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499)
- 2022(1247)
- 2021(1215)
- 2020(1089)
- 2019(2269)
- 2018(2253)
- 2017(4023)
- 2016(2382)
- 2015(2748)
- 2014(2736)
- 2013(2722)
- 2012(2670)
- 2011(2578)
- 2010(2736)
- 2009(2784)
- 2008(2870)
- 2007(2830)
- 2006(2631)
- 2005(2552)
- 2004(2472)
- 学科
- 济(9515)
- 经济(9499)
- 管理(6736)
- 业(6089)
- 企(5790)
- 企业(5790)
- 学(3996)
- 教育(3960)
- 理论(3562)
- 中国(3410)
- 财(3041)
- 制(2973)
- 方法(2705)
- 融(2317)
- 金融(2316)
- 业经(2259)
- 法(2101)
- 银(2083)
- 银行(2082)
- 体(2034)
- 行(1986)
- 和(1950)
- 关系(1881)
- 农(1852)
- 贸(1777)
- 贸易(1776)
- 易(1712)
- 策(1683)
- 务(1680)
- 财务(1673)
- 机构
- 大学(43189)
- 学院(39814)
- 研究(14942)
- 济(13998)
- 经济(13606)
- 管理(10988)
- 中国(10619)
- 京(9420)
- 财(9049)
- 理学(8518)
- 范(8377)
- 师范(8351)
- 理学院(8340)
- 科学(8317)
- 管理学(8196)
- 管理学院(8089)
- 所(8027)
- 江(7180)
- 研究所(6959)
- 师范大学(6823)
- 财经(6729)
- 教育(6377)
- 北京(6276)
- 经(5951)
- 州(5943)
- 中心(5866)
- 系(5275)
- 院(5012)
- 财经大学(4817)
- 经济学(4613)
共检索到72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四新
莎士比亚戏剧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基督教有一致之处:都视人为有罪的存在,都认为罪恶源于人的自由意志。但它又与基督教有本质的差异:基督教认为救赎要依赖神恩,而莎士比亚戏剧体现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力量。救赎观的不同,其根源在于它们对人的本质理解的差异。基督教从神学本体论出发,认为原罪是人的自由意志背离上帝的结果。而莎士比亚戏剧将罪恶看作是自由意志中的破坏力,尽管破坏力使人无法彻底自救,但自由意志中的内驱力可以使人在对自我有限性的触摸中,生发出对宇宙的敬畏感,获得人性的提升与精神超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民
朱生豪将莎士比亚戏剧以具有强烈诗歌韵味的口语化散文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不是诗词,但在诗意的表达上,胜似诗剧的特点。朱生豪的译文押韵的地方较多,句式整齐,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对比的形式,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整齐美的特点,符合汉语读者的审美习惯。他的译文在准确的基础上符合汉语读者对诗歌和戏曲的审美欣赏习惯。他翻译莎剧的成功是与他具有较高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和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分不开的。
关键词:
朱生豪 莎士比亚戏剧 诗词创作 译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新
基督教德育的基础是原罪说,它形成了爱、服从、善恶报应等德育原则,其主要的德育方法是树立“至善”的道德理想、遵守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基督教德育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德育体系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关键词:
基督教德育、基础、原则、方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石刚
佛教在两汉之际进入中国,很快站稳脚跟并融入了中国文化。而基督教在中国几经沉浮,却始终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不同历史际遇的反思,得出这样的结论:外来文化若想在中国立足,必须走本土化、大众化的道路。
关键词:
佛教 基督教 历史机遇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巴黎是现代城市的一个范本,美国学者若昂·德让更是认为巴黎发明了现代城市。英国作家G.K.切斯特顿对巴黎也是赞赏有加:"如果伦敦是个谜的话,那么巴黎就是答案"。美国导演伍迪·艾伦在电影《午夜巴黎》中编织了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怀旧童话。海明威称其在这段时期的巴黎生活为流动的盛宴,主菜之一便是他在莎士比亚书店的经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伟民
世界上的莎士比亚图书馆———摘自《书与人》1996年第6期李伟民自莎士比亚学成了一门“显学”以来,评论、研究的文章浩如烟海。莎士比亚文献的成倍增长,与莎士比亚图书馆、莎士比亚教学机构对莎学图书的采购不无关联,也说明读者对莎士比亚图书的需求量颇大。目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斯科特·纽斯托克 张素雪
出版时间:2022年3月定价:49.00元2020年《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年度图书之一美国出版商协会散文文学奖决赛入围作品2021年度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创意通识畅销书Top 3阅读本书帮助你摆脱无谓的教育焦虑帮助你更轻松愉快地学习帮助你学会创造性地思考本书审辩式地思考现代教育的目的与过程,通过回顾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思想家的学习经验,广泛地讨论了教育宗旨、思维训练、注意力培养、练习、约束、积累等教养问题,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现代教育技术和评价方式的局限性,并为读者提供了以培养思想者为目的、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明涛
"文明排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有西方教育背景或者说有世界视野的知识分子,针对义和团以来盲目排外的做法,而提出的一种外交策略。张元济参与发起创办的《外交报》力主这一观点,但是仔细分析,张元济的这一思想又有其独特性,与近现代之交的视野开阔、大刀阔斧的文化激进派相比,稍嫌保守;与近代自改革时期的拘守一隅、盲目排外的文化保守派相比,又觉超拔。说它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建立在文化本位主义基础之上的,它的历史价值似乎也应该体现在这里。张元济这一思想的独特性在对待近代基督教问题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宗亦耘
中国家谱是一种传统而私密的历史文献。随着社会的变迁,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传入,少数家谱记载了西方基督教文化进入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现象。
关键词:
中国家谱 天主教 基督教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晓群
以往历史研究者一般认为,希罗多德史学缺少清晰的线索,选材也很随意,好像没有经过认真的设计,他们因此而表现出某种不屑,以为史学在起源时就难免表现出如此这般的原始性。很少有人想到,希罗多德史学或许有着特定的学术背景和自觉的思想支撑。把希罗多德史学的"散乱表现"看作原始性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基督教历史观念的影响。我们知道,历史叙述一定是当时语境的产物,历史研究却必须分清研究对象所处语境与研究者所处语境的双重影响。这两种语境之间的张力既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误读和过度阐释的根源。在基督教
关键词:
希罗多德 基督教史学 目的论 线性史观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俊
《贝奥武甫》是一部由基督教僧侣在保留原本的古日耳曼英雄事迹的基础上加入宗教因素的史诗,不仅展现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神话意识、宗教意识、世界观以及伦理道德,也深刻地表明了贝奥武甫是一名基督教传统下的古日耳曼英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基督教保守主义在近年美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变革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来自草根与精英阶层结合、宗教人士与文化精英乃至政党结合所形成的合力,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议程。换言之,基督教在当今美国社会绝非仅仅属于私人信仰领域,它也是公共领域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关键词:
基督教保守主义 政治 教育改革 美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孙秀玲
农业推广服务是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开展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采用演讲与展览、实地试验、与农家合作、印发普及读物等形式。这些活动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也促进了基督教大学教学科研的发展。当然,受经费等条件所限,其成效亦有限。但探讨其开展农业推广的原因、形式与内容、保障、成效及其制约因素,将有助于为当今高校的农业推广服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基督教大学 农业推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滨
人性理论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它构成伦理道德的理论起点。本文从儒家与基督教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界定出发,力图从中西伦理中心、道德教育依据、道德教育本质三个角度分析两种人性理论于伦理道德领域的不同预制作用。
关键词:
人性 儒家 基督教 预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冉从敬 李新来 赵洋 黄海瑛
莎士比亚的作品给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探测、识别该领域研究热点及热点的演化过程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于掌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出发,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来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可视化分析工具,对莎士比亚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及内容挖掘,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方向及其演化路径发现:莎士比亚研究包括悲剧作品、戏剧表演等在内的6大热点;根据热点聚类发现研究方向主要有从历史学、主题学、校勘学3个方向对莎士比亚作品内容及作者身份进行研究;莎士比亚研究热点具有从内容、体裁等传统角度到作品传播、翻译、改编等新角度的时间演化过程,而在空间演化上也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