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9)
2023(14921)
2022(12854)
2021(12009)
2020(10436)
2019(23950)
2018(23675)
2017(46691)
2016(25201)
2015(28310)
2014(28258)
2013(27992)
2012(25940)
2011(23246)
2010(23336)
2009(21637)
2008(21422)
2007(19039)
2006(16304)
2005(14577)
作者
(70819)
(59560)
(59148)
(56693)
(38294)
(28692)
(27333)
(23108)
(22583)
(21542)
(20063)
(20052)
(18846)
(18793)
(18596)
(18546)
(18107)
(17652)
(17202)
(17075)
(14598)
(14574)
(14560)
(13586)
(13493)
(13283)
(13276)
(13095)
(12079)
(11859)
学科
(103526)
经济(103424)
管理(74094)
(73120)
(60092)
企业(60092)
方法(52780)
数学(47452)
数学方法(46878)
(31086)
(28048)
中国(25809)
(24476)
贸易(24472)
(23907)
业经(21021)
(19771)
(19463)
(19420)
财务(19365)
财务管理(19316)
地方(19248)
企业财务(18362)
农业(18354)
(16847)
银行(16821)
(16286)
金融(16283)
(15955)
技术(15641)
机构
大学(357175)
学院(356718)
(151176)
经济(148195)
管理(142143)
理学(123075)
理学院(121834)
管理学(119815)
管理学院(119134)
研究(114449)
中国(89428)
(72823)
(72056)
科学(67948)
(57919)
财经(57371)
(56627)
中心(55601)
(53557)
(52237)
业大(51527)
研究所(51176)
经济学(47307)
农业(45518)
北京(45018)
(44281)
师范(43823)
经济学院(43007)
财经大学(42781)
(42353)
基金
项目(239771)
科学(190347)
基金(176916)
研究(174379)
(153246)
国家(152012)
科学基金(131919)
社会(111664)
社会科(106094)
社会科学(106064)
基金项目(92818)
(92812)
自然(86270)
自然科(84354)
自然科学(84329)
自然科学基金(82870)
教育(81806)
(78323)
资助(74151)
编号(70186)
成果(57219)
(54747)
重点(53491)
(50400)
(49831)
课题(47803)
教育部(47570)
科研(46633)
创新(46569)
国家社会(46410)
期刊
(155912)
经济(155912)
研究(102009)
中国(63411)
(57125)
学报(53074)
(51182)
管理(50912)
科学(48890)
大学(41014)
(38978)
金融(38978)
学学(38682)
教育(34400)
农业(33920)
技术(31746)
财经(28463)
经济研究(25946)
业经(25385)
(24300)
问题(21058)
(19929)
统计(18717)
(18386)
技术经济(17700)
理论(17303)
(17063)
(16468)
国际(16370)
商业(16271)
共检索到52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安强身  胡金焱  于涛  
出借人的平台选择决策理性不足是我国网络借贷风险形成的重要诱因。将出借人对网贷平台的信任分为制度型信任与认知型信任,由平台异质性因素引致的两类信任倾向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出借人的决策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网贷平台信息所对应的解释变量对出借人投资均具有正向作用,但认知型信任在出借人平台选择决策中的权重要大于制度型信任,规模、背景等认知型信任构成的歧视制约了出借人在网贷平台选择上的决策理性。提高出借人决策理性和规范网贷市场发展,需要完善和强化相关制度建设,促进投资者决策信任由认知型信任向制度型信任转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虎锋  张依凡  
信息披露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363家P2P网贷平台2017年2月至7月的月度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管理层信息披露对P2P网贷平台出借人信任的影响,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 P2P网贷平台披露的管理层人数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出借人对平台的信任;(2)出借人倾向于信任董事长具有较高学历和海外经历的P2P网贷平台,而倾向于不信任董事长具有互联网从业背景的平台;(3)管理团队中,高学历人数占比和拥有海外经历人数占比越高,越有利于增强出借人对平台的信任,而互联网从业经历人数占比越高则不利于出借人对平台的信任。提高透明度能够增强出借人对P2P网贷平台的信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秀为  胡珑瑛  王天扬  
网贷成功交易的前提在于出借方建立起对平台的初始信任,而出借方初次接触未进行过交易的平台,往往仅能依靠制度因素为其提供保障,降低交易风险。基于制度信任理论研究构建出借方对P2P平台初始信任产生机理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出借方对制度有效性的感知,显著影响其对平台的初始信任,显著影响其信任倾向的建立,显著影响其对平台质量的感知。在制度环境因素、信任主体因素和平台特征因素(质量、规模、声誉)的共同作用和积极影响下,出借方对平台的初始信任得以建立,且初始信任对其出借意向影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湛  邹欣  
网贷行业的起伏暴露出国内合格投资者教育的缺失。本文从出借人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跨平台出借人与单一平台出借人在投资行为上的差异,以及跨平台出借人具有的一些投资行为特点。研究表明:第一,跨平台出借人占比约为13%,跨平台出借人的投资行为与单一平台出借人的投资行为存在结构性差异。第二,全样本中,跨平台出借人的投资行为更为谨慎,并且跨平台出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投资行为也更为谨慎。第三,跨平台出借人在配置出借金额比例时对网贷平台的信用风险非常敏感。最后,从规范金融中介行为、加强金融中介信息披露和加大对中青年投资者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秀为  胡珑瑛  白忠博  黄琦  
本文以贷方、平台、借方3个网贷交易主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品牌延伸和制度信任理论,建立贷方对平台初始信任向借方转移模型。以2种制度信任因素和3种借方特征因素为解释变量,探究贷方对平台初始信任向借方转移方式。研究表明:贷方对平台初始信任通过其对平台品牌可信性感知向借方转移;制度信任因素、借方特征因素在信任转移中起间接影响作用;情景规范、借方财务状况影响并不显著。进而获得启示:平台在网贷信任建立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应重视针对平台的监管制度建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江洪  杨帅  
在P2P借贷市场中,由于其借款标的通常借助于多个出借人、前期借款人决策的可观察性,以及出借人判断借款人信贷状况时的极大不确定性而异于传统信贷市场。以拍拍贷借贷平台的投标记录为样本,本文对出借人的投资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P2P借贷市场上,潜在出借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受到其前期出借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与盲目模仿他人的投资决策不同,潜在出借人还会对借款项目的风险特征和前期出借人的投资行为进行综合考虑,因此是一种理性羊群行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江洪  杨帅  
在P2P借贷市场中,由于其借款标的通常借助于多个出借人、前期借款人决策的可观察性,以及出借人判断借款人信贷状况时的极大不确定性而异于传统信贷市场。以拍拍贷借贷平台的投标记录为样本,本文对出借人的投资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P2P借贷市场上,潜在出借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受到其前期出借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与盲目模仿他人的投资决策不同,潜在出借人还会对借款项目的风险特征和前期出借人的投资行为进行综合考虑,因此是一种理性羊群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洁  
本文采用我国P2P网贷市场中纯线上运营模式的拍拍贷平台数据,以2015年8月有效投标项目为样本,基于Logistic模型分析了我国P2P网贷环境下的投资人羊群行为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研究表明:投资人的羊群行为是存在且显著的,标的项目已筹集的投资金额和已有的投标人数越多,越能吸引到后续投标,而标的项目相应的借款信息和借款人财务信息也会对吸引后续投标产生一定的影响;投资人对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标的项目,更需要观测其他投资人的决策以获得更多信息,因而更可能产生羊群行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劲  马超群  
本文通过研究人人贷的4543条散标借款交易数据,发现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如收入、学历、房产状况等并不会显著影响借款的满标速度,而借款时间更长,获得网站实地认证或者机构担保,以及通过更多网站审核信息的散标借款会更快获得满标,借款的利率对满标速度有负向的影响。这说明我国P2P网贷市场上出借人对网站的信任是影响出资偏好的核心因素。因此规范我国P2P网贷网站,加强对平台的监管才能为出借人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出借人面对复杂的P2P网络借贷市场也要学会理性独立思考,控制投资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鹏翔  
参考商业银行评估个人信用风险的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拍拍贷平台上的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并对所选指标进行回归得出借款人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我国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加强征信管理和服务,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评分系统,建立资金保证池保障客户安全,加大网贷平台信用信息保护力度等。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鹏翔  
参考商业银行评估个人信用风险的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拍拍贷平台上的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并对所选指标进行回归得出借款人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我国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加强征信管理和服务,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评分系统,建立资金保证池保障客户安全,加大网贷平台信用信息保护力度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杰  郭紫嫣  靳景玉  
近年来,我国P2P网贷平台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暴雷"不断,大量平台停业或倒闭的原因有待深入研究。基于网贷之家披露的3 842家P2P网贷平台数据的分析表明,平台实力、风控能力、业务模式及行业监管等方面的因素显著影响P2P网贷平台的生存状况:注册资本金不足、未披露实缴资本、注册城市等级低、无国资系背景、无上市/风投系背景、无资金银行存管、无第三方担保/垫付/保险、无抵(质)押物/风险准备金、有天标/1月标、不允许自动投标和债权转让、未加入监管协会、无ICP经营许可证的平台死亡风险较高且生存时间较短,其中无上市/风投系背景、无资金银行存管、未加入监管协会、无ICP经营许可证的平台生存状况更加严峻;不同因素对问题平台三种死亡状态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跑路风险最大的为无资金银行存管、无第三方担保/垫付/保险、无抵(质)押物/风险准备金、无ICP经营许可证的平台,提现困难风险最大的为无资金银行存管、无第三方担保/垫付/保险、有天标/1月标、不允许自动投标和债权转让、未加入监管协会的平台,而无国资系背景、未加入监管协会、无ICP经营许可证是导致平台停业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燕春  周浩然  
作为新兴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大创新,P2P网络借贷中最重要的是对风险的把控,而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地揭示借贷交易风险。从借款人披露的信息来看,除了基本的个人信息以外,还包括对借款用途的披露。本文以"人人贷"平台的交易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借款人披露的借款用途和借款成功率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进一步将借款用途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借款用途对融资可得性和平台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借款人明确披露借款用途能够提高借款成功率。投资人更偏好于生产性用途的借款人,但是这种偏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庆田  胡伟伟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分析P2P网贷出借人的价值共创行为与其对P2P网贷满意度的关系,并探讨出借人价值需求特征对该关系的调节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行为和公民行为均正向影响P2P网贷出借人的满意度,且参与行为对P2P网贷出借人满意度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出借人的学习价值需求和经济价值需求均对价值共创行为和P2P网贷出借人满意度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且调节效应均表现为增强作用。针对上述结论得出利用价值共创提升P2P网贷出借人满意度的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少甫  李逸翔  裴逸杰  
自2013年起,P2P网贷平台倒闭趋势日渐显著,并于2015年下半年爆发。资信因素是预测平台未来能否正常经营的重要参考,包含了资金实力、运营水平与债权流动性等方面。本文将正常经营定义为未出现重大经营问题。本文基于中国2193家P2P网贷平台的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平台资信因素对正常经营的影响,并检验了模型预测能力。研究发现,注册地、所有的交易资金保障方式、用户资金托管制度、短期债权转让期限等因素对平台正常经营有显著影响,而注册资本、注册时间、风险保证金托管制度、长期债券转让期限等因素则没有显著影响。模型对识别问题平台有良好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