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5)
- 2023(9909)
- 2022(8881)
- 2021(8465)
- 2020(7126)
- 2019(16563)
- 2018(16558)
- 2017(31812)
- 2016(17491)
- 2015(19609)
- 2014(19618)
- 2013(19455)
- 2012(17715)
- 2011(15555)
- 2010(15708)
- 2009(14353)
- 2008(13433)
- 2007(11276)
- 2006(9692)
- 2005(8445)
- 学科
- 济(66539)
- 经济(66464)
- 管理(48321)
- 业(45996)
- 企(38900)
- 企业(38900)
- 方法(33033)
- 数学(28098)
- 数学方法(27784)
- 中国(17165)
- 农(17004)
- 财(16525)
- 学(15325)
- 地方(14860)
- 业经(14659)
- 审计(12149)
- 贸(11513)
- 农业(11508)
- 贸易(11501)
- 理论(11233)
- 易(11150)
- 和(11127)
- 制(11039)
- 技术(11034)
- 务(10792)
- 财务(10731)
- 财务管理(10660)
- 环境(10591)
- 企业财务(10108)
- 划(9365)
- 机构
- 大学(239651)
- 学院(237438)
- 管理(98465)
- 济(89896)
- 经济(87824)
- 理学(86366)
- 理学院(85418)
- 管理学(84000)
- 管理学院(83586)
- 研究(76714)
- 中国(55943)
- 京(51969)
- 科学(49312)
- 财(40601)
- 所(38279)
- 农(36580)
- 业大(36148)
- 研究所(34870)
- 中心(34859)
- 江(33536)
- 财经(33389)
- 北京(32130)
- 范(31612)
- 师范(31339)
- 经(30450)
- 农业(28723)
- 院(28197)
- 州(27497)
- 商学(25622)
- 师范大学(25612)
- 基金
- 项目(169517)
- 科学(132884)
- 研究(124067)
- 基金(122719)
- 家(106707)
- 国家(105831)
- 科学基金(91214)
- 社会(76598)
- 社会科(72565)
- 社会科学(72541)
- 基金项目(66505)
- 省(66169)
- 自然(60628)
- 自然科(59172)
- 自然科学(59160)
- 自然科学基金(58065)
- 教育(56642)
- 划(55708)
- 编号(51378)
- 资助(50329)
- 成果(41006)
- 重点(37657)
- 部(37275)
- 创(35237)
- 发(35165)
- 课题(34753)
- 科研(32827)
- 创新(32796)
- 项目编号(32140)
- 教育部(32001)
共检索到337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金龙
美、德、英三国审计差异研究吴金龙本文拟就美国、德国、英国在公开上市公司审计方面存在的重要差异进行分析。选择这三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是因为这三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各国的审计制度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具有很大影响。此外,这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宏
德、英、美三国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比较与分析许宏高等学校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性在于它的学术性。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学术性的组织,存在两种权力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这两种权力在高校以系、讲座、研究所为横向,以学科为纵向组成一个相互交织的总体矩阵,这种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贺玲 袁本涛
20世纪80年代,强调绩效、问责、竞争的新公共管理逐渐兴起,并借由国家政策迅速介入高等教育领域。虽然不同国家对新公共管理进行了方向和程度不一的回应,但总体来看,在新公共管理的影响下,各国政府的治理手段由全面干预转为"远端操控",一方面引入目标管理,减少过程控制,大学实现一定程度的权力下放,自主性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强化表现性评估,同时将经费补助与绩效表现挂钩,加强对大学的结果问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立民
德、美、日三国在企业管理上的差异韩立民一、组织原则上的差异德国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非常严密,分工明确,但不够灵活。在企业管理中,上级具有绝对权威,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有学位的人才能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基本上是由专家来治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振宇
通识教育从欧洲走向美洲,再由美洲走向全世界的过程,其实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传播、流变的过程,也是一种异质文化相互传播与影响的过程。通过对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的介绍、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国家在实施高职通识教育时,对同一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形式。
关键词:
英国 德国 日本 通识教育 高职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敬华
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都是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通过梳理三个国家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及特点,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炼
90年代,在整个世界重新分化和组合过程中,以美国为核心、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以欧共体为核心的欧洲统一市场,以及以日本为核心的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的酝酿的形成,这三大自由贸易区将构成世界经济的新的三元多重立体结构。美、日、德三国在三元多重立体结构中起主导作用,三国综合实力的此消彼长,将影响整个世界新格局的变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炼
90年代,在整个世界重新分化和组合过程中,以美国为核心、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以欧共体为核心的欧洲统一市场,以及以日本为核心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的酝酿和形成,将构成世界经济的新的三元多重立体结构。美、日、德三国在三元多重立体结构中起主导作用,三国综合实力的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少国
本文从教育转型对教师教育的需求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美、英、德三国的教师教育发展策略进行了一系列剖析,并结合我国教师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几点策略。借鉴美、英、德三国的经验,在教育转型的当下,国内的教师教育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与提升:首先,应该以新标准、新范式来引导教师教育的革新;其次,应该突出国内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最后,应该强化职前与职后培训的融合,以促进教师从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现代教育 教师教育 培训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一星
在西方,德国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美国是判例法系国家的代表。德国法学教育注重学术性和系统性,强调法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奠定理论基础,是对法律的科学研究,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享有国际声望的法学大家;美国法学教育是培养律师的职业教育,法学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政治领袖和律师,对美国的法治建设功不可没。中国法学教育的特点与大陆法系国家接近,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更使得中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近似于大陆法系国家的体制。研究德、美法学教育的特点,对我国的法学教育和司法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美国 法学教育 比较研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编者按:为全面了解欧洲保险业发达国家有关保险产品开发、设计、推广、市场监管方面的情况,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组成保险产品开发考察团,自1998年6月20日至7月5日对英国、德国和荷兰的八家保险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该代表团的考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姬超
在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路径存在广泛差异,差异化路径导致了大相径庭的城市化结果。本文综合比较英、法、德三个代表性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主体类型、主体互动以及主体的差异化偏好,结果表明:(1)特定的发展场景塑造了不同偏好类型的城市化主体,进而决定了这些主体对城市化的态度和行为;(2)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联和良性互动是城市化健康推进的根本保障,利益冲突会导致城市化沦为特殊阶层的食利工具;(3)对于当下中国,新型城市化必须转变资源整合方式,促进多元参与,引导广大市民(农民)、企业和政府共同融入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共享式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主体类型 主体偏好 主体互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雪梅
近代以来形成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三国较为典型和发达的高职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形成与特征,反映着三国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同国情与需求。不同国家高职教育在运行机制、教育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迥异的形态,同时也体现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目标多元化、发展模式的阶段性、高职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合性等共同特征。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国际比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彭辉 姚颉靖
技术中介组织是促进医药领域科技成果直接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市场交换并加速转化的重要中间环节。通过对美国、德国和英国三国的医药领域技术中介组织比较考察和细致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相似的模式,背后遵循着共同的内在规律,即科技中介组织在科技与经济、政府与科技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联系渠道。借鉴三国经验,中国医药科技中介组织建设宜遵循专业化、综合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医药领域 技术转移 医药科技中介组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莹
美、英、日三国保险监管制度比较罗莹作为负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现代商业保险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监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保险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保险监管制度,有力地维护了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国民生活的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