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
2023(1340)
2022(1235)
2021(1278)
2020(1298)
2019(2107)
2018(2004)
2017(3869)
2016(1975)
2015(2280)
2014(2127)
2013(2060)
2012(1915)
2011(1692)
2010(1656)
2009(1615)
2008(1423)
2007(1216)
2006(1169)
2005(1101)
作者
(5640)
(4745)
(4670)
(4439)
(3013)
(2258)
(2185)
(1791)
(1707)
(1641)
(1547)
(1526)
(1491)
(1484)
(1446)
(1422)
(1416)
(1395)
(1358)
(1277)
(1155)
(1105)
(1062)
(1059)
(1050)
(1032)
(999)
(989)
(917)
(915)
学科
(6875)
经济(6864)
管理(5738)
(5301)
(4807)
企业(4807)
方法(2586)
(2456)
贸易(2453)
(2406)
业经(2399)
理论(1982)
(1910)
数学(1886)
数学方法(1842)
中国(1813)
地方(1698)
(1597)
(1580)
(1579)
信息(1496)
技术(1481)
教学(1456)
电子(1412)
(1278)
网上(1276)
网上贸易(1276)
农业(1268)
产业(1210)
(1185)
机构
大学(28216)
学院(27355)
管理(11724)
理学(10106)
理学院(9986)
(9953)
管理学(9782)
管理学院(9719)
经济(9695)
研究(8714)
中国(6409)
(5793)
科学(5380)
(4697)
中心(4284)
(4222)
师范(4196)
(4076)
(3970)
北京(3749)
财经(3711)
研究所(3627)
(3548)
业大(3503)
(3434)
(3388)
师范大学(3352)
(3100)
技术(3009)
信息(3000)
基金
项目(18947)
科学(15304)
基金(14244)
研究(14134)
(12363)
国家(12297)
科学基金(10978)
社会(9080)
社会科(8561)
社会科学(8560)
基金项目(7437)
(7266)
自然(7232)
自然科(7122)
自然科学(7122)
自然科学基金(7011)
教育(6434)
编号(6104)
(5926)
资助(5429)
成果(5320)
重点(4120)
(4113)
项目编号(3982)
(3961)
国家社会(3826)
创新(3788)
(3750)
课题(3636)
大学(3610)
期刊
(11040)
经济(11040)
研究(6753)
中国(6751)
管理(4533)
学报(4129)
教育(4101)
图书(3814)
科学(3766)
(3380)
(3238)
大学(2930)
情报(2661)
书馆(2660)
图书馆(2660)
学学(2586)
(2557)
金融(2557)
技术(2383)
农业(2051)
业经(1889)
理论(1670)
财经(1623)
实践(1599)
(1599)
科技(1579)
(1544)
论坛(1544)
经济研究(1541)
(1487)
共检索到42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宏艳  厉斌斌  
面对网络舆情,企业应摆正心态,积极主动地去推进应对的各项工作,切不可把自己摆到网络舆情的对立面。听之任之、一删了之、转移舆论焦点、仓促发布结论等做法非但不利于舆情引导,还会引起网民的更多质疑和不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义浩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参与社会事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的重要平台,成为社情民意的"集散地"。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高校如何顺应网络舆情发展趋势,把握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良性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秀芝  宗继光  
当今时代,互联网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大学生更是网络世界的主力军。近年来,涉及高校的网络舆情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但各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却参差不齐。如何在微时代更好应对网络舆情,有效引导网络舆论传播,刻不容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秀梅  田辛玲  
文章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动态能力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改变政府应对能力的作用机理,并基于动态能力,从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吸收、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集成、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学习、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创新4个维度提出了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提升的策略,为政府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宁  
应对高校网络舆论事件,可从大学生需求结构出发,建立需求导向的高校新闻宣传动态全过程管理机制。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平等交流途径,促成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应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差异优势,搭建起立体互补的平台,实现对舆论的引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孔晓虹  
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舆情应对与处置工作带来极大的考验和挑战。当下,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关注群体年轻化和社群化、内容呈现碎片化和多元化、表达方式负面化和情绪化的特征。高校应加强平台建设,把握互联网规律,把控关键点与步骤,提高舆情应对与处置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发林  
网络舆情是新媒体时代网民的重要表达方式,是社会舆情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与高校相关联的网络舆情汇总,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催化乃至引领社会舆情的走向。网络舆情是高校办学实践中的独特文化场域建构,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正视、善待和利用网络舆情,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是当下高校面临的颇为重要而紧迫的命题。高校应在充分认知和把握网络舆情现状、特质和规律的基础上,以更加主动、更有理性、更为专业的态度来迎接喧嚣网络舆情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一、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考察:两个舆论场并存的现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莲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的发展,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日渐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本文从相关概念入手,提出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的三大工作重点: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系统、做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日常工作,以及通过规范的应对程序处理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谭军  杜秀玲  魏庆玲  
本文首先分析了税收网络舆情与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进而对基层税务机关对网络舆情的认识误区以及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风险点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基层税务机关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楠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煤矿事故得到众多网络社交媒体与网民的关注。为了有效应对煤矿事故网络舆情并进一步解决煤矿事故,通过阐述煤矿事故网络舆情的特点,并经过对煤矿事故及其网络舆情的数据分析研究当前政府应对煤矿事故网络舆情的现状,如煤矿安全网站管理不当、与网络媒体缺乏合作等。运用文献分析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提出政府、网络媒体与网民三位一体的应对策略,对有效解决煤矿事故网络舆情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艳芳  孙艺  
金融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对涉及金融行业的话题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现实中被广泛关注的往往是负面舆情。一旦金融舆情失控蔓延、突变发展,会导致舆情危机。新媒体时代,舆论信息的内容和结构、传播终端的形态和功能、受众对象的心理和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网络舆情危机处置需要适应这种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浩  
对网络舆情数据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和关注,而目前网络舆情主题中对数据质量的研究比较鲜见。文章通过对网络舆情调查和整理出来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准确性、变化趋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检验、矫正、确认,以达到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导致异常数据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并通过优酷网用户的视频统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浩  
对网络舆情数据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和关注,而目前网络舆情主题中对数据质量的研究比较鲜见。文章通过对网络舆情调查和整理出来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准确性、变化趋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检验、矫正、确认,以达到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导致异常数据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并通过优酷网用户的视频统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树金  陈桂鸿  陈忆金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统计、语言特征和主题词影响力的综合加权评估的舆情主题标引方案及其关键算法,并通过四个实验较为全面地分析该方案的标引效果和优缺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兴国  
社会冲突治理不仅仅是单纯的纠纷解决和矛盾处理活动,更是一个追求"善治"的过程。网络舆情是当前社会冲突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双重面相既有利于社会整合,也可能引发或放大现实的社会冲突。但网络舆情并非社会冲突发生的根源,在当前法制资源相对匮乏和不完善时期,网络舆情倒是社会冲突治理可加利用的一种较好资源。从公民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冲突治理对网络舆情的宽容,恰正反映了公权机构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当然,从社会治理角度而言,对网络舆情适当且适度的引导是其走向法治化不可或缺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