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2)
2023(9494)
2022(7711)
2021(7111)
2020(5978)
2019(13582)
2018(13207)
2017(25037)
2016(13260)
2015(15232)
2014(14879)
2013(15134)
2012(14667)
2011(13766)
2010(13704)
2009(13110)
2008(12897)
2007(11339)
2006(10468)
2005(9991)
作者
(40669)
(33855)
(33836)
(32258)
(21921)
(16149)
(15245)
(13284)
(13245)
(12130)
(12094)
(11273)
(11095)
(11054)
(10994)
(10811)
(10207)
(9878)
(9713)
(9209)
(8491)
(8401)
(8286)
(7892)
(7805)
(7713)
(7363)
(6913)
(6864)
(6696)
学科
(81348)
经济(81277)
管理(33253)
(30978)
方法(29943)
数学(27380)
数学方法(27229)
中国(23373)
(22313)
企业(22313)
地方(17066)
(14742)
(14575)
(14183)
贸易(14174)
(13867)
(13833)
(13661)
(13507)
银行(13480)
(13074)
金融(13074)
(13049)
业经(12912)
地方经济(12448)
(11018)
保险(10927)
环境(10056)
(9552)
农业(9479)
机构
大学(207591)
学院(202440)
(104401)
经济(102793)
研究(81192)
管理(71726)
中国(67473)
理学(60286)
理学院(59568)
管理学(58652)
管理学院(58296)
(46791)
科学(45443)
(45025)
(41736)
研究所(37782)
财经(37009)
经济学(35955)
中心(35258)
(33964)
(33004)
经济学院(32196)
北京(29673)
(29469)
(28806)
财经大学(27838)
业大(26703)
农业(26073)
科学院(25171)
(23934)
基金
项目(127964)
科学(101474)
基金(97825)
研究(90163)
(86756)
国家(86149)
科学基金(72358)
社会(62669)
社会科(59503)
社会科学(59487)
基金项目(49575)
自然(45133)
(44320)
自然科(44097)
自然科学(44079)
自然科学基金(43348)
资助(42520)
教育(39583)
(39116)
编号(31908)
(30433)
重点(29329)
(28339)
国家社会(28209)
中国(27619)
成果(26575)
教育部(26346)
(25159)
科研(24608)
人文(24502)
期刊
(118357)
经济(118357)
研究(72223)
中国(43423)
(33792)
学报(32409)
科学(30844)
(29690)
管理(28986)
(27575)
金融(27575)
大学(25068)
学学(24000)
经济研究(21436)
财经(20486)
农业(20055)
(17786)
问题(15537)
技术(15453)
(14964)
世界(14242)
国际(14094)
业经(13517)
教育(13128)
技术经济(11901)
(11599)
统计(11535)
经济问题(9565)
(9406)
理论(9110)
共检索到327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进  晁江锋  武晓利  赵向琴  
本文构建了包含灾难风险因素的RBC模型,通过区分TFP(全要素生产率)灾难、资本灾难与双重灾难三种灾难形式,分析灾难风险因素对我国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量化灾难事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政府财政政策支持对灾后经济复苏的作用。研究发现:(1)含灾难RBC模型能够有效改善无灾难RBC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且双重灾难模型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力要明显优于TFP灾难和资本灾难模型;(2)灾难事件对我国经济的破坏性远大于美国,且对各经济变量的相对破坏程度也与美国相异;(3)适度的政府补贴能够有效削弱宏观经济受灾难冲击的程度,但在缩短灾后宏观经济复苏时间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本文还通过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桃英  李谟化  
本文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微观特征和宏观经济环境,实证研究了公司风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风险越大,审计质量越高;相比经济上行期,在经济下行期时公司风险与审计质量的正相关关系减弱,但这种减弱仅显著存在于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全权  王博  柏龙飞  
本文建立同时包含财产与健康风险以及保险保障因素的DSGE模型体系,分析了财产与健康风险及保险对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及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尝试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研究风险因素的预期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保险制度的存在可以降低风险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将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变得更加缓和;(2)降低保险赔付的免赔率以及财产与健康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以及增加保险市场有效竞争均可有效缓解经济波动;(3)财产损失概率冲击的当期非预期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强,健康损失概率冲击的预期冲击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较强。同时建立同时包含资本和劳动的模型,并未改变保险制度存在可以降低风险冲击对经济波动影响程度的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全权  王博  柏龙飞  
本文建立同时包含财产与健康风险以及保险保障因素的DSGE模型体系,分析了财产与健康风险及保险对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及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尝试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研究风险因素的预期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保险制度的存在可以降低风险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将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变得更加缓和;(2)降低保险赔付的免赔率以及财产与健康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以及增加保险市场有效竞争均可有效缓解经济波动;(3)财产损失概率冲击的当期非预期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强,健康损失概率冲击的预期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建  
由于信用风险自身破坏性较大的特性,使得国内外对于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下的信用风险研究越发的重视。本文以宏观角度重新审视宏观经济波动与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基于现实情况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于信用风险的影响,再深入探析影响的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童相彬  张书华  
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SV-TVP-VAR模型,深入探究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的影响特征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入的增加能够降低我国系统性风险水平且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机制,但在国外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时期影响方向发生逆转;国内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时期,系统性风险上升对产出增长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国内经济不稳定时期;跨境资本流动可对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因此,应在确保宏观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上有序扩大资本项目开放,维护金融稳定,规避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产出增长和物价水平的非对称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连友  胡海鸥  
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的关系大致上可归纳为两种典型情况。但实践中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监管者都没有走向这两种极端情形。通过将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考虑到模型中去 ,可以对结构模型计量影响信用风险的这种周期性因素做出评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唐诗磊  
本文主要研究了信心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信心能否影响中国经济波动,发现企业家信心能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而消费者信心无法影响宏观经济波动。参照Harrison and Weder(2006)等的做法,将企业家信心分解为基本面信心与动物精神,研究了基本面信心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与股指对基本面信心影响较大;通过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动物精神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发现动物精神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利率都有显著的短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机制符合总需求冲击的特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国忠  
宏观经济波动的模型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的热点问题。萨缪尔森和希克斯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作为阐述经济波动周期的理论,已经成为经典而被到处引用;克莱因建立的1921—1941年间美国的宏观经济模型,则以其短小精悍、性能优越的特点,开创了波动理论模型实践化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明录  
一、我国经济波动的初步描述建国近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国家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长。但由于多种原因,在我们整个经济的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波动现象。实证分析表明,这种波动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其剧烈程度甚至不亚于西方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波动。经济波动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绝对波动或古典循环,是指经济情况本身也即经济绝对量的上下波动;其二为增长波动或增长循环,是指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围绕着长期增长趋势的上下波动。现以国民收入(按1980年不变价计)、固定资产投资(按全民所有制单位计,简称投资)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即现实的社会购买力,简称购买力)为分析对象,来考察我国经济的波动情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留彦  
本文使用结构VAR方法考察中国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并比较国外冲击以及国内供给和需求冲击对产出短期波动的相对解释能力。结构冲击的识别基于Blanchard和Quah(1989)的长期约束条件。经验结果表明,国内供给冲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而国外冲击对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此外,国内吸收政策的变化尽管决定着国际收支,但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宗明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仅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成长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宏观层面上也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中国政府正在提倡的"转方式"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便与此密切相关。本文将要素使用效率以内生的方式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利用贝叶斯极大似然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后验让步比率显示,实际经济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要素使用效率动态的模型,说明它更好地解释了中国数据。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要素使用效率机制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宏观经济动态是不可或缺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晁江锋  赵向琴  武晓利  陈国进  
构建包含灾难性预期和政府支出因素的DSGE模型,分析罕见灾难在中国宏观经济中的财政政策效应问题。研究发现,政府支出能够明显削弱罕见灾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提升宏观经济对罕见灾难的抵御能力;政府财政补贴在两部门和三部门灾难经济体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较高的财政补贴幅度(占比6%以上)能够有效抵御罕见灾难对两部门经济体的冲击,但并不能够有效缩短该经济体复苏的时间;而财政补贴在三部门灾难经济体中的作用须区别对待,较低比例的财政补贴(占比3%以下)由于对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而加剧了该经济体的不稳定性,而较高比例的财政补贴能够抵消财政支出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该经济体保持较高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振全  张宇  
股票市场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各种联系,本文通过多元回归和VAR模型来研究两者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期之间股票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相互关系还很弱,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解释能力也很弱;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预测能力要强于股票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预测能力。本文认为,导致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太多,我国的股票市场受政策或重大事件的影响比较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梅冬州  马振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迅速上升,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给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多重风险叠加严重影响了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本文采用面板局部投影法,考察风险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发现杠杆率较高、金融市场摩擦较大、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的新兴经济体,会遭受更严重的负面冲击。基于此,本文构建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详细分析全球金融风险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杠杆率较高和金融市场摩擦程度较大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冲击会使企业风险溢价上升幅度更大,对经济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资本流动顺周期性较强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冲击会显著抬高国家主权风险溢价,使国内基准利率上升,放大风险冲击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新兴经济体通过控制宏观杠杆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