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4)
- 2023(11298)
- 2022(9821)
- 2021(9152)
- 2020(7827)
- 2019(17847)
- 2018(17779)
- 2017(34475)
- 2016(18988)
- 2015(21289)
- 2014(21480)
- 2013(20886)
- 2012(19283)
- 2011(17521)
- 2010(17687)
- 2009(16770)
- 2008(16405)
- 2007(15184)
- 2006(13077)
- 2005(11814)
- 学科
- 济(75944)
- 经济(75867)
- 管理(52050)
- 业(48862)
- 企(40048)
- 企业(40048)
- 方法(35129)
- 数学(30848)
- 数学方法(30547)
- 农(21437)
- 财(20114)
- 中国(19867)
- 制(17933)
- 学(17533)
- 贸(16139)
- 贸易(16133)
- 业经(16044)
- 易(15626)
- 地方(14472)
- 银(13244)
- 银行(13195)
- 农业(13170)
- 体(13140)
- 融(12975)
- 金融(12967)
- 理论(12739)
- 务(12648)
- 行(12618)
- 财务(12611)
- 财务管理(12581)
- 机构
- 学院(272072)
- 大学(270349)
- 济(108701)
- 经济(106267)
- 管理(100939)
- 研究(92678)
- 理学(86161)
- 理学院(85177)
- 管理学(83505)
- 管理学院(83011)
- 中国(71466)
- 科学(58534)
- 京(57679)
- 财(51290)
- 农(50064)
- 所(48467)
- 研究所(43956)
- 中心(43044)
- 业大(42166)
- 江(42046)
- 财经(40610)
- 农业(39743)
- 经(36673)
- 北京(36246)
- 范(35559)
- 师范(35119)
- 经济学(33498)
- 州(33292)
- 院(33249)
- 技术(30664)
- 基金
- 项目(177995)
- 科学(138628)
- 研究(128152)
- 基金(127534)
- 家(112091)
- 国家(111226)
- 科学基金(94101)
- 社会(78840)
- 社会科(74560)
- 社会科学(74537)
- 省(70443)
- 基金项目(66990)
- 自然(61917)
- 自然科(60515)
- 自然科学(60495)
- 教育(60076)
- 划(59566)
- 自然科学基金(59426)
- 编号(53741)
- 资助(53127)
- 成果(43695)
- 重点(40746)
- 部(39056)
- 发(38319)
- 课题(37284)
- 创(36677)
- 科研(34550)
- 创新(34330)
- 计划(33091)
- 教育部(33028)
- 期刊
- 济(122242)
- 经济(122242)
- 研究(77292)
- 中国(53602)
- 学报(46472)
- 农(45268)
- 财(41150)
- 科学(40641)
- 管理(36058)
- 大学(33899)
- 学学(32060)
- 农业(30071)
- 教育(29820)
- 融(26571)
- 金融(26571)
- 技术(23642)
- 业经(21858)
- 经济研究(20572)
- 财经(20466)
- 经(17632)
- 业(15921)
- 问题(15917)
- 商业(14172)
- 版(13938)
- 贸(13423)
- 图书(13359)
- 理论(13284)
- 技术经济(13216)
- 统计(13158)
- 实践(11917)
共检索到404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振杰 李平
实体零售市场与网络零售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引人深思。本文研究发现零售业企业数量与实体零售企业市场集中度呈显著负相关,新企业进入率与市场集中度呈显著正相关。企业数量、新企业进入率对零售市场的市场结构起到主效应作用。本文通过调节效应和增长贡献率分析发现:网络零售的崛起挤占了实体零售市场空间,导致企业数量对实体零售企业市场集中度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振杰 李平
实体零售市场与网络零售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引人深思。本文研究发现零售业企业数量与实体零售企业市场集中度呈显著负相关,新企业进入率与市场集中度呈显著正相关。企业数量、新企业进入率对零售市场的市场结构起到主效应作用。本文通过调节效应和增长贡献率分析发现:网络零售的崛起挤占了实体零售市场空间,导致企业数量对实体零售企业市场集中度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洁
本文基于网络零售和实体零售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之间到底是"挤出"还是"溢出"的两大假设,并采取实证研究的方式,就网络零售发展对实体零售总体情况及不同类别零售市场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研究认为,网络零售对实体零售发展总体上而言确实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尤其是对纺织服装鞋帽类零售市场、日用品及文化用品市场等价格比较低廉、竞争比较激烈(价格比较透明)、物流(交通运输)配送比较便捷、物流成本比较低廉的实体零售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零售对实体零售的发展也并非单纯的"挤出"效应,也会对一些实体零售市场(譬如电器通讯器材电子设备市场和家具五金及装饰材料市场)产生"溢出"效应,且对不同类型实体零售市场具有不同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网络零售 实体零售 实证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国顺 何芳菲
顾客需求、企业发展需求及成本要素共同作用于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受各要素影响,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协同的形态从市场探索发展至双渠道共生,再至双渠道协同,并向更高层次的协同形态演进。在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的协同演进过程中,各要素可能是推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导致二者在协同演进过程中出现冲突。通过解决冲突可加强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的协同程度,提高优势资源的共享率,并形成新的协同形态。
关键词:
实体零售 网络零售 渠道协同 零售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瑾
自网络零售平台兴起,网络零售规模的急剧扩张对实体零售业效率起到怎样的影响开始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本文选取2012-2021年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网络零售业市场扩张对实体零售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零售业市场扩张对实体零售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发挥负向作用。具体来说,对综合零售、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零售、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零售这五大类细分行业负面作用更为显著。更进一步发现对于那些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的零售企业而言,网络零售业市场扩张反而可能会带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关键词:
零售业 网络零售 零售业效率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小峰 陈国华 李真
为探寻零售网络的演化规律,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构建零售网络结构模型。通过对agent、环境以及交互规则的描述和分析,描述了零售网络结构;利用Multi-agent仿真方法模拟零售网络在平稳需求、递增需求、近似实际数据需求3种需求情况下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零售网络零售商数目、平均适应度、均价、死亡率与新增率的演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零售网络系统沿演化路径经过若干个周期循环之后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在近似实际数据需求和递增需求驱动下,系统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零售商的平均适应度与产品成交均价不存在相关性,用演化的观点阐述长期价格战的不合理性;另外,零售商的死亡率与新增率的演化特征解释了现实零售网络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卫
互联网发展对零售业态升级产生了变革性影响,网络与实体零售是否能够实现合作共赢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从“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双重维度理论剖析网络消费与实体零售的内在关联机制,进而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网络零售对实体零售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消费对于实体零售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初期网络消费会抑制实体零售发展,即存在“挤出效应”,后期则会促增实体零售发展,形成良性的“溢出效应”;网络消费对于分行业实体零售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特征,对于纺织服装、日用品及文化用品市场等实体零售业长期具有挤出效应,而对于电器通讯器材及家具等实体零售业的溢出效应则相对较强;机制分析表明,网络消费所引致的消费规模扩张和消费质量升级是实现对实体零售业良性溢出的重要路径。据此,本文提出应强化实体与网络零售的融合发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以期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鸿鹰 刘玉奇
零售在消费品交换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发展的视角来看,零售组织有利于促进消费品市场的一些结构性变化,进而有利于消费品市场的成长。这些结构性变化包括:提高消费者购物能力,发现并优化消费需求;培育消费品市场,丰富市场体系;提供品类可选择性,影响消费品市场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零售组织促进消费品市场成长的功能,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博
零售电子商务开展十几年来,一直是由没有实体店铺的虚拟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因为销售对象分布范围广,配送范围大,从而导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电子商务向区域化发展将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而开展区域性电子商务要以实体零售企业为主。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交易安全措施、物流配送都有一定的保障,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上网人群,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市已经具备了开展区域性电子商务的条件。
关键词:
零售 电子商务 区域性 实体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涛
对于开放背景下中国零售组织的结构政策,政府处于两难处境。本文分析认为,在目前开放条件下,在短期内,为与跨国零售企业竞争的需要,政府应鼓励国内零售企业作大作强,多形成几个国内零售寡头与跨国零售企业进行竞争,构建以寡头市场为主的市场结构;从长远来看,从消费者利益考虑,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将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文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开放条件 零售组织 规模结构 空间结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蕾
零售企业的效率高低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客观比较不同渠道零售企业的效率,有助于认清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找出提高零售企业效率的途径。选取纯实体零售企业、网络零售企业、多渠道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其2011—2015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测算比较。结果显示:多渠道零售企业和网络零售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是1.026和1.286,远高于纯实体零售企业的效率0.943;通过DEA测算,2011—2015年零售企业的技术效率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变化,其中网络零售企业的技术效率最高,多渠道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丽娟
本文以实体店、网络零售店与多渠道零售店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13-201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并以此分析我国零售企业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多渠道零售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为1.126,网络零售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为1.386,远超纯实体零售企业的生产率,经数据包络测算,2013-2017年零售企业的技术效率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技术效率按从大到小排序为网络店、多渠道零售店、实体店;零售企业效率低下是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英娜 伍雪梅
零售产业开放后,外资通过向中国输出技术、资金和管理等资源在优化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提高流通产业整体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零售流通业的产业控制力和持续向好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本文以中国零售市场开放后1999—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从产业生存发展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三个方面构建了零售流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开放后的中国零售流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零售流通业在开放后虽然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整体竞争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产业的控制力在减弱。总体看来外资进入后零售流通产业的安全性尚可,但由于安全评价值的走向趋势并不明朗,需要保持警惕。
关键词:
零售流通产业 产业安全 开放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巩永华 郝艺 邢光军
新零售时代实体零售商开始尝试通过入驻第三方返利网络平台的方式布局双渠道战略。基于返利网络渠道定价和返利策略这一视角,建立零售商双渠道销售模型,研究实体零售商入驻第三方返利平台的条件、商品最优售价及第三方返利平台向消费者提供的最佳返利策略。研究表明,消费者的低返利兑现率对实体零售商有利,随着返利兑现率的提高,实体零售商采取仅通过返利网络渠道销售商品,到两种销售渠道混合的策略,最终到单一的实体渠道策略的转变。消费者对返利网络渠道的接受程度越高,越能提高实体零售商与第三方返利平台合作的积极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验证所得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嵘
零售业态模式由传统的实体零售向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并行发展成为当前零售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本文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采用我国2017-2021年省域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数据,通过测算流通业集聚水平,实证研究了零售业态模式转型前后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对流通业集聚产生的影响贡献度差异,剖析零售业态模式转型对流通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均会促进我国流通业的集聚,但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对流通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贡献度呈现较大差距,实体零售向网络零售业态模式转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流通业的集聚水平,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弱,而在西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流通业集聚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政府对流通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密切相关,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