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0)
2023(7101)
2022(6017)
2021(5358)
2020(4524)
2019(9907)
2018(9473)
2017(17473)
2016(10002)
2015(10586)
2014(10183)
2013(9831)
2012(9114)
2011(8281)
2010(8164)
2009(7613)
2008(7502)
2007(6475)
2006(5695)
2005(4865)
作者
(33843)
(28511)
(28482)
(26618)
(18131)
(14150)
(12479)
(11221)
(10926)
(10057)
(9960)
(9451)
(9304)
(9072)
(8989)
(8971)
(8639)
(8506)
(8314)
(8134)
(7638)
(7091)
(6901)
(6502)
(6466)
(6309)
(6307)
(6277)
(5859)
(5846)
学科
(34988)
经济(34943)
管理(29420)
(26292)
(20589)
企业(20589)
方法(16530)
数学(14414)
数学方法(14252)
(12110)
环境(11580)
(10861)
(9619)
(8473)
贸易(8473)
(8272)
中国(8229)
业经(7999)
(7876)
农业(7499)
技术(6248)
(6178)
财务(6175)
财务管理(6165)
地方(5977)
企业财务(5903)
(5757)
(5521)
规划(5245)
环境规划(5074)
机构
大学(148246)
学院(146857)
研究(54549)
(54050)
经济(53101)
管理(51844)
理学(46486)
理学院(45824)
管理学(44753)
管理学院(44545)
(42337)
科学(40927)
中国(37565)
农业(34389)
业大(32928)
(31039)
(30805)
研究所(29159)
中心(23456)
农业大学(23181)
(22725)
(21029)
财经(19198)
(19066)
(18951)
(18904)
科学院(18855)
北京(18455)
(18238)
(18161)
基金
项目(111487)
科学(85687)
基金(82356)
(77915)
国家(77333)
研究(68049)
科学基金(63513)
自然(45700)
自然科(44631)
自然科学(44601)
基金项目(44540)
(44077)
社会(44022)
自然科学基金(43828)
社会科(41731)
社会科学(41717)
(38417)
资助(32590)
教育(30226)
重点(26096)
计划(25645)
编号(23639)
科技(23615)
(23549)
(23487)
(23427)
科研(22781)
创新(22151)
(21698)
(19785)
期刊
(52154)
经济(52154)
学报(40777)
(37961)
研究(33441)
科学(32230)
大学(28208)
学学(27535)
农业(26139)
中国(25003)
(16488)
管理(16301)
(14227)
业大(12951)
农业大学(11219)
(11127)
科技(9134)
财经(9084)
经济研究(9056)
业经(9011)
(8890)
金融(8890)
教育(8574)
技术(8426)
资源(8300)
自然(7922)
中国农业(7804)
林业(7707)
(7705)
问题(7302)
共检索到196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彪   杨树明   李顺   杨宗云   张素华   张留臣   徐兴阳   杨丽琼   陈安强  
【目的】探明羊肚菌轮作及其菌渣还田对植烟土壤改良及烤烟产质量调控的效应,合理优化烤烟种植制度。【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烤烟种植模式(A1,烤烟—羊肚菌—烤烟;A2,烤烟—冬闲—烤烟)和羊肚菌菌渣施用方式(B1,不施;B2,机械旋耕施;B3,塘施)对烤烟根际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烟株生长及产量、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种植模式及羊肚菌菌渣施用方式均可调控植烟土壤理化特性及烟叶化学成分,其中以种植模式及羊肚菌菌渣施用方式互作效应最大,单施菌渣方式次之。A1B2、A1B3、A2B2、A2B3组合可有效改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大粒径团聚体含量,调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pH及土壤养分,其中以A1B2作用最明显,其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A1B1分别显著提高22.71%、5.07%、20.94%、32.55%。与A1B1和A2B1相比,A1B2、A1B3、A2B2、A2B3组合能显著提高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1.13 ~ 2.93倍,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其碳氮比分别增加42.19% ~ 77.46%、25.68% ~ 59.97%、3.55% ~ 28.99%;同时能显著提高烟叶叶面积、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其中以A1B2产值增幅最大,较A1B1、A2B1产值分别显著提高15.05%、29.12%。各因子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调控效应:A × B互作>菌渣施用>种植模式。其中,与A1B1、A2B1相比,A1B2、A1B3、A2B2、A2B3显著降低烟叶总糖、总氮含量,提高钾含量;施用菌渣使烟叶总氮、烟碱含量下降,钾含量增加;种植模式主要影响烟叶总氮和钾含量。【结论】采用烤烟—羊肚菌—烤烟种植模式,在烟田旋耕施入羊肚菌菌渣,有利于改善土壤通透性及团聚体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促进烟叶生长,提高烟叶产量、产值,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莹  李红丽  王岩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焕焕  李茂森  王丽渊  冯慧琳  刘福童  杜君  任天宝  高卫锴  
采用大田小区处理方式,分别设置常规施肥(CK)和750 kg/hm~2生物炭+常规施肥(T)2组试验,探究生物炭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含量,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与CK相比,生物炭处理后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增加,分别提高了1.82%、12.36%和64.5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分别降低了2.02%和9.00%;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烤烟根际土壤中优势细菌与土壤pH、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碳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Myxococcota和Desulfobacterota与土壤pH、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Bacterdidota与Patescibacteria与土壤pH、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生物炭施用通过改善根系周围矿质营养和微生物群落进而提高烟叶质量。生物炭有利于成熟期土壤养分固持及根际促生细菌群落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志红  易建华  符建国  苏以荣  
为探明影响烤烟连作障碍的土壤养分含量因素,对我国湖南、贵州、云南三大烟区烤烟连作与轮作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与分析,并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烟区土壤养分共性特点是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碱解氮含量均比轮作土壤低(P<0.05),而各烟区连作和轮作土壤全磷、Olsen磷、全钾、交换性钾的含量有所不同。相关性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极显著相关(P<0.01),碱解氮与全磷、全钾负相关(P<0.01),Olsen磷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极显著负相关(P<0.01),交换性钾和其它养分不相关,仅与土壤pH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政   刘久羽   李智   李博   李莹   敖金成  
【目的】探究不同有益菌剂对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连作土壤改良及连作障碍消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长期连作烤烟后添加有益菌哈茨木霉菌剂T-22(T1处理)、枯草芽孢杆菌剂(T2处理)、哈茨木霉菌剂T-22+枯草芽孢杆菌剂(T3处理)的烤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结果】相较于不施有益菌(对照,CK),施用有益菌剂可提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其中,在10个环境因子中,速效磷(AP)含量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4.97%)最高,碱解氮(AN)含量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6.91%)最高,蔗糖酶(SC)活性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6.75%)次之;可提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多样性指数和细菌特有OTUs数;可改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的指示物种丰度,其中,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T1处理的指示物种,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T1处理的优势菌属,丰度分别为12.2%和25.0%,Minimedusa属为T3处理的指示物种。单施细菌有益菌剂可降低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主要代谢途径的丰度,单施真菌有益菌剂则相反;单施真菌、细菌与真菌有益菌剂混施可提高烤烟根际土壤真菌代谢途径的丰度。【结论】施用有益菌剂对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改良效应,其中,哈茨木霉T-22的施用效果较好,可用于烤烟连作障碍防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文洁   李明  
【目的】比较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与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轮作及广藿香连作对广藿香品质及其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为缓解广藿香连作障碍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藿香扦插苗和薄荷苗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共设3个处理:广藿香连作组(连续2年种植广藿香)、薄荷-广藿香轮作组(第1年种植薄荷,采收后第2年种植广藿香)、对照组(第1年不种植作物,采收后第2年在同一块地种植广藿香),在广藿香不同生长时期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百秋李醇含量、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结果】广藿香植株生长180 d时,轮作组广藿香其主要农艺性状(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及百秋李醇含量均显著高于连作组(P<0.05)。轮作组的广藿香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连作组的分别升高54.23%(P<0.05)、115.71%(P<0.05)。轮作组的广藿香根际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有效磷、水解性氮、速效钾)均显著高于连作组;轮作组的土壤细菌数和放线菌数较连作组分别增加98.95%(P<0.05)、71.61%(P<0.05),而轮作组的土壤真菌数量较连作组降低48.86%(P<0.05);轮作组的土壤过氧化物酶、脲酶活性较连作组分别增加827.66%(P<0.05)、655.00%(P<0.05),轮作组的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较连作组分别降低44.49%(P<0.05)、28.99%(P<0.05)。【结论】广藿香与薄荷轮作的广藿香农艺性状、百秋李醇含量及土壤微生态指标总体优于广藿香连作的相同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玉蓝  林正全  拓阳阳  丁亚茹  李红丽  王岩  
【目的】探究烟蒜轮作对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寻找改善土壤健康的农艺管理模式。【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烟蒜轮作的易感病烟田和健康烟田中的土壤真菌,对比分析烟蒜轮作对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德昌县试验烟田土壤优势真菌门依次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norank_k__Fungi,相对丰度占总菌的90.80%~94.59%。烟草移栽前,种植大蒜的易感病烟田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烟田;与健康烟田相比,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显著增加;粪壳菌目未知菌属(norank_o__Sordariales)、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烟田,但健康烟田的镰刀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易感病烟田种植烟草的土壤,unclassified_f__Trichocomaceae在健康烟田显著高于易感病烟田。移栽前和成熟期易感病烟田的担子菌门显著较高,与有机质和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健康烟田在旺长期真菌多样性比移栽前显著降低,但稍高于易感病烟田;到成熟期又显著上升,高于易感病烟田,易感病烟田移栽前的真菌多样性最高。【结论】种植大蒜提高了易感病烟田土壤有益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且降低了病原菌的相对丰度,使发病率由50.15%降到8.57%。因此烟蒜轮作可改变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使其趋于健康烟田,从而降低烟田真菌型土传病害的发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万星  李丹  李小霞  曹晋军  靳鲲鹏  韩文清  苏秀敏  王佼  黄学芳  刘永忠  
为了筛选出适宜晋东南地区种植的最佳旱地番茄轮作作物,设置番茄轮作玉米(LVZm)、西葫芦(LVCp)、花生(LVAh)、葱(LVAf)、秋葵(LVAe)、黄瓜(LVCs)以及番茄连作(LLLe, CK)7种模式处理,测定后茬番茄品质指标(可溶性糖、有机酸、糖酸比、硝酸盐、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产量指标(单果质量、产量)以及根际土壤真菌ITS1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子囊菌是7个处理中的优势菌门,其余菌的种类与丰度存在较大差异;LVCs、LVZm、LVAh、LVAe这4种轮作模式可提高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而LVCp轮作模式会降低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LVZm轮作模式口感较佳;LVAe轮作模式、LLLe(CK)连作模式的Vc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LLLe连作模式、LVCp轮作模式较高;LVCp轮作模式番茄红素含量最高;LVAe轮作模式硝酸盐含量最高。LVAe、LVCp轮作模式产量较LLLe(CK)显著提高,且LVCp轮作模式单果质量较LLLe(CK)显著增加。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不同作物轮作品质、产量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为LVCp>LVAe> LLLe> LVAh>LVAf>LVZm>LVCs。综上所述,不同作物的轮作会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真菌多样性及后茬番茄品质与产量,综合各因素认为,西葫芦、秋葵是较为适宜晋东南地区番茄生长的优势轮作作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全全  芶久兰  赵欢  张萌  周开芳  左明玉  苟世新  邵代兴  肖厚军  
【目的】为贵州黄壤烤烟主产区烤烟的合理种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6-2017年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稻烟-轮作和烟-烟连作两种种植模式,在一个轮作周期内,控制氮、磷和钾施用总量一致,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烤烟根系形态、水稻和烤烟的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分析了烤烟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烟-烟连作相比,稻-烟轮作烤烟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分别显著提高5601. 1 cm、1976. 3 cm2和59. 17 cm3,平均直径降低0. 17 cm。连作后,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098 kg·hm2和28 548元·hm-2,显著低于轮作模式。烤烟对氮、钾的吸收轮作模式高于连作模式,两季作物收获后,连作模式下0~20和20~40 cm土壤深度的除土壤pH降低外,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较轮作模式均升高。【结论】稻-烟轮作中烤烟养分吸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优于烟-烟连作,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烤烟与水稻等其他作物轮作,以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促进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锴   贾孟   田荟铃   徐炜   熊茜   林云红   杜宇   王娜   周鹏   白羽祥   王戈  
【目的】进一步明确打顶措施对烟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的影响,为打顶技术优化提供必要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以不打顶为对照,研究打顶对烟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的影响。【结果】打顶使烤烟叶片氮、磷、钾含量发生变化,相较于对照,打顶后烟叶钾含量显著升高,烟叶氮、磷的含量显著降低;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钾含量在打顶后显著升高,土壤pH值显著降低,土壤全磷、全钾、有效磷含量打顶前后则无显著变化;打顶提高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而使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的相对丰度降低;α多样性和NMDS分析表明,打顶可使土壤细菌群落均匀度、丰富度变化,且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打顶显著提高Sob指数和Chao1指数,并引起群落结构显著分离;冗余分析(RDA)和方差分解分析(VPA)表明,土壤养分变化是导致根际细菌群落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土壤理化性状与细菌群落改变密切相关,且土壤全氮和水解性氮对细菌群落影响最大;LEfSe分析表明,打顶导致细菌差异性物种显著增加;功能预测表明,打顶引起土壤化能异养和好氧化能异养型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结论】打顶显著改变烟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打顶导致的烤烟根际土壤养分改变可能是引起根际细菌群落变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俊瑜  陈博  任艳芳  李岭  陆引罡  梁晓超  
为了明确连作对烤烟烟田养分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随着烤烟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连作年限烟田烤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pH、非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根际土壤速效钾、全钾和全磷含量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非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②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逐渐下降,有机质含量和全量、有效态的氮、磷、钾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根际土壤pH低于非根际土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符建平  张丽红  王芳  王铁臣  吕建  李志强  高丽红  
在有机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以番茄为后茬作物的不同蔬菜轮作体系对土壤化学指标,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线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轮作后,各处理土壤的pH值均有所下降,EC值变化不大。除了对照的有效磷含量降低以外,其他轮作体系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与基础土样相比都有一定提高,其中葱-萝卜与番茄轮作处理积累的有机质和全氮最多,花椰菜与番茄轮作处理的速效养分含量最高。对照的土壤细菌数、固氮菌数、放线菌数量与基础土壤相比显著降低,而真菌数量明显增加。每个处理的土壤线虫总数均比基础土样增加,其中菊花处理的土壤线虫总数最多,根结线虫最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阿凤  邵慧芸  成功  杜红宇  张育林  王旭东  张艳玲  
【目的】探讨生物质炭对烤烟前期生长、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0%(对照),0.1%,0.5%,1%,2%,3%)小麦生物质炭施入后对烤烟前期农艺性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用量的生物质炭对还苗期烟草叶片数、株高、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总体上增加了最大叶面积,其中生物质炭用量为3%的处理使烤烟的最大叶面积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55.3%。不同用量生物质炭总体上增加了团颗期烟草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渊  刘国顺  王林虹  张康旭  刘红恩  丁松爽  贾方方  
为初步探讨生物质炭对烤烟生长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添加不同量(70,140,210 g/盆)生物质炭对烤烟干物质积累量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生物质炭提高了烤烟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且添加140 g/盆生物质炭处理效果最明显。在烤烟移栽后80 d内,生物质炭抑制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但这种抑制作用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减小,至移栽后80 d,添加70 g/盆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转化酶活性超过了同时期不添加生物质炭的处理;施加生物质炭可以提高烤烟生育后期过氧化氢酶活性,移栽80 d后,土壤过氧化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佩良  汪兴  高贵  
为探明菌根化烟苗在烤烟生长中的应用效果,笔者研究了兴烟一号的常规生产烟苗与菌根化烟苗不同生长期的农艺性状、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移栽40 d和打顶后5 d的菌根化烟苗株高、茎围、叶片数均大于常规育苗组,菌根化烟苗最大叶长在栽后40 d内小于常规生产烟苗,而打顶5 d后,菌根化烟苗叶长大于常规烟苗;最大叶宽则是菌根化的烟苗均大于常规生产的烟苗;接种Gm01和Gm02菌根化烟株的抗病(花叶病、黑胫病)性均大于常规育苗组;菌根化烟苗均能提高烤烟产量、上等烟比例、均价、产值以及对病虫害的抗性,但是不同的菌剂作用效果不同,接种Gm01的烟苗要优于Gm02的烟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