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09)
2023(2934)
2022(2477)
2021(2328)
2020(2157)
2019(4680)
2018(4542)
2017(9226)
2016(4779)
2015(5275)
2014(5398)
2013(5309)
2012(4831)
2011(4358)
2010(4386)
2009(4442)
2008(4418)
2007(3995)
2006(3475)
2005(3476)
作者
(13590)
(11001)
(10913)
(10463)
(7162)
(5227)
(5185)
(4356)
(4300)
(4054)
(3808)
(3776)
(3626)
(3520)
(3466)
(3437)
(3400)
(3257)
(3244)
(3150)
(2784)
(2713)
(2584)
(2583)
(2583)
(2560)
(2490)
(2468)
(2218)
(2192)
学科
(16359)
(15361)
经济(15339)
管理(13546)
(12525)
企业(12525)
(10706)
保险(10615)
方法(8721)
(7569)
银行(7569)
数学(7543)
数学方法(7478)
(7091)
中国(6482)
(6426)
(5872)
(5853)
金融(5852)
(4461)
财务(4451)
财务管理(4434)
各种(4415)
类型(4266)
种类(4263)
各种类型(4258)
业务(4254)
企业财务(4223)
(4148)
贸易(4144)
机构
大学(66840)
学院(65072)
管理(27873)
(26489)
经济(25787)
中国(23006)
理学(22756)
理学院(22552)
管理学(22189)
管理学院(22061)
研究(17983)
(16608)
(13907)
财经(12643)
(12614)
银行(12050)
中心(11706)
(11551)
(11417)
(10937)
(10468)
金融(10293)
财经大学(9800)
人民(9690)
科学(9548)
(9477)
国人(9137)
中国人(9110)
北京(9101)
(9002)
基金
项目(40540)
科学(32627)
基金(31372)
研究(29416)
(26454)
国家(26280)
科学基金(23705)
社会(19985)
社会科(18837)
社会科学(18831)
基金项目(16248)
自然(15583)
自然科(15295)
自然科学(15290)
自然科学基金(15050)
(14453)
资助(13686)
教育(13369)
(12268)
编号(11782)
成果(9893)
(9406)
教育部(8543)
重点(8542)
国家社会(8379)
人文(8347)
(8346)
大学(8015)
(7933)
科研(7887)
期刊
(27041)
经济(27041)
研究(23741)
(21409)
金融(21409)
中国(13972)
(12812)
管理(9456)
学报(8417)
(7943)
科学(7570)
大学(6815)
财经(6383)
学学(6361)
理论(5429)
(5156)
实践(5129)
(5129)
教育(4786)
技术(4664)
保险(4301)
(4301)
农业(4010)
经济研究(3912)
图书(3875)
业经(3692)
财会(3505)
(3275)
统计(3257)
农村(3154)
共检索到109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闽  
小额信贷的主要信用风险发现近两年来网络贷款发展迅猛,根据网贷之家的披露,2016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已增至6212.61亿元,创历史新高。由于P2P信用风险的控制数据基础和方法的有效性可能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观察,因此,我们使用现有的经过较长时间检验的商业银行信贷数据,来引证P2P小额贷款信用风险防范的要义。样本来源于三家小型城市商业银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晓梅  
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为解决农户及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在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极大阻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分析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认为应在提高小额贷款公司自身信用风险防控能力、优化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控的外部环境两大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与防范措施,以推动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褚红梅  
小额贷款公司因受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其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比正规金融机构更大的信用风险,更要注重防范。在对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生成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小额贷款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尽快加入央行征信系统,来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保护自身利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颜勇  季长龙  
住房贷款保险可以有效化解银行放贷风险。但是,目前我国住房贷款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相继暴露了一些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住房贷款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构建住房按揭贷款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当前我国住房贷款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立房贷强制保险和房贷信用保险等可行性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新庆  
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贷款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贷款行为背后包含的信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郑州市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贷款参与度高且逾期情况时有发生;对自身偿债能力、信用风险及逾期后果认知不足。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行为、网贷平台的低门槛与高推广、行业环境宽松与家庭监管不力。应把控舆论方向,营造健康的互联网信贷环境;改善校园文化,切断不良网贷入校渠道;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理财观。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新庆  
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贷款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贷款行为背后包含的信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郑州市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贷款参与度高且逾期情况时有发生;对自身偿债能力、信用风险及逾期后果认知不足。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行为、网贷平台的低门槛与高推广、行业环境宽松与家庭监管不力。应把控舆论方向,营造健康互联网信贷环境;改善校园文化,切断不良网贷入校渠道;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理财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宏  
信用证打包贷款风险及其防范□许宏信用证打包贷款是信用证项下的受益人(即出口商)以正本信用证作抵押,向出口地银行申请短期资金融通,以便用于采购或生产出口货物,保证按信用证的要求按期发货。从本质上看,打包贷款属于流动资金贷款。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良  
信用证打包贷款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过程中值得借鉴的一种金融创新方式 ,它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但由于信用证打包贷款适用商品经济较发达和信用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的银行开展此项业务尚存在较大的风险。本文从分析信用证打包贷款的法律性质入手 ,对信用证打包贷款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莫容芳  王顺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元珍  
防范贷款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实行贷款担保(包括抵押、质押或保证)。一般来说,抵押或质押能实质性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而保证贷款在一般意义上可以降低贷款风险,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谨慎对待。本文根据我国保证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以促进保证贷款业务的正常开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谭中明  黄丹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在我国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同时问题平台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公安部于2016年5月查出了600多家问题平台,管控风险成为P2P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生态圈系统角度切入,通过梳理生态圈内主要信用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从信用风险的易发主体着手对其风险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P2P网贷生态圈的现状,围绕各个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信用风险防范对策,以期对P2P生态圈内的整体信用风险形成有效的控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磊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网络贷款的本质是基于大数据的金融资产和风险的高效配置。网络贷款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担保机制在网络贷款中的运用,但同时贷款信用风险也迅速在担保机构和网络贷款人之间互相传导。本文从网络贷款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匹配角度入手,系统性地建立了担保机制下担保机构和网络贷款人之间的信用风险传导模型,并深入讨论了其内在机理,即双方存在信用风险传导效应和阻滞效应,最终将导致信用风险在建立的微分动力系统方程演进过程中达到均衡配置。明确网络贷款作为信息中介的边界和义务,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网络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加快培育成熟的网络贷款市场有助于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的有效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新宇  张绪清  彭琛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兴光  
应收账款质押是我国《物权法》在担保形式上的一个创新,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其本身还存在较大风险。银行在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时,应当认真审查应收账款的详细内容及出质人、第三债务人的资金实力和信誉;设立质权时,不仅要签订书面质押合同、履行登记程序,还必须交付相关的权利凭证并通知第三债务人,以最大限度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银行质权人的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