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1)
- 2023(13531)
- 2022(11526)
- 2021(10635)
- 2020(9099)
- 2019(20936)
- 2018(20455)
- 2017(39194)
- 2016(21031)
- 2015(23919)
- 2014(23925)
- 2013(23714)
- 2012(22318)
- 2011(20292)
- 2010(20295)
- 2009(18970)
- 2008(18819)
- 2007(16749)
- 2006(14699)
- 2005(13473)
- 学科
- 济(109231)
- 经济(109125)
- 管理(60168)
- 业(55667)
- 方法(45982)
- 企(45659)
- 企业(45659)
- 数学(40186)
- 数学方法(39658)
- 农(24601)
- 中国(24354)
- 学(23716)
- 财(23638)
- 地方(23515)
- 业经(20939)
- 农业(16774)
- 制(16658)
- 贸(16452)
- 贸易(16443)
- 理论(16060)
- 易(15872)
- 和(14914)
- 地方经济(14698)
- 务(14356)
- 财务(14313)
- 财务管理(14276)
- 融(14089)
- 金融(14086)
- 环境(14038)
- 银(13763)
- 机构
- 大学(314905)
- 学院(312999)
- 济(136693)
- 经济(133943)
- 管理(119159)
- 研究(105510)
- 理学(102317)
- 理学院(101157)
- 管理学(99261)
- 管理学院(98664)
- 中国(79478)
- 京(65254)
- 科学(63768)
- 财(61654)
- 所(53157)
- 农(49457)
- 财经(49280)
- 中心(48718)
- 研究所(48119)
- 江(47316)
- 经(44563)
- 业大(44479)
- 经济学(43523)
- 范(41679)
- 师范(41266)
- 北京(40719)
- 经济学院(38993)
- 农业(38730)
- 院(37400)
- 州(37027)
- 基金
- 项目(204678)
- 科学(161371)
- 基金(149368)
- 研究(148922)
- 家(129512)
- 国家(128448)
- 科学基金(110552)
- 社会(96180)
- 社会科(91165)
- 社会科学(91142)
- 省(79658)
- 基金项目(78517)
- 自然(70629)
- 教育(69446)
- 自然科(68977)
- 自然科学(68958)
- 自然科学基金(67712)
- 划(66562)
- 资助(61631)
- 编号(59935)
- 成果(48751)
- 重点(46430)
- 部(45829)
- 发(44408)
- 创(41882)
- 课题(41179)
- 国家社会(40188)
- 教育部(39715)
- 科研(39389)
- 创新(39232)
共检索到466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绍伟
经济学经常受到"理论假设不现实"的批评,罗默轰动一时的《宏观经济学困境》一文可以说是这类批评的一个典型。但本文认为,从经济学"理论三分法"的角度看,罗默的批评同其他类似批评一样,混淆了不同理论类型的性质,错误地用解释型理论的标准去要求参照型理论,这不仅导致了他把自己引向常识主义和道德主义之路,而且也使得他的批评会反过来指向自己获得诺奖的理论上。本文分析了理论类型的混淆如何导致三种错误在经济学界的泛滥,并以罗默自己存在严重局限的"内生增长理论"和另外四个典型理论案例(包括弗里德曼因未能区分参照型与解释型理论而给经济学界造成长久混乱的"预测至上论")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文希望通过澄清"理论假设不现实"的批评所包含的观念模糊来纠正各种流行的误解,并提醒真正要警惕的是那种夸大经济学参照型理论的解释、预测和政策功用的错误以及偏重理论模型而忽视理论基础(包括逻辑基础和分类基础)的学术倾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晓宁 包明华
该文从三元悖论中的政策选择出发,通过分析开放经济中的一般性政策选择,并结合中国当前面对的挑战——流动性过剩、高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等问题指出,我国最初的政策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自主权"在外贸结汇体制的影响下,已受到了极大挑战,并难以为继,我国最终将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
关键词:
三元悖论 开放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泽伽
在人类思想进化的历史长河中,绝大多数时间,经济问题都是处在边缘角落之中",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大厦坐落在这个思想轴线的最末端。因此,当我们想回溯思想史去认识信用与货币的关系时,重新回顾当时人文学科的相关思想进展,回溯当时货币与市场交易的基本形态,对经济信用与货币的关系从人文学科视角再综合的过程是必须的。
关键词:
经济学理论 科学哲学 经济史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霄翀
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激增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大难题,而央行在治理这两大难题时存在着货币政策工具的冲突,本文深入解析央行的这一两难困境,并提出了治理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三个层次。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信贷增长 汇率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金胜
金融危机后,波及欧洲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又使欧洲经济陷入低迷。面对危机,宏观经济学中的治理路径如增加政府收入、减少政府支出和以债养债的做法都面临现实的困境。主权债务危机困境久久无法解决,既显示了欧洲社会面临着艰难的利益博弈,也反映出宏观经济学在危机治理和对政府行为假设和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发达国家 宏 观经济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卢永艳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对备选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并将提取的5个财务因子和通过U检验的3个宏观经济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来建立面板Logit模型,分析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财务因子和宏观经济指标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风险具有重要影响。偿债因子、盈利因子、营运因子、现金流量因子、成长因子和实际GDP增长率都与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风险负相关,而宏观经济因素中的贷款利率则与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风险显著正相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德忠 马雪峰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面临一些问题:成本上升压力大,经济存在"滞胀"风险;利率机制受阻,货币政策作用受限;利率与汇率的双重提升政策,可能诱导热钱进入,进而冲击金融体系。鉴于此,我国股市出现"病熊"状态的风险加大,甚至可能出现巨幅振荡与"蝴蝶效应",这需要政府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能边界,打通利率传导机制,夯实股市微观基础,严防房地产与股市出现互动性泡沫。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困境 股市 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彦斌 陈小亮
加速城镇化议题当前备受关注,其初衷是通过加速城镇化来扩大内需进而确保宏观经济的增长态势。笔者认为,需要从比经济增长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城镇化问题。因为除了潜在经济增长率下滑,中国所面临的中长期宏观经济困境还表现在居民消费不足、通货膨胀频发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方面。在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和投资拉动经济为特征的增长主义发展模式下,当前宏观经济困境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和长期性。传统的城镇化主要以投资为主导,隶属于我国的增长主义发展模式,无法破解当前宏观经济困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困境,农民市民化主导的城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这一目的的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克敏 姬美光 赵沫
考察宏观经济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影响,首先应从财务困境定义出发,界定困境公司组和非困境公司组,利用Logistic模型检验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财务困境的影响;其次应综合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大股东侵占与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显著相关;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对于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公司对于工业增加值和实际利率水平等变化越敏感,就越容易受到弱化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而陷入财务困境。
关键词:
财务困境 宏观经济环境 公司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永生
宏观经济政策已成为宏观经济发展最大的外生变量。由于主体界定不清、资料和经费相对不足、评估标准差异性大以及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宏观经济政策评估已陷入困境。针对这些评估困境,文章认为,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有效评估,需要经济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力度调整评估体系,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评估 改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瞿强
本文系统评述目前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有关研究,介绍这一领域中存在的主要争论,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论文首先在物价稳定与金融体系稳定的矛盾冲突中,引入有关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一些争论;然后比较关于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干预资产价格的两种不同的看法;接着进一步从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资产价格的实际后果等方面分析上述政策争论背后的若干理论观点与实际困难;最后着重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总结目前政策与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以及若干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一驰
试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困境与出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一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就是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手段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起过也正在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大多数时期和大多数国家与地区都可以基本上帮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小亮 姚一旻 陈彦斌
本文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的三维框架下,系统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五年美国的宏观经济格局,结果表明:第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老龄化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尚未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之下,美国经济将处于低迷增长的态势;第二,美国的总需求并不强劲、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再加上货币政策治理通胀的框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动,因此美国不会出现显著的通胀压力,而将处于温和通胀状态;第三,美国家庭部门债务风险明显缓解,不过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债务仍在攀升,从而使得美国的整体债务率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不会陷入鲁比尼所说的“滞胀性债务危机”,而是处于“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胀+债务缓升”的亚健康格局。在此局面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美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止是短期经济波动,还包括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稳定政策只能对经济进行短期逆周期调节,对于长期增长和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则难以奏效。稳定政策、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三策合一”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有助于更好地帮助美国摆脱“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胀+债务缓升”的不利格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小亮 姚一旻
本文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的三维框架下,系统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五年美国的宏观经济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老龄化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尚未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将处于低迷增长的态势。二是美国的总需求并不强劲、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再加上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框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动,因而美国不会出现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将处于温和通货膨胀状态。三是美国家庭部门债务风险明显缓解,不过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债务仍在攀升,从而使得美国的整体债务率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不会陷入鲁比尼所说的“滞胀性债务危机”,而是处于“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亚健康格局。在此局面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美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止是短期经济波动,还包括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稳定政策只能对经济进行短期逆周期调节,对于长期增长和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则难以奏效。稳定政策、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三策合一”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有助于更好地帮助美国摆脱“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不利格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衡霞
城市管理局是随着城市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个管理机构,通常以执法主体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但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被管方越来越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陷入执法困境。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城管执法陷入困境的原因,其相应地解决措施为:首先应明确城管的法律地位,规范其执法权力;其次应明确城管的执法目标,规范其执法行为;第三,应提升城管执法者素质,提高执法水平;第四,应改变城管的执法思路,“堵”、“疏”相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