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1)
- 2023(5138)
- 2022(4395)
- 2021(3962)
- 2020(3342)
- 2019(7601)
- 2018(7521)
- 2017(14385)
- 2016(7743)
- 2015(8781)
- 2014(8796)
- 2013(8507)
- 2012(7703)
- 2011(7009)
- 2010(7023)
- 2009(6973)
- 2008(6958)
- 2007(6372)
- 2006(5697)
- 2005(5552)
- 学科
- 管理(30279)
- 济(28859)
- 经济(28791)
- 业(26073)
- 企(23931)
- 企业(23931)
- 制(12088)
- 财(10996)
- 方法(10913)
- 业经(8794)
- 数学(8666)
- 数学方法(8561)
- 体(8212)
- 中国(7746)
- 农(7235)
- 体制(7220)
- 务(6651)
- 财务(6632)
- 财务管理(6615)
- 贸(6419)
- 贸易(6413)
- 易(6300)
- 企业财务(6261)
- 银(6144)
- 银行(6137)
- 划(5894)
- 行(5845)
- 融(5550)
- 金融(5546)
- 技术(5505)
- 机构
- 大学(115935)
- 学院(114524)
- 济(47917)
- 经济(46871)
- 管理(45658)
- 理学(38903)
- 理学院(38497)
- 管理学(37993)
- 管理学院(37758)
- 研究(36671)
- 中国(28386)
- 财(25868)
- 京(23947)
- 科学(20356)
- 财经(19638)
- 江(18232)
- 经(17706)
- 所(17453)
- 中心(17007)
- 研究所(15372)
- 经济学(14975)
- 北京(14929)
- 农(14833)
- 财经大学(14634)
- 业大(14234)
- 范(14209)
- 师范(14094)
- 州(13940)
- 院(13422)
- 经济学院(13352)
- 基金
- 项目(74638)
- 科学(60437)
- 研究(56416)
- 基金(55928)
- 家(47840)
- 国家(47483)
- 科学基金(41904)
- 社会(37821)
- 社会科(35860)
- 社会科学(35855)
- 基金项目(29350)
- 省(28481)
- 自然(26106)
- 教育(26022)
- 自然科(25540)
- 自然科学(25535)
- 自然科学基金(25107)
- 划(23793)
- 编号(22536)
- 资助(22095)
- 制(20444)
- 成果(19341)
- 部(17291)
- 重点(16726)
- 创(16053)
- 国家社会(16033)
- 课题(15538)
- 教育部(15433)
- 人文(15046)
- 创新(15044)
共检索到177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丛璐
网络语言暴力,伤害当事人的同时还使公众丧失对事件的思考,进而引发社会问题。目前网络谣言、粗暴语言等现象在网络泛滥,法律虽出台了相关规定,但不能有效遏制。就刑法而言,应扩大刑法规制虚假信息范围、调整网络语言暴力具体罪名法定刑期、必要时出台专门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茂玉
网络犯罪是在计算机犯罪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现在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形式之一。加强对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势在必行。文章在介绍网络犯罪之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和不足,进而提出了完善网络犯罪立法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刑法规制 完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邱赛兰
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查处为主要视角认为涉数据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应在充分把握涉数据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界限的基础上,基于刑法积极解释的立场,用足用好现有刑事立法的规定,只有在穷尽现有刑法规定不能适用时才考虑增设新的刑事规定,同时认为数据网络的保护应自成体系以迎接未来的挑战,并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管理的前置性规范,有效控制犯罪场的滋生,从而实现涉数据网络犯罪标本兼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天虹
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和复杂,会计介入范围的扩大,会计在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因某些会计人员的不法行为,而对社会经济秩序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试图从会计舞弊现象的分析入手,对会计舞弊刑事责任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完善刑法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制裁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锋
我国《刑法》将自行洗钱行为排除在洗钱罪之外,其原因在于受事后不可罚行为理论的影响。从打击洗钱犯罪现实需要出发,我国应将上游犯罪的主体纳入洗钱罪的主体范围,对自行洗钱行为进行规制。
关键词:
自行洗钱行为 犯罪主体 事后不可罚行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天虎
土壤污染作为一种公害,其污染过程具有隐蔽性、持久性和不可逆性等特性,因此土壤污染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刑事责任的承担有其特殊性。根据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和司法解释的有关精神,土壤污染犯罪的危害结果可区分为危险结果和实害结果,在判断土壤污染行为与危害结果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时,应坚持科学因果关系理论,并结合特定的生态学等非法律专门知识对土壤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要把握测试方法的科学性、实施主体的专业性和统计结果的全面性;土壤污染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既包括故意的情形又包括过失的情形,为了更好地处置土壤污染犯罪行为,有效避免在适用污染环境罪时的争议,我国应单独增设污染土壤罪,将故意和过失类型在刑法中分别予以规定。基于土壤污染犯罪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风险,在适用刑事责任的方式上更应具有针对性,要充分借助土壤修复等辅助刑罚措施,以更好地实现土壤保护之目的。
关键词:
土壤污染 行为 罪过 责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银龙
信用卡作为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方式,在为民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犯罪问题;时至今日,其已然成为刑法规制的重点对象。我国现行刑法把信用卡和个人信息资料作为信用卡犯罪的主要规制对象,信用卡犯罪行为类型包括信息类、伪造类、妨害类、诈骗类和盗窃类,其规则体系已较为完备,但仍有不足之处亟待改进。刑法规定中的信用卡应与金融领域的信用卡内涵保持一致,不应包括借记卡。制造信用卡的机器、设备和材料等应纳入刑法规制范畴,严密打击信用卡犯罪的刑事法网。
关键词:
信用卡 借记卡 犯罪对象 犯罪行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悦尔
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点对点跨区域交易便捷性、匿名性和可编程性等特征导致其成为载体,被行为人用于实施有关传销类、洗钱类、恐怖活动类和毒品交易类等犯罪。学界目前对数字货币的概念未形成统一认识,其法律属性也未形成统一定论,法律属性的认定差异影响着刑事罪名的选择适用。在实务领域,数字货币所涉罪名集中于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盗窃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尽管目前的刑事罪名体系仍然可以对数字货币犯罪案件予以刑事规制,但所涉罪名已经超出传统货币犯罪罪名体系范围。针对数字货币犯罪新型类型化犯罪行为的出现,有必要在传统数字货币体系外增设数字货币犯罪罪名。
关键词:
数字货币 经济犯罪 货币犯罪 财产性利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禹衡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征信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用户的征信信息价值被进一步放大。现阶段对于个人征信信息的侵犯主要有6种方式:利用信息范围不明确非法获取个人信用信息,利用大数据系统后台获取信息,利用大数据非法分析征信信息,提供虚假征信报告,私自扩大征信信息使用范围、年限、查询次数,倒卖征信信息。侵犯个人征信信息的行为符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为了保障大数据时代征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应当参考国外征信条例完善征信法律体系,健全征信被侵害人的救济体系,利用大数据优势完善预防体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耀杰
大数据系统彻底扭转了"老鼠仓"行为查处难的局面,降低了《刑修七》立法时该行为对金融行业的巨大威胁。刑法宜相应降低对"老鼠仓"行为的处罚力度,回归罪责原则本位。实践中,同样的获利数额或涉案数额,"老鼠仓"犯罪的危害性比内幕信息犯罪低,其"情节严重"的标准需高于内幕交易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尽快出台"老鼠仓"犯罪相关情节认定的具体标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强
服务商标是指提供服务的经营者,为将自己提供的服务与他人提供的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标志。目前我国刑法中却缺乏对服务商标的保护,假冒注册商标罪等也仅局限于对商品商标的保护;在立法上,公共利益与私人权利的博弈中,显然刑法更注重整体的社会效率、秩序价值,不得让渡私权的自由、平等价值,也使对服务商标的刑法保护成为一种必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服务商标 刑法规制 价值平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世伟
企业应当是一个以求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为目标的个人经济联合体。尽管被假定为理性的组织体,但是事实上企业的经济行为总是表现出理性与非理性行为的两面性。对于企业经济行为特别是非理性的经济行为,除了企业的自我约束之外,外部刚性的法律规制更必不可少,这是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形成良性竞争以及构建良好秩序的有力保障。作为整个法律体系中最严厉的法律———刑法,对于企业经济行为的规制是否合理既直接攸关企业正常经济活动能否有序进行,也关系到刑法预防企业经济犯罪,进而保障和促进整个经济繁荣功能的实现。作为独立的部门法,刑法独有的调整对象决定了刑法只能调整那些危及企业根本生存制度的经济行为。这是刑法规制企业经济行为...
关键词:
刑法的调整对象 企业 企业经济行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天虎
土壤污染作为一种公害,其污染过程具有隐蔽性、持久性和不可逆性等特性,因此土壤污染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刑事责任的承担有其特殊性。根据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和司法解释的有关精神,土壤污染犯罪的危害结果可区分为危险结果和实害结果,在判断土壤污染行为与危害结果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时,应坚持科学因果关系理论,并结合特定的生态学等非法律专门知识对土壤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要把握测试方法的科学性、实施主体的专业性和统计结果的全面性;土壤污染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既包括故意的情形又包括过失的情形,为了更好地处置土壤污染犯罪行为,有效避免在适用污染环境罪时的争议,我国应单独增设污染土壤罪,将故意和过失类型在刑法中分别予以规定。基于土壤污染犯罪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风险,在适用刑事责任的方式上更应具有针对性,要充分借助土壤修复等辅助刑罚措施,以更好地实现土壤保护之目的。
关键词:
土壤污染 行为 罪过 责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红
近年来,由于教师的伤害性语言造成学生极端行为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语言暴力"比体罚给学生造成的伤害更大,后果更严重。文章试就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教师 语言暴力 原因 途径 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