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9)
- 2023(10034)
- 2022(8290)
- 2021(7414)
- 2020(6316)
- 2019(14008)
- 2018(13748)
- 2017(26728)
- 2016(14051)
- 2015(15401)
- 2014(15243)
- 2013(15041)
- 2012(13405)
- 2011(11834)
- 2010(12001)
- 2009(11799)
- 2008(11919)
- 2007(11036)
- 2006(9894)
- 2005(9395)
- 学科
- 业(77607)
- 企(72883)
- 企业(72883)
- 管理(64877)
- 济(63371)
- 经济(63258)
- 业经(26711)
- 财(25658)
- 方法(25570)
- 农(22325)
- 务(19682)
- 财务(19664)
- 财务管理(19645)
- 企业财务(18589)
- 制(18539)
- 数学(17760)
- 数学方法(17621)
- 农业(16238)
- 技术(16194)
- 体(14145)
- 中国(13800)
- 划(13487)
- 策(12867)
- 和(12864)
- 体制(12651)
- 理论(12289)
- 企业经济(11292)
- 经营(10993)
- 技术管理(10955)
- 贸(10678)
- 机构
- 学院(210122)
- 大学(204980)
- 济(90727)
- 经济(89025)
- 管理(88586)
- 理学(75951)
- 理学院(75239)
- 管理学(74410)
- 管理学院(74006)
- 研究(61661)
- 中国(50660)
- 财(46551)
- 京(42040)
- 财经(36194)
- 科学(34333)
- 江(33164)
- 经(32705)
- 农(31709)
- 所(29203)
- 中心(28824)
- 业大(27419)
- 经济学(27119)
- 财经大学(26570)
- 商学(25861)
- 北京(25776)
- 州(25689)
- 商学院(25637)
- 研究所(25602)
- 农业(24617)
- 经济学院(24489)
- 基金
- 项目(134135)
- 科学(110019)
- 基金(101521)
- 研究(100494)
- 家(85920)
- 国家(85179)
- 科学基金(77268)
- 社会(68166)
- 社会科(64780)
- 社会科学(64767)
- 基金项目(54456)
- 省(52822)
- 自然(49400)
- 自然科(48380)
- 自然科学(48370)
- 自然科学基金(47580)
- 教育(44632)
- 划(42294)
- 资助(39593)
- 编号(39490)
- 业(32491)
- 创(31905)
- 制(31853)
- 成果(30925)
- 部(30044)
- 重点(29020)
- 创新(28833)
- 国家社会(28626)
- 发(27988)
- 人文(26867)
- 期刊
- 济(108392)
- 经济(108392)
- 研究(62554)
- 财(40727)
- 中国(40290)
- 管理(38947)
- 农(31220)
- 科学(26249)
- 学报(24371)
- 农业(21319)
- 业经(20487)
- 融(20241)
- 金融(20241)
- 大学(20210)
- 学学(19334)
- 技术(19188)
- 财经(18598)
- 经济研究(16409)
- 经(15996)
- 教育(15045)
- 问题(13855)
- 业(13247)
- 技术经济(12670)
- 财会(12389)
- 现代(11987)
- 商业(11207)
- 会计(10394)
- 世界(10358)
- 贸(10198)
- 经济管理(9724)
共检索到317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亮
本文重点分析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广度和深度的空间外溢效应及其有效边界,并以200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和静态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制造业集聚规模和专业化集聚在内生交互效应的作用下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关系。第二,随着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的扩大,网络零售对邻近地区制造业集聚规模和专业化集聚均产生"U型"空间外溢效应,且这两个空间外溢效应分别在地理距离为1 400公里和2 000公里处达到最大。第三,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规模和专业化集聚的"U型"空间外溢效应的有效边界分别为1 100~1 600公里和1 700~2 000公里。在有效边界范围内,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的空间外溢效应并没有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出现衰减。因此,网络零售有利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均衡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莹 万敏
网络零售的发展会显著促进本地商贸流通业集聚广度和深度,本文基于2010-2017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SDM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商贸流通业的集聚规模和专业化集聚在内生交互效应的作用下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关系;随着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网络零售会对周边地区商贸流通业的集聚规模和专业化集聚产生负向的空间外溢效应。因此,忽视网络零售对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外溢效应,会进一步扩大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发展差距,不利于区域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亮
本文提出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的推拉理论机制。基于三种空间关联模式,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的直接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空间外溢效应,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均产生深远的长期影响。(2)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产生"倒U型"直接效应和"U型"空间外溢效应,空间外溢效应的最强作用距离为400公里。(3)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空间外溢效应的有效边界为1000公里,在有效边界范围内,空间外溢效应并没有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本文利用2003—2009年247个城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制造业效率,且能够通过空间外溢效应提升周边地区制造业效率,空间外溢系数达到了0.864。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会通过竞争效应、专业化效应以及外部性等途径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制造业效率。鉴于此,政府应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突破影响空间外溢效应区域边界的自然条件和制度约束,加大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积累和投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泳泽 刘大勇 宣烨
本文利用全国230个城市数据,以经济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及衰减边界。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表现较为明显,并且这种空间外溢效应会存在具有空间衰减特征的地理边界,在200公里以内为空间外溢的密集区域,500公里为空间外溢的"半衰"距离,省界对空间外溢效应的发挥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怡爽 赵果庆
中国制造业对FDI的空间依赖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文献所证实,但大多数文献都忽略了汽车制造业对FDI产业的空间依赖性。本文依据统计数据把中国汽车制造业分为内资汽车制造业和FDI汽车制造业,并以2003~2008年数据分别检验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时,用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估计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相邻效应、集聚效应和FDI汽车制造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汽车制造业对FDI汽车制造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FDI汽车制造业对内资汽车制造业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以资产为载体的技术溢出更突出。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仍处地区竞争态势,还需因势利导,制定分类政策,促进中国汽车制造业集聚发展...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FDI 空间依赖性 空间集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盖翊中
空间集聚和产业网络是新产业区理论关注的两个核心概念,但对其关系进行严密论证的文献却很鲜见。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其相关关系加以论证和对台商在东莞投资的电子制造业的问卷调查发现,相同或相关产业在某一地理区域的集聚的确能促进该地区产业网络密度、强度、互惠程度的提高,但对于产业网络对象多元化则影响不明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娜 伍世代
以FDI影响显著的制造业集聚区72个城市及20个制造行业发展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造FDI前后向嵌入指数,推导及实证研究制造业集聚跨区域生产网络演化机理。研究发现:FDI嵌入促进制造业集聚跨区域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形成,FDI嵌入后制造业集聚跨区域生产网络演化经历"产业转移承接—跨区域协作—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路径。该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吸收FDI、促进制造业集聚跨区域高质量协作提供了科学佐证和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欢
零售模式多样化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新常态。本文基于网络零售和实体零售对流通业集聚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网络零售发展对流通业集聚带来负向抑制作用,而实体零售发展有利于我国流通业集聚。居民消费在网络零售和实体零售对流通业集聚的影响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对于网络零售而言,居民消费与网络零售交互项所带来的间接效应(中介效应)能够降低网络零售对流通业集聚的负面抑制效应,整体上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对于实体零售而言,居民消费与实体零售交互效应(间接效应)存在,且能够进一步强化实体零售对流通业集聚的正向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伟军 陈启斐 邢芳
本文通过构建和测算服务业空间外溢效应指数,利用2003—2011年江苏省和浙江省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和江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上海市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江浙地区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由于地区发展路径的差异,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高于浙江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中华 刘军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制造业整体来看,专业化(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多样化(Jacobs外部性)和产业内竞争(Porter外部性)有利于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从分技术层面来看,低技术行业创新更多受益于MAR外部性,中高技术行业创新更多受益于Jacobs外部性。从分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能从多样化集聚中获得更多创新收益,大中型企业能从专业化集聚中获得更多的创新收益。从分企业生命周期来看,新生和年轻企业创新更多受益于Jacobs外部性,成熟企业创新更多受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仲伟周 吴穹 张跃胜 崔敏
在"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刚性环境规制约束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章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引入经典生产函数,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区位商指数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信息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环境规制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基于此,提出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优化制造业聚集格局,并对制造业过度集聚的地区施行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仲伟周 吴穹 张跃胜 崔敏
在"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刚性环境规制约束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章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引入经典生产函数,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区位商指数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信息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环境规制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基于此,提出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优化制造业聚集格局,并对制造业过度集聚的地区施行环境规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曦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检验方面着手,探究了流通成本变动对制造业空间集聚机制的影响,利用流通成本的影响因素,使流通成本在制造业空间集聚中发挥积极作用,既要促进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又要催生出新的工业变革。
关键词:
流通成本变动 制造业空间集聚 创新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妮娅 陈潜
基于经纬度坐标数据与DO指数方法,文章从静态与动态两个互补视角综合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业集聚现象。在静态分析上研究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四位数)的集聚态势与空间特征;在动态分析上考察了中国制造业行业集聚的动态变化与布局模式。研究发现:(1)56%的制造业行业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集聚,且超过80%的行业集聚发生在50km的短距离上;(2)城市规划的土地功能分区政策并没有对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集聚造成较大影响;(3)小型企业是大多数行业集聚的主体,约半数行业的企业分布模式是小企业围绕大企业集聚;(4)在动态行为演进上,约64%的行业空间分布模式保持稳定,少数行业的新进企业趋向于在原有企业周围集聚,部分行业集聚区发生转移;同时发现,共聚行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而非知识密集型行业,这意味着中国的产业空间分布还处在一个由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成本驱动的集聚状态。
关键词:
行业集聚 集聚模式 空间统计 动态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