2012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在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中重点支持建设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并正式启动了"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耿浩
随着民办高校发展,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对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也就具有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师 激励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遇春 吉辉
持续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关键。教师如何避开现实困境,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既关乎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又和教师及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相连。本文通过以样本高校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目前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深入研究。针对教师教学发展的现状,探求教师教学发展的内生和外在动力,内涵和外延双驱并进来激发教师教学兴趣和教学组织活力。结合样本高校校院联动的实践探索,从政策导入、评估介入、名师深入、文化植入四个方面构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新机制。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发展 动力 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昱 刘晨阳
在重科研、轻教学大环境下,完善高等学校教学激励机制对于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不健全、高校教师报酬与教学质量相关性不高、职称评定中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失衡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健全薪酬计算制度、改革职称评定制度等,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关键词:
教学激励机制 高校 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