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6)
2023(8803)
2022(7420)
2021(6581)
2020(5273)
2019(12060)
2018(11652)
2017(21865)
2016(11455)
2015(13375)
2014(13471)
2013(13448)
2012(12172)
2011(11016)
2010(11184)
2009(10295)
2008(10200)
2007(9252)
2006(8555)
2005(8109)
作者
(35859)
(29632)
(29630)
(27736)
(18903)
(14078)
(13447)
(11383)
(11256)
(10701)
(10101)
(9900)
(9684)
(9480)
(9153)
(9105)
(8863)
(8824)
(8614)
(8528)
(7644)
(7362)
(7224)
(6764)
(6748)
(6735)
(6627)
(6487)
(6026)
(5835)
学科
(56647)
经济(56606)
(32094)
管理(31315)
(25829)
企业(25829)
中国(19743)
地方(19678)
方法(16960)
(15680)
业经(15488)
数学(14230)
数学方法(14010)
(12123)
(11464)
贸易(11453)
(11048)
地方经济(10844)
农业(10497)
(10419)
(10073)
(9931)
金融(9930)
(9801)
银行(9781)
(9614)
(9502)
(8892)
环境(8631)
(8620)
机构
学院(170163)
大学(164837)
(68960)
经济(67404)
研究(63323)
管理(62882)
理学(52491)
理学院(51854)
管理学(50856)
管理学院(50522)
中国(48456)
科学(39139)
(37084)
(32912)
(30488)
研究所(29537)
(29321)
中心(28742)
(27201)
北京(24547)
业大(24247)
(24040)
师范(23782)
财经(23134)
(23111)
(22706)
农业(22586)
(20808)
技术(20674)
(20580)
基金
项目(108889)
科学(85452)
研究(79815)
基金(76047)
(66432)
国家(65861)
科学基金(56604)
社会(49907)
社会科(47315)
社会科学(47306)
(45153)
基金项目(39486)
(37192)
自然(35990)
教育(35926)
自然科(35167)
自然科学(35160)
自然科学基金(34479)
编号(32126)
资助(31327)
(29925)
成果(25968)
重点(25000)
课题(24172)
发展(23886)
(23464)
(22872)
(22173)
创新(21422)
国家社会(20184)
期刊
(86248)
经济(86248)
研究(52407)
中国(41632)
(28204)
管理(26061)
学报(25441)
科学(24062)
(21270)
教育(21146)
技术(19980)
农业(19521)
大学(19418)
学学(18143)
(18112)
金融(18112)
业经(16391)
经济研究(14370)
(10616)
财经(10595)
问题(10554)
商业(9673)
图书(9648)
(9219)
(9166)
科技(8836)
国际(8726)
统计(8609)
技术经济(8584)
世界(8335)
共检索到277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珂  郭晓曦  李梅香  
文章通过构建网络购物与物流发展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9年网络购物、物流发展及其子系统测算得分与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我国2020—2023年网络购物、物流发展与彼此子系统交叉匹配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灰色预测。结果表明:网络购物与物流发展综合得分稳步提升,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两者发展阶段经历物流发展领先—中等水平持平—网络购物领先—良好水平持平;网络购物与物流发展整体水平的交互耦合关联紧密,匹配度较高,能够相互促进;网络购物与物流发展整体水平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已由低级耦合协调增强至高级耦合协调;子系统中,物流发展中的物流发展质量以及网络购物中的关联技术支撑、网络零售发展是制约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短板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洁  
文章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函数和指标体系的方式,分别得出新型小城镇与外来人口率、人口城镇化及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值,结果表明:外来人口率与新型小城镇之间呈耦合协调趋势并已达到初级协调阶段,但新型小城镇的发展能促进自身协调性发展,而外来人口率的协调性更依赖于新型小城镇发展;人口城镇化与新型小城镇长期保持高度耦合水平,协调性则保持低位并呈上升趋势,从数据趋势可预测未来人口城镇化与新型小城镇之间将实现优质协调;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小城镇一直处于中度耦合状态,且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不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萍  
技术创新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复杂的耦合关系,二者交互影响、相互制约。文章认为,技术创新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区域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结构合理等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主要通过环境营造、要素供给和开放性提升等方面促进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从促使二者协调发展的角度看,技术创新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结构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模式的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网络发展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区域科技金融、强化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和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伟丽  王伊斌  李金晓  郝智娟  
基于2010—2018年黄河流域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探究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联动效应和网络结构特征。发现:(1)黄河流域内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动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在时序变化上呈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耦合协调度以2014年为分界点,之前略微上升,之后呈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临界值0.5以上。(3)黄河流域各地级市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具有明显的网络关系,下游及部分中游地级市在网络中发挥着领导作用,形成主受益、经纪人、净溢出及双向溢出等四大板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伟丽  王伊斌  李金晓  郝智娟  
基于2010—2018年黄河流域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探究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联动效应和网络结构特征。发现:(1)黄河流域内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动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在时序变化上呈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耦合协调度以2014年为分界点,之前略微上升,之后呈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临界值0.5以上。(3)黄河流域各地级市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具有明显的网络关系,下游及部分中游地级市在网络中发挥着领导作用,形成主受益、经纪人、净溢出及双向溢出等四大板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志营  李盛竹  李倩  
对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网络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31个省份2011—2019年耦合协调度特征,探讨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机制。结果表明:2011—2019年我国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网络化与城镇化综合水平呈波动性增长;各省份耦合协调度介于濒临失调和良好协调之间,"两极格局"现象突出;时间维度上,耦合协调度呈"W"型增长,上升与演进的速度缓慢;空间上,耦合协调度分布与"胡焕庸线"基本吻合,整体上呈"东部>东北>中部>西部"。需持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乡村地区网络化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更加公平。本文研究对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创新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莹  吴秀兰  
如何处理好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对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和生态效率进行测算,试图揭示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逐步递增趋势,增长幅度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2)生态效率逐年增加,增长幅度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3)2016年,7个(23%)省市达到协调发展类,4个(14%)省市属于濒临失调类;19个(63%)省市属于失调衰退类。其中,上海和宁夏属于生态效率滞后型,其他省市均属于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型。此外,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有较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但集聚程度逐渐减弱,空间分异愈加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慧爽  原雷雷  
文章通过构建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从时空维度对粮食主产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粮食主产区未来5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水—能源—粮食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时间上看以波动上升为主,从空间上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地域差异;未来5年粮食主产区水—能源—粮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将持续改善,由良好协调向优质协调过度,但局部地区发展滞缓。基于此,提出建立健全相关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水—能源—粮食协调发展的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任建兰  
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提升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本文在探讨全域旅游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1996201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旅游业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综合指数逐渐上升,且旅游发展与区域发展呈现交错向上发展态势。(2)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耦合等级由低水平耦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慧爽  原雷雷  
文章通过构建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从时空维度对粮食主产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粮食主产区未来5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水—能源—粮食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时间上看以波动上升为主,从空间上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地域差异;未来5年粮食主产区水—能源—粮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将持续改善,由良好协调向优质协调过度,但局部地区发展滞缓。基于此,提出建立健全相关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水—能源—粮食协调发展的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龚超  刘春雨  张萌珺  万泉  
目的:基于耦合协调理论,探究“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空间结构特征。方法:分别构建卫生资源配置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综合评价模型对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进行测量,采用空间自相关探究其空间分布和关联特征。结果:2015—2019年我国大部分区域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和经济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区域间两子系统综合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差异仍然存在,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大多数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对卫生资源配置水平滞后导致了耦合协调等级偏低;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两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程度在不断加强,耦合协调度高值区辐射带动低值区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结论:建议逐步完善国家对于卫生资源的投入和保障机制,发挥政府统筹的协调功能,建立并完善财政保障与转移支付机制,完善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充分发挥耦合协调度空间溢出效应,不断扩大耦合协调度高值区的示范和引领功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续岩  户佐安  邹正丰  
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协调发展能够提升物资的流通效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基于低碳经济和系统耦合理论,构建四川省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耦合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结合因子分析法对四川省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得出目前四川省物流、经济低碳化系统整体处于中等协调的状态,经济低碳化与物流系统发展基本同步的结论。以此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政府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四川省的经济运行效率,实现物流产业与低碳经济高度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永芳  张梦凡  
近些年来,物流行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壮大,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物流在经济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给经济增加值做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多。文章以河北省2001—201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来研究物流能力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先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构建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指标体系,再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体系中各个变量的权重,计算出物流和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最后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分析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由濒临失调逐渐转化为优质协调。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河北省未来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的优质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维艳  
本文通过构建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发展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究我国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二者耦合协调度先从极度失调转向基本协调,再从初级协调转向高级协调实现共同发展。分地区来看,各地区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耦合协调度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省域耦合协调度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域耦合协调度属于中度及轻度失调。最后,本文提出加快制定发展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合作、提升绿色意识和加强监管方面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