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8)
2023(10804)
2022(9737)
2021(9044)
2020(7791)
2019(17437)
2018(17187)
2017(33989)
2016(18118)
2015(20465)
2014(20215)
2013(20050)
2012(18202)
2011(16293)
2010(15901)
2009(14471)
2008(13928)
2007(11859)
2006(10201)
2005(8635)
作者
(51472)
(42440)
(42251)
(40250)
(27243)
(20347)
(19164)
(16790)
(16196)
(15078)
(14761)
(14134)
(13265)
(13198)
(13185)
(12762)
(12727)
(12723)
(12181)
(12056)
(10574)
(10224)
(10139)
(9550)
(9482)
(9338)
(9292)
(9275)
(8518)
(8385)
学科
(75968)
经济(75883)
管理(53872)
(51275)
(43357)
企业(43357)
方法(40369)
数学(35622)
数学方法(35299)
(18326)
(18324)
中国(17671)
业经(16393)
(15195)
地方(15023)
(13714)
贸易(13709)
(13263)
农业(12486)
理论(12386)
(12194)
技术(12164)
财务(12132)
财务管理(12109)
(11839)
企业财务(11540)
(11413)
环境(11345)
(10187)
(9904)
机构
大学(260259)
学院(256745)
管理(109580)
(102406)
经济(100277)
理学(96720)
理学院(95735)
管理学(94218)
管理学院(93767)
研究(79191)
中国(57057)
(54095)
科学(49319)
(45532)
财经(38145)
业大(38127)
(37680)
(36717)
中心(36424)
(34901)
(34744)
研究所(34677)
北京(33743)
(33497)
师范(33211)
经济学(30712)
(28999)
财经大学(28843)
农业(28783)
(28740)
基金
项目(185386)
科学(147341)
基金(136942)
研究(135501)
(118086)
国家(117181)
科学基金(102713)
社会(86624)
社会科(82237)
社会科学(82218)
基金项目(73559)
(71513)
自然(67571)
自然科(66062)
自然科学(66050)
自然科学基金(64883)
教育(62110)
(59998)
资助(56675)
编号(54732)
成果(43314)
(41271)
重点(40492)
(38769)
(38162)
课题(36534)
创新(36041)
教育部(36031)
人文(35662)
科研(35629)
期刊
(102364)
经济(102364)
研究(72363)
中国(40942)
学报(39160)
管理(37854)
科学(35811)
(32027)
(31752)
大学(29802)
学学(27933)
教育(26755)
农业(22627)
技术(21644)
(18981)
金融(18981)
财经(17937)
业经(17006)
经济研究(16608)
图书(15571)
(15041)
理论(13792)
问题(13382)
实践(12847)
(12847)
技术经济(12761)
科技(12719)
情报(11802)
商业(11556)
统计(11190)
共检索到350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闫璐  杨刚  赵江元  
[目的/意义]提出和构建网络舆情观点团簇演化等级,以描述网络舆情受众的群体性观点的状态随时间与事态变化的演化程度,对于网络舆情导控与精准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基于LDA与CNN神经网络构建网络舆情观点团簇演化等级测度模型,并以“翟天临知网事件”为实验对象,验证演化等级这一指标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网络舆情观点团簇演化等级能够很好地体现网络热点事件群体观点状态的演化,在展现3个维度的属性数值同时也能反映观点团簇较前一时间节点状态的演化程度,提出的观点团簇演化等级测度结果精准地体现事件观点的各个演化高峰,为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群体观点的靶向引导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根强  罗艳艳  臧学莲  
【目的/意义】从复杂网络视角,对有界信任模型中的DW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社会关系强度的舆情观点演化模型,分析网络社群舆情的观点演化机制,以期为引导网络舆情提供指导。【方法/过程】运用仿真实验的方法,分析了信任阈值、观点开放度、关系强度对舆情观点演化过程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随着信任阈值的增大,个体间观点经过不断交互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逐渐减少,个体观点的聚合速度逐渐加快;随着群体从保守型转变为开放型,个体观点经过不断交互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逐渐减少,个体观点簇聚合速度逐渐加快;强关系更利于网络社群舆情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李真  丁晟春  王楠  
【目的】识别网络舆情中的观点主题。【方法】通过舆情信息内容、用户关系、用户行为三个方面的4个维度(时间维、用户维、内容维、观点维)的关联,构建微博舆情观点主题识别模型。【结果】提出包括舆情网络构建、观点主题抽取及聚类、"用户–所属观点主题"2-模网络构建、观点主题演化分析4部分的网络舆情观点主题识别方法体系,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体系可有效识别网络舆情中的观点主题。【局限】用户属性对观点主题识别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考虑。【结论】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利用LDA主题模型,可多方面、多维度地识别网络舆情观点主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黄微  宋先智  高俊峰  
论文通过测度网络舆情场内受众由观点异同所形成的群落连接鲁棒性,为识别定位濒临极化群体、预先化解群体性事件提供可操作方案。基于复杂网络科学的抗毁性分析思路,通过删除受众群落内的核心节点,对比前后群落的受众情感传播功能差异,并引入网络密度指标量化差异,以此达到受众群落连接鲁棒性测度目的。连接鲁棒性测度方法便于操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网络舆情受众群体极化预警的实践需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康伟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信息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整体结构和结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研究舆情网络传播结构对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影响问题。以突发事件"11·16"校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生成"11·16"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邻接矩阵数据对信息传播网络进行了整体网络结构、内部子结构和个体位置结构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网络舆情引导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君   黄微   赵旭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用户传播行为的形成与网民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网民传播群体的心理距离进行解析量化,有助于从心理根源上厘清网民传播行为的形成机理,为政府各级网信办提供理论和实践方法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心理学理论视角,对心理距离进行归纳演绎,析出时空涨落度、语义关联度和情感认同度三个子参数,用以测度心理距离感知强度,并对感知强度进行分型。[结果/结论]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心理距离感知强度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舆情发展的时空热度、语义主题演化和舆情情感反转态势,能为舆情管控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俊峰  黄微  
[目的/意义]提出网络舆情场内观点簇丛的情感极化度测算方法,为量化舆情受众情感态势和识别极化群体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首先明确舆情受众情感极化的条件,再通过设置条件阈值筛选出满足条件的观点簇丛,在此基础上引入3个极化指标(受众吸引率、极端受众增长率、极化情感增长率)描述观点簇丛在测度时间窗口内的情感发酵程度。最后利用平滑权值,对观点簇丛在不同测度阶段的情感表现进行加权综合,得出其整体情感极化程度值。[结果/结论]观点簇丛在每个时间窗口的情感表现能为阶段性的舆情受众情感极化干预提供判断依据,而综合的情感极化度有助于准确识别场域内的敏感话题及群体,便于网络舆情的精准管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小波  
分析当前舆情建模研究现状,提出比较符合社会实际的人际关系网络模型,并对建立该网络模型的思路,网络节点的类型、属性和关系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节点类型设定了相应的舆情演化规则,建立了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舆情演化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恒民  苏新宁  张相斌  
互联网舆情具有的衍生性、动态性和多维性特点,使得舆情的演化分析相当复杂。本文在分析舆情演化的微观组成及其演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以期对舆情演化的动态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有效地描述。本文重点研究了动态网络模型的结构、演化特性和描述方法等建模理论。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兰月新  夏一雪  刘冰月  张鹏  连芷萱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舆情演化的多维度模型,从更高视角解读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丰富和完善网络舆情传播理论。[方法/过程]定量分析网络舆情趋势预测中信息增长率的变化问题,构建以增长率和时间为自变量,信息累计数量为因变量的多维函数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研究各个参数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以及网络舆情传播路径分析,然后通过"成都女司机"微博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更加直观地诠释了高维模型研究网络舆情演化机理的优势。[结论/结果 ]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将logistic模型拓展到高维研究网络舆情演化机理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韧  李红  陈福集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是舆情应对的基础。[方法/过程]根据网络舆情演化的关键要素,运用了可拓聚类理论和方法对网络舆情的演化趋势进行建模并预测,通过聚类分析得到预测结果。[结果/结论]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计算简便,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强的实用性,为舆情的应对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明珠   刘怡君   郭林江  
“时、度、效”是网络舆情治理的标准。为探究网络舆情治理“时”和“度”两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回答“时”和“度”如何进行组合才能达到网络舆情治理最好的“效”的问题,本文构建以“时”和“度”为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主体演化路径和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结合“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的案例,对舆情治理的“效”进行全谱系仿真。结果表明,“时”和“度”之间存在动态博弈关系,且“时”和“度”会对网络舆情治理的“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的大小由事件性质、博弈收益等因素决定。研究结论对于决策部门开展网络舆情“时、度、效”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霁阳  张鹏  兰月新  钟义勇  
[目的/意义]舆情反转现象的频发消耗了网民的信任感,降低了网民在网络世界的安全感。基于舆情大数据对反转现象进行及时的分析识别,对营造健康安全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舆情反转的特征与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主题演化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聚类模型LDA与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单元(GRU)的舆情反转实时识别模型(DDPOR)。首先根据时间窗口采集实时文本数据,利用主题模型动态计算事件的当前言论较于先前观点的主题吻合度。随后结合文本时序特征,利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完成反转判定,实现网络舆情事件的反转预测。最后选取27个经典舆情反转案例开展实证分析,检验模型对反转的识别率与灵敏度。[结果/结论]实验表明,DDPOR可以及时地实现舆情反转的自动化识别,识别准确率高达90.54%,优于其他对比模型,且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与管控具有一定实战价值。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余乐安  李昕  闫相斌  张楠  李秋丹  
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线社会网络中信息观点的形成与传播给企业的管理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企业的网络舆情会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化媒体为企业的舆情监测、引导和管理提供了平台和条件。在线社会网络环境下企业的舆情管理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共享性、交互性要求企业舆情管理能够快速、高效地应对和处理网络舆情信息。其次,在线社交网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马捷  胡漠  张世良  杨沛  
文章在给出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等级评价模型构成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等级评价模型,明确其优先级运算方法。以"张昆生严重违纪"与"社保局科员私吞九百万养老金"两起廉政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为例,对其舆情危机等级进行判定,证明构建的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等级评价模型合理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