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0)
- 2023(7775)
- 2022(6525)
- 2021(6583)
- 2020(5385)
- 2019(12001)
- 2018(11913)
- 2017(20910)
- 2016(12745)
- 2015(14308)
- 2014(14389)
- 2013(13067)
- 2012(12303)
- 2011(11379)
- 2010(12081)
- 2009(10700)
- 2008(10581)
- 2007(9881)
- 2006(9119)
- 2005(8433)
- 学科
- 济(33271)
- 经济(33220)
- 管理(30810)
- 业(25011)
- 教育(21945)
- 企(20283)
- 企业(20283)
- 中国(17631)
- 理论(11870)
- 方法(11696)
- 农(11638)
- 学(11337)
- 财(9956)
- 数学(9562)
- 策(9338)
- 数学方法(9274)
- 教学(9025)
- 制(8136)
- 业经(8081)
- 贸(7794)
- 贸易(7782)
- 易(7599)
- 农业(7244)
- 地方(7072)
- 技术(6943)
- 及其(6867)
- 发(6668)
- 银(6406)
- 银行(6393)
- 和(6204)
- 机构
- 大学(171272)
- 学院(163535)
- 研究(60967)
- 济(56197)
- 管理(55660)
- 经济(54476)
- 理学(46879)
- 理学院(46185)
- 管理学(45008)
- 管理学院(44659)
- 中国(40672)
- 京(38268)
- 科学(35852)
- 范(35055)
- 师范(34879)
- 教育(34233)
- 所(30270)
- 财(30004)
- 江(28920)
- 师范大学(28162)
- 研究所(27382)
- 中心(26882)
- 北京(25353)
- 农(23384)
- 州(22501)
- 财经(22007)
- 院(21899)
- 技术(21795)
- 业大(20600)
- 经(19983)
- 基金
- 项目(101017)
- 研究(84012)
- 科学(81217)
- 基金(68868)
- 家(58279)
- 国家(57624)
- 社会(49143)
- 科学基金(49013)
- 教育(47950)
- 社会科(46025)
- 社会科学(46014)
- 省(40415)
- 编号(38156)
- 成果(36558)
- 划(36408)
- 基金项目(34551)
- 课题(30125)
- 自然(29930)
- 自然科(29279)
- 自然科学(29269)
- 自然科学基金(28780)
- 资助(28202)
- 年(25854)
- 部(24137)
- 重点(24070)
- 项目编号(23324)
- 规划(22590)
- 发(22459)
- 性(22253)
- 教育部(21563)
- 期刊
- 济(67131)
- 经济(67131)
- 研究(62404)
- 教育(60254)
- 中国(48180)
- 学报(22851)
- 财(21895)
- 管理(21046)
- 农(20946)
- 科学(20832)
- 大学(19106)
- 技术(17567)
- 融(15504)
- 金融(15504)
- 学学(15121)
- 职业(14648)
- 农业(14452)
- 图书(14444)
- 坛(10980)
- 论坛(10980)
- 财经(10736)
- 书馆(10519)
- 图书馆(10519)
- 业经(10246)
- 经济研究(10010)
- 经(9338)
- 技术教育(8853)
- 职业技术(8853)
- 职业技术教育(8853)
- 发(8625)
共检索到275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刚
大学生网络舆情在时间、空间、态度、参与行为等方面呈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性,网络舆情表现出的多元价值观、内容良莠不齐、管理不到位现象已经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遵循大学生网络舆情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建构系统完备的网络体系,以及改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方式是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网络舆情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璟 安涛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延伸和体现,高校网络舆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高校的突发事件大都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舆情信息的研判、引导工作,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发展规律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岳伦
"8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80后"大学生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独特变化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现实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正确认识"80后"现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平台等方面着手积极予以应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赟 林丹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能够及时反映其思想动态。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与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场域,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与分析,创新网络舆情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培养内容,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党波涛 陶宏开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那么好教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情十分淡漠",这是很多成长于电脑进入中国大陆之前的高校工作者们的直觉。很多实际情况也的确就是如此:从课堂的到课率、校园的学习风气、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对事对人的评判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建江 杨斌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媒体的及时性和超越空间的性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成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风向标和增强剂。随着网络的深度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把握"三个导向"、抓住"三个关键"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助推器。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 高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兰明尚 郭丛斌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即网络空间中的"亚文化"倾向、网络思想交锋、"个性张扬"的诉求。基于此,应从建立多维度的信息互动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的问题解决机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战斗力等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空间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郁海波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特别是以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流行,使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手段等出现了新的变化。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学会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 手机短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董见新
本文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指出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教育职能与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网络 思想教育 工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俊清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的优势,从“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三方面深入研究,做好新时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霞
网络舆情主体的易偏差性、舆情客体的多样性、舆情传播的复杂性的特点,决定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导向性、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原则出发,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手段,增强舆情引导说服力;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和网络议程,提高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效能;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队伍,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参与到相关机制建设中去,促进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四方面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高职 网络舆情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关键词:
网络社交 圈层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关键词:
网络社交 圈层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阮书云
经济全球化下西方意识、互联网负面信息、价值多元化、师资建设不足等是影响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素。对此,可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防止脱离国情的盲目崇洋媚外;强化网络监管与引导,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和运用网络工具;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用核心价值观统领全局;端正教育宗旨与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促进发展;加强师资建设,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等对策来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恒亮
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面临着严重挑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正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主要采用民主对话、交往互动、情感体验和率先示范等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