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4)
- 2023(10769)
- 2022(9371)
- 2021(8631)
- 2020(7565)
- 2019(17567)
- 2018(17513)
- 2017(34026)
- 2016(18592)
- 2015(21326)
- 2014(21956)
- 2013(21641)
- 2012(20188)
- 2011(18263)
- 2010(18527)
- 2009(17608)
- 2008(18062)
- 2007(16828)
- 2006(14660)
- 2005(13706)
- 学科
- 济(72499)
- 经济(72390)
- 管理(57354)
- 业(55336)
- 企(45342)
- 企业(45342)
- 方法(34644)
- 数学(30255)
- 数学方法(29964)
- 制(26258)
- 财(23706)
- 银(23000)
- 银行(22855)
- 行(21356)
- 中国(20778)
- 农(19530)
- 融(16697)
- 金融(16693)
- 业经(16228)
- 务(15106)
- 财务(15068)
- 财务管理(15015)
- 度(14822)
- 制度(14812)
- 贸(14520)
- 贸易(14511)
- 企业财务(14179)
- 易(14136)
- 学(14127)
- 体(13936)
- 机构
- 大学(272291)
- 学院(270891)
- 济(110989)
- 经济(108346)
- 管理(103466)
- 理学(86763)
- 研究(86711)
- 理学院(85845)
- 管理学(84421)
- 管理学院(83897)
- 中国(76256)
- 财(59039)
- 京(57303)
- 科学(51186)
- 财经(45456)
- 农(44913)
- 江(44225)
- 所(44181)
- 中心(42755)
- 经(40928)
- 研究所(39275)
- 业大(37794)
- 北京(36380)
- 州(35344)
- 农业(35294)
- 经济学(34968)
- 财经大学(33685)
- 范(33145)
- 师范(32802)
- 经济学院(31724)
- 基金
- 项目(168286)
- 科学(131529)
- 研究(124461)
- 基金(121876)
- 家(104513)
- 国家(103648)
- 科学基金(89098)
- 社会(78143)
- 社会科(73908)
- 社会科学(73886)
- 省(65730)
- 基金项目(64244)
- 教育(58424)
- 自然(57129)
- 自然科(55777)
- 自然科学(55760)
- 划(54812)
- 自然科学基金(54794)
- 编号(51912)
- 资助(50992)
- 成果(43556)
- 部(38177)
- 重点(37612)
- 课题(35615)
- 制(35255)
- 创(34940)
- 发(34623)
- 教育部(33107)
- 创新(32764)
- 性(32700)
共检索到424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龙涛
在网络银行风险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过程中,传导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探讨风险传导机制有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网络银行风险影响过程,并通过加强风险管理,缩小风险的活动范围和危害。
关键词:
网络银行 风险传导机制 探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龙涛
案件风险及所引致的不安全预期广泛传导,已成为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通过几个简单的模型分析案件风险及预期传导机制,并对阻断风险预期的传导、缩小风险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银行 风险预期 传导机制 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媛
网络银行是金融业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而进行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当今世界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网络银行及其风险,讨论了在传统银行监管模式下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权威组织在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方面的制度实践和具体做法,最后从监管主体之间协调合作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客户权益保护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建立并完善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制度法规,提高网络金融的技术水平,规范网络银行的经营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奕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银行在国内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具有高效快捷、简单方便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新的风险。本文结合风险控制原理,通过分析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风险种类,对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网络银行 风险控制 防范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新娥 张琴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日趋增大。毫无疑问,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风险防范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风险 防范机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周凡
基于中国银行业微观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从资产负债表表内和表外两个角度,研究银行竞争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影响渠道,结果表明,从表内来看,银行竞争通过净息差的降低增加了银行风险,遵从传统的"竞争—脆弱"理论;从表外来看,银行竞争通过增加非利息收入降低了银行风险,遵从传统的"竞争—稳定"理论;表外非利息收入的提高是降低银行风险的主要机制。这意味着银行综合化经营不但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而且是降低银行风险的必然选择。因此,银行综合化经营在发挥协同效应和实现范围经济的同时,需要着重提升银行特色化发展及差异化经营的能力。
关键词:
银行竞争 净息差 非利息收入 银行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勇 余跃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内网络银行发展迅速。经营和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将会给银行业带来新的风险和问题,给银行业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提出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网络银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银行 风险管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海林 盖曦 吴鑫育
基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网络模型,在考虑中央银行作用的前提下,运用模拟法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危机各个时期的传导效应不尽相同;人民银行的行为确实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范围;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对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有着积极的影响。要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需完善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同时加强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系统性风险 中央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士学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根源探析张士学探析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根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必须从导致风险的底层构筑因素上去探寻,而这些底层构筑因素又大量导源于客观的制度安排。所以探析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根源,就不能不从制度分析上着手。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有振
本文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银行风险分类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认为这些风险分类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然后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以引发银行风险的直接原因为依据,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新的分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芝斌
本文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及所产生的影响。最后从牢固树立服务业务、促进发展的风险管理理念,持续完善关口前移、警钟长鸣的风险防范措施,不断强化履职尽责、敢作善为的风险管控意识,有效运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风险经营策略,有效运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风险经营策略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 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平
笔者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原则,提出我国与地方政府债务关联的影子银行业务应归纳为受"三会"、受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监管以及受到交叉监管的业务。笔者分析了这些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研究了影子银行风险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的载体和路径,同时利用GARCH-Co VaR模型实证分析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业务以信托产品、融资租赁业务、银行理财产品和城投债为载体向地方政府债务传导风险,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有正的风险溢出效应。其中,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产品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溢出效应最大,综合类金融业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居中,地方政府债务受到融资租赁行业的风险溢出影响较大,受民间资本风险影响开始显现。城投债由于有地方政府信用背书,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溢出程度较低。构建统一监管模式、防控影子银行风险传导和限制地方政府影子银行融资有助于阻止影子银行风险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和溢出。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债务 基建信托 城投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平
笔者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原则,提出我国与地方政府债务关联的影子银行业务应归纳为受"三会"、受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监管以及受到交叉监管的业务。笔者分析了这些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研究了影子银行风险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的载体和路径,同时利用GARCH-Co VaR模型实证分析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业务以信托产品、融资租赁业务、银行理财产品和城投债为载体向地方政府债务传导风险,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有正的风险溢出效应。其中,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产品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溢出效应最大,综合类金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债务 基建信托 城投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玉凯 戴炜倬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随着金融活动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和P2P的发展,游离于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依据FSB发布的《2015年全球影子银行监测报告》,截至2014年,全球26个主要经济体的影子银行资产达36万亿美元,其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55%增加到2014年的59%。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占全球影子银行规模的比重由2010年的6%上升至2014年的12%,影子银行的资产增速超过了3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