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0)
2023(7878)
2022(6424)
2021(6255)
2020(5047)
2019(11540)
2018(11150)
2017(20503)
2016(10561)
2015(12275)
2014(11434)
2013(11263)
2012(10520)
2011(9701)
2010(9584)
2009(8885)
2008(8797)
2007(7920)
2006(6992)
2005(6137)
作者
(28208)
(23631)
(23494)
(22287)
(14890)
(11105)
(10581)
(9110)
(8959)
(8271)
(8163)
(7834)
(7578)
(7471)
(7274)
(7269)
(7060)
(6969)
(6674)
(6429)
(5976)
(5517)
(5483)
(5322)
(5317)
(5246)
(5135)
(5124)
(4764)
(4648)
学科
(45866)
经济(45828)
管理(32966)
(29676)
(25225)
企业(25225)
方法(18397)
中国(17885)
数学(15895)
数学方法(15776)
技术(13334)
(11793)
(11720)
贸易(11711)
(11538)
业经(10773)
技术管理(10068)
(9191)
(9174)
(8426)
银行(8419)
(8197)
地方(8028)
(7636)
金融(7635)
农业(7326)
(7171)
环境(7166)
理论(7069)
(7060)
机构
大学(149796)
学院(147336)
(70849)
经济(69789)
管理(57469)
研究(54679)
理学(48913)
理学院(48379)
管理学(47800)
管理学院(47492)
中国(43401)
(32544)
(30373)
科学(29055)
(25600)
中心(24594)
财经(24058)
经济学(23291)
研究所(23236)
(22288)
北京(21344)
经济学院(20901)
(20686)
(19818)
(19632)
师范(19493)
(18405)
财经大学(18087)
业大(16886)
(16645)
基金
项目(98247)
科学(79980)
研究(76254)
基金(73644)
(63868)
国家(63401)
科学基金(55078)
社会(51981)
社会科(49372)
社会科学(49363)
基金项目(37934)
(35341)
教育(34974)
自然(32330)
自然科(31698)
自然科学(31692)
自然科学基金(31192)
(30356)
编号(29171)
资助(29144)
成果(24413)
(23688)
(23504)
国家社会(23232)
创新(22423)
重点(22292)
(21686)
中国(21615)
教育部(20958)
课题(20918)
期刊
(76642)
经济(76642)
研究(48722)
中国(36190)
管理(24173)
(21887)
教育(20578)
科学(19585)
学报(18444)
(16944)
大学(15089)
技术(14354)
(14243)
金融(14243)
经济研究(13873)
学学(13515)
财经(12592)
农业(12002)
(11101)
业经(10833)
(10421)
问题(9908)
图书(9834)
世界(9753)
国际(9317)
技术经济(8448)
(8068)
论坛(8068)
科技(8022)
(7843)
共检索到232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峰  
网络问政是互联网时代的有效执政方式,也是现代执政党实现科学、有效执政的必然选择。网络问政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执政党的核心执政能力之一。网络问政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但国外已有先例,其实质是执政党对待网络民意的态度问题。在互联网日渐发达和普及率持续走高的今天,积极借鉴、吸收国外网络问政的经验、教训,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核心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课题。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重视网络民意,是实现网络问政的前提;引导网络民意,是实现网络问政的保证;回应网络民意,是实现网络问政的根本;构建网络反腐新模式,是加强廉政能力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晓宽  李晓娟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本质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支持和认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是由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执政绩效等方面构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流变。文章认为,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关注民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功能,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合法性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晓华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我们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富矿。身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传播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我们义不容辞。当今是网络时代,新媒体、新技术使得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发生很大的变化,网络是当今文化传播最有力的载体。网络时代传播党的革命精神,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民族认同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我们是21世纪的新一代,应该抓住和利用好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和新优势,传播好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明  陈文博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学理基础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建设思想的精髓。从历史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现实之基是立足本国发展实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站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进路要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建设的全面领导、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实现以共同富裕引领社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增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戴诗雨  
<正>党员需要遵守党的纪律,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时刻维护党的形象和利益。纪律强党就像是把党组织锻造成一块坚固的钢铁,经过反复淬火和提纯,才能保证党的决策执行力和战斗力。纪律不仅仅是对党员的严格约束,也是对党员的激励。通过规范的纪律和奖惩制度,激励党员积极进取,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同时,严格的党纪党规也能够防止党员腐败和违纪行为的发生,保证党的力量不被内部瓦解。纪律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党员们的共同努力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凝聚党心、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祝猛昌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关键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志永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出一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也相应地创造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新执政模式。然而,许多人未能充分把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性和中共局部执政的真实内涵,往往简单地把俄国布尔什维克建立苏维埃政权与中共执政相提并论,或者教条式地套用西方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国革命政权建设课题,故学界对中共局部执政尤其是起算时点分歧较大,甚至有人否认中共局部执政的事实。因此,只有从中国革命新道路出发,彻底厘清中共局部执政的特殊性、执政主体和执政范围等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发现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真正起算时点,即1927年11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建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志永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出一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也相应地创造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新执政模式。然而,许多人未能充分把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性和中共局部执政的真实内涵,往往简单地把俄国布尔什维克建立苏维埃政权与中共执政相提并论,或者教条式地套用西方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国革命政权建设课题,故学界对中共局部执政尤其是起算时点分歧较大,甚至有人否认中共局部执政的事实。因此,只有从中国革命新道路出发,彻底厘清中共局部执政的特殊性、执政主体和执政范围等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发现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真正起算时点,即1927年11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建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海霞  白惠东  
意识形态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至关重要。自我党成立至今,由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问题不同、任务不同,自然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也有所不同。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全面改革不断推进,对外交流不断增多,意识形态工作也越发重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针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客观分析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桑杰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为指导,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求索  [作者] 赵淑梅  周明宽  
党内法规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制度基础。建党以来,在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基本原则和遵循党的建设基本规律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建设始终与党的发展进程同频共振,不仅形成了较为系统成熟的党内法规体系,还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和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提升了党的依法执政本领。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必须在充分吸收党内法规建设的基本经验基础上,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法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加强全党的党内法规教育,重点突出党内法规的执行力,协调处理好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党内法规的实践成效。
[期刊] 求索  [作者] 侯松涛  
政治生态建设视域下,“开放包容”包括具有兼容性的组织成长力、具有开放性的环境顺应力和具有包容性的自我修复力三个方面特质。开放包容特质在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建设百余年历程中的实践演进,体现为在曲折中接续成长、梯级递进的轨迹,并越来越触及政治生态建设的本质要求。开放包容的实践演进蕴含着以制度建设保障开放包容的稳定性、以系统观念保障开放包容的科学性、以观念涵养保障开放包容的主体自觉性等经验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勇兵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变革和创新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交替与执政合法性转型问题;"三个代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意义和影响;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及其角色变化;中国共产党对于政治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实质和前景;中国共产党未来面临的挑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祺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向国际社会塑造和展示出全新伟大形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担当、坚强领导,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并向世界各国分享治党、治国和全球治理经验,塑造和展示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新特征:在治党方面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理;在治国方面坚持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在全球治理方面负责任有担当、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今天,我们迎来了党的盛大节日——建党83周年。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心支行党委向奋战在全辖各个岗位的全体共产党员和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83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经过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我国摆脱了遭受欺凌、任人宰割的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文丽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和使命是信仰、信念,是根本动力,是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之所以能一步步发展壮大,之所以能让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走的路越长,越是不能忘记当初是为了什么要出发,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牢记初心和使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