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4)
2023(10214)
2022(9085)
2021(8737)
2020(7352)
2019(16866)
2018(16895)
2017(32011)
2016(17806)
2015(19819)
2014(19841)
2013(19702)
2012(17874)
2011(16146)
2010(15990)
2009(14417)
2008(13829)
2007(11874)
2006(10267)
2005(8764)
作者
(53823)
(44578)
(44394)
(42299)
(28368)
(21746)
(20007)
(17805)
(17084)
(15854)
(15368)
(15045)
(14208)
(14076)
(13773)
(13773)
(13691)
(13235)
(12753)
(12586)
(11481)
(10947)
(10892)
(10140)
(10025)
(10015)
(10011)
(9832)
(9132)
(9072)
学科
(66160)
经济(66095)
管理(48101)
(43791)
(36362)
企业(36362)
方法(31106)
数学(26641)
数学方法(26327)
(21182)
(18248)
中国(15770)
地方(15238)
(15163)
业经(14623)
环境(14212)
农业(12402)
理论(12096)
(12054)
技术(10378)
(10367)
贸易(10361)
(10340)
教育(10045)
(10032)
(10023)
(9540)
财务(9483)
财务管理(9467)
企业财务(8971)
机构
大学(249539)
学院(247349)
管理(97588)
(88376)
经济(86260)
理学(85340)
研究(85265)
理学院(84322)
管理学(82711)
管理学院(82286)
科学(59649)
中国(59294)
(53891)
(48278)
(44484)
业大(44172)
研究所(41468)
(38363)
农业(38094)
中心(37627)
(35460)
北京(33834)
(33784)
师范(33380)
财经(31562)
(31330)
(28862)
(28717)
技术(27862)
(27228)
基金
项目(180961)
科学(139243)
基金(129060)
研究(126848)
(115419)
国家(114496)
科学基金(96077)
社会(76137)
(72416)
社会科(71850)
社会科学(71829)
基金项目(69891)
自然(65830)
自然科(64144)
自然科学(64124)
自然科学基金(62926)
(61294)
教育(57162)
资助(52599)
编号(51423)
成果(41263)
重点(40841)
(38507)
(38086)
(37382)
计划(35573)
课题(35461)
科研(35329)
创新(34871)
大学(32803)
期刊
(95198)
经济(95198)
研究(67569)
学报(49642)
(43564)
中国(43170)
科学(42816)
大学(35264)
管理(33375)
学学(33368)
农业(30444)
教育(27293)
(27009)
技术(19586)
业经(16041)
(16014)
金融(16014)
(16005)
图书(15095)
科技(14360)
财经(14248)
林业(14093)
经济研究(13912)
业大(13482)
(13091)
资源(12437)
理论(12412)
问题(12193)
(11918)
实践(11715)
共检索到344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国腾  詹鹏  江赢  石旺  陈介南  
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2011年初不同种源麻风树冻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并通过植株内源保护酶活性及遗传基因图谱分析,研究麻风树抗寒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麻风树冻害程度逐步加重;罗甸县高里村与红水河镇麻风树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虽然罗甸林场麻风树与高里村、红水河镇麻风树的亲缘关系较远,但其抗寒基因表达较强。综合分析得出,不同种源麻风树抗寒能力为高里村>林场>红水河镇>纳翁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燕  薛立  屈明  
综述植物在冷驯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环境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主要与光诱导、温湿度以及气候的变化有关。植物表面形成冰层会引起植物的无氧呼吸,导致植物受害;光抑制诱导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导致植物光合系统的退化,抗寒能力下降,而短日照诱导植物休眠,有利于植物抗寒。光敏色素则被认为是启动冷驯化的光受体;植物通过冷驯化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病原体相关蛋白的合成,以增强对低温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气候的变化使植物遭受了更大的冷伤害风险。微管最初遇冷时部分的解体可以有效诱导植物抗寒性;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物体内糖、脯氨酸、多胺等内含物含量上升。植物休眠状态中的生理变化(种子的休眠、芽的休眠)与ABA敏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文凯  陈晓阳  刘明骞  陈丽君  刘双霜  李俊成  丁美美  
对位于海口市东山林场试验基地的2年生麻风树种源的种实特征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了麻风树种实的遗传变异。种源来源包括泰国、越南以及我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海南等43个种源。对麻风树种实的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出仁率、出籽率、种子大小、种子含油量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麻风树种源间种实呈显著的地理变异趋势,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和种子体积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单果均质量和种子百粒质量存在极显著的地理变异。本文揭示了麻风树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与特点、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对海南省发展麻风树产业和促进麻风树种实经济性状的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小勇  柳新红  袁德义  谭晓风  赵思东  张琳  魏来  
以5个种源的翅荚木叶为材料,采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制片技术观测叶片结构特征、电导率法测定其半致死温度、差示热量扫描仪测定其过冷点温度,并结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期的抗寒性及其与叶片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通道翅荚木种源抗寒性最强,苗期在湖南株洲无冻害,在浙江丽水冻害率为4·83%,极显著低于其他种源;其叶片半致死温度为-5·34℃,过冷点温度为-15·04℃,均低于广东翁源和广西忻城种源。不同种源翅荚木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和疏松度(SR)与种源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CTR值越大、SR值越小,种源的抗寒性越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陆畅  李斌  刘儒  夏良放  祝良  林富荣  郑勇奇  
采集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4个种源的秋季和冬季的枝条和叶芽,测量抗寒生理指标,使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种源的抗寒性。结果显示:鹅掌楸不同种源的各抗寒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为,鹅掌楸冬季叶芽中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均高于秋季叶芽,相对电导率和含水量均低于秋季叶芽。根据测量的生理指标数据,计算出鹅掌楸4个种源的隶属函数值作为抗寒性的综合评价值,大小分别为云南勐腊0.021,贵州黎平0.286,安徽大别山0.834,浙江富阳0.488。对4个鹅掌楸种源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排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葛朝红  赵爽  师树新  李伟明  周永萍  高倩  
旨在探讨不同种源辣木在北方种植的适应性,为辣木在北方优良种源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以5个种源的辣木为试材,采用实地调查、人工霜箱控温等方法,对其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和抗寒性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种源间的差异,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北方地区种植的优良种源。结果表明,5个种源的辣木在相同生长条件下的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种源中H种源的株高最低,为267. 57 cm,但其冠幅、地径和分枝数均最高,分别为137. 57 cm、5. 01 cm和50. 33;在产量性状中,不同种源的嫩叶、鲜叶和鲜茎枝产量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H> K> F> S> J,H> F> K> S> J,H> F> S> K> J。其中,H种源的嫩叶、鲜叶和鲜茎枝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0. 22,0. 93,1. 76 kg/m~2,产量最低的为J种源;不同种源辣木枝条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不同种源辣木枝条的结冰点在-1. 60~-4. 37℃,过冷却点在-3. 42~-5. 63℃,其中H种源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为最低,其抗寒性最好。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种源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为:H> K> S> G> J。因此,H种源可作为在北方地区培育和推广的潜在良种遗传资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擢溪  李振问  张沈龙  李春林  苏梦云  
黑剂树是重要的栲胶原料树种,原产澳大利亚,我国早有引种栽培。福建省尤溪县于1976年开始引种,长势良好。为了建立适度规模的黑剂树栲胶基地,引进了多个种源,1985年在全县进行推广种植。但是该地区有时遇到冷冻天气,极端最低温度为-5.8℃,冷冻天气对黑剂树生长构成了明显的威胁,因此对黑荆树种源进行抗冻性测定显得十分必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邦禄  
罗甸县资源优劣势对开展科技兴农的思考贵州省罗甸县扶贫办陈邦禄一、罗甸县科技兴农的资源状况1.罗甸县的资源潜在优势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热量充足,可开发利用的条件优越。(1)土地资源丰富。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013平方公里,系黔南面积最大的县份之一,其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基艳  雷家军  胡新颖  颜范悦  
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对地被菊5个品系的S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9~10月份沈阳地区自然低温条件下,各品系地被菊的SOD活性在试验初期显著升高(p<0.05),到10月15日后开始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从9月15日后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开始时增加缓慢,到10月15日后增加显著,其中074-175增加幅度最大,由10月15日的0.269mmol·g-1上升到10月30日的0.302mmol·g-1。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得出5个品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兴宇  周广柱  王新颖  
研究日本厚朴的越冬期生理变化规律;探求日本厚朴的安全越冬能力。以日本厚朴引种实生苗为试材,于越冬期不同阶段设置温度梯度,系统分析低温胁迫下其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并以白玉兰为对照。结果表明:休眠初期组织内SOD,MDA,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比较低,休眠中期温度降低,各种物质含量增加,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明显,休眠末期各种物质含量减少;低温处理过程中各种物质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显著;日本厚朴的半致死温度略低于白玉兰。越冬过程中,日本厚朴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显著,可以作为鉴定日本厚朴抗寒性的生理指标,在沈阳地区背风向阳处可以安全越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振洲  李洁宁  喻方圆  
测定了自然越冬过程中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3个树种苗木抗寒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树种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垂珠花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整体比东京野茉莉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高,高约47.6%,东京野茉莉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又比红皮树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高,高约102.1%。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枝条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时间变化呈现上升趋势,且各月份枝条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垂珠花>东京野茉莉>红皮树。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枝条内脯氨酸含量变化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且各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荣  丁贵杰  刘烈志  李平  
全面系统地了解贵州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开花生物学习性,以期为进一步的调控麻疯树雌雄花比例,提高麻疯树产量提供依据。对罗甸县麻疯树开花习性及花分布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花芽为多次分化型,1 a中多次抽枝,枝顶多次分化出花芽。麻疯树在罗甸一般从5月初开始出现花序,到9月,陆续有植株开花,1 a中一般出现2次开花高峰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呈现交替生长动态;麻疯树新梢萌动是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期的重要标志;二歧聚伞花序生于当年生新枝枝顶,花序数量、花下叶片数量、每个花序上小花数量以及每花序上雌花数量在树体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及上中下位置的分布均没有显著差异;花序从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琪  于晓南  
以金叶女贞、紫叶桃和紫叶小檗的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模拟降温处理,测定其萌芽率、相对电导率等8个指标在0至-36℃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个生理生化指标可作为3种彩叶树抗寒性的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3种彩叶树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金叶女贞、紫叶桃、紫叶小檗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086、0.106和0.979,即紫叶小檗的抗寒能力最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予璐  李建东  孙备  王国骄  申晓慧  冉卓  
在小幅度变化的低温条件下,研究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根系和叶片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和同一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性。以此探讨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对低温的响应差异,揭示紫花苜蓿抗寒性的机理,为紫花苜蓿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处理下,抗寒性强的品种丙二醛含量低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在-8℃处理下,4个供试品种根系和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根系:F=7.683,p<0.05)3个低温处理下均表现出品种间的显著差异,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军武  唐和平  黄意欢  龚志华  肖文军  
为探讨正常栽培条件下茶树抗寒性与保护酶类活性的关系 ,以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槠叶齐、高桥早、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云南大叶种、海南大叶种为材料 ,对其成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 (POD)等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抗寒性强的品种其 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 ,抗寒性弱的品种其 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 ,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茶树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 .S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用作鉴定茶树抗寒性强弱的生理生化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