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9)
2023(9959)
2022(8274)
2021(7477)
2020(6013)
2019(13654)
2018(13221)
2017(25019)
2016(13208)
2015(14712)
2014(14462)
2013(14268)
2012(13875)
2011(12684)
2010(13301)
2009(12517)
2008(11670)
2007(10692)
2006(9901)
2005(9498)
作者
(39339)
(32441)
(32406)
(30435)
(20809)
(15480)
(14579)
(12684)
(12328)
(11785)
(11246)
(11025)
(10572)
(10417)
(10223)
(10183)
(9582)
(9570)
(9525)
(9189)
(8403)
(8074)
(7835)
(7574)
(7468)
(7356)
(7344)
(7214)
(6602)
(6522)
学科
(58101)
经济(58040)
(37188)
管理(35923)
(29420)
企业(29420)
(27843)
金融(27841)
中国(25807)
(25710)
银行(25690)
(25091)
地方(21053)
(16896)
业经(16084)
方法(16077)
(15747)
(14555)
数学(13166)
数学方法(12993)
农业(12160)
(11249)
中国金融(11225)
(10921)
贸易(10905)
(10589)
地方经济(10555)
(10523)
(9847)
理论(9489)
机构
学院(188981)
大学(186946)
(77285)
经济(75459)
研究(70342)
管理(66855)
中国(61534)
理学(55298)
理学院(54555)
管理学(53587)
管理学院(53229)
科学(42106)
(41216)
(38892)
(36504)
中心(33875)
研究所(32680)
(32439)
(31013)
财经(29587)
(27097)
北京(26904)
师范(26811)
(26708)
(25916)
业大(25353)
(25254)
农业(24966)
经济学(23860)
(23248)
基金
项目(118323)
科学(93186)
研究(88625)
基金(84235)
(73338)
国家(72676)
科学基金(61776)
社会(56248)
社会科(53369)
社会科学(53358)
(47374)
基金项目(44020)
(39630)
教育(39426)
自然(38229)
自然科(37367)
自然科学(37358)
自然科学基金(36701)
编号(36222)
资助(34084)
(31573)
成果(30738)
重点(27326)
课题(26223)
发展(25413)
(25278)
(25159)
(24972)
创新(23549)
国家社会(23114)
期刊
(95275)
经济(95275)
研究(62317)
中国(46246)
(38236)
金融(38236)
(31897)
学报(28940)
(28926)
科学(27054)
管理(26447)
教育(22984)
大学(21986)
农业(21109)
学学(20607)
业经(16753)
技术(15625)
经济研究(14976)
财经(14897)
(12711)
问题(11745)
(10610)
理论(9880)
图书(9855)
国际(9636)
(9490)
世界(9124)
商业(9006)
实践(8922)
(8922)
共检索到315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思萍  
文章论述了网络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律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斯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培育和发展社区银行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路径之一。其经营灵活、服务便捷,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近来国内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设立社区银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成了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应在市场准入、经营风险、市场退出、监管机构体系等方面对社区银行加强监管,以促进其稳健持续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普惠金融的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奎  胡丹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未突破传统金融的内涵射程。无论是应对金融风险,还是规划未来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方向指引,都需要确立依法发展的理念。而在法律框架内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一要确立监管者与市场主体的法律边界,即政府应恪守"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监管边界,市场主体遵循"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行为边界;二要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通过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倒逼相关立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帅  
文章从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出发,辨析当前科技金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科技金融得到迅速发展的内在原因,并结合金融监管的理论分析当前对于科技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以及对于科技金融监管的思路,最后提出相应的政府监管和法律规制建议,从而引导我国科技金融的健康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张成虎  
网络银行是技术进步与金融产业相结合的产物 ,给传统中央银行监管提出了新课题。本文分析了网络银行对监管体制的挑战 ,概括介绍了国际实践经验与通行做法 ,结合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实国情 ,提出了构建适应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金融监管体系设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罗玲  
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中国金融监管的原则和发展趋势罗玲国际金融界对世界有关热点问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70年代的通货膨胀、80年代的债务危机、90年代的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对金融业及其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金融监管对于维护金融秩序、减少银行风险、保护存款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晓光  
网络融资业务是网络金融(e-finance)创新的一个典型实例,指建立在网络中介服务基础上的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活动。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网络融资业务的主要模式、积极意义与发展思路,对业务的潜在风险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之上,从功能性监管的角度,对该业务的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映春  
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可行模式,本文从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分析入手,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法律监管,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阐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晓静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获取民众支持,极力推进国际税收合作,取得了新成果。OECD关于税收政策透明度和信息交换的标准获得了普遍认可,并被纳入了众多双边税收协议;各国针对避税地完善了监管法制,尤其是美国通过的三个税收法案,为他国提供了新视角;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避税地主动与在岸国进行合作。这些新发展为国际税收合作创造了新契机,也为我国提供了借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勇  
社会自律文化对经济、金融发展具有显见的重要作用,但如何对此进行实证评价一直是个难题。文章以银行发展和金融监管为切入点,通过跨国实证分析基本确认了社会自律文化在金融发展和金融制度选择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与较高的社会自律文化对应的是较高的银行绩效、较低的银行腐败、较高的监管效率、更加综合的业务经营方式以及更加独立和一体化的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孙成旺  
P2P网络借贷在经历了过去5年爆发式的发展之后,现在已经到了行业洗牌的阶段。结合目前我国P2P最新的发展趋势,阐述了P2P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干扰机理,分析了P2P借贷存在的风险和对金融监管的挑战。还提出了规范发展P2P借贷的监管建议,包括确定监管主体,明确信息中介地位,加强风险甄别能力,引导其定位于传统金融的补充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缪新芳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放松金融管制.支持金融机构的跨业经营。在国际混业经营的大潮流中,我国金融业出于对效率和利润的本能追求.和应对国际金融集团竞争的挑战.也必将出现金融混业经营。基于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混业,法人分业”的模式能避免金融风险在机构内部传递.也有利于政府按业务分类进行管理.可以预知金融控股公司应该是我国适合的混业经营发展模式。在我国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下.如何对采取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在我国金融业发展不甚成熟的今天.我们不妨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金融控股公司这个特殊实体设计一套折衷的方案.既不触动原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伟  
监管者可通过测试,掌握金融科技创新的本质,判定其对现有监管规则的影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金融科技向有利于消费者权益方向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核心是利用新兴技术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近年来,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应用蓬勃发展,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拓展了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投融资总额,中国都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跑者。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建清  
本文在分析金融科技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美金融科技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充分发挥了技术革新对金融的赋能作用,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让信用可量化、价值化,优化产品服务形态,改善客户体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借鉴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逐渐建立和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前瞻性地评估金融科技风险,建立动态风险预警体系,用科技手段监管金融科技,加强监管国际协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宛苑  
近年来,消费金融作为刺激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金融配套服务,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门提供小额、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试点开展以来,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巨大活力和无限潜能。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情况2009年,银监会在对国际、国内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