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4)
2023(17769)
2022(15389)
2021(14418)
2020(12219)
2019(27744)
2018(27280)
2017(53064)
2016(29001)
2015(32256)
2014(31926)
2013(31317)
2012(28590)
2011(25730)
2010(25474)
2009(23303)
2008(22525)
2007(19456)
2006(16967)
2005(14417)
作者
(83602)
(69877)
(69131)
(65830)
(44361)
(33477)
(31494)
(27481)
(26506)
(24852)
(23480)
(23360)
(22072)
(21741)
(21605)
(21454)
(21255)
(20832)
(20005)
(19867)
(17431)
(17106)
(16872)
(15885)
(15614)
(15458)
(15345)
(15308)
(13991)
(13878)
学科
(111455)
经济(111335)
管理(84880)
(83814)
(69779)
企业(69779)
方法(53048)
数学(46544)
数学方法(45942)
(31579)
(31528)
中国(27896)
业经(25738)
(23723)
地方(22192)
(21232)
农业(21166)
财务(21157)
(21138)
贸易(21132)
财务管理(21119)
(20556)
(20176)
企业财务(20095)
技术(19820)
理论(17504)
环境(17295)
(17179)
(16057)
银行(15990)
机构
学院(404543)
大学(404456)
管理(161920)
(160057)
经济(156707)
理学(141532)
理学院(140023)
管理学(137494)
管理学院(136778)
研究(134255)
中国(98172)
科学(85556)
(85038)
(72443)
(71330)
(67284)
业大(65107)
研究所(61719)
中心(61398)
财经(58775)
(57803)
农业(56463)
(53691)
北京(52958)
(51762)
师范(51137)
(49110)
经济学(47403)
(46702)
财经大学(43950)
基金
项目(285301)
科学(223523)
基金(206848)
研究(203459)
(182204)
国家(180717)
科学基金(154852)
社会(127321)
社会科(120803)
社会科学(120774)
(111853)
基金项目(110201)
自然(103495)
自然科(101083)
自然科学(101052)
自然科学基金(99237)
(94697)
教育(93489)
资助(85353)
编号(82050)
成果(65041)
重点(63993)
(62370)
(60865)
(59831)
课题(56095)
创新(55832)
科研(55233)
计划(53056)
教育部(53017)
期刊
(167381)
经济(167381)
研究(112811)
中国(70861)
学报(68813)
(63803)
科学(61126)
管理(58227)
(55127)
大学(51829)
学学(49195)
农业(44243)
教育(40986)
技术(34138)
(33176)
金融(33176)
业经(29078)
财经(27660)
经济研究(27068)
(23682)
(23012)
科技(21966)
问题(21895)
(19746)
技术经济(19002)
图书(18758)
理论(18425)
业大(18125)
商业(18012)
现代(17519)
共检索到572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瑨  
美国罕用药物法案本意是用来鼓励制药产业研发和生产不具有商业价值的罕见药物,但是这项政策却对美国生物制药产业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罕用药物法案颁布的背景及其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并回顾了颁布以来所取得的成就,然后以美国最成功的四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发展为案例分析了罕用药物法案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科技推动和经济拉动罕用药物政策不但鼓励了罕用药的研发和生产还成功地推动了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毛劼    张梁    黄寿昌  
梳理2008年以来生物医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发现,我国对于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利用2010—2022年沪深A股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税收优惠政策显著促进了生物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其中: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非集聚区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对集聚区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为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建议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适当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并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禹鸿  吴晓明  
文章立足于我国罕用药的现状,指出发展罕用药产业的必要性,在研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系统的罕用药产业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平  郭曦  李珈  
作者通过对重庆市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制定重庆市中长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调整和完善生物医药产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生物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等六条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彪  罗仲伟  
罕用药产业政策指国家对罕用药产业活动所进行干预的法律或政策的总称。实践证明,相对完善的罕用药产业政策,对纠正市场失灵、推动医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维护罕见病患者社会权益以及减少社会运行成本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因素,指出以产业政策推动我国罕用药产业发展正当其时,在研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主张现阶段罕用药产业政策应当以价格调整为导向,形成以价格补贴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在论证罕用药价格分析模型后,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晓隽  高汝熹  
通过选择欧洲几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导致其成功或失败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玛丽亚  樊鸿伟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中国国家级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型产业的先进代表。文章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入手,对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阐述了其内部机理。笔者认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初现端倪,基础研发实力较强,但持续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不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袁野  杨清清  邓维斌  万晓榆  
目的:深入系统的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现状,揭示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开放式编码方法对我国2011年至今的国家层面出台的44份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进行编码,并基于政策工具—生物医药产业参与主体—创新价值链的三维分析框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政策工具呈现偏环境型、轻需求型、生物医药产业参与主体中政策分布不均衡、创新价值链维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阶段不连贯。结论:应优化调配政策工具、发挥各参与主体作用价值、有效衔接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阶段政策实施效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左月华  陈欣  彭珂  
文章通过对我国2000-2004年生物医药产品进出口数据的研究,揭示了我国生物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状况,探究了生物医药产品进出口存在的问题。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政策特点,提出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贸易政策的价值取向,以期对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华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要注重内涵价值增长,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培育与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量,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知识密集等特点,加之许多生物医药企业面临新技术研发难题、融资困境、新产品的市场开拓难等问题,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其快速成长,需要由政府进行扶持,借助财税、科技、金融、人才、产业等政策激励其快速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茅宁莹  彭桂花  
政策间的有效协同有助于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体系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性,利用战略地图思维工具,确定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及战略实现路径,为产业政策系统的逻辑划分提供依据;并结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明确政策子系统中各战略要素,对各子系统政策的协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始终依托于产业发展的目标与战略,政策间的综合作用与相互协调应受到监管者的足够重视;此外,应认识到只有产业自身的动力要素才能带动其发展的良性循环,政府过于直接的干预可能会带来长期负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晓隽  高汝熹  杨舟  
生物医药产业三高一长的特性,决定了该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空间特征。本文通过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分析,总结出3种发展模式,并进一步剖析了影响生物医药集群式发展的原因、影响要素及其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佳睿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有高水平科研机构为技术基础,有风险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企业自身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政府在法律法规保障、税收优惠、财政资助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进而形成了多个有较强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已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扶持,美国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立立  苏竣  
文章以我国的生物医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政策变迁特征将生物医药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本总结政府治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变迁经历了计划特征明显、规范化和现代化、重点支持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提高全球竞争力等5个阶段,从最初的计划特征明显,逐步开始规范化和现代化,在产业具有一定规模时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并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到现在面向全球发展。研究发现,我国生物医药稳步发展,政策的关注重点逐渐从整个行业到具体环节,政策目标逐步细化,从确定性治理走向试验性治理,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市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洁  
后疫情时期,生物医药产业获得逆势上扬的机遇,但也同样面临风险。本文选择上海3个代表性园区张江、枫林和东方美谷进行跨案例研究,探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风险的各类因素,根据风险因素之间的直接关系建立邻接关系矩阵,按照层级顺序把风险因素分层,建立集群风险系统的ISM解析结构模型。研究发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风险系统的递阶结构中,各风险因素对集群风险系统的诱发程度与作用范围有所差异,各底层要素均对顶层的技术创新基础要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从内源角度,区位和体制是造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风险的重要因素;从外源角度,竞争环境、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环境是重要外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