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
2023(1630)
2022(1371)
2021(1518)
2020(1302)
2019(2925)
2018(3006)
2017(5000)
2016(3034)
2015(3806)
2014(3801)
2013(3253)
2012(2813)
2011(2684)
2010(2605)
2009(2355)
2008(2193)
2007(2132)
2006(1881)
2005(1742)
作者
(7633)
(6454)
(6300)
(6180)
(4027)
(3049)
(2973)
(2494)
(2462)
(2301)
(2220)
(2077)
(2075)
(2010)
(1981)
(1963)
(1954)
(1921)
(1891)
(1802)
(1704)
(1582)
(1538)
(1529)
(1482)
(1475)
(1439)
(1369)
(1320)
(1311)
学科
(7265)
经济(7259)
管理(6874)
(5171)
教育(5027)
(4857)
企业(4857)
方法(3951)
教学(3538)
理论(3470)
中国(3344)
数学(3316)
数学方法(3254)
政治(2262)
思想(2245)
思想政治(2219)
政治教育(2219)
治教(2219)
德育(2218)
业经(1953)
(1915)
贸易(1915)
(1883)
(1871)
研究(1869)
工作(1847)
学校(1730)
技术(1647)
(1596)
电子(1453)
机构
大学(43697)
学院(36671)
管理(14080)
研究(12344)
理学(12263)
理学院(12071)
管理学(11539)
管理学院(11460)
(10993)
经济(10599)
(9527)
(7984)
师范(7942)
科学(7786)
教育(7611)
中国(7381)
师范大学(6439)
北京(6386)
(5901)
中心(5793)
(5486)
业大(5069)
(5040)
研究所(5035)
(4964)
(4725)
财经(4301)
图书(4216)
科技(4176)
(4167)
基金
项目(25891)
科学(21059)
研究(20394)
基金(18347)
(15498)
国家(15399)
科学基金(13713)
社会(12160)
教育(11598)
社会科(11374)
社会科学(11371)
(10121)
基金项目(9316)
(9183)
自然(9073)
自然科(8906)
自然科学(8905)
自然科学基金(8731)
编号(8721)
成果(8508)
资助(7743)
大学(7582)
课题(6678)
(5981)
重点(5870)
(5758)
项目编号(5747)
(5512)
教育部(5407)
规划(5357)
期刊
教育(16015)
研究(14268)
中国(11755)
(10464)
经济(10464)
学报(6155)
大学(5976)
图书(5826)
管理(4919)
科学(4885)
书馆(4175)
图书馆(4175)
高等(4084)
学学(3784)
高等教育(3467)
(3401)
情报(3209)
(3189)
技术(3101)
(2673)
统计(2648)
农业(2461)
科技(2345)
成人(2313)
成人教育(2313)
职业(2294)
决策(2061)
(2047)
论坛(2047)
财经(1873)
共检索到59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秉强  李俊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平原  
大学排行榜的好坏,取决于评价标准的设计、统计数据的方式以及具体操作是否严谨。大学评价不能重"物"轻"人"。对于"大学精神",我认为没有凝定不变的东西,也不相信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十几万人近百年的努力,有关讨论是"可爱"而"不可信"的,而我宁愿把这种讨论转化为讲述"大学故事"。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故事,经过一代代师生的选择、淘洗和再创造,以活灵活现的形式,不断传承并塑造着大学精神。它同样可以成为大学史乃至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教授是大学故事中的主体,如何实现古人"从游"之义,坚守与自己身份相适应的道德准则,经得住金钱和名位的诱惑,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必须回到"尊师重道"上来,在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军  田小红  张升芸  
基于中国内地、香港、日本的三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案例,批判地审视了三个大学系统的科研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应对来自评估的压力。实证数据表明:香港高校的科研产出国际化程度最高,内地高校的人均科研产出最多,日本高校介于两者之间。由此认为,全球大学排名已经形成"专政式"的系统控制,主宰了高等教育的系统重构。为扭转全球大学排名倚重英文科研成果,滥用量化标准和缺乏伦理价值判断的趋向,中国高等教育应制订相关政策帮助高校致力于自身使命,采取相应的国家行动从根本上杜绝这类畸形的、大跃进式的、非理性的竞赛运动,引导高校可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伟  裴旭  
大学排名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排名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简述,然后对大学排名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规范我国大学排名活动的若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晓慧  霍国庆  
本文探讨了中美大学排行榜的演变和实质,比较了中美代表性大学排行榜及其评估指 标体系,分析了中美大学排行榜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缩小差距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晓青  
作为大学评价的一种显性表达方式,大学排名引起了学生、家长、大学、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大学排名普遍存在的静态排名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在指标体系的设定、方法的使用及结果的信度等方面存在着争议。故应对静态大学排名方法进行改进,使用纳入态势的大学排名的动态模型,并用算例进行验证和说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亚历克斯·埃舍尔  马斯莫·萨维诺  王亚敏  侯书栋  李立国  
本文研究了全球19个大学排行榜,描述了排行榜作为质量评价手段是如何运作的,详细讨论了现有排名系统使用的质量指标并归纳出在排名上存在的不同地域模式。本文发现,世界上的主要排行榜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它们采用差别很大的指标和权重来评估大学。但是,有一些大学,无论是用何种的指标和权重,都会居于排行榜的前列。本文还探讨了与目前流行的严格按分数高低排名的“排行榜”不同的做法,并得出了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苗耘  刘念才  
本研究通过对1994-2014年间的130篇学术性文献进行质性的内容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出了不同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10种具体原因/目的。从应用主体来看,提升高校名次、高校竞争资源、提升机构或个人的声誉和地位、获取高等教育信息和数据、改善高等教育质量是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主要目的。从排名本身来看,排名指标的导向性、广泛的影响力、简单易获取、能够提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等是排名能够满足应用主体需求的内在特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兵  沈红  
德国大学排名起步较晚,1998年才发布第一个大学排名,但德国CHE大学排名却由于其独特的方法而为国际同行所称道。CHE是由德国大学校长会议发起成立的非官方机构,主要负责德国大学的排名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的改革与发展。CHE大学排名在价值取向、指标选择、数据来源、服务对象的确定等几个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做法对我国大学的排名活动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学超  
新世纪伊始,世界大学排名风靡全球,其核心指标是科学研究。世界大学排名科研测评正在深深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各国政府和各高等教育机构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强力提升科研能力。然而,目前世界大学排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测评的知识领域过于狭隘,并囿于传统基础研究,导致世界诸多国家片面追求精英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强  丁瑞常  
本文从评价对象的选定、指标体系的设置与权重系数的分配、指标观测值的获取、集结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的处理四个维度,对"QS世界大学排名"、"QS亚洲大学排名"、"QS拉丁美洲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进行了全面剖析。高校应当有选择性地根据QS排名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提升排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履行大学基本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晓青  
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大学相关信息的渴求,近年来,各类大学排名越来越多。它的出现在引起关注的同时,也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合理、科学的大学排名应考虑从大学的产出指标来考量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数据不仅考虑当前值,更要结合历史的积累和变化趋势综合考虑,从而可以对大学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排名目的不在于结果本身,而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熊万曦  
从1998年开始,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CHE大学排名,这一排名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在排名的内容上它关注大学教育的质量,在排名的方法上它不对大学做整体的次序排名而是针对单个学科构建了一个没有名次的排行榜,并且以分组的方式呈现各个评价指标的结果。这种独一无二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大学排名的弊端,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大学排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CHE大学排名的理念与实践都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莉芳在《江苏高教》第2期撰文认为,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是一个公开的场合,人们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批判和讨论。在现代公民社会,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