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5)
2023(6943)
2022(5854)
2021(5316)
2020(4375)
2019(9792)
2018(9280)
2017(17146)
2016(9421)
2015(10045)
2014(9773)
2013(9564)
2012(8627)
2011(7749)
2010(7474)
2009(6788)
2008(6402)
2007(5467)
2006(4698)
2005(4099)
作者
(31181)
(26201)
(26080)
(24367)
(16553)
(12983)
(11588)
(10418)
(9754)
(9011)
(8963)
(8656)
(8648)
(8304)
(8185)
(8175)
(8162)
(7918)
(7541)
(7388)
(6873)
(6354)
(6157)
(6028)
(5903)
(5756)
(5750)
(5654)
(5261)
(5246)
学科
(34513)
经济(34478)
管理(26126)
(25136)
(19528)
企业(19528)
方法(17974)
数学(16334)
数学方法(16199)
(13685)
贸易(13683)
(13496)
(11386)
(10727)
(9993)
(9904)
中国(8597)
(8231)
出口(8207)
出口贸易(8206)
业经(7266)
农业(6802)
技术(6682)
环境(6408)
(5782)
财务(5767)
财务管理(5756)
(5737)
企业财务(5417)
地方(5296)
机构
大学(135982)
学院(134489)
(54191)
经济(53284)
管理(50222)
研究(49031)
理学(44672)
理学院(44174)
管理学(43260)
管理学院(43062)
(35694)
中国(35533)
科学(34989)
业大(29191)
农业(29104)
(28396)
(26645)
研究所(25142)
(22534)
中心(22012)
农业大学(19678)
(19296)
财经(18846)
(18240)
(17427)
经济学(17168)
北京(17098)
(16819)
(16199)
经济学院(15882)
基金
项目(103724)
科学(79917)
基金(77108)
(72858)
国家(72320)
研究(63733)
科学基金(59737)
自然(42579)
社会(41833)
自然科(41642)
自然科学(41624)
基金项目(41489)
自然科学基金(40931)
(40260)
社会科(39903)
社会科学(39893)
(35175)
资助(31267)
教育(28206)
重点(24078)
计划(23496)
(22185)
(21943)
编号(21842)
(21650)
科技(21541)
科研(21411)
创新(20675)
(20194)
国家社会(18495)
期刊
(49071)
经济(49071)
学报(34819)
研究(31615)
(30052)
科学(27346)
大学(24491)
学学(23773)
中国(22780)
农业(20482)
(16642)
管理(16318)
(11512)
业大(10431)
(9374)
金融(9374)
技术(9352)
经济研究(9349)
财经(8935)
农业大学(8769)
(8528)
(8333)
业经(8319)
科技(8233)
(7597)
林业(7352)
问题(7335)
国际(7068)
资源(6389)
技术经济(6336)
共检索到183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凯  刘利平  陈桃英  梁勤朗  吴宗文  邓棚文  湛嘉  
对鱼菜共生系统、底排污系统、底排污+鱼菜共生3种养殖系统的水质变化和罗非鱼产出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微波蒸馏-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各系统水体中和罗非鱼肌肉中异味物质的含量变化。经过12周的养殖实验,对终重、生物量、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增重率等指标进行测量比较,结果发现,罗非鱼的产出效果从优到差依次为:鱼菜共生组、底排污+鱼菜共生组、底排污组、对照组;底排污+鱼菜共生系统水体中溶解氧在各时期均最高,其亚硝氮、氨氮含量在各时期均最低;底排污或鱼菜共生系统均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异味物质2-MI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梦海  李慷  张文博  俞雪钧  湛嘉  吴宗文  刘利平  
为获知不同罗非鱼养殖方式下水体中异味物质组成及含量变化,于2013年5月、8月和10月期间对海南文昌1座水库和6处全投料精养池塘,以及广东茂名3座水库、6处全投料精养池塘和6处立体养殖池塘(罗非鱼和家猪立体养殖)的养殖水体进行采样,利用吹扫捕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T-GC-MS)对水体主要土腥味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发现:2-Mib为两地养殖水体中主要致嗅物质,含量为0~65.61μG/l;少量采样点检出GSM,含量为0~11.77μG/l。在3种养殖模式(水库、精养池塘和鱼猪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志辉  马杭柯  张培  徐莞媛  孙金秋  阎斌伦  张庆起  高焕  
为探讨不同养殖密度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长、存活以及水体氨氮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设置4个密度梯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500尾·m~(-3))对脊尾白虾进行养殖实验,测定脊尾白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及水体氨氮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4个养殖密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500尾·m~(-3))条件下水体氨氮含量均值分别为0.61 mg·L~(-1)、0.85 mg·L~(-1)、1.15 mg·L~(-1)、1.49 mg·L~(-1),即随养殖密度升高氨氮含量逐渐增加,且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水体氨氮含量随养殖周期的延长呈现升高的趋势。4个养殖密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500尾·m~(-3))条件下脊尾白虾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5.40%、4.55%、4.01%及3.63%,存活率分别为86.11%、86.67%、81.82%及72.22%,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与养殖密度成负相关关系,且两个指标各组之间大部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为探索脊尾白虾的最适工厂化养殖条件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苏  赵玉华  王卫民  
用配方相同的膨化、硬颗粒和粉状配合饲料分别饲喂斑点叉尾鮰,通过测定养殖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有机物耗氧量(COD)、氨氮(NH3-N)和饲料中总氮与总磷溶失率的变化来说明不同形态饲料对养殖水体中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内,粉料养殖水体中的COD、TP、TN、NH3-N含量均要高于颗粒料和膨化料养殖水体中的COD、TP、TN、NH3-N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粉料>颗粒料>膨化料。饲料中总氮和总磷的溶失率因不同的饲料加工工艺而有较大的差异,粉料组与颗粒料组的总氮和总磷溶失率差异不显著,而此2组与膨化料组的总氮和总磷溶失率差异都极显著,并且粉料的最高,颗粒料的其次,而膨化料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丰  聂鑫  周时强  黄凌风  苏永全  沈国英  
1996年5至1997年2月对厦门市同安湾潘涂垦区两口虾池及进水渠道不同形态磷的含量与动态进行了 调查。结果显示,虾池的颗粒磷(PP)含量明显高于邻近内湾,可溶性有机磷(DOP)含量略高于内湾,可溶性无 机磷酸盐(DIP)含量则明显比邻近内湾的低。虾池中的磷主要以PP形态存在(78.25%),DOP、DIP含 量较少(l.82%和6.93%);垦区内湾则是以PP和DIP为主(44.49%和46,39%),DOP所占比例最小 (9.12%)。虾池与垦区内湾不同形态磷的季节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高淳仁  王印庚  雷霁霖  杨为波  
经过 6 0d的试验养殖 ,在每日 2、 4、6个循环水量的条件下 ,研究放养量从 0 .74~ 1.99kg/m2 大菱鲆 (Scophthalmusmaximus)幼鱼的平均体重增长、养殖成活率、饵料系数和养殖水中的溶解氧、氨氮含量等养殖生态状况。结果表明 ,日水循环量为 2个全量时 ,放养量为 1.5 4kg/m2 的实验组的平均体重增重与放养量低的实验组 (0 .75kg/m2 、1.0 1kg/m2 、1.31kg/m2 )平均体重增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与高于此实验组 (1.74kg/m2 、1.99kg/m2 )的增重比较则差异显著 (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全玉  许希希  孟晓楠  刘国顺  张玉兰  王宏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360和500℃)处理下的生物质炭与土壤质地(壤土和砂土)对0~3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及土壤-烟株体系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利用生物质炭改良植烟土壤技术途径。[方法]用蒸渗仪种植烟草,研究8种处理(RCK1:壤土,不施肥;RCK2:壤土,施化肥;RT1:壤土,施化肥,施360℃生物质炭;RT2:壤土,施化肥,施500℃生物质炭;SCK1:砂土,不施肥;SCK2:砂土,施化肥;ST1:砂土,施化肥,施360℃生物质炭;ST2:砂土,施化肥,施500℃生物质炭)不同土层NH_4~+-N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氮素表观损失量。[结果]在砂土中,低温炭处理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层NH_4~+-N含量平均值,比对照高22.32%,其中0~10 cm土层NH_4~+-N含量增加显著,为36.88 mg·kg-1,比对照增加了31.82%;高温炭处理显著减少了0~30 cm土层NH_4~+-N含量平均值,比对照低10.79%,其中0~10 cm与10~20 cm土层NH_4~+-N含量均降低。在壤土中,NH_4~+-N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砂土。2种生物质炭处理下壤土0~30 cm土层NH_4~+-N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低温炭与高温炭处理0~10 cm土层NH_4~+-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分别减少了12.17%和25.34%,而10~20 cm土层NH_4~+-N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8%和13.38%,20~30 cm土层NH_4~+-N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14%和38.84%,且高温炭比低温炭表现更明显。施用生物质炭能减少土壤-烟株体系的氮素表观损失量,低温炭比高温炭效果更好。各处理(RT1、RT2、ST1、ST2)分别比各自常规施肥对照减少了40.27%、34.10%、68.73%和54.05%(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王清印  刘德月  
研究溶解氧(DO)含量、养殖密度及两者交互作用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存活率、蜕皮率、摄食量及饵料转化率(FCE)的影响,同时通过生产试验探讨中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体重增长量、存活率和体长增长量,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50尾/m3组(LSD,0.032 8 g.d-1,91%和0.041 5 cm.d-1)、200尾/m3组(MSD,0.030 0 g.d-1,61%和0.040 3 cm.d-1)、600尾/m3组(HSD,0.021 0 g.d-1,39%和0.034 8 cm.d-1)。养殖密度对中国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永健  卢光明  葛奇伟  
通过在单养鱼系统和鱼藻混养系统中投放不同密度梯度的底栖动物双齿围沙蚕,考察沙蚕对系统养殖环境的修复作用及适宜的沙蚕放养密度。结果显示,加入沙蚕对系统底部沉积物POM(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相比于单养鱼处理沉积物中氮、磷分别降低了9.59%~10.47%、7.11%~8.18%。此外,沙蚕不同的放养密度对于系统沉积物的修复效果及养殖效益具有显著影响。同样,沙蚕的加入促进了养殖主要经济品种黑鲷品质的提升,鱼体体长、体重以及成活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单养鱼系统(F),最终产量达到了单养鱼(F)系统的128.33%~156.08%。放养密度为22.5 kg/hm2和30 kg/hm2的沙蚕所产生的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生  李德尚  董双林  卢敬让  
罗非鱼是世界热带和温带养殖的主要鱼类。它具有食性杂、疾病少、易繁殖、生长快、肉质鲜美等特点。由于罗非鱼可以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因此施肥养殖罗非鱼一直为各国水产界所关注[Diana等1991,Schroeder1987]。有关淡水施肥养殖罗非鱼的研究甚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静  邹安革  王新星  常青  滕玉清  王文斌  
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强化物质对卤虫体内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分别强化赖氨酸(Lys)、裂壶藻Schizochytrium、赖氨酸加裂壶藻以及空白对照组,试验进行16h,每4h取样1次。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赖氨酸组的卤虫体内游离Ly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且较强化前相比增加了4倍多,裂壶藻组的含量最低。除苏氨酸(Thr)外,赖氨酸组其他游离必需氨基酸以及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甘氨酸(Gly)、酪氨酸(Tyr)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赖氨酸加裂壶藻组,Thr、Ser、Gly、丙氨酸(Ala)、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含量均有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艳平  赵全保  姚延  
以2年生元宝枫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覆盖处理,测定叶内黄酮、绿原酸、叶绿素、SOD活性酶和丙二醛的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对元宝枫叶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十分明显,黄酮含量在白膜覆盖下最高,绿原酸和叶绿素含量在绿膜覆盖下最高,SOD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红膜覆盖下最高,黄酮、叶绿素、丙二醛含量在不同覆盖处理下均以α=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SOD酶活性和绿原酸含量以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娇娇  宋丽  周鑫胜  杨秀云  
不同温度处理盆栽紫罗勒(Ocimum basilicum ‘Purple Ruffles’)植株后,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自动进样(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技术分析了紫罗勒叶片芳香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紫罗勒叶片共检出55种化合物,其中芳樟醇是紫罗勒叶片的主要芳香成分。但不同温度处理后,紫罗勒叶片芳香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含量有所不同。综合考虑,温度为15℃(昼/夜,20℃/10℃)是紫罗勒芳香成分提取较为理想的温度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余湧  石庆华  谢国强  
【目的】阐明不同牛粪施用量对矮象草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及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旨在通过合理施用牛粪提高矮象草的营养价值、降低牛粪中氮、铁、锌和铜等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方法】试验设置不施牛粪(0kg鲜牛粪/10kg土)、低量牛粪(3kg鲜牛粪/10kg土)和高量牛粪(6kg鲜牛粪/10kg土)3组处理,采用盆栽试验和肉牛瘤胃降解试验测定了在不同牛粪施用量下矮象草的产草量、营养物质含量及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变化。【结果】施用低量和高量牛粪均能极显著的(P<0.01)提高矮象草的茎和叶干物质产量,其中茎干物质产量分别比不施牛粪提高45.5%和54.5%,叶干物质产量分别提高85.7%和121.4%;施用低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立坚  杨会邦  张俊杰  蔡春  
分别取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肉、脂肪、肝、眼和皮等组织,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以C17∶0为内标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各组织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罗非鱼各种组织中含有16种脂肪酸,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含量最高,其次是眼睛、肝脏、鱼肉和鱼皮;各组织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202~8869 mg/kg,主要为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293~11219 mg/kg,主要为棕榈油酸(C16∶1)和油酸(C18∶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36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