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6)
2023(5325)
2022(4267)
2021(3727)
2020(2914)
2019(6903)
2018(6565)
2017(12432)
2016(6130)
2015(6673)
2014(6049)
2013(6248)
2012(5384)
2011(4852)
2010(5041)
2009(4623)
2008(4559)
2007(4094)
2006(3615)
2005(3330)
作者
(16794)
(14184)
(13649)
(13091)
(8790)
(6704)
(6306)
(5416)
(5166)
(5086)
(4844)
(4551)
(4442)
(4391)
(4333)
(4314)
(4306)
(4140)
(3982)
(3968)
(3460)
(3418)
(3362)
(3199)
(3142)
(3106)
(3041)
(2990)
(2852)
(2747)
学科
(28093)
经济(28072)
管理(22777)
(20657)
(18534)
企业(18534)
方法(8447)
中国(7166)
(6851)
数学(6822)
(6753)
供销(6749)
数学方法(6681)
业经(6450)
环境(6219)
地方(5568)
(5547)
关系(5471)
(5453)
(5425)
贸易(5420)
(5224)
(4993)
(4862)
(4579)
理论(4445)
技术(4213)
(4170)
银行(4162)
经济关系(4119)
机构
学院(84185)
大学(82818)
(35273)
经济(34604)
管理(33564)
理学(29085)
理学院(28799)
研究(28403)
管理学(28254)
管理学院(28086)
中国(20858)
(17196)
科学(16306)
(15085)
(13445)
(13251)
(13020)
中心(12619)
研究所(12154)
业大(11867)
财经(11799)
(11016)
师范(10922)
北京(10842)
(10827)
(10650)
(10271)
经济学(10094)
农业(10055)
技术(9486)
基金
项目(57907)
科学(46468)
研究(43304)
基金(42405)
(36707)
国家(36418)
科学基金(32083)
社会(28620)
社会科(27201)
社会科学(27194)
(23436)
基金项目(21586)
自然(20252)
自然科(19827)
自然科学(19821)
教育(19672)
自然科学基金(19454)
(18957)
编号(16882)
资助(16797)
成果(13216)
重点(13075)
(13046)
(12608)
(12132)
国家社会(12110)
课题(12047)
创新(11689)
(11334)
科研(10945)
期刊
(39730)
经济(39730)
研究(23903)
中国(18932)
管理(13836)
(12234)
学报(12220)
(12145)
教育(11586)
科学(11191)
大学(9709)
技术(9041)
学学(8939)
农业(8094)
业经(7466)
(7258)
金融(7258)
经济研究(6821)
财经(5484)
(5002)
(4797)
(4719)
问题(4641)
国际(4473)
商业(4309)
(4078)
技术经济(4055)
科技(4002)
(3765)
论坛(3765)
共检索到129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董千里  
我国重型卡车(简称"重卡")制造过程是典型的订单驱动的产品制造供应链,其境外延伸多以产品对外贸易、境外半散件(SKD)和全散件组装(CKD)中心,以及技术输出等方式为主,因此"一带一路"重卡产能合作是以网链绿色延伸境外为特征。从集成场视角考察国内重卡制造供应链,构建以集成场视角识别的、由国内品牌制造商主导网链延伸境外的"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模式,主要以集成体、基核、联接键及其间的关系,体现了中外集成体(企业—企业)间关系、境外基核类型选择与建设,以及与东道国政府—企业、文化、制度等在内的联接键类型选择与建设。在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总成制造、整车组装、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可持续发展网链中,形成品牌制造商作为集成体主导供应链集成,以境外基核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运用多种联接键为综合支持来改变重卡在微笑曲线的低端地位,促进其在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链位置改变与价值提升。"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要明确品牌制造商作为集成体来主导产业链进行绿色延伸,通过集成创新来适应东道国产业地方化、市场化发展要求,以集成创新为基础进行国际产能合作,可以形成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产能转移战略方面的重大差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敏  赵璟  薛伟贤  
文章考察了"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对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GVC)地位提升的影响作用。首先从理论层面论述了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提升GVC地位的作用机理,提出国际产能合作能通过产业转移、创造规模经济利益、技术外溢、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途径提升发展中国家GVC地位。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促进了发展中国家GVC地位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和FDI两种国际产能合作形式对不同GVC地位国家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GVC地位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自区域内的中间品进口对该国GVC地位的提升效应大于FDI;对于GVC地位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来自区域内的FDI的提升效应更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形式(包括保护主义、分离主义在内)的"逆全球化"甚至"去全球化"现象,不仅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合作,而且导致全球贸易增长受到重创。因此,在"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更有助于推动新一轮区域乃至全球化增长。特别是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及合作机制,不仅为促进全球产业转移与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机遇,也势必推动新一轮全球繁荣型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形式(包括保护主义、分离主义在内)的"逆全球化"甚至"去全球化"现象,不仅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合作,而且导致全球贸易增长受到重创。因此,在"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更有助于推动新一轮区域乃至全球化增长。特别是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及合作机制,不仅为促进全球产业转移与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机遇,也势必推动新一轮全球繁荣型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婕  戴翔  万广华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尤其是面临发达国家对中国价值链升级进行“堵截”以及自身传统低成本优势不断弱化的挑战,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价值链攀升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提升中国价值链相对地位方面的确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且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行业促进作用要甚于对低端技术制造业行业,对传统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则要甚于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因此,中国应该坚定不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且应增强自身在中高端技术制造业行业的实力,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发挥传统服务业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粘合”功能,如此才能更好地引领“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构建,进而实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生金  李瑞海  
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深度调整,全球价值链必将由此发生深刻变革重构,因此,对后疫情时代跨境电商如何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研究意义凸显。在对价值链有关研究成果梳理基础上,先对跨境电商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然后,结合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和产业战略,分别从推动战略、推动策略以及推动保障等层面,提出后疫情时代跨境电商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理论框架。最后,重点从政策制度、平台治理、品牌与附加值以及风险防范等几个关键层面,提出了中国跨境电商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具体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目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扭转世界经济持续性放缓的根本路径,在于提高全球经济体生产效率,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特别需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重构全球价值链。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跨越亚欧等区域地区、强调与相关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增长的重大倡议。着眼于构建"一带一路"的全球价值链合作机制,不仅可以为我国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提供机遇,也势必会推动新一轮全球贸易的繁荣型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日益模糊、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确定的今天,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体系、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模式都存在变革的空间和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和平台。"一带一路"推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以互联互通建设和自贸区建设为支撑的双轮驱动过程,本文将系统分析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结构、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充分讨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对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远鹏  
随着国内要素成本提升,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面临重塑,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是中国更加主动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的明智之举。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全球价值链定位的提升,为中国构建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提供上游供给和配套。为此,应进一步鼓励边际产业外移、优势服务业积极投资"一带一路"国家;鼓励企业投资、并购战略性资产,加速形成所有权优势并据此走向"一带一路";适当开放国内市场,推动扩大进口贸易;加大扶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启动"丝路伙伴关系协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先海  余骁  
以"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构建以中国为核心枢纽的双向"嵌套型"全球价值链分工新体系是新时期我国突破"俘获式困境"、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分析表明,发达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相互需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区域内协同发展的迫切诉求使得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双向"嵌套型"价值环流、重塑现有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可能,且我国完全具备成为新型分工体系中核心枢纽环节的基础。在结构体系、运行机制、服务对象以及竞争模式等方面新型价值链分工体系虽有别于现有全球价值链,但双向需求下的"嵌套型"结构使得两者既相互制衡又互为补充。本文进一步指出新型分工体系将从环节专精、链条广延和网络纵深三个维度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提出部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宋婕  
全球价值链在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由于存在"机会不均等"从而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以及存在"地位不平等"从而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等问题,也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面临可持续性难题,因此全球价值链亟待优化和重构。文章在阐释"全球价值链重构"内涵并据此创新性提出测度指标基础上,利用经验数据的测算结果,对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现实效应作出初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主要表现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布局调整层面,即"机会均等"使得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但在"地位平等"层面所获成就有限,突出表现为"一带一路"建设尚未支撑起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根本性改变。继续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在优化和重构全球价值链中的更大作用,需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思路和方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日益模糊、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确定的今天,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体系、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模式都存在变革的空间和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和平台。"一带一路"推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以互联互通建设和自贸区建设为支撑的双轮驱动过程,本文将系统分析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结构、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充分讨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对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过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先海  余骁  
以"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构建以中国为核心枢纽的双向"嵌套型"全球价值链分工新体系是新时期我国突破"俘获式困境"、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分析表明,发达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相互需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区域内协同发展的迫切诉求使得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双向"嵌套型"价值环流、重塑现有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可能,且我国完全具备成为新型分工体系中核心枢纽环节的基础。在结构体系、运行机制、服务对象以及竞争模式等方面新型价值链分工体系虽有别于现有全球价值链,但双向需求下的"嵌套型"结构使得两者既相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澎  李佳熠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借助2004—2014年间的国别数据,实证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和母国双边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可以将我国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生产环节分离出去,为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腾出一定的空间,并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2)我国的先进技术会溢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在提高东道国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促使其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会强化现有的生产模式,使东道国的价值链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3)相比于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价值链地位影响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红  
"一带一路"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积极顺应国际经贸格局新变化,致力于通过强化与亚欧非国家双边贸易往来、双向直接投资、国际金融合作等经贸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价值链转型升级的新型倡议。本文基于双环流的范式分析,引入全球价值链理论,以"一带一路"合作区域为例,探究国际经济贸易的往来合作与发展,实证研究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参与度差距对其出口的影响作用,以检验在全球价值双环流范式下"一带一路"带给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