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
2023(1318)
2022(1272)
2021(1189)
2020(1003)
2019(2369)
2018(2299)
2017(3485)
2016(2687)
2015(3220)
2014(3136)
2013(2880)
2012(2691)
2011(2626)
2010(2662)
2009(2256)
2008(2290)
2007(2059)
2006(1775)
2005(1558)
作者
(8896)
(7723)
(7508)
(7264)
(4905)
(3707)
(3439)
(3048)
(2973)
(2801)
(2709)
(2647)
(2623)
(2595)
(2583)
(2461)
(2402)
(2397)
(2267)
(2147)
(2133)
(2119)
(2069)
(1985)
(1891)
(1874)
(1737)
(1724)
(1691)
(1683)
学科
管理(5083)
(4645)
理论(4424)
(4285)
教学(4270)
经济(4270)
(4053)
企业(4053)
教育(3635)
(3184)
学法(3087)
教学法(3087)
(2870)
学理(2819)
学理论(2819)
研究(2158)
方法(1884)
业经(1809)
人事(1785)
人事管理(1785)
中国(1654)
组织(1579)
农业(1543)
(1419)
(1381)
(1381)
技术(1364)
研究生(1307)
(1266)
(1262)
机构
学院(35372)
大学(34485)
研究(13915)
(12872)
科学(11140)
农业(10481)
管理(9421)
业大(9365)
(8496)
中国(8043)
理学(8012)
研究所(7972)
(7939)
技术(7918)
理学院(7899)
管理学(7601)
管理学院(7556)
(7059)
农业大学(6933)
经济(6770)
(6699)
(6114)
(5793)
教育(5781)
(5778)
中心(5657)
师范(5646)
(5567)
职业(5466)
(5176)
基金
项目(25352)
科学(17649)
研究(17073)
基金(14936)
(14814)
国家(14675)
(12429)
科学基金(10910)
(10383)
教育(10356)
自然(8516)
自然科(8307)
自然科学(8300)
自然科学基金(8134)
基金项目(7928)
编号(7665)
社会(7310)
课题(6811)
成果(6686)
社会科(6683)
社会科学(6679)
资助(6625)
重点(6598)
科技(6573)
计划(6203)
(6026)
(5889)
(5598)
(5580)
创新(5431)
期刊
教育(12405)
(12316)
中国(12031)
学报(11835)
(8724)
经济(8724)
农业(8483)
研究(8338)
科学(8285)
大学(8025)
学学(7570)
(4701)
职业(4443)
技术(4402)
管理(4210)
业大(4077)
农业大学(3540)
技术教育(2883)
职业技术(2883)
职业技术教育(2883)
(2836)
林业(2764)
科技(2369)
(2240)
(2076)
论坛(2076)
中国农业(2071)
高等(2043)
自然(1950)
业经(1919)
共检索到54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仲嘉  谭立佐  翟世宽  
藻体肥嫩的羊栖菜马尾藻,富营养,风味好,是种著名的食用海藻。在中药上,是种有良好疗效的传统药藻。近年来,在日本更流行作为调顺肠胃免便秘,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治大肠癌等的纤维食品,更供不应求。在藻体内因含有丰富的褐藻胶、甘露醇、碘等物质,又是种良好的工业原料。所以羊栖菜马尾藻是种有很高应用和经济价值的褐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仲嘉  陈培明  
羊栖菜马尾藻在不同水温、光强下,光合作用各有其明显的规律性,有适宜的水温和光强范围。光合作用的适宜水温约为15-25℃,而以20℃为最适水温。光饱和净光合速度随水温20,15,25,10℃依次降低。在光饱和光强以内,适宜光强为(0.4-3)×10~41x,最适光强为(1-3)×10~41x。在光饱和光强以上,相当于适宜光强和最适光强的净光合强度在4×10~41x以上。呼吸速度在光合速度增大时也较高,且与水温成正相关。根据测定结果,本文对其在羊牺莱马尾藻生产上的合理应用,促使养殖技术和产量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婷婷  付贵权  齐占会  廖秀丽  黄洪辉  
将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置于实验室球形培养瓶内培养15 d,设置5个充气速率(50 m L/min、100 m L/min、200 m L/min、400 m L/min和800 m L/min)为实验组,静水培养(0)为对照组。每隔5 d测定藻体的生长速率和营养盐吸收速率,培养实验结束时,测定藻体的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充气速率和培养时间均对半叶马尾藻的生长和PO34--P的吸收具有显著影响,而对NO3--N来说,仅培养时间对其吸收影响显著。培养第1天时,充气可显著促进营养盐吸收,最大充气速率(800 m L/min)培养的半叶马尾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军良  逯宝德  赵美华  
选用8个大白菜亲本材料进行离体培养试验,探讨了植物激素、品种、苗龄、取材部位及外植体放置方式对大白菜子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子叶再生培养基为MS附加6-BA 2 mg/L,NAA 0.5 mg/L和AgNO3 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附加NAA 0.2 mg/L。再生植株移栽时,最好在春季,成活率可达90%以上。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婷婷  齐占会  黄洪辉  梁庆洋  
为了探讨硝氮(NO_3~--N)、氨氮(NH_4~+-N)和尿素氮(Urea)3种氮(N)源对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把幼苗分别置于不同N源浓度中培养24 d,而后测定藻体的生长和生化组成含量。结果显示,不同N源和N浓度对幼苗的生长和部分生化组成有显著影响。3种N源加富均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和组织N的增加,相对生长速率随着N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浓度为25~150μmol/L组中,幼苗的组织N增加量接近或超过每天以最大速率生长的N需求(0.032%/d);在浓度为50μmol/L时,相对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Urea组的最大相对生长速率显著低于NO_3~--N和NH_4~+-N组;在浓度为10、25μmol/L时,NH_4~+-N组幼苗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下的NO_3~--N组,而在浓度为50~150μmol/L时则相反。除了最高浓度组(150μmol/L),随着N浓度的升高,幼苗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和组织N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在相同N浓度下,NO_3~--N加富幼苗的可溶性糖、叶绿素a和叶绿素c含量最高,NH_4~+-N加富时,可溶性蛋白和组织N含量最高,而Urea加富下墨角藻黄素含量最高。当NH_4~+-N浓度增加至150μmol/L时,幼苗的生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大。研究表明,将培养水体中NO_3~--N加富至50~150μmol/L或NH_4~+-N加富至25~100μmol/L时,可有效促进半叶马尾藻幼苗的生长、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为室内幼苗顺利度夏培育提供保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素娟  孙云龙  马凌波  何培民  
本研究多次获得原生质体,明确了酶解原生质体的内在因素与外在条件,诸如酶溶剂的种类及浓度,酶及组成,酶解温度及pH,采种藻时间及取用部位。分离的原生质体经初步培养,发现少数2分裂,最好的有成6分裂的细胞团,但尚未成株。研究结果为扩大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还报道了用海洋细菌酶解的试验及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浴源  武永祯  曲占礼  王文涛  
通过对仙客来 3个品种接入到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中 ,对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芽、根的培养基的激素 ,接种方法 ,假植等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 ,以种子播入培养基中产生的幼苗为外植体进行培养 ,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是MS +BA 1 5mg/L +NAA 1 0mg/L ;诱导分化芽的培养基是MS +BA 1 0mg/L +NAA 0 5mg/L ;诱导根的是MS +NAA 1 0~ 1 5mg/L。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别。并且完全可以消除内生菌的污染。培养 6 0d后调查 ,愈伤组织生长量达14 8 0mm2 ,每块愈伤组织分化的芽数 16 2个 ,发根率达 81 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小霞  姜春前  陈祥义  曲昇  杨文姝  
以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引进的刺山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预处理、丛芽诱导、丛芽增殖和生根、再生植株炼苗等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各阶段的适宜培养基。结果表明:在诱导阶段,较低的激素水平能促进幼芽萌发,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5 mg.L-1NAA+20 g.L-1庶糖;继代增殖阶段,丛芽增殖系数与6-BA用量成正比,但随着6-BA用量加大或长期在高浓度6-BA上培养,芽苗多且细弱,不适合做生根诱导,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25 mg.L-1NAA+30 g.L-1庶糖;生根培养阶段,其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0.2 m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艳芳  郭彩霞  周媛  戢小梅  陈法志  童俊  徐冬云  刘国锋  
【目的】探索2个德国鸢尾品种金娃娃、黑骑士的组织培养条件,为2种鸢尾的种苗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金娃娃、黑骑士2种鸢尾的幼嫩花葶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和培养基对2种鸢尾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2种鸢尾的花茎节能直接诱导出不定芽,故其为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金娃娃外植体以75%(体积分数)乙醇浸摇3s、0.1%(质量分数)HgCl2消毒6min的处理污染率和死亡率均较低;黑骑士则以75%乙醇浸摇5s、0.1%HgCl2消毒8min的效果较好。初代培养中,MS+2.0mg/L 6-BA+0.1mg/L NAA是2种鸢尾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金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晨  毕晓颖  卢明艳  
以白花、短梦、法国回声、金娃娃、金皇后、紫花共6个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品种的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采用0.1%HgCl2消毒10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26.67%,死亡率为6.70%;不同外植体部位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能力不同,花茎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59.00%;花茎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的能力与花苞大小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有关,适宜的花苞长度为4~8cm,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1+IBA0.5mg·L-1;将不定芽丛切割至4~6株的株丛转接到MS+6-BA2.0mg·L-1+IBA0.5m...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均宝  张玉满  王雪蕊  裴东  
蜡梅是中国特有的名贵木本花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该文较详细地阐明了用蜡梅大树和实生苗的茎尖、具侧芽的嫩茎段、子叶和胚等外植体,诱导芽和愈伤组织初分化、生长、继代和增殖,以及植株再生的过程;研究了各阶段较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一定时间的暗培养可促进外植体的初分化;在继代培养中加入活性炭,有利于克服培养物的褐化;用带叶茎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易于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清  李春  
日本早小菊的组织培养及玻璃苗防治陈龙清,李春(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430070)STUDIESONTHETISSUECULTUREOFJAPANESEEARLIER-FLOWERINGSMALLCHRYSANTHEMUM,ANDPREVENTIO...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丽梅  李世国  柴雨  高杉  宋广军  
为了优化鼠尾藻幼苗生长与同步生殖的室内培养条件,实验以长度为5 cm左右的鼠尾藻幼苗为材料,在培养箱中给予不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营养盐配比[KNO3(mg)∶KH2PO4(mg)]等生长条件,通过跟踪测量生长情况,观察记录幼苗形态变化、生殖器官形成及生殖特点,寻找有利于幼苗室内生长和繁殖的适宜组合条件,实现生殖托提前发育和受精作用的同步化。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条件对鼠尾藻幼苗长度增长率的影响为温度>营养盐配比>光照强度;对质量增长率的影响为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配比。培养温度越低气囊出现时间越早。侧枝的生成与营养盐配比具有一定的关系,总体上营养盐中KH2PO4所占比例越高侧枝出现时间越晚。生殖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亮然  章守宇  陈彦  赵旭  周曦杰  陈瀛洲  
为了研究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生命史征及形态特征,首次对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的周年生长与繁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对株高、叶片、气囊和生殖托等16个相关的生物学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根据铜藻生命史内生物学结构的发生情况,可将铜藻在全年中的生长情况分为以下4个阶段:(1)幼苗期,在7—8月的幼苗期藻体仅由枝干、侧枝及叶片构成,期间植株以1.52 mm/d的速率生长;(2)成藻期,8月至翌年4月的成藻期植株分别在9、11及翌年4月出现气囊、次侧枝以及生殖托,铜藻的生物学结构得到完善,期间植株以2.01 mm/d的速率生长;(3)繁殖期,4月生殖托的出现标志着铜藻进入繁殖期,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