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6)
2023(6615)
2022(4932)
2021(4369)
2020(3539)
2019(8134)
2018(8055)
2017(15214)
2016(8064)
2015(8812)
2014(8789)
2013(8395)
2012(7443)
2011(6742)
2010(6864)
2009(6707)
2008(6699)
2007(6048)
2006(5667)
2005(5504)
作者
(23091)
(19706)
(19278)
(18479)
(12522)
(9304)
(8645)
(7457)
(7426)
(7007)
(6710)
(6433)
(6385)
(6285)
(6162)
(6121)
(5727)
(5646)
(5642)
(5365)
(5002)
(4832)
(4594)
(4570)
(4394)
(4394)
(4305)
(4254)
(4040)
(3909)
学科
(36570)
经济(36526)
(20648)
管理(19993)
(16058)
企业(16058)
中国(11969)
方法(11367)
(11245)
业经(9689)
(9472)
数学(8394)
数学方法(8241)
农业(7976)
(7889)
理论(7727)
地方(6842)
(6803)
(6264)
(5946)
金融(5944)
(5755)
贸易(5751)
(5697)
银行(5676)
(5556)
发展(5502)
(5482)
(5477)
(5466)
机构
大学(118911)
学院(115660)
(48945)
经济(47995)
研究(44337)
管理(40490)
理学(34617)
理学院(34194)
管理学(33417)
管理学院(33202)
中国(32618)
科学(26168)
(26036)
(23240)
(22622)
研究所(20554)
(19695)
中心(18618)
财经(18163)
(18066)
(16887)
师范(16734)
北京(16673)
(16526)
业大(16488)
经济学(16459)
(16333)
农业(15139)
经济学院(14648)
(14387)
基金
项目(75590)
科学(59539)
研究(55642)
基金(55279)
(49114)
国家(48716)
科学基金(40924)
社会(36695)
社会科(34689)
社会科学(34681)
(28169)
基金项目(27931)
教育(25253)
自然(24786)
自然科(24258)
自然科学(24250)
(23963)
自然科学基金(23813)
编号(22124)
资助(21849)
成果(19459)
重点(17566)
(16604)
(16506)
国家社会(16143)
课题(15655)
(15095)
(14424)
教育部(14310)
创新(14117)
期刊
(57295)
经济(57295)
研究(38279)
中国(25503)
学报(20683)
(19468)
科学(18740)
(17879)
管理(16823)
大学(16261)
教育(15694)
学学(14968)
农业(12802)
(10507)
金融(10507)
经济研究(9831)
财经(9630)
技术(9232)
业经(8548)
(8459)
问题(7855)
(6912)
(6757)
(6329)
国际(6218)
图书(6194)
世界(5876)
现代(5499)
业大(5340)
科技(5175)
共检索到182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曾国平  王韧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化所导致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反全球化运动的诉求焦点,并被称为是一种“全球化陷阱”。对这一现象,学术界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角度来加以解释的,而本文通过对传统罗宾逊模型的改进和动态分析后发现,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本身并没有扩大各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必然性,80年代末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收入分配模式自身的变化,即它是各国罗宾逊曲线动态迁移的结果,而这一迁移的根源在于西方价值观念的主导和传播;因此,世界各国摆脱“全球化陷阱”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本国罗宾逊曲线的良性迁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段文斌  
对剥削的一种经济学解释──马克思与罗宾逊理论的比较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段文斌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几乎是不承认剥削的。萨伊的生产费用价值理论以及“三位一体”公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社会财富(价值)的创造是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因而工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文光  
全球化是陷阱还是福音?冯文光罗沃尔德出版社出版的汉斯,彼得-马丁和哈拉尔德·舒曼的《全球化的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是1996年德国畅销书。两位作用都是《明镜》杂志的编辑。他们在书中论述了全球化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他们从实际生活出发,笔触延伸到了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熙  陈晓晓  
搭乘全球资本主义的快车,近年来国际教育不断拓展自身外延,将带有各种国际元素的教育实践活动囊于麾下。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国际教育也难以抵挡西方现代性的顽疾,在很大程度上被异化为"商品",完全遵循全球市场扩张的逻辑,漠视教育的价值性,无视民族国家的教育主权,也鲜有对自身精英属性的价值反思。在工具理性的主宰下,国际教育的"国际情怀"被越冲越淡,甚至沦为商家炒作的噱头。要维护我国国际教育的教育性、公益性和意识形态安全性,我们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理性和自主,必须对全球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特别是要认清其维护市场霸权,维护市场垄断者利益的本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于  安同良  
在模块化系统中,模块的划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常常可以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模块被另一种模块所吞并,不再独立存在,相关厂商被排挤出模块化分工网。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再集成"。"再集成"损害了模块厂商的利益,是一种"模块化陷阱"。一般认为,模块化的优势在于创造"选择权价值",而这依赖于产品的设计风险。本文借鉴了"技术周期理论"的思想,对设计风险做了动态化处理,揭示了"选择权价值"随技术演化而下降的规律,从而解释了"再集成"现象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块系统的演化模式,并为企业规避"再集成"风险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平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特征被归纳为:一是国家干预战略在中等收入阶段转型不成功;二是技术进步的干中学效应消失,自主创新没有成功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三是分配差距过大,易引起社会动荡;四是政府应对金融冲击不利,出现货币、银行、债务等危机,引起经济巨大波动。大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之前多积极采用结构主义的发展范式才能成功。中国的政府干预机制、战略产业扶植,都极大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政府干预的路径也易导致路径依赖,因此转型的根本是中国改革政府干预性体制和防范外部金融冲击,从而激发创新活力和力促经济平稳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  
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的一种生态学观点张车伟一问题的提出人口迁移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可以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改变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影响婚姻与生育。因此,人口迁移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佟新  
新型的国际人口迁移表现为:第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成为移民主流;第二,虽然移民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劳动型移民是移民主体。这些过程反映了社会不断向着现代性的方向发展。社会的现代性是全球化和个体化的双重过程。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有机的结构性链条,这些结构性链条以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以及制度要素为主要的纽带促进着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个体化过程具有的鲜明的个人主义取向正全面地取代传统社会的集体主义取向,时空重组和各种抽离化机制为国际人口迁移打开了新的社会空间。移民网络具有的社会资本的特征推动民间社会源源不断的迁移浪潮。新型的国际人口迁移蕴藏着各种危机与挑战,并建构着新的国际秩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汉林  袁佳  
文章从经济全球化影响中国收入分配的各个层面入手,通过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探讨了贸易全球化、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金融深化、科技进步、教育水平等对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全球化短期内会加剧中国的收入差距,原因可归结为"人口红利陷阱",但长期内将有助于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也会扩大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与深化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受教育程度提高和劳动力由低阶部门向高阶部门的转移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差距过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晓鹏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服务业也逐渐超越制造业成为FDI在华投资的新热点。然而,外国直接投资对于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却并不明显:一方面,FDI对服务业的低端化锁定和人才的外化,将导致跨国公司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另一方面,当引资相对规模超过一定阕值时,将不利于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并且,服务业FDI的投资结构和区域布局会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而单纯强调专业化和高度化的引资模式也可能会给我国的经济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虎平,李景平,杜晓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潘英丽  周兆平  
全面扼制中国已成为美国的对华新国策,中美贸易战只是一个开始。原因在于美国已陷入全球化陷阱,内部结构矛盾的激化加深了系统的脆弱性和美国政府对中国涉外战略的敏感性。中国未来5年转型的关键时期也许是中美经济关系最复杂、摩擦最多的阶段。了解中美贸易争端的美方战略诉求以及中国自身改革和转型的客观需要,中国决策者们就可保持战略定力,在战术上与之"周旋",并在战略上加大力度和速度推进改革促进"经济转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书法  周绍东  
产品内分工是企业网络分工的主要形式,它通过产品建构关系将不同企业联系在一起。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为本土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但也使本土企业面临着两种产品内分工陷阱。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产品建构理论,探析本土企业陷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原因,并对两种理论的解释力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本土企业避免落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江世勇  崔基哲  
用混沌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汇率的决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许多研究表明:汇率存在混沌现象。本文尝试对此进行理论性解释:汇率系统属于一个耗散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信息的非均匀交换和处理是汇率系统表现出非线性的直接诱因,混沌则是复杂非线性的潜在可能。外汇交易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则为汇率走向混沌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本文最后指出,由于大多数混沌对系统是有害的,因此,需要加强央行的干预与管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旭  尚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发达国家自不必说,它们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与首推者,而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全球化的潮流,希冀以此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但笔者在此所要涉及的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