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
- 2023(1457)
- 2022(1286)
- 2021(1273)
- 2020(1130)
- 2019(2305)
- 2018(2418)
- 2017(4117)
- 2016(2402)
- 2015(2734)
- 2014(2637)
- 2013(2535)
- 2012(2438)
- 2011(1954)
- 2010(2016)
- 2009(1780)
- 2008(1723)
- 2007(1740)
- 2006(1466)
- 2005(1227)
- 学科
- 管理(5603)
- 业(5335)
- 济(4943)
- 经济(4938)
- 企(4757)
- 企业(4757)
- 制(3497)
- 学(3138)
- 度(2905)
- 制度(2902)
- 服务(2595)
- 医疗(2572)
- 疗(2572)
- 中国(2030)
- 理论(2007)
- 方法(1989)
- 财(1907)
- 农(1795)
- 教学(1511)
- 和(1486)
- 数学(1463)
- 业经(1437)
- 镇(1434)
- 数学方法(1429)
- 乡(1396)
- 乡镇(1393)
- 乡镇企业(1393)
- 中小(1390)
- 中小型(1390)
- 小型(1390)
- 机构
- 学院(30318)
- 大学(29384)
- 研究(11163)
- 管理(9937)
- 济(9145)
- 经济(8648)
- 理学(8191)
- 理学院(8078)
- 中国(8042)
- 科学(8011)
- 管理学(7838)
- 管理学院(7780)
- 农(7155)
- 京(6361)
- 所(6128)
- 中心(5769)
- 研究所(5691)
- 农业(5687)
- 江(5580)
- 业大(5512)
- 技术(5335)
- 省(5079)
- 财(4781)
- 州(4281)
- 院(4258)
- 室(4092)
- 范(3974)
- 师范(3868)
- 北京(3803)
- 部(3653)
共检索到46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红梅 白俊杰 叶星 全迎春 李胜杰
采用微卫星DNA指纹图谱技术对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进行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3对罗非鱼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82对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稳定的引物,用这82对引物检测3种罗非鱼的遗传结构,共检测到60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7.37个,数据经Popgen32计算和EXCEL工具作图,构建3种罗非鱼的DNA指纹数据库,并绘制了DNA指纹图谱模式图。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79 6、0.530 1和0.312 2,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03 2、0.678 6和0.291 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07...
关键词:
罗非鱼 指纹图谱 微卫星 种质鉴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倩倩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为对不同鳊鲂鱼类进行群体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的引物,构建了6个鳊鲂鱼类群体的微卫星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东江三角鲂、钱塘江三角鲂、厚颌鲂、广东鲂、团头鲂和长春鳊6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 a)分别为5.17、6.11、3.50、6.56、5.22、5.22,平均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634 2、0.720 4、0.546 2、0.681 2、0.675 2、0.559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75 6、0.666 9、0.472 0、0.630 6、0.606 4、0.517 0,表明钱塘江三角鲂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厚颌鲂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掌军 王建设 刘玲 刘生祥 陈素生 许勇 王永健
以小卫星DNA YNZ22核心序列为引物,甜瓜DNA为模板,在甜瓜上研究了直接扩增小卫星DNA(DAMD)的优化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5种主要成分Taq DNA聚合酶、Mg2+、引物、模板DNA和dNTPs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U,2.5 mmol/L,0.5 mmol/L,30 ng,5 mmol/L。在优化的DAMD-PCR反应体系下,利用该引物在28个甜瓜品种上构建了直接扩增小卫星DNA(DAMD)的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引物在28个甜瓜品种上共扩增出13位点,其中9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9%,可一次性从28个甜瓜品种中鉴别出其中的21个,鉴别率高达75...
关键词:
甜瓜 小卫星DNA 指纹图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波 姜志华 刘红林 黄月英 朱婉茹
用放射性同位素α-~(32)P-dCTP 标记人源小卫星探针33.6,对9头大约克夏和9头二花脸猪进行了DNA 指纹图谱的研究。结果如下:(1)图象清晰易辨,DNA 指纹图谱分布均匀,具有很高的变异性;(2)大约克夏猪中有4条共有带,二花脸猪中无共有带;(3)两者平均相似系数差异极显著(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昭宁 刘萍 李健 何玉英 张秀梅
用6个微卫星标记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5个家系进行系谱鉴别和遗传多样性研究。6个微卫星位点中有5个位点是多态的,并在所有家系中都显示了高度的遗传差异。5个家系中,5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共发现了3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5~8之间。实验中共发现了4个家系特异性等位基因:2#家系及4#家系各1个,5#家系2个。根据已知亲本及子代基因型,可推断出5个家系中全部亲本的基因型,据此鉴别各家系。在EN0033位点,可将5#家系与其他4个家系相区别;在RS0859位点,可将3#和4#家系与其他3个家系相区分。因此,EN0033和RS0859标记可用于鉴别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永伟 宋文涛 廖小林 牛余泽 庞仁谊 高峰涛 沙珍霞 陈松林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筛选出微卫星标记,以渤海近海野生个体和人工养殖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为亲本交配产生的F1全同胞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半滑舌鳎雌、雄微卫星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用320对引物对父母本和92个F1个体进行遗传分析,共得到288个分离标记,其中包含112个偏分离标记(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必谦 曾庆国 骆其君 周湘池
用从条斑紫菜EST数据库中筛选合成的微卫星引物对8个坛紫菜丝状体品系进行微卫星DNA指纹扩增。5个微卫星引物共扩增出32条带,其中3对引物所扩增出的5个条带(AU192094-127、AU187410-335、AU187410-190、AU194267-203和AU194267-328)被用来构建8个坛紫菜丝状体品系的DNA指纹。在这个图谱中,每个丝状体品系都有独一的指纹模式,彼此很容易被区分开。所获得的DNA指纹图谱,可用来进行孟德尔分离研究,及为坛紫菜纯系鉴定提供分子基础。
关键词:
DNA指纹 微卫星标记 坛紫菜 丝状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香 李琪 孔令锋 于红
为了提高长牡蛎遗传图谱上的微卫星标记密度,实验采用6个家系图谱间的共有微卫星标记作为锚定标记,构建了长牡蛎的整合图谱。该整合图谱共有161个微卫星标记,覆盖10个连锁群,图谱长度和平均间距分别为615.4和3.8 cM。各连锁群的标记数介于10~24个之间,连锁群长度为47.3~73.3 cM,是目前密度最高的长牡蛎微卫星图谱。不同作图家系连锁群上的标记分组保持一致,但标记顺序出现差异,可能与长牡蛎自然群体中存在大量的染色体重排现象有关。结果表明,该图谱可以为今后长牡蛎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新的遗传工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雷天刚 何永睿 吴鑫 姚利晓 彭爱红 许兰珍 刘小丰 陈善春
【目的】构建柑橘栽培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为建立柑橘种苗纯度及真实性鉴定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SR标记和ISSR标记对102个柑橘栽培品种(系)进行DNA指纹分析,筛选适合的特征引物,构建柑橘栽培品种(系)的指纹图谱数据库。【结果】从20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重复性好、多态性丰富的12对引物作为柑橘品种(系)鉴定的特征引物,12对SSR特征引物组合可鉴别42个品种(系);在此基础上,对未出现SSR特征指纹的60个品种(系)进行ISSR指纹分析,从40个ISSR引物中筛选到2个可用于品种鉴定的特征引物,结合SSR标记,可快速、准确地鉴别70个柑橘的品种(系)。并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璐璐 丁兆堂 段伦才 王玉
本研究以筛选出的12条ISSR引物对14个茶树单株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共扩增出清晰、重复性好的谱带151个,其中,特异带140条,多态性比例为92.72%;应用引物IR43、IR51组合获得了每份茶树单株的特征谱带,可以有效区分出所有供试材料,建立了14份茶树单株的ISSR指纹图谱;经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507处,所有材料被分为4个群体。
关键词:
黄山种 ISSR 指纹图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惠端 陈美霞 蔡金月 徐鲜钧 方平平 徐建堂 陶爱芬 牛小平 祁建民
以36个黄麻野生种和栽培种为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从50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带型好、品种间带型差异明显、易于识别的34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84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1.25条,最后从中筛选出14对核心引物构建了36个黄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每个品种均有各自特异的DNA指纹,可为黄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绘制提供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洁铭 杨世鹏 孙雪梅 王丽慧 李莉 钟启文
[目的]为挖掘菊芋优异种质资源,补充菊芋DNA指纹图谱。[方法]本研究以12份菊芋品种和8份美国菊芋资源为基础,通过8对SSR与7对SRAP引物,检测菊芋基因组DNA差异,对待测品种和资源通过毛细管电泳以进行品种差异鉴定、聚类分析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结果]共筛选出14对特异性良好的引物,其中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435个位点,具有多态性位点234个,多态性比率为53.7%;8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85个位点,具有多态性位点146个,多态性比率为51.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菊芋材料被分为六大类,相近地理来源的菊芋大都聚为同一大类,美国菊芋种质资源被单独分为几类。共筛选出6对特异性较高的引物序列,构建了供试菊芋品种和资源的DNA指纹图谱。[结论]为不同产地和来源的菊芋种质资源鉴定和溯源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SSR、SRAP标记用于菊芋品种选育及鉴定是可行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潮添 陈昌生 纪德华 赵国瑞 徐燕 史修周
采用20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对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中保存的44个坛紫菜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分析,共检测到了81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介于2~6个之间,平均为4.05个,引物的PIC值介于0.15~0.79之间,平均为0.57。然后根据3对引物(Phes08,Phes03和PC13)扩增出的16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44个坛紫菜种质材料的指纹图谱库,使得每一种质材料均具有其特异的DNA指纹图谱。并根据指纹图谱中各扩增位点条带的有无,将指纹图谱转化成了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码指纹,开发了相应的数码指纹识别软件,为坛紫菜种质的自动化鉴定及坛紫菜种质资源库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海斌 崔喜波 马鸿艳 朱子成 栾非时
【目的】建立甜瓜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实现对甜瓜品种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首先利用20份具有代表性的甜瓜品种(系)筛选SSR引物,然后对105份不同甜瓜品种(系)进行指纹图谱的构建。【结果】从1 21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8对引物为105份材料形成了多态性的指纹图谱,其中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4—14条数目不等的多态性条带,平均为9条;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68,变化范围为0.55—0.82。105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70—0.99。利用这18对SSR核心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库能够有效区分所有供试材料,并且为每份材料建立了一份独特的指纹图谱。【...
关键词:
甜瓜 指纹图谱 SSR标记 核心引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志远 于海龙 方智远 杨丽梅 刘玉梅 庄木 吕红豪 张扬勇
【目的】搜集生产上的主要甘蓝品种,构建基于SNP标记的品种指纹图谱,为鉴定甘蓝品种的特异性、真实性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利用50个甘蓝高代自交系的重测序数据,与甘蓝参考基因组(02-12)进行比对筛选SNP位点。挑选多态性较好、在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SNP位点,并将其转化为KASP标记,利用KASP平台对供试材料进行检测,得到59个甘蓝品种的基因分型数据。根据基因分型数据,筛选出多态性信息含量(PIC)高、无基因型数据缺失且在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标记作为构建指纹图谱的核心标记。将核心标记的分型结果转化为二元编码数据,获得甘蓝品种SNP-DNA指纹图谱。在59个甘蓝品种中随机挑选15个品种,另外增加5个未推广的新组合用于构建人工虚拟混合群体,并利用此群体对甘蓝品种指纹鉴定技术进行验证,检测核心标记构建的SNP-DNA指纹图谱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利用重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02-12)进行比对开发SNP标记,最终获得2.54×106个SNP标记。从中筛选出500个SNP位点用于KASP标记开发,平均每条染色体上55.6个。500个SNP位点中有442个成功转化为KASP标记,转化成功率为88.4%。KASP平台检测结果显示,在442个SNP标记中,有25个位点的未分型材料数>5,在后续分析中去除。剩余417个SNP位点的PIC值的变化范围为0.12—0.38,平均值为0.36,表现为中度多态性。在59个供试甘蓝品种中,全部417个SNP位点的杂合度大于30%的有57个,占所有品种的96.6%。其中,品种‘豫生早熟牛心’的杂合度最高,为67.8%。最终筛选出50个SNP位点作为核心标记,并利用这些标记构建甘蓝主要品种的指纹图谱。50个核心位点的PIC值的变化范围为0.35—0.38,平均值为0.36,其中位点Bol2-56的PIC值最高。基于核心SNP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9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3—0.98。利用人工虚拟混合群体对核心SNP标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核心标记可对甘蓝品种的特异性和真实性进行有效鉴定。【结论】基于甘蓝自交系重测序数据进行比对,共获得SNP位点2.54×106个;从中筛选获得50个核心SNP标记用于构建59个甘蓝品种的指纹图谱,并采用人工虚拟混合群体对核心SNP标记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甘蓝 SNP标记 主要品种 指纹图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