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3)
- 2023(18246)
- 2022(15885)
- 2021(14770)
- 2020(12740)
- 2019(29183)
- 2018(29020)
- 2017(55403)
- 2016(30509)
- 2015(34381)
- 2014(34356)
- 2013(33947)
- 2012(31000)
- 2011(27910)
- 2010(27618)
- 2009(25483)
- 2008(25104)
- 2007(22172)
- 2006(19099)
- 2005(16491)
- 学科
- 济(118472)
- 经济(118339)
- 管理(88858)
- 业(84376)
- 企(70025)
- 企业(70025)
- 方法(59644)
- 数学(52111)
- 数学方法(51442)
- 财(32584)
- 农(31937)
- 中国(28850)
- 学(28016)
- 业经(26845)
- 贸(23309)
- 贸易(23304)
- 地方(23043)
- 易(22607)
- 务(21485)
- 财务(21399)
- 财务管理(21356)
- 农业(21343)
- 制(20703)
- 企业财务(20235)
- 理论(19679)
- 和(18793)
- 技术(18650)
- 环境(18104)
- 银(17344)
- 银行(17260)
- 机构
- 大学(437951)
- 学院(435731)
- 管理(172131)
- 济(167400)
- 经济(163717)
- 理学(150229)
- 理学院(148536)
- 管理学(145630)
- 管理学院(144857)
- 研究(142458)
- 中国(104294)
- 科学(94041)
- 京(92145)
- 农(80766)
- 财(75250)
- 所(73069)
- 业大(72594)
- 研究所(67341)
- 中心(66544)
- 农业(64294)
- 江(62340)
- 财经(61631)
- 北京(57271)
- 范(56226)
- 经(56055)
- 师范(55511)
- 院(51219)
- 州(50879)
- 经济学(49699)
- 技术(47171)
- 基金
- 项目(306042)
- 科学(237938)
- 基金(221332)
- 研究(214035)
- 家(196233)
- 国家(194653)
- 科学基金(165673)
- 社会(132708)
- 社会科(125716)
- 社会科学(125679)
- 省(120489)
- 基金项目(118026)
- 自然(112312)
- 自然科(109713)
- 自然科学(109677)
- 自然科学基金(107698)
- 划(102083)
- 教育(98579)
- 资助(91844)
- 编号(87006)
- 成果(69081)
- 重点(68652)
- 部(66049)
- 发(63852)
- 创(63012)
- 科研(59907)
- 课题(59131)
- 创新(58895)
- 计划(58584)
- 大学(56452)
- 期刊
- 济(173325)
- 经济(173325)
- 研究(116001)
- 学报(80051)
- 中国(75750)
- 农(71550)
- 科学(67999)
- 管理(58774)
- 大学(58356)
- 财(58128)
- 学学(55134)
- 农业(49252)
- 教育(42309)
- 技术(36583)
- 融(32701)
- 金融(32701)
- 业经(29866)
- 财经(29041)
- 经济研究(28320)
- 图书(25999)
- 业(25975)
- 经(24760)
- 问题(22742)
- 版(22565)
- 科技(21782)
- 理论(20833)
- 技术经济(20697)
- 业大(20681)
- 统计(20368)
- 商业(20069)
共检索到611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红波 王颖颖 刘增金
网络餐饮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网络餐饮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利用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追溯信息信任对消费者网络食品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50.10%的受访者相信可追溯信息有利于保障质量安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投标价格、追溯信息信任、了解渠道、年龄、总人口、老人情况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网络餐饮食品的支付意愿,追责难度变量对其影响不显著;在当前状况下认为追责难度大的消费者,追溯信息信任变量显著影响其支付意愿,但追溯信息信任变量对认为追责容易的消费者影响不显著;相比于普通网络餐饮食品,消费者愿意为1份价值50元的建立了可追溯信息的网络餐饮食品平均额外支付2.89元,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应瑞瑶 侯博 陈秀娟 徐玲玲
本文以中国无锡的消费者为案例,构建了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猪肉轮廓,引入Becker-Degroot-Marschak实验拍卖法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并借助多变量Pr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的支付意愿高于对事后追溯属性的支付意愿,且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中猪肉品质检测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消费者年龄、学历、收入等个体特征与消费者健康状况、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食品安全满意度以及对食品安全标识的信任程度等因素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不同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本文认为,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生产者生产融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林海 徐玲玲 王晓莉
与普通食品相比较,可追溯食品生产所增加的成本(额外成本)如何合理分担是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而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生产成本增加所形成的额外价格的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又是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基础。本文基于Logistic、Interval Censored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影响消费者额外价格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不高且有38%的消费者不愿意支付额外价格,而承担额外价格的30%及以下是具有支付意愿的95.8%的消费者的选择。研究还表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程度、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的共同因素;而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态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丞
以无公害猪肉这一安全食品为例,本文利用2008年7月在福建省厦门市的调查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影响中国消费者对安全食品支付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是"是否愿意支付额外费用"和"愿意支付多少额外费用"这两个决策过程的统一。消费者的主观知识,安全食品的购买频率,对食品安全公共机构的信任程度,消费者关于安全食品对健康、野生动植物和环境的利益的信念以及对安全食品的态度显著正向影响其对安全食品的额外费用支付意愿;消费者关于安全食品对健康、野生动植物和环境的利益的信念,对安全食品的态度和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愿意对安全食品支付的额外费用。社会经济变量和人口统计变量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增金 乔娟 沈鑫琪
食品可追溯体系有助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追溯标签作为辨别是否可追溯食品的主要手段,消费者对追溯标签的信任水平及其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值得特别关注。基于西安市的实地调研,依据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利用假想价值评估法并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研究偏好异质性约束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猪肉偏好可分为质量安全偏好型、高品质偏好型和廉价偏好型,在质量安全偏好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水平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而在其他偏好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水平的影响则并不显著;质量安全偏好型和其他偏好类型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43.64元/kg和4...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林
碳标签制度是一种新型技术性贸易措施,在食品安全管理中作用显著。但若在食品包装上加贴标签,势必会导致产品成本提高、价格提升,给消费者对碳标签食品的消费支付意愿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借助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消费者对碳标签食品的支付意愿,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剖析影响消费者碳标签食品购买支付意愿的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对碳标签食品的认知度严重偏低,消费者对碳标签的认可度和态度与其碳标签商品购买支付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年龄、学历和收入个体的特征值对碳标签商品购买支付意愿也有正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标签食品 消费行为 支付意愿 消费认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小霞 于冷
调查表明,上海市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已有较高的认知,但对绿色食品的了解还较少。消费者对大米的安全性评价较好,对绿色大米的认知也较高,但是绿色大米的购买率却不高。通过对影响绿色大米认知和购买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消费者的年龄、学历、收入以及对绿色食品的认知会对绿色大米的认知和购买产生较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绿色大米 消费者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增金 乔娟 李秉龙
为了解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偏好情况,基于北京市实地调研的400份消费者问卷数据,利用假想价值评估法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重点关注的是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并选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市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认知水平较低;但信息强化后,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又表现出较高的认可程度,只有4.75%的受访者不愿意为可追溯牛肉支付额外价格;然而,只有20.00%的受访者愿意为每千克可追溯牛肉额外多支付至少20元,参考当前北京市可追溯牛肉的市场价格,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还是偏低;风险感知障碍、辨别能力障碍、经济实力障碍、牛肉购买数量和年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杨 乔娟
本文在依据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需求函数确定消费者购买决策准则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了北京市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态度、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较低,对可追溯食品的购买意愿不显著;除了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是否是家庭主要食品购买者、收入水平、对安全信息的关心、年龄、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食品安全责任人重视程度等是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购买意愿的非常显著性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守礼 王威 顾海英
转基因食品在全世界引起激烈争论。了解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接受程度 ,对于制定转基因食品的管制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的研究使用了多种的方法估计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国内的研究还很少见。本论文使用假设评价法 ,通过对上海市 3 0 0个家庭问卷调查 ,发现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 ,普及农业生物科技知识非常必要。尽管消费者认为自己非常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 ,但在实际购买中 ,他们更多的考虑还是价格和收入。上海消费者对于为转基因加贴特殊标签持较强烈的支持态度 ,对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反感程度要小于对转基因动物食品的反感程度。二元logit回归的结果表明 ,在传统大豆和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新建 董涛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其溢价支付意愿重要因素。本文以有机水果为例,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有机水果溢价的支付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等统计变量以及消费者对有机食品在食品安全、口感品质、时尚性等认知方面的因素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有机食品溢价 消费认知 支付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园园 齐振宏 张董敏 冯良宣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的感知风险及购买意愿不仅事关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决策,而且事关转基因食品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武汉市384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二步模型,对消费者的GMF感知风险及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消费者对GMF的感知风险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即:人体健康风险、社会经济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和食品功能风险。其中,前三者显著影响消费者对GMF的购买意愿,食品功能感知风险对GMF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林海 王淑娴 Wuyang Hu
本文基于中国猪肉全程供应链体系的主要环节的安全风险,界定了猪肉的可追溯信息,并以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七个试点城市的1489个消费者为调查对象,运用选择实验(choice experiment)方法,借助混合Logit(mixed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1atentclassmodeling)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结论显示,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与支付意愿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对质量认证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外观和可追溯信息;相对于政府认证,消费者更偏好于国内第三方机构认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旭东 乔娟 李秉龙
以广州市和哈尔滨市730位消费者调查问卷为依据,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数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缺乏基本的认知与了解;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量、有60岁以上老人、食品支出、家庭食品主要购买者等因素仍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食品的首要因素;受教育程度是基本因素,它决定了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水平、对实施食品可追溯重要性的评价以及对可追溯食品比不可追溯食品更安全观点的认同,上述认知、评价及相关观点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认证食品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淡化了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感知、削弱了其购买意愿,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胜 汪欣 卢扬
食品安全和生态友好是有机食品的两个重要信任属性,但食品安全和生态友好对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机理仍有待揭示。在消费者价值观的调节作用下,以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为中介变量,探讨消费者有机食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食品安全和生态友好分别通过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正向影响有机食品溢价支付意愿,消费者价值观在食品安全对溢价支付意愿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据此提出,有机食品企业应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有机食品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对有机食品信任属性的感知,加强消费者与有机食品的信任连接,并将其转化为消费者溢价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