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0)
2023(12692)
2022(10983)
2021(10522)
2020(8871)
2019(20624)
2018(20277)
2017(39195)
2016(21165)
2015(23911)
2014(23751)
2013(23528)
2012(21258)
2011(18913)
2010(19071)
2009(18092)
2008(16947)
2007(15020)
2006(13314)
2005(11923)
作者
(59372)
(48623)
(48372)
(45979)
(31019)
(23214)
(22323)
(19170)
(18701)
(17531)
(16857)
(16333)
(15361)
(15259)
(15116)
(14805)
(14574)
(14530)
(13944)
(13934)
(11922)
(11880)
(11751)
(10986)
(10974)
(10893)
(10876)
(10739)
(9799)
(9485)
学科
(76608)
经济(76521)
管理(69622)
(66653)
(57364)
企业(57364)
方法(37433)
数学(31692)
数学方法(31360)
(28116)
金融(28114)
(27723)
银行(27691)
中国(27488)
(26528)
(25542)
(19726)
业经(19215)
(19191)
(18669)
财务(18593)
财务管理(18554)
企业财务(17693)
地方(16989)
理论(15920)
(15786)
(13917)
贸易(13905)
(13550)
(13300)
机构
大学(289429)
学院(287217)
管理(121634)
(110970)
经济(108158)
理学(103125)
理学院(102053)
管理学(100470)
管理学院(99923)
研究(88477)
中国(78087)
(61714)
(56504)
科学(53913)
财经(44293)
中心(44105)
(42980)
(42222)
(40733)
(40200)
业大(40129)
北京(39374)
研究所(38979)
(35746)
(35645)
师范(35345)
财经大学(33364)
经济学(32604)
(32149)
农业(31699)
基金
项目(193593)
科学(152084)
研究(143480)
基金(140701)
(120624)
国家(119602)
科学基金(104290)
社会(89219)
社会科(84550)
社会科学(84526)
基金项目(75359)
(75280)
自然(68461)
自然科(66877)
自然科学(66866)
自然科学基金(65647)
教育(65226)
(62763)
编号(59574)
资助(58617)
成果(48047)
(42295)
重点(42210)
(40582)
课题(39844)
(39739)
项目编号(37776)
创新(37774)
科研(37089)
教育部(36813)
期刊
(120517)
经济(120517)
研究(87258)
中国(56827)
管理(46186)
(44568)
(44200)
金融(44200)
学报(41663)
科学(38906)
(35939)
大学(32049)
教育(30045)
学学(29952)
技术(24694)
农业(24184)
财经(21357)
业经(18984)
(17976)
经济研究(17942)
图书(17397)
理论(16812)
实践(15682)
(15682)
问题(14528)
技术经济(13884)
现代(13758)
(13706)
财会(13486)
科技(13279)
共检索到433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华  张雄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不断与金融业务相结合,使传统的金融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金融创新进入了一个基于互联网以服务方式创新为主的飞速发展阶段,随着金融服务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如何有效地防范控制网络环境下的金融风险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玉喜  
网络金融具有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服务方式和经营特点,这决定了网络金融特殊的技术风险和业务风险。网络金融风险是对传统金融风险的延续、更新和扩充。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既要重视金融运行的安全性,又要注意加强必要的制度建设与国际合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伟  詹明惠  陈文夏  
金融科技的研究与应用是近年来金融信息化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如何开展金融科技风险审计对防范化解金融科技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金融科技风险审计方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以金融科技系统用户管理审计为例,提出了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金融科技系统用户管理风险审计方法,并采用R语言实现了该方法;最后,结合具体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为今后防范化解金融科技风险提供了理论经验与技术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颖懿  
对物流金融中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物流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较为准确,最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意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潇  
<正>为了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我国先后颁布了诸多规范性文件,规定了银行的相关职责。现代银行业务中网络金融交易量占比95%以上,网络诈骗具有的金融加科技的特性,使网络金融成为直接对抗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战场。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建立网络金融风险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关键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瑞  
本文从网络金融特征出发,引出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与措施,希望能对认识目前我国网络金融存在的问题,对于健全和完善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发挥金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一定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明  许文静  
本文基于网络理论对我国金融机构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建立2012年到2017年金融机构间的相互拆借网络,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网络中双边拆借数量最多的机构。在金融机构的网络中心性分析中发现国家开发银行以及5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所有中心性排名中均占据靠前位置,说明大型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拆借往来业务最多,并很好地在网络中起到了资金中介的功能。部分股份制银行的排名紧随其后,这与其资产规模增长快、资金往来业务频繁有密切关系。华融资产以及中信证券等非银金融机构也深度参与了金融机构间的银行拆借。最后,本文研究了金融网络受到减值冲击的影响。结论显示金融网络受到的影响随着网络间交易规模的扩张而增大,且冲击损失越大,在网络间产生的冲击效果越明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锡亮  吴恒煜  
金融机构的网络连通性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所在,是研究系统性风险驱动因子、传染机制及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全新理念。"关联太大而不能倒"是网络连通性最直观的概述。本文以运用银行间市场、支付系统、金融衍生工具、资产交叉持有与市场收益等数据构建的五类金融网络为脉络,评述了国外运用金融网络研究系统性风险的最新进展。未来,需要结合金融学、网络理论与计量经济学等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数据以全方位剖析系统性风险的网络连通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黄岩渠  喻采平  
本文建立了一个互信息系数网络模型,以我国上市金融机构2014-2016年总市值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互信息系数矩阵时间序列、各时点的最大生成树与相关性网络等研究了网络相关性、结构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的相关性与系统性风险没有单调关系,但可以用相关性预测系统性风险;网络结构在受到冲击后更加中心化;针对网络相关性、结构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关性干预系统性风险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我国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促使金融企业通过Internet开展业务,人们在计算机上可以处理任何金融问题和金融服务。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金融服务实现了安全、及时、便捷、多功能和全球一体化,在此背景下金融网络化的趋势日渐显著,由此而来网络金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龙涛  
风险问题已成为网络银行发展的最大障碍,因而迫切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文章研究了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构建了一个四维的风险管理模型,并借助模型对提高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政  朱明皓  范颖岚  
本文以2011—2017年我国上市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使用LASSO分位数回归构建金融系统的极端风险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染性和脆弱性指数测度金融机构的传染性风险水平。同时,本文进一步采用改进后的CoVaR指标来度量单个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并详细分析了风险传染如何影响不同时期下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研究发现:(1)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与传染性分别取决于其不同的特征变量,并且两者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错配。一方面,规模较大或者期限错配较高的机构,其传染性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中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净资本较小的证券公司以及业务关联较多的保险公司具有较高的脆弱性。(2)相同行业以及同种类型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水平较高且跨行业、跨类型的风险传染具有不对称性。(3)在"平静"时期,传染性较高的金融机构,其系统性风险水平较高;但当危机发生时,脆弱性较高的机构接受的传染性风险大幅增加,从而具有较高的系统性风险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政  刘淇  梁琪  
本文从经济金融关联网络视角出发,以我国经济领域中各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性风险度量新方法——TENET构建2002-2017年我国行业间系统性风险溢出网络,在此基础上对行业间的风险溢出水平以及传导结构进行分析,并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建议。研究发现:①我国行业间系统性风险溢出的总体水平在金融危机或市场过热期间显著增强,同时各行业系统性风险输出与输入水平的时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输出水平大幅波动而输入水平相对平衡;②信息技术、房地产和材料行业不仅是主要的系统性风险源头,而且容易受到其他行业风险外溢的影响,是整个经济金融关联网络中最具系统重要性的3个行业,同时各行业的系统重要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③虽然金融行业在整个经济金融关联网络中的系统重要性仅排第4位,但是金融与房地产和能源两个行业具有长期较强的双向风险溢出关系,而且金融与房地产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强度在系统性风险溢出网络中居首位。本文的政策启示为提醒监管部门防范系统性风险要立足全局视角,正视金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能过度高估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地位,同时要找准风险源头行业并对其做好前瞻性调控,尽可能避免风险的产生,并在风险传递初期切断风险溢出的路径避免风险蔓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星  任超  李绍芳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载体,相互间的关联网络日益紧密,跨机构的风险传染程度不断增加。从风险溢出视角,基于TENET模型构建风险溢出动态关联网络,深入研究金融机构间风险传染的方向和路径,结合2014~2021年我国金融机构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我国金融机构间非线性风险溢出网络结构和风险溢出水平。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水平呈现周期性变化,非线性特征明显,其中证券部门的风险溢出强度最高,金融科技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逐渐增强,银行部门吸收了其他金融机构的大部分风险溢出,在维持金融系统稳定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当前,要进一步重视金融科技的监管应用,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的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