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4)
- 2023(14777)
- 2022(12827)
- 2021(11999)
- 2020(9724)
- 2019(22371)
- 2018(22301)
- 2017(41921)
- 2016(22644)
- 2015(25384)
- 2014(25591)
- 2013(25343)
- 2012(23484)
- 2011(21273)
- 2010(21355)
- 2009(19346)
- 2008(18858)
- 2007(16687)
- 2006(14868)
- 2005(13482)
- 学科
- 济(96443)
- 经济(96350)
- 管理(62889)
- 业(60661)
- 企(48989)
- 企业(48989)
- 方法(38391)
- 数学(32679)
- 数学方法(32316)
- 中国(28786)
- 农(26522)
- 地方(25535)
- 业经(22553)
- 财(21396)
- 学(20435)
- 制(17872)
- 农业(17784)
- 贸(17472)
- 贸易(17453)
- 易(16811)
- 银(16433)
- 银行(16394)
- 融(16057)
- 金融(16056)
- 行(15834)
- 理论(15604)
- 和(15339)
- 环境(15310)
- 技术(14809)
- 发(13974)
- 机构
- 大学(321966)
- 学院(321308)
- 济(127915)
- 管理(126555)
- 经济(124935)
- 研究(113127)
- 理学(108136)
- 理学院(106894)
- 管理学(105153)
- 管理学院(104576)
- 中国(85943)
- 京(70628)
- 科学(69403)
- 财(58634)
- 所(57196)
- 农(51789)
- 研究所(51729)
- 中心(50942)
- 江(48150)
- 业大(46802)
- 财经(46117)
- 北京(45520)
- 范(44699)
- 师范(44302)
- 经(41866)
- 院(41318)
- 农业(40167)
- 州(39688)
- 经济学(37169)
- 师范大学(35897)
- 基金
- 项目(215069)
- 科学(168536)
- 研究(160066)
- 基金(153719)
- 家(133502)
- 国家(132320)
- 科学基金(113327)
- 社会(98942)
- 社会科(93637)
- 社会科学(93609)
- 省(84374)
- 基金项目(81722)
- 自然(73154)
- 教育(72969)
- 自然科(71441)
- 自然科学(71426)
- 划(71020)
- 自然科学基金(70119)
- 编号(66465)
- 资助(63066)
- 成果(54129)
- 发(49584)
- 重点(48172)
- 部(46814)
- 课题(46278)
- 创(44618)
- 创新(41552)
- 项目编号(40652)
- 科研(40541)
- 教育部(40085)
- 期刊
- 济(150048)
- 经济(150048)
- 研究(100188)
- 中国(67089)
- 学报(48961)
- 管理(48324)
- 农(47858)
- 科学(46466)
- 财(42820)
- 教育(40371)
- 大学(37033)
- 学学(34534)
- 农业(33482)
- 融(32498)
- 金融(32498)
- 技术(28302)
- 业经(25872)
- 经济研究(23399)
- 财经(22300)
- 问题(19130)
- 经(19000)
- 图书(18520)
- 业(17365)
- 理论(16758)
- 科技(15690)
- 技术经济(15457)
- 实践(15352)
- 践(15352)
- 现代(15053)
- 商业(14982)
共检索到492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建华 张春颖
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状况可知,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模式所产生的金融市场风险和安全隐患也日益显现。监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将促使第三方支付市场清算成本降低、盈利方式变革、竞争焦点改变市场格局重塑、市场监管趋于严格等,第三支付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网联模式监管特点,提出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建议:着力拓展支付场景,延伸产业链条,开拓海外市场空间,完善政策体系,破除市场垄断。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白可秀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使得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及分类得以明确。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网络支付,即具备一定经济实力、信誉及保障的商业机构,运用互联网对接而达成交易双方目标,完成买卖交易。第三方支付现状及其发展第三方支付的现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鸣
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日常化、中立性的服务虽不具有犯罪的性质,但客观上极易被犯罪所利用。第三方支付因交易对象与内容不同分为代理型服务关系与契约型服务关系,为避免不加区别地将中立帮助行为作为帮助犯处理,防范司法犯罪圈不当扩张带来的不利后果,宜以客观归责理论为依据,明确第三方支付中立帮助行为的责任形态与依据,划分中立帮助行为可罚与不可罚的界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一稀 李纳
第三方支付可谓是互联网金融的"源头"之一。本文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在支付业务、渠道业务、基础金融服务及虚拟货币四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并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在这四个领域相对于银行的优势,认为其暂无法由银行所取代。同时,本文对第三方支付在这四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金融 银行 虚拟货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宗敏
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同时,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网联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宗敏
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同时,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网联平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客户备付金 第三方支付机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世军
本文从产业集群协同背景角度出发,阐述了产业集群协同背景下第三方物流运作的三种模式,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与产业集群的相关性,指出了发展第三方物流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产业集群协同背景下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第三方物流 问题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彪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号令)首次明确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法律主体地位,使我国对第三方支付产业的规范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同时,从监管实践看,如何使监管制度能够更好地满足第三方支付创新活力,进而促进其健康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国光 温丽艳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蓬勃发展,行业监管漏洞、资金风险隐患等诸多问题逐渐显露。为了规范和管理第三方支付行业,推动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清算平台——网联应运而生。针对网联模式下交易双方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的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索,并以支付宝支付平台为例提出在"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预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负债"下设置"支付宝"或"余额宝"二级科目的建议。
关键词:
网联 第三方支付 支付宝 会计处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海林
现代市场经济促成了“两个人世界”的形成 ,被忽略的第三方是导致资源环境问题与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在利益化取向的人类行为中 ,必须提高主体的道德习惯和信仰 ,才能在利益的相互角逐中兼顾第三方的利益 ,即生态环境和“不在场”的下一代人的利益
关键词:
利益化行为 第三方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兵 宋华
第三方支付近几年发展迅速,而且在互联网金融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三方支付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然而随着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第三方支付自身所暴露出的风险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要促进第三方市场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风险 法律监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晓阳
本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理推理、实证研究等方法,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了平台构建研究。本研究首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构建思路,并探索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信息平台 构建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玉国 袁泽沛
网联清算运行后,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有涉及银行的结算业务必须通过网联清算处理,由此给第三方支付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从网联45个股东中抽取16家支付机构,分成大、中小两组,分别利用Eviews 7.2就两组样本2017年8月31日~2018年10月31日共14个月的数据,选取固定效应进行面板回归,实证分析发现:网联清算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溢出效应更多表现为正溢出,对第三方支付中小机构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建议第三方支付机构应主动承接溢出效应,开展多种金融服务业务,建成生活型金融平台,有条件的大机构应尽快进军国际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带来的不仅是旅游的狂热,也同时催生了网上购物热潮,吃喝玩乐、家电家装以及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的用户数量大增,而这一切都与第三方支付直接相关。从最初的"无证驾驶"到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5月发放首批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证(即所谓"牌照"),我国支付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创新的速度以及竞争的程度都在加深。多少"钱景"值得众多机构趋之若鹜?又有多少"险景"隐在其中?而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以"非金融机构"的身份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业务可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志良 李伟平 曹增和 周俊才 李新耀 张捷 黎明 陈颖 奚波 杨彬
支付服务体系是一国经济金融运行与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之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人民银行跨行支付清算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系统为基础、专业清算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为重要补充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支付服务市场体系和专业化分工格局,支付机构在零售支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借助电子商务的兴起,支付机构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自身机制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