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
- 2023(1253)
- 2022(1047)
- 2021(1023)
- 2020(932)
- 2019(2037)
- 2018(1930)
- 2017(3071)
- 2016(1877)
- 2015(2048)
- 2014(2038)
- 2013(2060)
- 2012(2010)
- 2011(1924)
- 2010(1913)
- 2009(1820)
- 2008(1801)
- 2007(1557)
- 2006(1363)
- 2005(1274)
- 学科
- 学(8180)
- 济(5847)
- 经济(5846)
- 经济学(2221)
- 理论(1856)
- 管理(1764)
- 业(1653)
- 方法(1641)
- 生物(1511)
- 教育(1497)
- 中国(1485)
- 水产(1207)
- 企(1203)
- 企业(1203)
- 和(1174)
- 数学(1170)
- 数学方法(1134)
- 壤(1066)
- 土壤(1064)
- 生态(1051)
- 图书(1037)
- 农(1030)
- 书馆(1020)
- 图书馆(1020)
- 森(926)
- 森林(926)
- 及其(919)
- 动物(915)
- 林(907)
- 生物学(882)
- 机构
- 大学(31028)
- 学院(28894)
- 研究(14316)
- 科学(12403)
- 农(10969)
- 农业(9003)
- 所(8833)
- 中国(8786)
- 研究所(8438)
- 业大(7997)
- 济(7571)
- 经济(7376)
- 京(7136)
- 管理(6283)
- 室(6280)
- 实验(6005)
- 农业大学(5861)
- 实验室(5778)
- 中心(5643)
- 省(5569)
- 重点(5494)
- 理学(5176)
- 院(5114)
- 理学院(5012)
- 业(4885)
- 范(4835)
- 科学院(4771)
- 江(4748)
- 师范(4687)
- 管理学(4660)
共检索到43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冉阳露 蓝艳茹 王莉 段廷玉
罗布麻斑枯病(Septoria apocyni)是一种严重危害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产量和品质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罗布麻叶片与茎秆,初期叶片形成轮纹状病斑,后期危害茎秆,严重时病斑连接,罗布麻呈烧焦状枯死。本文系统研究了分离自甘肃(GS)和新疆(XJ)罗布麻叶斑病的2株罗布麻壳针孢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不同培养基、酸碱度、温度、光照对菌落生长的影响,筛选罗布麻壳针孢菌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GS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好,XJ菌株在10%罗布麻汁液+PDA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好;该菌在供试的7种培养基上均未产孢;菌落在10~30℃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pH 4~10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pH为5~5.5;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好。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该病害提供了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黄欣阳 刘淼 杨红 孙俊 赵志慧
对芝麻镰孢茎枯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供试10种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在查氏琼脂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25℃;最适pH值为7;光照抑制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64℃10min。病原菌在VBC培养基上易于产孢,产生的孢子多为大型分生孢子,而在CA培养基上产生小型分生孢子较多;产孢温度范围10~30℃,最适30℃,最适pH值为9。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碳源为1%木糖溶液,适宜氮源为0.01%脲溶液;分生孢子在10~30℃温度间均能萌发,最适25℃;萌发最适pH值为8,光照抑制孢子萌发,分生孢...
关键词:
芝麻镰孢茎枯病 尖孢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志华 马立群 于卓 马艳红 李小雷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产于内蒙古通辽、包头与巴彦淖尔的罗布麻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筛选出的4对适宜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 359个AFLP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 889个,多态性位点比率高达91.22%;产于通辽地区的罗布麻遗传变异较大,与包头和巴彦淖尔两地的罗布麻亲缘关系较远,而包头与巴彦淖尔两地间的罗布麻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地有一定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地区间的遗传背景及亲缘关系。
关键词:
罗布麻 种质 遗传多样性 AFL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瑛阁 孙晓东 龚明福
以罗布麻叶中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用化学显色法和薄层层析显色法对产生黄酮的内生真菌进行筛选,并根据形态特征对筛选到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内生真菌菌株P-1和P-2均能产生黄酮;菌株P-1为镰孢菌(Fusariumsp.),菌株P-2为嗜松青霉(Penicillin pinophilum)。
关键词:
罗布麻 内生真菌 黄酮 筛选 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法富 于元杰 张学坤 刘风珍 尹承佾
鲁棉6 号自花授粉24 h 后,利用微注射技术,将多酚和单宁含量较高的罗布麻DNA 导入其子房中。在高选择压力下,利用自然虫源,选育出了兼抗棉铃虫和棉蚜的棉花种质系115 。对115 和亲本鲁棉6 号进行了室内生物学测定和食物利用试验检测,结果表明,抗虫种质系115 严重阻碍了棉铃虫的食物利用,显著降低了初孵棉铃虫的存活、生长和发育。而鲁棉6 号对棉铃虫影响较小。115 幼叶棉酚和单宁的含量分别比鲁棉6 号增加了90-9 % 和136-7 % 。
关键词:
棉花 罗布麻 DNA 转育 抗虫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肖斌 汪媛艳
以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和大花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浓度(0、0.3%、0.6%、0.9%、1.2%、1.5%、1.8%、2.1%)NaCl处理下,研究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罗布麻和大花白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明显降低趋势,平均发芽天数延长,各指标在1.5%~2.1%NaCl浓度处理下受抑制程度更加明显。低浓度时两物种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均不显著(P> 0.05),高浓度时罗布麻受抑制程度显著高于大花白麻(P 0.05)。NaCl浓度为0.3%、0.6%、0.9%和2.1%时大花白麻的胚根长显著高于罗布麻,其他浓度时二者差异不显著。随NaCl浓度增加,两物种胚根长与胚芽长呈降低趋势,且在1.5%~2.1%NaCl浓度处理时受抑制程度更加明显。3)罗布麻种子相对盐害率大于大花白麻,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大花白麻的抗盐性高于罗布麻,适宜罗布麻种子萌发的NaCl浓度为0~1.5%,适宜大花白麻种子萌发的NaCl浓度为0~1.8%。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玉凤 郜继红 曾彦军 张吉宇 王彦荣 王莉
以采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镇境内的罗布麻属(Apocynum)和白麻属(Poacynum) 8个基因型植物的种子为材料,进行了8个基因型植物种子形态特征、千粒重和生活力测定方法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参试罗布麻种子的长为2.75 mm,宽为0.68 mm,厚为0.49 mm。白麻属7个基因型中以紫斑中花的种子最长,为4.51 mm;青杆白花最宽,为0.90 mm;青杆白花和大叶白麻最厚,为0.61 mm。8个基因型种子的长、宽、高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75~4.51、0.68~0.90和0.48~0.61 mm。其中,紫斑中花为最大基因型,罗布麻为最小基因型。千粒重变化范围在0.38~1.32 g,所有参试种子颜色均为褐色,其中以大叶白麻颜色最深。参试种子均表现出非休眠性种子萌发的特征,萌发时间较短,可以用来快速测定参试种子的生活力。采用四唑染色测定生活力时,参试种子均表现出不透四唑的特征,应该纵切切破种皮,预湿时间为12~14 h,染色时间为12 h,鉴定标准为种子胚80%完全染色。此次针对罗布麻属和白麻属种子形态特征与生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能够为罗布麻种子生活力鉴定、大规模种植、种子繁育提供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罗布麻属 白麻属 种子 萌发 生活力测定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崔彦农 夏曾润 贾文 柴薇薇 王文颖 王锁民
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对盐渍环境具极强的适应能力。前期研究发现罗布麻为典型钾高效植物,且大量吸收钠离子(Na_+)和钾离子(K_+)以提高叶片渗透调节能力是其适应盐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但有关该植物对低K_+和盐渍环境的光合响应机制尚未见报道。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低钾(0.01 mmol·L~(-1) K~+)和正常钾(2.5 mmol·L~(-1) K~+)供应条件下,盐处理(50和200 mmol·L~(-1) Na Cl)对罗布麻幼苗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PSⅡ光化学活性及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未添加Na Cl时,低钾处理对罗布麻净光合速率(P_n)、叶绿素荧光和吸收光能的分配均无影响。在两个供钾水平下,添加50或200 mmol·L~(-1) Na Cl均显著降低了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和胞间CO_2浓度(C_i),提高了气孔限制值(Ls)(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蓝艳茹 高鹏 刘起棠 黄景凤 段廷玉
由罗布麻栅锈菌(Melampsora apocyni)引致的锈病是影响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产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于2016年调查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盐湖、红沟两个野生罗布麻和6龄、7龄栽培罗布麻锈病的发生动态,分析了野生和栽培罗布麻锈病发生与气象因子和生境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锈病均随罗布麻生长期的延伸而加重,其中盐湖、红沟罗布麻锈病分别在7月18日、8月3日达到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86.47%和87.60%,随后发病率逐渐下降,生长末期下降至75.97%和53.78%;6龄、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粟建光 邓丽卿 李爱青 胡建辉 曾建国
研究了210份非洲红麻种质资源的发芽特点、生育期、光温特性、形态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和细胞学特性。结果表明,非洲红麻的发芽率决定于种子大小和种皮结构。其生育期与晚熟栽培品种相同,但后期要求更高温度,发现了2种对短日照反应特殊的类型。非洲红麻形态类型丰富,有些具特异性状,鉴定出几份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材料。非洲红麻染色体数目2n=36,属于红麻种,染色体具有较原始的对称结构特性。
关键词:
非洲红麻,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丽 周洲 娄金凤 胡雅静 时苗均
【目的】研究一种引起虎皮兰叶斑病的刺孢壳属真菌HPL06的生物学特性,为了解其潜在危害及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HPL06于多种光照(自然光、12 h光照/12 h黑暗、24 h光照、24 h黑暗)、温度(5,10,15,20,25,30,35,40℃)、p H(4,5,6,7,8,9,10,11)、氮源(天冬酰胺、氯化铵、硝酸钾、硫酸铵、谷氨酸)和碳源(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葡萄糖)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用HPL06菌饼和孢子悬浮液进行离体叶片接种,检测病原菌对23科62种植物的致病性。【结果】HPL06在4种光照条...
关键词:
虎皮兰 刺孢壳属 生物学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光藻 曾录书 倪健英 李国权
调查研究了大足鼠的区域分布, 生物学特性, 种群动态及危害特征。结果表明, 该鼠分布于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 盆底丘陵区和盆周及盆西南区, 尤以川西平原区的优势度较高。该鼠一年发生两个数量高峰: 6 月、11 月, 后者高于前者。该鼠有明显的季节性迁移和趋食性迁移特性。大足鼠有在同一食源点上反复取食的特性, 从而使作物形成被害株团。
关键词:
大足鼠 生物学 种群动态 危害特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庆 王道本 张顺和 但汉鸿
采用菌核诱捕法从源于湖北省40个县市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及鉴定同腐烂菌核相关的真菌。结果表明:重要的菌核寄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miniatns)在湖北省分布于西北及西南部高海拔山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除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盾壳霉还可寄生三叶草核盘菌(S.trifoliorum)和小核盘菌(S.minor)。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0℃,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光对孢子的产生具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分生孢子萌发需95%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
关键词:
核盘菌,盾壳霉,自然分布,湖北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春元 李玉
【目的】研究来自不同地区的4株有害疣孢霉菌的生物学特性,为双孢蘑菇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采自山东、甘肃、河南、四川的双孢蘑菇湿泡病菌有害疣孢霉菌菌株SD2、GS36、HN15和SC7为供试材料,采用十字交叉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对4株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利用凹玻片法分析了温度、pH、光照和相对湿度对4株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4株有害疣孢霉菌菌丝分别在蘑菇提取液培养基、25℃、pH6.0条件下生长最好;菌株SD2和HN15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菌株SC7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菌株GS36的最适碳源为蔗糖;菌株HN15和GS36的最适氮源为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仕玉 萧凤回
对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进行分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齿瓣石斛叶片中分离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以PS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培养基pH值、附加不同碳源和氮源、温度、光照等培养条件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齿瓣石斛链格孢菌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5℃,20℃最宜产孢;最适宜的pH值为5~6;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产孢量以光暗交替下培养最多;在PSA培养基上加入淀粉或硝酸铵对菌丝生长最好,产孢则以葡萄糖较好,在其他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上极少产孢。齿瓣石斛链格孢菌适...
关键词:
齿瓣石斛 黑斑病 链格孢菌 生物学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