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1)
2023(8497)
2022(7379)
2021(6739)
2020(5620)
2019(12404)
2018(12243)
2017(23794)
2016(12554)
2015(13721)
2014(13272)
2013(12578)
2012(11174)
2011(10007)
2010(10125)
2009(10188)
2008(9778)
2007(8838)
2006(7828)
2005(7451)
作者
(33032)
(27493)
(27391)
(26313)
(17443)
(13026)
(12487)
(10538)
(10338)
(9844)
(9251)
(9225)
(8816)
(8762)
(8589)
(8567)
(8149)
(8025)
(7993)
(7883)
(6829)
(6644)
(6548)
(6348)
(6219)
(6182)
(6175)
(6157)
(5445)
(5347)
学科
(41360)
经济(41272)
管理(40891)
(35785)
(31545)
企业(31545)
(21839)
(19279)
银行(19134)
(17803)
方法(16351)
(15327)
数学(13672)
数学方法(13515)
(12377)
金融(12373)
(12326)
制度(12323)
中国(11887)
(11763)
业经(11406)
(11222)
业务(10089)
(9829)
财务(9806)
体制(9791)
财务管理(9783)
企业财务(9249)
(8853)
贸易(8842)
机构
学院(167597)
大学(166132)
(69265)
经济(67744)
管理(65388)
理学(55416)
理学院(54905)
管理学(54132)
管理学院(53825)
研究(51509)
中国(49361)
(37863)
(33717)
财经(29079)
科学(27948)
(26799)
中心(26349)
(26244)
(26091)
(25478)
银行(24462)
(24250)
(22852)
经济学(21927)
(21768)
财经大学(21701)
业大(21512)
研究所(21405)
北京(20538)
农业(20228)
基金
项目(108436)
科学(87016)
研究(82025)
基金(80678)
(68626)
国家(68062)
科学基金(60142)
社会(54249)
社会科(51493)
社会科学(51485)
基金项目(42329)
(42000)
教育(38262)
自然(37685)
自然科(36876)
自然科学(36867)
自然科学基金(36220)
(34729)
编号(33830)
资助(32274)
成果(27525)
(26970)
(24546)
重点(24110)
(23645)
国家社会(22747)
课题(22723)
(22278)
创新(22135)
教育部(21984)
期刊
(79514)
经济(79514)
研究(54850)
(36123)
金融(36123)
中国(35399)
(31213)
管理(25856)
(24719)
学报(21530)
科学(21216)
大学(17421)
教育(17017)
学学(16589)
财经(15247)
农业(14115)
业经(14080)
技术(12955)
(12879)
经济研究(12688)
问题(9625)
理论(9416)
实践(8499)
(8499)
商业(8116)
财会(7988)
农村(7977)
(7977)
(7952)
现代(7677)
共检索到264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月  甄文真  赵永启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通过引用商业银行利润函数,并选取我国房地产市场信贷数据,对基于"羊群行为"的商业银行信贷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垄断热门行业信贷资金预期收益率高是信贷资金向其集中的根源,并且信贷资金向其集中程度随着信贷资金预期收益率的提升而增强,信贷资金的增加又促使房地产行业有效需求及交易额度不断增长,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房地产价格上涨。这说明在信息共享型羊群行为机制作用下,商业银行过度向房地产行业发放贷款也是造成房地产行业泡沫的重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红艳  张琳  孙玉玲  
银行贷款往往因为趋同行为导致贷款集中现象,非理性的贷款过度集中下,一旦风险积聚爆发,必将带来银行的重大损失与联动性危机。本文试图从贷款者行为的微观视角出发,结合2004-2010年共28个季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贷款行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方法,考虑引入宏观变量作为滞后虚拟变量,分析并检验了各种贷款数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偶发性的贷款趋同效应,城市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存在基于声誉的非理性模仿行为,也部分解释了我国大银行与中小银行都贷款集中投向某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邹新月  李思慧  
通过建立商业银行声誉羊群行为信用风险模型,应用贝叶斯法则推导出均衡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基于声誉问题的考虑,商业银行经理人总是忽略私有信息,跟从他人做出相同的信贷决策。经理人信息获取能力、初始声誉及信贷市场群体信息强烈地影响着"头羊"A跟从私有信息行动的概率。经理人信息获取能力、初始声誉、群体信息与"头羊"A的行动一起同时强烈影响着"追随者"B羊群行为发生的概率。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邹新月  李思慧  王克喜  
商业银行分为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两类。两类银行经理人投资决策行为受群体信息及信息精确度的影响,中小型商业银行经理人因对自身信息处理能力信心不足,过度相信大型商业银行经理人投资决策能力。对此,借鉴国外学者关于信念精确度研究的概念,应用贝叶斯法则,研究了群体信息及信息精确度影响大型商业银行理性和非理性行为的程度,以及大型商业银行投资行为、群体信息及信念精确度促使中小型商业银行理性和非理性行为产生的过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邓淇中  邹新月  
本文利用4家商业银行1992~2006年经济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等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我国大、中、小型商业银行信贷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定量刻画了大、中型商业银行在小型商业银行信贷投资额波动中作用的大小。实证结果表明:大、中型商业银行与小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资额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大、中型商业银行信贷投资的取向均是小型商业银行信贷投资取向的Granger原因,但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的信贷传导力度比较微弱;大、中型商业银行信贷投资对小型商业银行投资波动的贡献度都表现出正向效应,相比而言,中型商业银行对小型商业银行信贷投资的传导力度要更大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6市联合调查课题组  张晓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安明  冯梦云  
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是金融改革进程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基于行为金融学分析,我国现行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存在着潜在风险。应改革现行的信贷组织结构,建立起专业化、技术型和不受行政影响的较独立的信贷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信贷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并引导银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夏频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供求行为模型 ,运用静态比较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中央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后 ,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意愿降低、存款需求增加、存贷款差额扩大 ,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内在形成机制 ;考察了形成这一机制的信贷风险硬约束、存款成本软约束及货币市场非充分竞争等方面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继  
选取2006~2012年全国3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区域对银行信贷决策、风险控制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水平、盈利水平、资产流动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信贷水平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些影响也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各区域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适应性都不强,但三大区域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调整对货币政策调整却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文宏  
为了考察税收对银行行为的影响,我们假设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在现行利率管制条件下,商业银行的选择变量就是其存贷款量。研究结果表明,营业税的开征会影响商业银行最优贷款发放量,对银行信贷行为具有扭曲作用;而所得税对最优存贷款量没有影响,因此,与营业税相比,所得税具有中性税收的优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福明  
西方商业银行在信贷运作与管理机制方面,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尤其是信贷操作规程、信贷授权审批、信贷风险管理、内部稽核与控制、贷后管理五个方面的特色鲜明。这些做法启示我们,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责任制,健全信贷审批的内控机制,重视风险研究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敬涛  
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原则及目标要求信贷资金的流动与企业生命周期波动相吻合,即在企业成长阶段大力支持从而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利润,而在衰退阶段降低信贷数量甚至撤资从而降低信贷风险。本文就商业银行为何要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退出信贷资金展开讨论,设计了一套信贷退出的运行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进国  秦天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雪兰  何德旭  
"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和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