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4)
- 2023(12469)
- 2022(10881)
- 2021(10384)
- 2020(8597)
- 2019(19898)
- 2018(19833)
- 2017(37900)
- 2016(20658)
- 2015(23325)
- 2014(23242)
- 2013(22729)
- 2012(20954)
- 2011(18974)
- 2010(18930)
- 2009(17133)
- 2008(16806)
- 2007(14880)
- 2006(13123)
- 2005(11004)
- 学科
- 济(79754)
- 经济(79577)
- 管理(56772)
- 业(51578)
- 企(44122)
- 企业(44122)
- 方法(37208)
- 数学(30350)
- 数学方法(29937)
- 农(21836)
- 中国(21721)
- 学(20474)
- 业经(19608)
- 财(17946)
- 地方(17922)
- 理论(16857)
- 和(15879)
- 农业(14323)
- 贸(13188)
- 贸易(13181)
- 教育(12892)
- 环境(12867)
- 制(12809)
- 易(12728)
- 技术(12300)
- 务(11117)
- 划(11106)
- 财务(11040)
- 财务管理(11020)
- 企业财务(10440)
- 机构
- 大学(295104)
- 学院(290802)
- 管理(115032)
- 济(106102)
- 经济(103484)
- 理学(100062)
- 理学院(98791)
- 研究(97486)
- 管理学(96804)
- 管理学院(96281)
- 中国(69391)
- 科学(64225)
- 京(63845)
- 所(48854)
- 财(48418)
- 农(47010)
- 业大(45026)
- 研究所(45013)
- 中心(43756)
- 江(42562)
- 范(42488)
- 师范(42093)
- 北京(40228)
- 财经(39306)
- 农业(36802)
- 院(35708)
- 经(35686)
- 州(34841)
- 师范大学(34328)
- 技术(31327)
- 基金
- 项目(205221)
- 科学(161153)
- 研究(149396)
- 基金(147983)
- 家(129582)
- 国家(128506)
- 科学基金(110046)
- 社会(93107)
- 社会科(87237)
- 社会科学(87210)
- 省(80116)
- 基金项目(79872)
- 自然(72977)
- 自然科(71276)
- 自然科学(71258)
- 自然科学基金(69964)
- 教育(69186)
- 划(68281)
- 编号(61508)
- 资助(59820)
- 成果(50742)
- 重点(45987)
- 部(44657)
- 发(42852)
- 课题(42572)
- 创(42122)
- 科研(39262)
- 创新(39191)
- 大学(38159)
- 教育部(38050)
- 期刊
- 济(117735)
- 经济(117735)
- 研究(83916)
- 中国(55922)
- 学报(50059)
- 科学(45502)
- 农(42747)
- 管理(41228)
- 教育(38778)
- 大学(37448)
- 财(34648)
- 学学(34629)
- 农业(30200)
- 技术(25220)
- 图书(20569)
- 融(19667)
- 金融(19667)
- 业经(19323)
- 财经(18419)
- 经济研究(17638)
- 经(15586)
- 问题(15089)
- 科技(14922)
- 业(14741)
- 版(14665)
- 理论(14313)
- 书馆(14054)
- 图书馆(14054)
- 资源(13636)
- 实践(13350)
共检索到418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涛 姚崇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所塑造的网络虚拟空间,开拓了一个深不可测的观念和意识的世界,事实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战场"、"主阵地"和"最前沿"。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困境之根本和实质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流失。网络虚拟空间通过再塑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式,使得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表达、分布和实现随着传播机制、传播形式和传播路径的不同而改变,从而造成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与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流失,在公众的认同障碍中流失,在网络虚拟空间功能性建设的弱势下流失。有鉴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海超 蒲清平
提升网络空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需要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引领主力;吸纳多方力量,汇聚引领合力;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引领动力;增强底蕴素养,提升引领能力。需要克服本领恐慌,提高理论修养,增强队伍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意识形态 舆论生态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景君学 廖健太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和传播带来不小的冲击。通过分析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带来的影响,在厘清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方式、途径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需要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及发展规律,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特征,需要采取适应性、约束性、多样性、主动性、选择性策略,从而构建适应新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新型传播策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价值认同 传播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纪晓丽 郭锋
研究了虚拟社区组织的知识传播复杂网络,分析了组织整体的知识传播状况。基于对5个虚拟组织的问卷调查数据,得到具有不同知识传播程度的复杂网络图,并计算了不同的虚拟社区组织知识传播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指标,包括度分布指数、聚集系数、网络平均距离、网络中心势等;将虚拟社区组织知识传播复杂网络与现实组织知识传播复杂网络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影响虚拟社区知识传播复杂网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虚拟社区 知识传播 复杂网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崔莉 雷宏振
从空间区域角度来划分产业转移,可以将产业转移划分为传统地理意义上的产业转移和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利用逻辑演绎和规范分析方法对两类产业转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类产业转移的内涵不同,且在转移机制、转移路线、主导力量和转移特征上都存在差异。对于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而言,两类产业转移都可以成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手段。虽然产业在地理区间内转移仍然是产业转移的主要途径,但随着网络经济的深化发展,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会成为各地区产业发展中不可忽略的方式。
关键词:
地理空间 网络虚拟空间 产业转移 虚拟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敬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的特点和趋势,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才能凝聚和统一广大高校师生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意识形态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晔 王涛
高校作为人才、知识、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聚集地和辐射源,其培养的青年学生所具备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修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影响着当下人们精神秩序的澄明,更关系到未来国家、社会秩序的建构与发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改善教育民生,创新宣传方式,坚持行胜于言,主动担当有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主流意识形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凯 曹挹芬 杨竞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中极端重要的工作,也属于国家治理系统中的意识形态治理,它对国家治理有定向导航、凝魂聚气、评判调节等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莉 雷宏振
本文在网络经济深化发展背景下,针对实践中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产业转移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热点并理论研究仍以地理空间产业转移为主的现状,利用逻辑演绎分析方法构建出相应理论模型对基于网络虚拟空间实施的产业转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可以提升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业环节或发展方式向虚拟空间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制定规则的主导力量是互联网平台企业。基于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的使用方式、内容侧重和主体间关系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由此提出推动产业转移虚拟化优化发展的建议:科学制定产业转移虚拟化的战略发展方案、打造优秀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和营造积极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网络虚拟空间 虚拟化 地理空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单子丹 高长元
虚拟空间下高技术产业知识网络(HTIKN)是现代区域发展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延伸,并逐步成为高技术生产与服务创新管理的一个独特的组织形态。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技术产业知识网络的发展现状,揭示HTIKN形成动因与内涵层次,给出其微观运作的生命周期,建构角色及组织特征。结合跨区域知识主体的决策组合及动态网络的控制规则,刻画HTIKN动态运作过程和最优行动方案,提出HTIKN虚拟化运营模式的结构体系及变动趋势。此研究对于高技术产业组织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及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晓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因此在新时代背景条件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要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面临新意识形态的问题时,也要积极开展新的意识形态教育。以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三个过程:从目标到实践,再由实践到检验。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意识形态 开展方式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君 何梦婷
【目的/意义】界定及区分虚拟社区即时网络口碑传播和持续网络口碑传播行为,从动机视角切入研究三类动机(内在,外在,社会性)对两种网络口碑传播意愿(即时/持续)的影响效果,对完善网络口碑传播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冲动行为理论、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构建相应研究模型,使用307份有效消费体验社交分享平台用户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不同类别动机对两种类型的网络口碑传播意愿存在不同的影响效果。在网络口碑动机因素中,内在动机因素可同时促进即时网络口传与持续网络口传意愿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雪
介绍了虚拟学术社区的概念以及网络环境中信息传播的模式,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选择国内外图书馆领域典型的虚拟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检索得到的数据作为支撑,进而挖掘其背后隐藏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虚拟社区 信息传播 信息交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许桂珍
虚拟空间内容信息建设的集成化管理,是将虚拟空间内容信息建设纳入集成化管理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推进虚拟空间内容信息建设的集成化管理的关键,是要进行体制创新。包括采用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推进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等,从而保证虚拟空间内容信息建设的集成化管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虚拟空间 信息建设 集成化管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飞 祝黄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逐渐生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思想引领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功能,但也同时遭遇三大主要挑战,伴随经济全球化并行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时刻没有停歇,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动从来没有停止,网络化时代海量信息的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受众的思想意识。如何确保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掌控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促进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建设的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