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5)
- 2023(8013)
- 2022(6783)
- 2021(6094)
- 2020(5285)
- 2019(11397)
- 2018(11295)
- 2017(20447)
- 2016(11581)
- 2015(13108)
- 2014(13049)
- 2013(12915)
- 2012(12058)
- 2011(11117)
- 2010(11137)
- 2009(10498)
- 2008(10535)
- 2007(9633)
- 2006(8704)
- 2005(8192)
- 学科
- 济(42233)
- 经济(42151)
- 管理(41393)
- 业(37724)
- 企(33117)
- 企业(33117)
- 方法(16955)
- 财(14828)
- 数学(14355)
- 数学方法(14189)
- 制(14129)
- 技术(13983)
- 学(13168)
- 中国(11084)
- 农(11037)
- 业经(10367)
- 体(9856)
- 务(9154)
- 财务(9126)
- 财务管理(9101)
- 企业财务(8681)
- 体制(8317)
- 银(8256)
- 银行(8205)
- 技术管理(8061)
- 融(7858)
- 金融(7856)
- 行(7829)
- 贸(7561)
- 贸易(7556)
- 机构
- 大学(176312)
- 学院(173933)
- 研究(67856)
- 济(67481)
- 经济(65866)
- 管理(59803)
- 理学(50648)
- 理学院(49994)
- 中国(49499)
- 管理学(48971)
- 管理学院(48670)
- 科学(45463)
- 农(41877)
- 京(38671)
- 所(37855)
- 研究所(34432)
- 财(33593)
- 农业(33544)
- 业大(32781)
- 中心(29639)
- 江(29084)
- 财经(25371)
- 省(25296)
- 院(24796)
- 北京(24162)
- 经(23015)
- 技术(22436)
- 州(21731)
- 农业大学(21306)
- 经济学(20944)
- 基金
- 项目(119143)
- 科学(91257)
- 基金(85808)
- 家(79384)
- 国家(78814)
- 研究(78327)
- 科学基金(64771)
- 社会(48221)
- 省(47679)
- 社会科(45666)
- 社会科学(45656)
- 自然(44923)
- 基金项目(44469)
- 自然科(43861)
- 自然科学(43834)
- 自然科学基金(43088)
- 划(41001)
- 资助(35988)
- 教育(35961)
- 编号(28571)
- 重点(28502)
- 部(26120)
- 计划(25843)
- 创(25652)
- 发(25266)
- 制(25138)
- 创新(24430)
- 成果(23887)
- 科技(23818)
- 科研(23758)
共检索到272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天凌 陈瑛 李福东 蔡立哲
研究了一株对虾弧菌病病原菌对24种药物的敏感性,测定了几种抗菌性较强、抗菌谱较广且价格较低廉的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药物在海水环境中对该菌作用的有效性和药物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MIC值,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药物之间的作用表现为:协同、拮抗和无关三种结果,不同药物在海水中作用时间不一。本文对药物滥施乱用的后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有效控制病菌、合理用药的建议,同时强调在水产养殖活动中,在防治微生物病害方面实施生态防治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对虾弧菌病,有效控制药物,对虾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席席 皮大明 高晓建 陈楠 刘晓丹 张莹莹 付立霞 叶金明 张晓君 ZHNAG Yue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试了2017年春季分离自江苏省高邮市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育苗场的5株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对35种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并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了6种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WJ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对阴沟肠杆菌的杀菌效果最好,最小杀菌浓度为4 mg/L;其次是诺氟沙星,最小杀菌浓度为7 mg/L;盐酸土霉素和氟苯尼考的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8 mg/L和10 mg/L;红霉素和头孢曲松对阴沟肠杆菌杀菌效果最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谢家燊 况开河 吕建平 刘家红 唐德文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自1976年由日本引进我国后,经过多年推广养殖,现已发展成为经济虾类的主要养殖对象。该虾的生态习性不同于一般虾类,其幼体阶段需要在海水中度过,种苗生产必须由具有专门生产设施和技术的生产单位才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棠堂
罗氏沼虾为热带淡水虾,抗寒能力差。17—18℃活动减弱,摄食减少,14℃以下持续几天就会冻死。罗氏沼虾收获季节成虾大量上市,易造成货多价跌,而干塘捕虾售完后易造成货缺价扬现象。因此,罗氏沼虾的越冬对丰富水产品市场,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臧维玲 蔡云龙 戴习林 张饮江 姚庆祯 江敏 罗春芳 徐桂荣 丁福江
将育苗用水经消毒及沉淀处理后作为试验基础用水,应用泡沫分离器、经预处理的生物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等处理罗氏沼虾育苗循环水,使水质得到了有效控制。试验期间,对照池以大量换水及用药等传统方式维持水质,而试验池未曾用药和换水,较对照池节约水67.5%;试验池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范围如下:NH3 Nm:0~0.010mg·L-1,NO2- N:0.01~0.63mg·L-1,pH:7.48~8.37,CODMn:5.42~12.25mg·L-1,细菌总数:(4.2~130)×103cell·mL-1,弧菌数:(0.2~20)×102cell·mL-1;试验组出苗率为40%,高出对照组33.3%。生产性育苗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宏达 陈海清
对患肌肉白浊病的罗氏沼虾进行细菌分离、寄生虫检查、组织病理观察以及虾池的水质分析和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排除了细菌、寄生虫以及水质环境因素造成该病的可能性,并发现病症多发生在体长0 8~3cm的幼虾中,而体长3cm以上的虾病症明显减轻。病虾的显微和亚显微组织病理观察发现,病虾腹部白浊的肌肉组织肌纤维肌浆内存在嗜碱性包涵体,肝胰腺、血细胞、心脏和鳃组织细胞胞浆内也有嗜碱性包涵体出现,包涵体内有大量以晶格状排列、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球状病毒颗粒,直径为(23.6±3.8)nm(n=40)。在包涵体外的胞浆内,尤其在白浊肌肉组织肌纤维肌浆内也分布有大量病毒。心脏和鳃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肌肉组织、肝胰腺...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肌肉白浊病 病原 组织病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冬 石正丽 曹铮 刘问 张叔勇 Bonami J R
本实验在以往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苗种肌肉白浊病病毒致病性的基础上对病毒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病虾除菌过滤液以1:50和1:250浸泡感染可复制出典型的症状,病毒对氯仿抵抗;用PEG法浓缩病毒后,35000r/min超速离心部分纯化病毒,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直径24nm的球形病毒颗粒,无囊膜,此外还观察到大小为14nm的病毒粒子;采用Trizol试剂对病毒进行了核酸提取,电泳结果发现有4条核酸条带,分别为3.0kb、1.3kb、0.8kb、0.75kb,对RNA核酸酶、S1核酸酶敏感,对DNA酶抵抗,为单链RNA病毒。用罗氏沼虾诺达病毒核酸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探...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肌肉白浊病 诺达病毒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陆红法
罗氏沼虾的高产养殖技术陆红法(浙江水产学校,萧山311214)罗氏沼虾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大型淡水虾,属于热水性甲壳类动物,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都较高,目前已成为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名特优水产品主要品种之一,内陆省份也有一部分养殖面积。近几年,虽然养殖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