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5)
2023(10447)
2022(9351)
2021(8897)
2020(7412)
2019(17181)
2018(17126)
2017(33060)
2016(18281)
2015(20238)
2014(20262)
2013(20113)
2012(18280)
2011(16426)
2010(16102)
2009(14468)
2008(13935)
2007(11948)
2006(10095)
2005(8644)
作者
(54096)
(44801)
(44379)
(42257)
(28617)
(21711)
(20190)
(17691)
(16931)
(15957)
(15433)
(14972)
(14200)
(14021)
(13869)
(13825)
(13779)
(13295)
(12761)
(12749)
(11336)
(10909)
(10866)
(10146)
(10025)
(10025)
(9964)
(9810)
(9086)
(8995)
学科
(66926)
经济(66850)
管理(50318)
(48480)
(40830)
企业(40830)
方法(33801)
数学(29259)
数学方法(28925)
(17977)
(17177)
(17076)
中国(16416)
业经(14735)
地方(13310)
理论(12004)
农业(11585)
(11546)
(11504)
贸易(11500)
(11488)
财务(11486)
财务管理(11468)
技术(11466)
(11318)
(11166)
企业财务(10940)
环境(10610)
(9766)
银行(9718)
机构
大学(255529)
学院(252884)
管理(101139)
(93026)
经济(90839)
理学(88982)
理学院(87898)
管理学(86247)
管理学院(85804)
研究(84836)
中国(59410)
科学(57377)
(54176)
(46785)
(43566)
业大(43041)
(41685)
研究所(40444)
中心(37889)
农业(37228)
(35140)
财经(34456)
北京(33553)
(33015)
师范(32616)
(31481)
(30789)
(28974)
技术(28003)
经济学(27025)
基金
项目(184189)
科学(143446)
基金(133542)
研究(129505)
(118124)
国家(117186)
科学基金(99878)
社会(79141)
社会科(74901)
社会科学(74881)
(72810)
基金项目(72021)
自然(68290)
自然科(66704)
自然科学(66679)
自然科学基金(65477)
(61676)
教育(59099)
资助(55040)
编号(51950)
成果(41675)
重点(41069)
(39747)
(38490)
(38407)
科研(36090)
创新(35901)
课题(35679)
计划(35482)
大学(33898)
期刊
(95813)
经济(95813)
研究(69710)
学报(48309)
中国(43676)
(42087)
科学(41944)
管理(35370)
大学(35197)
学学(33421)
(30206)
农业(29855)
教育(26923)
技术(20303)
(17889)
金融(17889)
财经(16002)
业经(15906)
经济研究(15175)
(14870)
图书(13867)
科技(13723)
(13453)
业大(13365)
(13019)
理论(12773)
问题(12463)
实践(11995)
(11995)
技术经济(11459)
共检索到348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新艳  樊海平  钟全福  卓玉琛  林煜  曾占壮  
从患暴发性流行病罗非鱼的肝脏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TL60829NA,将TL60829NA对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致病性试验,试验感染罗非鱼表现出自然发病症状,确认分离菌株为罗非鱼暴发性流行病的致病菌。分离株菌经形态学观察、Bio Merieux 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GPI测定卡分析和16S rRNA特异性基因序列与NCBI中收录的其它引起罗非鱼病害的链球菌的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分离细菌与其它无乳链球菌的16S rDNA序列构成一个进化分支,而海豚链球菌则构成另一分支,确定分离菌株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iate)。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晶晶  陈昌福  高宇  刘振兴  王美珍  李革雷  
从海南省某水产养殖场患病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中,分离到1个编号为LFY-08-23的菌株。经过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Biolog系统鉴定以及利用原核生物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发现LFY-08-23菌株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生理生化特性相似,16S rR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与S.agalactiae(EF092913,DQ303183,AF459432)自然构成一个分支,相似性高达99.8%。用分离的S.agal...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厚军  刘晓勇  常藕琴  王庆  孙慧武  刘瑞明  付小哲  刘雨果  吴淑勤  
从患暴发性流行病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肝脏和心脏中各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纯化后获得2个分离株,编号分别为AeBF070904、AbHT070912,对分离菌进行了菌株鉴定、致病性分析及药敏实验。分别应用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全自动细菌测定卡API20STREP和ID32STREP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为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对2个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链球菌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同,与停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江甜  张万坡  胡智斌  谢军  李坤  程国富  谷长勤  胡薛英  宋念华  
【目的】从湖北省不同地区的高热症病例猪的心血、肝、淋巴结、肾和肺等分离出11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病理学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ATB自动生化鉴定系统RapidID32STREP链球菌鉴定、PCR分型、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及动物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试验。【结果】11株均为猪链球菌,其中1株为7型,2株为9型,另8株为其它型,没有1型和2型。对11株猪链球菌的mrp、epf、sly、orf2、fbps、gdh6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进行PCR检测及动物试验表明:致病性和致死性较强的菌株毒力基因表型多为epf+orf2+fpbs+gdh+,显示除mrp、sly外,其它毒力因子也与菌株毒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姬姝婷  曹青  聂蒙  董雨豪  刘广锦  刘永杰  
[目的]本文旨在调查前噬菌体lamdaSa04对鱼源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环境适应性和毒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前噬菌体lamdaSa04基因缺失株,比较缺失株与野生株在体外生长、抗环境应激、抗巨噬细胞吞噬、胞内存活以及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和组织细菌载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lamdaSa04基因簇缺失不影响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的体外生长能力,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调38.57%;在10及20 mmol·L~(-1) H_(2)O_(2)的强氧化应激条件下,缺失株存活率较野生株分别下调22.86%及42.01%;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对缺失株的吞噬率比野生株上调76.12%。模拟巨噬细胞的内环境,在强氧化、一氧化氮、溶菌酶、强酸等多因素结合的应激条件下,检测菌株的存活率,结果表明lamdaSa04的存在有助于无乳链球菌在氧化应激和酸应激条件下的存活。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缺失lamdaSa04对小鼠致死率及组织细菌载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前噬菌体lamdaSa04的存在对无乳链球菌的环境适应性有显著影响,但并不影响细菌的致病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师红亚  董浚键  张德锋  孙成飞  田园园  卢迈新  叶星  
为了解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GBS)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荚膜唾液酸含量、菌株致病性的关系,本实验克隆了尼罗罗非鱼荚膜多糖合成基因cps E、cps K和neu A,通过q RT-PCR方法分析了这3个基因在不同培养温度下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通过比色法测定了不同培养温度下GBS荚膜唾液酸含量的变化,通过人工感染实验分析了不同水温条件下GBS对罗非鱼的致病性。结果显示,cps E、cps K和neu 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保守的与荚膜多糖合成相关的酶活性位点,Cps E、Neu A与已知鱼源GB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德锋  可小丽  刘志刚  王世锋  袁伟  石存斌  卢迈新  
为了解中国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揭示其传播和流行规律,本实验对分离得到并鉴定的10株7种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通过分子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毒力基因型和前噬菌体分型等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其次,通过斑马鱼评价7种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的致病性。分子血清型分析结果表明,10株无乳链球菌可分为3种血清型,即Ⅰa、Ⅰb和Ⅲ型;MLST分型结果表明,Ⅰa型无乳链球菌均为ST7型,Ⅰb无乳链球菌均是ST261型,只有Ⅲ型无乳链球菌是ST739型。进一步分型结果表明,10株无乳链球菌可分为3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爱晶  许古明  潘青  何诚  
为研究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对家禽的致病性,采集流行地区发病鸡和鸽的肺脏,分离了8株链球菌,并利用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为3株属马链球菌兽疫亚种,5株属粪肠球菌。在此基础上,选择1株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内蒙分离株,经腹腔注射途径人工感染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 chicken)鸡和肉鸡,攻毒后死亡率分别为40%和80%。剖检观察到出血性肺炎、气囊炎和心包炎,尤其是肉鸡出现60%的支气管栓塞病变,这与临床病理学变化相似。此外,采用微量肉汤测定法测定8个临床分离菌株测定对15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德锋  刘礼辉  任燕  李宁求  林强  潘厚军  石存斌  吴淑勤  
2014年海南省文昌市多个养殖场的罗非鱼出现暴发性疾病,患病罗非鱼表现出体色发黑、打转游动、眼球突出或混浊等典型的链球菌病症状。从患病罗非鱼的肝、肾、脾、眼球和脑等组织中分离到19株病原菌,即TC-1、TC-2、BL1441~BL1448和WT1451~WT1459。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病原菌均为无乳链球菌。溶血试验结果表明,TC-1、TC-2和BL1441~BL1448菌株为β-溶血性无乳链球菌,而WT1451~WT1459菌株为不溶血无乳链球菌。进一步通过MLST、分子血清型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等技术对这些分离菌株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黎娅  罗福广  左跃  易弋  伍时华  杨军  
2012年9月5日广西柳州市某罗非鱼养殖场出现暴发性疾病,从患病罗非鱼的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γ溶血性革兰氏阳性链球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基于cfb基因的PCR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无乳链球菌。该菌株为γ溶血性,CAMP试验阴性,与常见无乳链球菌有较大差别。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罗非鱼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多黏菌素B、复方新诺明耐药,对青霉素G等17种药物均敏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  蒋萍  施登明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lture character and others major features of a pathogenic bacteria obtained from the larvae of Saperda populnea. The bacteria was identified as Streptococcs sp. The test to the larvae showed that the bacteria was pathogenic to the larvae of Saperda populnea and had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祝璟琳  邹芝英  李大宇  肖炜  韩珏  杨弘  
为了解尼罗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各组织的病理变化,运用革兰氏染色和电镜负染技术对一株从自然发病的尼罗罗非鱼上分离的无乳链球菌进行形态观察,采用组织切片和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患病尼罗罗非鱼的肝脏、脾脏、肾脏、脑、心肌、骨骼肌、肠、鳃等8种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探讨该病的致病机理。结果显示,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负染后透射电镜观察多数细菌呈链状排列;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是各内脏器官的广泛充血、水肿、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严重的细胞坏死;超微病理显示,大量球菌侵染脾脏等内脏组织,破坏细胞结构和各种细胞器;细胞界限模糊,细胞核畸形,线粒体肿大,嵴断裂,溶解;粗面内质网肿大、核糖体脱落;细胞质空泡化严重;心肌和骨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彬  黄婷  陈福艳  陈明  梁万文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研究了黄连等10种中草药及4种组方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致病性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草药对海豚链球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10种中草药对海豚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黄芩、大黄和黄柏的抑菌作用较强,而以黄连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平均直径达(25.67±0.58)mm。黄柏与黄连、大黄与黄芩联用抗菌作用增强,大黄与黄连联用不变,而黄柏与黄芩、黄柏与大黄、黄芩与黄连联用抑菌能力降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玉娟  张德锋  樊海平  陈学年  李彤彤  李爱华  
从广东省以及海南省等地区养殖的患病罗非鱼体内分离、收集到多株致病菌,经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无乳链球菌。对这些菌株分别进行了耐药谱测定、分子分型试验以及分子血清型分析。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007—2010年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耐药谱基本相似;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试验中,选择5个高变异指数的可变数目重复位点(VNTR)进行分子分型,结果表明,所有鱼源无乳链球菌菌株为同一MLVA型,而作为对照的牛源无乳链球菌则明显不同;为了对这些菌株进一步分型,分别进行了分子血清型和表面蛋白抗原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鱼源无乳链球菌的分子血清型均为Ⅰa型,表面蛋白抗原均为alpha-C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  敖日格乐  王纯洁  姜晶  赵称赫  曹晓波  
为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大黄联合药效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nisin、大黄、抗生素及联合用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微板法测定各药物MiC剂量下致病性大肠秆菌的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AKP)以及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1)nisin单独使用对EsChEriChiA Coli o_(78)无抑菌效果;大黄单独使用时MiC为62.5Mg/Ml,抗生素的MiC为0.016Mg/Ml,nisin和大黄联合使用MiC分别为0.333和10.417Mg/Ml。2)大黄和nisin联合药效,能够有效抑制E.Coli o_(78)的生长,缩短对数期,效果优于大黄组(P<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