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0)
- 2023(12760)
- 2022(10948)
- 2021(10208)
- 2020(8810)
- 2019(19884)
- 2018(19494)
- 2017(37831)
- 2016(19724)
- 2015(22066)
- 2014(21509)
- 2013(20971)
- 2012(18625)
- 2011(16473)
- 2010(16214)
- 2009(14898)
- 2008(14530)
- 2007(12624)
- 2006(10703)
- 2005(9430)
- 学科
- 济(75941)
- 经济(75817)
- 管理(65757)
- 业(62491)
- 企(54877)
- 企业(54877)
- 方法(36642)
- 数学(31638)
- 数学方法(31204)
- 财(24542)
- 制(21149)
- 农(19787)
- 业经(19068)
- 中国(18444)
- 务(15537)
- 贸(15516)
- 贸易(15510)
- 财务(15486)
- 财务管理(15449)
- 体(15373)
- 易(15161)
- 企业财务(14537)
- 学(13802)
- 体制(13002)
- 技术(12792)
- 和(12643)
- 农业(12636)
- 理论(12541)
- 银(12528)
- 银行(12504)
- 机构
- 大学(275136)
- 学院(273465)
- 管理(113053)
- 济(112841)
- 经济(110734)
- 理学(98509)
- 理学院(97558)
- 管理学(95991)
- 管理学院(95459)
- 研究(82433)
- 中国(62968)
- 京(55448)
- 财(55107)
- 科学(47900)
- 财经(44242)
- 经(40405)
- 中心(39792)
- 江(39319)
- 所(38167)
- 农(37995)
- 业大(37893)
- 经济学(35086)
- 研究所(34365)
- 北京(33885)
- 财经大学(33313)
- 范(33164)
- 师范(32825)
- 经济学院(31680)
- 州(30703)
- 院(30653)
- 基金
- 项目(191551)
- 科学(154129)
- 基金(143885)
- 研究(140508)
- 家(124774)
- 国家(123498)
- 科学基金(108784)
- 社会(92925)
- 社会科(88207)
- 社会科学(88186)
- 基金项目(76410)
- 省(72792)
- 自然(70514)
- 自然科(68986)
- 自然科学(68966)
- 自然科学基金(67751)
- 教育(65239)
- 划(61270)
- 资助(57494)
- 编号(55826)
- 成果(44411)
- 部(43581)
- 重点(42371)
- 创(41089)
- 制(40861)
- 国家社会(39398)
- 发(39048)
- 教育部(38638)
- 创新(38323)
- 人文(37955)
- 期刊
- 济(118578)
- 经济(118578)
- 研究(75615)
- 中国(49546)
- 财(45173)
- 管理(43199)
- 学报(39730)
- 科学(37575)
- 农(33893)
- 大学(32355)
- 学学(30642)
- 教育(25137)
- 技术(23831)
- 融(23352)
- 金融(23352)
- 农业(22643)
- 财经(22273)
- 业经(20407)
- 经济研究(19220)
- 经(19070)
- 问题(15555)
- 理论(13262)
- 版(13213)
- 财会(12820)
- 科技(12776)
- 商业(12765)
- 图书(12556)
- 贸(12541)
- 技术经济(12485)
- 业(12060)
共检索到390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开亮 徐晓丹
"恶意超售"是互联网背景下不诚信商家基于在线交易的特异性而实施的新型营销手段。基于其特殊的技术路径,以《反垄断》、《合同法》、《价格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规制该行为方面均存在诸多弊端。以《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恶意超售"行为具有理论上的契合性与实践中的可比优势;在定性上,"恶意超售"属于误导性宣传行为的范畴;在责任追究上,应以行政责任作为主要的法律责任规制方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美玲 熊彬
网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运用法律对该虚拟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更为复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尚不完善在规范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实务中造成严重阻碍。为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维护网络经营者的利益,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改与完善,加强对网络不正当行为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表现形式 法律规制 完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应斌
网络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纷繁复杂的矛盾和纠纷,需要面对网络带来的各种消极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出现且游离于现行法律规制范围之外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调整。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反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婧 陈琳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中,数据抓取行为层出不穷。部分企业借此获取数据拥有方的数据资源,可能侵害数据拥有方的权益、危害互联网行业发展,而规制数据抓取行为对恢复互联网空间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归纳适用商业秘密条款和一般条款规制数据抓取行为的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数据难以达到商业秘密的保护要求,而一般条款又存在缺乏操作性的问题,从法律适用与行政监管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论/发现】(1)对数据抓取行为,先尝试利用商业秘密条款对数据抓取行为进行规制;(2)若涉案数据不符合商业秘密构成要件,但存在数据抓取的后续利用行为,则考虑诉诸《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即"互联网专条";(3)上述手段皆不达时则向一般条款寻求救济;(4)同时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关作用,明确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执法能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友根
反垄断法的实施问题在该法生效之后,开始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学界更多关注的是私人实施。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15年来的相关资料表明,在面对垄断威胁时,市场主体更倾向于选择投诉举报而非私人诉讼。其原因在于:投诉举报比私人诉讼具有显著的优势。就当下的现实情况而言,健全以投诉举报为基础的公私合作机制是更为现实的选择,它是将国家公权力优势与市场主体的信息优势有机结合的典范,这也许代表了《反垄断法》实施问题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实施机制 举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铁薇 陈茂春
"网络条款"作为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新增类型化条款,其司法实践中陷入适用困境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对消费者利益的独立考量。司法过程中,通过填充消费者利益标准并以之为核心对网络条款进行限缩解释既可以精细化认知模型,增强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又可以有效防止法律对竞争行为的过度干预,是破解适用困境的根本之道。而从证据法学向度理解网络条款的含义与适用规则,将限缩解释后的消费者利益标准转化为消费者选择自由受损要件,则对进一步优化网络条款司法适用,有效保护合理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网络条款 消费者利益 限缩解释 要件事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春华 付中强
德国是现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发源地。 1 896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后经若干次修订 ,至今仍对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993年中国颁布第一部专门的竞争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 ,至今已运行近 1 0年。比较两国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类型、适用除外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特点 ,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我国在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同时 ,应协调好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 比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建农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朱建农(杭州商学院)不正当竞争的观念是十九世纪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承认私有财产权,承认市场交易者的人格平等、营业自由和契约自由等。但对权利和自由的过份强调,常常使人忽视权利者以外的利益,行之弥久,必然弊端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爱忠
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难点及建议陈爱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咱199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厂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社会执法环境的影响和法律本身与现实经济生活存在着差距,使执法工作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继峰
滥用优势地位行为通常表现在交易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一方违背正常的商业习惯和规则,设定并迫使交易对方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滥用优势地位不同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一种场所依赖所产生的交易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法律属性上应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在行为类型上,滥用优势地位包括企业对个人优势地位的滥用和个人对个人优势地位的滥用,应将未经消费者邀请的上门推销明确列入滥用优势地位之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国峰 尚磊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友德 伍春艳
赠品促销行为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促销方式,由于商家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赠品促销行为也愈来愈超出必要的限度,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本文讨论了对赠品促销行为进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方式。
关键词:
赠品 促销 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法 规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巍 刘一诺
由于公开数据具有流通性、非独占性、以用户行为为数据来源的特点,其爬取难度低,而应用范围广泛,经济收益显著,因而此类数据成为数据爬取行为的主要对象。近年来,公开数据爬取纠纷演变成为司法实践领域的重点与难点。在公开数据爬取的合法性认定层面,我国司法机关通常首先认定数据控制者享有的竞争利益,再确认侵犯该利益的爬取行为违法属性。鉴于此种裁判思路背离秩序、效率等竞争法的基本价值,因而我国司法机关有必要从评估竞争行为的合法性出发,综合性评判公开数据爬取行为对互联网市场秩序和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公开数据 数据爬取 反不正当竞争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巍 刘一诺
由于公开数据具有流通性、非独占性、以用户行为为数据来源的特点,其爬取难度低,而应用范围广泛,经济收益显著,因而此类数据成为数据爬取行为的主要对象。近年来,公开数据爬取纠纷演变成为司法实践领域的重点与难点。在公开数据爬取的合法性认定层面,我国司法机关通常首先认定数据控制者享有的竞争利益,再确认侵犯该利益的爬取行为违法属性。鉴于此种裁判思路背离秩序、效率等竞争法的基本价值,因而我国司法机关有必要从评估竞争行为的合法性出发,综合性评判公开数据爬取行为对互联网市场秩序和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公开数据 数据爬取 反不正当竞争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