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6)
- 2023(12678)
- 2022(11169)
- 2021(10736)
- 2020(9122)
- 2019(20265)
- 2018(20271)
- 2017(38718)
- 2016(21405)
- 2015(24160)
- 2014(24330)
- 2013(23549)
- 2012(21427)
- 2011(19363)
- 2010(19223)
- 2009(17596)
- 2008(17045)
- 2007(14896)
- 2006(13064)
- 2005(11554)
- 学科
- 济(78138)
- 经济(78009)
- 管理(62512)
- 业(56328)
- 企(48129)
- 企业(48129)
- 方法(36114)
- 数学(30724)
- 数学方法(30322)
- 农(21585)
- 中国(20948)
- 财(20878)
- 学(19893)
- 制(18341)
- 业经(18042)
- 地方(15568)
- 理论(15208)
- 体(13865)
- 农业(13622)
- 和(13534)
- 贸(13311)
- 贸易(13305)
- 务(12972)
- 易(12918)
- 财务(12894)
- 财务管理(12868)
- 银(12628)
- 技术(12615)
- 银行(12581)
- 环境(12407)
- 机构
- 大学(300726)
- 学院(297184)
- 管理(118605)
- 济(110226)
- 经济(107520)
- 理学(102898)
- 理学院(101719)
- 管理学(99775)
- 研究(99683)
- 管理学院(99226)
- 中国(72782)
- 京(64721)
- 科学(63712)
- 财(52552)
- 所(50005)
- 农(48896)
- 业大(45922)
- 研究所(45765)
- 中心(45103)
- 江(43155)
- 财经(41934)
- 北京(40944)
- 范(40699)
- 师范(40285)
- 农业(38300)
- 经(38065)
- 院(37060)
- 州(35262)
- 师范大学(32631)
- 技术(32548)
- 基金
- 项目(208396)
- 科学(162821)
- 研究(152613)
- 基金(150055)
- 家(131551)
- 国家(130449)
- 科学基金(111161)
- 社会(93953)
- 社会科(88586)
- 社会科学(88564)
- 省(81236)
- 基金项目(79733)
- 自然(73137)
- 自然科(71385)
- 自然科学(71367)
- 教育(70186)
- 自然科学基金(70052)
- 划(69160)
- 编号(62879)
- 资助(61611)
- 成果(52137)
- 重点(46440)
- 部(45559)
- 课题(43669)
- 发(43083)
- 创(43080)
- 创新(40147)
- 科研(39904)
- 项目编号(39016)
- 教育部(38825)
- 期刊
- 济(121101)
- 经济(121101)
- 研究(86102)
- 中国(58416)
- 学报(50668)
- 科学(45400)
- 农(44363)
- 管理(42784)
- 财(39193)
- 大学(37904)
- 教育(37627)
- 学学(35392)
- 农业(30706)
- 技术(25242)
- 融(23144)
- 金融(23144)
- 业经(20181)
- 财经(19796)
- 经济研究(18501)
- 图书(18196)
- 经(16698)
- 问题(15523)
- 科技(15105)
- 业(15006)
- 理论(14862)
- 版(14699)
- 实践(13807)
- 践(13807)
- 技术经济(13304)
- 业大(13049)
共检索到430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立煊 曾润喜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治理的主体参与正在由单一转向多元,如何配置相应的指标体系考察网络舆情治理主体参与的满意度是学界必须回应的重要议题。【方法/过程】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调查建立满意度的指标体系,并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结果/结论】验证了指标体系对政府网络舆情影响力评估的有效性,相对于定性指标,本指标更加客观、全面、高效,对于网络舆情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媛 姚飞
本文对网络舆情信息挖掘的渠道和环节、挖掘内容重要的"六个点"及挖掘方式提出了新的想法;构建了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来量化评价舆情发展态势,并为管理者提供预警和辅助决策的科学依据;该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对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综合系统的平台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网络 信息挖掘 评估 指标体系 信息安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兰月新
近几年,突发事件的重大网络舆情数量激增,使得网络舆情安全监管和预警形势极为严峻,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深入挖掘突发事件在互联网所体现的舆情演变规律基础上,构建事态扩散、民众关注、内容直观、主题敏感、态度倾向五个维度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的安全态势评估。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安全评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微 徐烨 刘熠 许烨婧
[目的/意义]对多媒体网络舆情是否进入衰退期进行评估,丰富多媒体网络舆情相关研究。[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法构建多媒体网络舆情衰退期形成的评估指标体系,采集案例数据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结果/结论]文章构建的多媒体网络舆情衰退期形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能够对多媒体网络舆情是否进入衰退期进行有效评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贾若男 王晰巍 王楠阿雪
[目的/意义]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中,用户会分化成不同的群体,随着群体内部共同立场的不断建构和强化,群体极化最终形成。由于极化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冲击,对极化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显得尤为重要。[方法/过程]在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议程设置等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遵循“数据—知识—服务”的转化路径提出群体极化风险评估模型:首先,构建事件多维主题图谱以形成舆情知识资源集合;其次,从中确定群体极化风险要素抽取维度并量化末级指标;最后,采用熵权法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结论 ]舆情影响力对群体极化风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公众议程多元程度,在所有风险要素中,公众情感极化程度的权值最小。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群体极化 风险评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青 成颖 巢乃鹏
对现有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进行整理与归纳,通过E-R模型系统分析主题舆情的属性特征,构建更为科学系统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舆情热度、舆情强度、舆情倾度、舆情生长度四个维度诠释主题舆情的传播范围及程度、舆情主题内容强度、主题舆情生长规律及状态、舆情受众意见分布等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要素。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指标体系 监测 预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珑瑛 董靖巍
依据WD模型和SIR病毒传播模型构建SNO网络舆情动态演进模型,提出模型假设,设计SNO模型的主体属性和主体交互规则,并以"瓮安事件"为例,运用Netlogo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调整网络主体属性以及政府、媒体、网民等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强度,考察政府、媒体、网民之间网络关系的变化对网络舆情动态演进整体趋势的影响,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政府等相关部门制定应对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信息传播 演进 政府应对 仿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浩
对网络舆情数据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和关注,而目前网络舆情主题中对数据质量的研究比较鲜见。文章通过对网络舆情调查和整理出来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准确性、变化趋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检验、矫正、确认,以达到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导致异常数据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并通过优酷网用户的视频统计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数据质量 统计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浩
对网络舆情数据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和关注,而目前网络舆情主题中对数据质量的研究比较鲜见。文章通过对网络舆情调查和整理出来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准确性、变化趋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检验、矫正、确认,以达到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导致异常数据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并通过优酷网用户的视频统计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数据质量 统计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锦雅 段文军
以携程网游客对漓江景区网络点评为文本素材,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满意度评价系统,并运用模糊评判和IPA分析法对漓江景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11个主要范畴展开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总体满意度为5.71,属于基本满意水平;游客比较重视且较满意的指标为漓江景区的景观要素、旅游形式、内部环境、主体服务;不重视却满意的指标为形象和游客主体要素;而对外部整体环境、配套服务及设施、价格、管理要素等指标为不太重视且不满意。文章最后提出了水域环境保护、游船提档改造、服务质量改进等满意度提升对策。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景区管理 IPA 漓江景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洪亮 石立艳 李明
【目的/意义】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促使网络舆情的迅速传播与演化,研究多方主体回应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对于探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理、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构建网络舆情回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舆情事件、网民、传媒、网媒及政府这五个作用主体与网络舆情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从事件危害程度及敏感度、网民情绪强度、媒体活跃度及政府信息公开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网络舆情的应对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昌波 郭晓科
舆情风险评估是开展舆情引导的重要环节。在新传播环境下,开展舆情处置需要关口前移,科学把握舆论的生成和演化规律,构建更加科学的舆情风险评估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舆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舆情事件性质和责任部门的舆情回应能力列为舆情主体一级指标,将舆情强度、舆情态度、舆情增速列为舆情本体一级指标,将舆情对社会及受众的影响列为舆情客体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了7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研究发现,相关舆情信息的社交媒体扩散度、境外媒体扩散度、境外媒体态度,舆情事件的模糊性、相关性等因素,以及舆情回应机制建设等
关键词:
舆情引导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王静茹 金鑫 黄微
文章对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影响舆情演进要素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关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通过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将德尔菲法与SPSS分析相结合设定初始控制参数及舆情危机等级,文中以"韩国萨德"事件为实例模型,以期构建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公正、客观地监测网络舆情。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舆情 舆情危机 指标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润喜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是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向专家发放的74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警源、警兆、警情三类因素和现象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并对影响这一指标体系的因素和现象进行排序,确定了影响权重。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突发事件 预警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