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8)
2023(12690)
2022(10262)
2021(9358)
2020(7621)
2019(17175)
2018(16489)
2017(32371)
2016(16816)
2015(18607)
2014(18432)
2013(18359)
2012(17023)
2011(15329)
2010(15872)
2009(15425)
2008(14928)
2007(13796)
2006(12762)
2005(12365)
作者
(48305)
(39810)
(39805)
(37321)
(25578)
(18923)
(18101)
(15461)
(15255)
(14456)
(13775)
(13369)
(13077)
(12718)
(12496)
(12368)
(11833)
(11637)
(11598)
(11182)
(10076)
(9748)
(9721)
(9251)
(9070)
(9052)
(8989)
(8978)
(7942)
(7874)
学科
(81795)
经济(81715)
(78420)
(71477)
企业(71477)
管理(60650)
(33795)
银行(33650)
(32141)
业经(30783)
(30197)
金融(30196)
方法(28375)
中国(27907)
(26244)
(25816)
(24145)
地方(22370)
数学(20240)
数学方法(20107)
农业(19777)
(18859)
财务(18828)
财务管理(18813)
企业财务(17837)
技术(17710)
(15654)
理论(15361)
(14949)
(14576)
机构
学院(244785)
大学(236891)
(109305)
经济(107181)
管理(98645)
理学(82174)
理学院(81405)
管理学(80532)
管理学院(80068)
研究(79524)
中国(76049)
(53197)
(50375)
科学(43434)
财经(41081)
(40309)
(40237)
中心(39441)
(39250)
(37139)
研究所(34673)
(34162)
(33306)
经济学(33071)
银行(32803)
北京(32354)
业大(31135)
农业(30940)
(30740)
财经大学(30232)
基金
项目(147913)
科学(118970)
研究(113309)
基金(107752)
(90924)
国家(89988)
科学基金(80047)
社会(74645)
社会科(71018)
社会科学(71001)
(60005)
基金项目(56353)
教育(49776)
自然(49058)
自然科(47995)
自然科学(47988)
(47616)
自然科学基金(47204)
编号(46009)
资助(43545)
(37622)
成果(36350)
(34838)
(34679)
重点(32760)
(32023)
创新(31621)
课题(31443)
发展(31250)
国家社会(30818)
期刊
(133547)
经济(133547)
研究(79431)
中国(54644)
(51850)
金融(51850)
(43720)
管理(43513)
(39666)
科学(30409)
学报(28461)
农业(25471)
业经(25145)
技术(23375)
大学(23134)
教育(22134)
学学(22077)
财经(21379)
经济研究(20184)
(18384)
问题(16663)
(15091)
技术经济(14869)
现代(13444)
商业(13260)
(12970)
国际(12846)
世界(12750)
理论(12316)
经济管理(12040)
共检索到405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凯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变化。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是大趋势,但由于金融改革是一个复杂漫长过程,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卫中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与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相悖。面对加入 WTO后的新形势 ,我国金融业应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 ,以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缪新芳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放松金融管制.支持金融机构的跨业经营。在国际混业经营的大潮流中,我国金融业出于对效率和利润的本能追求.和应对国际金融集团竞争的挑战.也必将出现金融混业经营。基于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混业,法人分业”的模式能避免金融风险在机构内部传递.也有利于政府按业务分类进行管理.可以预知金融控股公司应该是我国适合的混业经营发展模式。在我国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下.如何对采取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在我国金融业发展不甚成熟的今天.我们不妨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金融控股公司这个特殊实体设计一套折衷的方案.既不触动原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振峰  
1999年11月12日 ,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这一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 ,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至此 ,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正式加入混业经营的行列。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拟从分析西方各国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动因出发 ,探索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 ,并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 ,对中国目前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指出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志军  
当前我国金融业正处于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时期 ,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不断联姻 ,优势互补。未来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是金融集团通过控股公司或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进行跨业经营 ,并进一步取消混业经营的限制 ,允许综合性全能银行集团成立。在实行混业经营的过程中 ,应注意处理好有关问题 ,防范金融风险 ;建立健全相配套的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林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中国金融业也应当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以应对 WTO,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的需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朝阳  任建军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期日益临近 ,我国金融业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即将完成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将是混业经营。考察中外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基础 ,我国实行混业经营已经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加强金融立法、加快股份制改造、完善金融监管、鼓励金融创新、发展证券市场的基础上 ,我国应有步骤地推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代模式 ,积极迎接加入世贸后面临的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挑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渝萍  
在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也开始出现了混业经营模式,国内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可先推广风险较小的纯粹金融控股公司,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经营性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最后再逐渐过渡到全能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鹏  
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要实现中部崛起,金融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提出在中部地区进行金融业混业经营试点,以成立区域性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整合金融资源,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分散银行信贷风险,遏止中部经济中制造业萎缩的趋势,优化产业结构。真正为中部地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艳  
碳金融共生网络是参与碳交易活动的银行、企业及各中介服务机构,以提升经济效益和自身发展为目的,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实现整体综合效益最大化而形成的关系合集。在共生网络中,企业与"关键种"银行的联系最为紧密,银行信贷业务的调整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融资活动。因此,银行针对企业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服务于碳金融的低碳信贷体系可以有效地促使企业融入碳金融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拓展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构建以银行为"关键种"的碳金融共生网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宽  周好文  张烨  
全能银行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演化过程,有其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微观经济动因,以及自身的动力。各种全能银行模式是与各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相适应的银行组织形式。中国全能银行应服务于中国企业集团的国际市场战略,应整合国内市场的银、证、保等业务,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以构建国际一流的全能银行集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东强  崔晓蕾  
2018年4月,中国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论文详细归纳了中国金融开放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其与商业银行相关的效应,并从积极向外资金融机构学习、提高金融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等角度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阮银兰  
20世纪末期,网络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网络银行。信息革命、金融创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使利用遍布全球的电子网络开展金融服务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网络银行规模都在迅速扩大。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和银行及政府的监管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对金融业影响作分析,提出相关的监管政策和竞争策略,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