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5)
- 2023(12546)
- 2022(11053)
- 2021(10293)
- 2020(8690)
- 2019(20085)
- 2018(20002)
- 2017(38473)
- 2016(21224)
- 2015(23885)
- 2014(23868)
- 2013(23593)
- 2012(21602)
- 2011(19515)
- 2010(19372)
- 2009(18000)
- 2008(17498)
- 2007(15399)
- 2006(13548)
- 2005(12156)
- 学科
- 济(80007)
- 经济(79881)
- 管理(65011)
- 业(59203)
- 企(50753)
- 企业(50753)
- 方法(36658)
- 数学(31312)
- 数学方法(30938)
- 财(23414)
- 农(21060)
- 中国(20755)
- 学(19458)
- 制(19323)
- 业经(18762)
- 地方(15232)
- 务(14586)
- 财务(14518)
- 财务管理(14485)
- 理论(14143)
- 贸(13866)
- 贸易(13859)
- 农业(13764)
- 企业财务(13748)
- 和(13531)
- 易(13463)
- 环境(13404)
- 体(13387)
- 技术(13056)
- 银(13010)
- 机构
- 大学(304063)
- 学院(299589)
- 管理(118372)
- 济(115700)
- 经济(113047)
- 研究(102833)
- 理学(102533)
- 理学院(101364)
- 管理学(99610)
- 管理学院(99082)
- 中国(75143)
- 京(65622)
- 科学(65119)
- 财(55510)
- 所(52350)
- 农(51105)
- 研究所(47718)
- 业大(47094)
- 中心(45650)
- 江(44093)
- 财经(43841)
- 北京(41506)
- 农业(40351)
- 经(39779)
- 范(38887)
- 师范(38421)
- 院(37627)
- 州(35326)
- 经济学(34305)
- 财经大学(32720)
- 基金
- 项目(208035)
- 科学(162593)
- 基金(150789)
- 研究(150396)
- 家(132535)
- 国家(131464)
- 科学基金(111971)
- 社会(93103)
- 社会科(88049)
- 社会科学(88023)
- 省(80980)
- 基金项目(80156)
- 自然(74351)
- 自然科(72559)
- 自然科学(72539)
- 自然科学基金(71239)
- 划(68947)
- 教育(68661)
- 资助(62334)
- 编号(60938)
- 成果(50211)
- 重点(46719)
- 部(45828)
- 发(43564)
- 创(43293)
- 课题(42293)
- 创新(40449)
- 科研(40129)
- 制(40015)
- 教育部(39013)
- 期刊
- 济(127962)
- 经济(127962)
- 研究(89789)
- 中国(58638)
- 学报(51858)
- 科学(46566)
- 农(46323)
- 管理(44437)
- 财(42760)
- 大学(38870)
- 学学(36541)
- 教育(33955)
- 农业(31951)
- 技术(24915)
- 融(24766)
- 金融(24766)
- 财经(21597)
- 业经(20110)
- 经济研究(19695)
- 经(18282)
- 问题(16448)
- 业(15982)
- 图书(15916)
- 理论(15306)
- 科技(15202)
- 版(14534)
- 实践(14058)
- 践(14058)
- 技术经济(13712)
- 业大(13513)
共检索到439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邹芝英 杨弘 李大宇
罗非鱼染色体遗传型性别决定机制(Chromosomal 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GSD)的研究开展较早,目前利用种间杂交的方法得到全雄罗非鱼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而对影响罗非鱼性别决定的环境因素研究开展较晚。研究证实罗非鱼确实存在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机制(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TSD),而且这种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机制只出现在性别发育的某一特定时期。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尝试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来研究罗非鱼性别决定及分化机制,寻找影响性别决定的基因位点、研究位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外界因素是如何通过调控性别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红 郭浪 李琪
性别决定与分化是生命发育的基本事件,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贝类具有雌雄同体、雌雄异体、雄性先熟和性转换等复杂的性别类型,是研究无脊椎动物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及其演化进程的理想动物类群。挖掘贝类性别决定与分化调控基因,阐明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对于揭示贝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贝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展望,以期为贝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生殖操作和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贝类 性别决定 性别分化 基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戈贤平 夏德全 俞菊华
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性激素、芳香化酶以及随机重复序列、核受体基因等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由于鱼类所处分类地位较低 ,生活环境千差万别 ,鱼类性别决定没有一个普遍的模式 ,目前研究的鱼类又各不相同 ,因此象哺乳动物那样的性别决定级联模式还没能阐述。本综述旨在阐述近几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 ,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华山 吕柳新
综述了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和光照以及内源激素、多胺等对荔枝花芽和花性别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
荔枝 花芽分化 性别分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微 李锡香
黄瓜的遗传背景狭窄而性型丰富,是研究植物性别分化的模式植物。一直以来,从形态学到细胞学,从经典遗传学到分子生物学,研究者们对黄瓜的性别分化及其调控机理做了大量研究,揭示了其遗传基础以及以乙烯代谢途径为主线的分子调控机制,但尚不能完全诠释黄瓜性别分化以及性型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成因。近年来,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miRNA等方面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为黄瓜性型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技术,有望通过多个层面和角度的综合研究进一步解释黄瓜性别分化与多样性形成的机制,为调控黄瓜性别分化,实现高产稳产栽培和瓜类作物性型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楼允东 刘艳红 邱高峰
性别决定(sex determination)涉及遗传、发育和进化等领域,开展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对认识人类性分化异常等多种与性别有关的疾病、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等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为生物进化的分析提供新的线索。在系统进化中,虾蟹类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与脊椎动物相比,其性别决定机制具有原始性、多样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深入研究其性别决定机制,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更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自龙 陈益存 高暝 吴立文 赵耘霄 汪阳东
被子植物的性别分化对遗传多样性、子代和环境适应有着巨大的贡献。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单性花物种,单性花形成是避免自交、促进异交、保持遗传多样性和避免雌雄功能干扰的重要途径。单性花物种分布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上表明被子植物性别分化可能存在性别多样性的进化途径和复杂的调控网络机制。因此,性别分化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性别分化和表达研究涉及形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等研究领域,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对性别分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1)单性花形成源于两性花祖先,主要是通过两性花中性器官缺失或者退化2条系统进化途径形成。从花着生部位和结构来看,单性花分为雌雄异花同株和雌雄异花异株,而且单性花的外部形态结构具有多样性;以花发育过程中划分的发育阶段来看,单性花的表型特征形成于4个发育阶段,即阶段0(性器官原基出现之前)、阶段1(性器官原基发育早期)、阶段2(减数分裂之前)和阶段3(减数分裂之后),而且已有处于发育阶段0、1和3物种的性别调控机制被发现和证实。2)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等六大类植物激素在性别分化调控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赤霉素主要具有促进雄蕊发育,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主要是促进心皮的生长,同时,已有相关激素的调控机制被阐明,如乙烯合成途径调控性别分化。3)了解不同类型单性花性器官缺失或者败育的遗传分子基础,整合已经鉴定的各物种中与性别相关或者性别决定基因,阐述DNA甲基化和小分子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性别形成的机制以及XY系统、X∶A系统和ZW染色体系统调控性别分化的模式。4)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以及矿质营养等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本文旨在对于现有基于性别分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单性花发育的不同调控机制进行回顾和梳理,了解性别分化的最新研究现状和成果,促进对性别表达途径及其系统发育进化的理解,为性别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也为进一步探索植物性别分化新思路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姚延丹 龙华 陈建武 付元帅 陶玲 李谷
近二十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集中在温度、激素以及性别连锁基因、BKM、ZFY、芳香化酶基因、H-Y抗原、Sox、SRY、DMRT1、DMY、DAX-1、核受体基因家族、SF-1和WT-1等性别决定基因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则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些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鱼类决定机制提供了基础和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索。阐述了近些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因子及其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并对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做了简述,以期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类 性别决定 研究方法 进展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彭向永
开花是高等植物最重要的性状之一,外界环境、树体营养、激素水平及基因表达均影响植物成花过程;而与一年生植物相比,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成花类型多样,成花机制复杂。蒿柳(Salix viminalis),为杨柳科柳属灌木,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广泛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冷凉地区,在园林绿化、能源林建设、重金属修复等方面多有应用。但是,开花导致的散粉、飞絮问题大大降低了其应用价值。蒿柳幼龄期极短,扦插苗当年形成花芽,实生苗2年开花,性别稳定,基因组仅450 M,是研究雌雄异株木本植物的理想材料,我国蒿柳资源丰富,但其成花
关键词:
蒿柳 花芽分化 性别 转录组 内源物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喻传洲 余梅 龙良启
禽类的性决定、性分化和性别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表明:禽类的性决定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除了公认的性染色体理论,还有常染色体/Z染色体平衡理论的争论。但性别最终由基因决定,在禽类尚未发现象Y染色体上的SRY片段。作者提出了“Z染色体上的性别基因可能以剂量效应来决定性别”的设想。禽类性别的有效控制将取决于对其性决定、性分化本质的了解。
关键词:
禽类 性决定 性分化 性别控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英 张超 付建新 赵宏波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中国最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桂花的花芽分化和花开放对环境条件要求各不相同,使得这2个生物过程相对独立。综述了桂花花芽分化和花开放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来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总结了不同类型、性别品种的花芽分化和花开放的环境条件,分析相关机制和原因,以期为桂花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秋桂花芽分化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相对低温能显著促进分化,四季桂秋季开花的成花机制同于秋桂,而其他季节开花则由不同机制控制;花芽分化完成后花的开放需要感受足够的相对低温,不同品种对气温的敏感性不同,造成品种间花期不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思平 陈松林 田永胜 刘本伟 庄志猛 王清印 邓寒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ünther)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理想的增养殖对象,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比雄性快2~3倍。由于温度可影响多种鱼类的性腺分化,因而探索温度对该鱼的性别决定和性腺分化的影响,获得性逆转雄性亲本,用于培育全雌后代,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通过石蜡组织切片,对半滑舌鳎早期性腺分化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在24℃饲养条件下,孵化后30 d半滑舌鳎性腺开始分化,其中具有裂隙的性腺原基未来发育为卵巢,而不具裂隙的原基未来发育为精巢。在孵化后25~100 d对半滑舌鳎进行不同温度(16℃、20℃、24℃、28℃、32℃)处理,在9月龄时利用石蜡组织切片鉴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性腺分化 性别决定 温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朋明 高梅影
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MTB)可以在细胞内形成磁小体(magnetosome,MS)并在磁场作用下定向运动。MTB的MS合成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MS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MS的合成机制和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初步的概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厚彬 苏钻贤 张荣 张红娜 丁峰 周碧燕
亚热带常绿果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经济栽培区域局限于南、北半球17°—32°两个狭窄的纬度带内。在基于多品种的产业结构中,几乎所有荔枝品种均出现过成花障碍。文中从品种成花状况、花芽分化阶段性表现、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成花机理及成花调控等方面做了综合评述。认为:荔枝必须具备完全成熟的末端枝梢,在停长状态下接受为时相当长的冬季低温成花诱导,之后在冬末或初春气温回升和解除水分胁迫时发生花发端,在暖和而不酷热(表现为昼温高而夜温低)的天气下才能完成花穗与花的分化;花芽分化过程表现明显的阶段性和节奏性,任一阶段条件不满足均可导致花芽分化失败;影响荔枝花芽分化的外因主要包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卓露 林晓华 薛山 梁玉青 张卓文 李鸿彬 Wood Andrew 张道远
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植物因固着生长,当外界水分因子变化时不能主动逃避胁迫,只能依赖自身机制来抵御外界胁迫,因此,植物的耐干性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对前人有关植物耐干研究的工作进行了综述,重点阐明了耐干植物的分类、耐干植物在失水再复水期间形态结构、生理及分子水平上的响应机制,以期为挖掘耐干植物耐干基因、创制耐干种质资源和培育耐干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