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7)
- 2023(10650)
- 2022(8975)
- 2021(8375)
- 2020(7244)
- 2019(15773)
- 2018(15444)
- 2017(29089)
- 2016(15854)
- 2015(17649)
- 2014(17253)
- 2013(16645)
- 2012(15473)
- 2011(13729)
- 2010(13790)
- 2009(12775)
- 2008(12586)
- 2007(11385)
- 2006(9905)
- 2005(8427)
- 学科
- 济(60957)
- 经济(60894)
- 管理(47948)
- 业(43490)
- 企(33690)
- 企业(33690)
- 方法(30423)
- 数学(26966)
- 数学方法(26493)
- 中国(17020)
- 财(16379)
- 农(16091)
- 业经(13645)
- 学(13509)
- 贸(13319)
- 贸易(13311)
- 易(13000)
- 地方(11794)
- 制(11600)
- 农业(10622)
- 技术(10398)
- 理论(10140)
- 工作(9937)
- 环境(9240)
- 银(9028)
- 银行(8991)
- 划(8754)
- 和(8692)
- 行(8543)
- 融(8528)
- 机构
- 大学(222872)
- 学院(220039)
- 管理(86387)
- 济(84485)
- 经济(82562)
- 理学(75335)
- 理学院(74460)
- 研究(72707)
- 管理学(72676)
- 管理学院(72274)
- 中国(54421)
- 科学(48302)
- 京(47233)
- 农(43315)
- 财(38961)
- 业大(37882)
- 所(37044)
- 中心(34755)
- 农业(34370)
- 研究所(33897)
- 江(32935)
- 财经(30637)
- 北京(29111)
- 范(28075)
- 经(28020)
- 师范(27634)
- 州(26466)
- 院(26291)
- 经济学(25173)
- 技术(24451)
- 基金
- 项目(155988)
- 科学(122105)
- 基金(113965)
- 研究(106806)
- 家(102305)
- 国家(101482)
- 科学基金(86634)
- 社会(68899)
- 社会科(65213)
- 社会科学(65193)
- 省(61269)
- 基金项目(60287)
- 自然(58497)
- 自然科(57316)
- 自然科学(57302)
- 自然科学基金(56292)
- 划(51871)
- 教育(49429)
- 资助(46400)
- 编号(42119)
- 重点(35174)
- 成果(33820)
- 部(33360)
- 创(32688)
- 发(32236)
- 科研(30593)
- 创新(30561)
- 计划(30232)
- 国家社会(28833)
- 课题(28711)
共检索到323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润喜 陈强 赵峰
网络舆情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并对其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网络舆情能够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促进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形成,提高政府的行政回应性,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推动行政问责制的完善以及强化政府公共性等方面。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网络舆情的作用,科学制定网络舆情管理的顶层设计,增强政府合理利用网络舆情的能力,建立面向公众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
关键词:
网络 舆情 服务型政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福集 郑小雪
从统计数据出发对网络舆情与政府的密切相关性进行论证,围绕网络舆情的特性,提出知识本体、知识需求本体和知识节点的相关概念,并依据知识场原理构造网络舆情的需求空间模型和政府知识本体的空间模型。基于知识网格和知识地图的技术,建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节点层次模型和政府知识服务网络的物理拓扑图,解决网络舆情知识供需之间匹配与互联的结构性问题,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秀梅 田辛玲
文章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动态能力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改变政府应对能力的作用机理,并基于动态能力,从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吸收、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集成、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学习、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创新4个维度提出了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提升的策略,为政府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参考。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动态能力 应对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晶
互联网信息瞬息万变,网络舆情包罗万象,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提高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成为摆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国内外网络舆情的现状,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监控进行探析,以便使地方政府能有效提升处理网络舆情的能力。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地方政府 舆情引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楠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煤矿事故得到众多网络社交媒体与网民的关注。为了有效应对煤矿事故网络舆情并进一步解决煤矿事故,通过阐述煤矿事故网络舆情的特点,并经过对煤矿事故及其网络舆情的数据分析研究当前政府应对煤矿事故网络舆情的现状,如煤矿安全网站管理不当、与网络媒体缺乏合作等。运用文献分析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提出政府、网络媒体与网民三位一体的应对策略,对有效解决煤矿事故网络舆情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府应对 煤矿事故 网络舆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乐安 李玲 戴伟 汤铃
本文基于多主体模型构建了危险化学品泄漏所造成的水污染事件中网络舆情扩散机制的仿真模型,以探讨不同的政府信息发布策略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并探索有效的公众恐慌应急策略。特别的,该模型根据真实性,将危机信息分为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并根据不同的态度,将危机信息分为中性、有利和不利信息。其次,模型涵盖了主要的参与主体:网民、政府和媒体,并以两个典型的危化品泄漏事件为研究案例,检验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崔鹏 张巍 何毅 齐婧
借助危机管理中的生命周期阶段论,研究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化规律,构建了由酝酿阶段、爆发阶段、扩散阶段、反复阶段、消退阶段、长尾阶段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生命周期"六阶段"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分析,探究了政府应对能力指标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中的演化态势,为政府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陆和建 李祝启
以合肥市政府网站为案例,利用Awstats软件将数字化的日志文件转换成以访问量、点击量、浏览页面量、访问时间、访问来源路径等为代表的各种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以及推断性分析,利用单样本估计以及相关关系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挖掘,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对合肥市政府公众信息行为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祁晓霞
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的扩大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与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深层次全方位社会变迁有关。在有关群体性事件"新特点"的研究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群体性事件的诱发、促进、形成、激化抑或化解的过程中,开始扮演令人侧目的角色和作用。在一个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在一个网络社会,如果要想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认识,如果要想实现更多群体性事件由"危"到"机"的转变,决不能忽略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本文在转型社会的历史场景下,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角色冲突的深入分析,从体制层面探求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珑瑛 董靖巍
依据WD模型和SIR病毒传播模型构建SNO网络舆情动态演进模型,提出模型假设,设计SNO模型的主体属性和主体交互规则,并以"瓮安事件"为例,运用Netlogo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调整网络主体属性以及政府、媒体、网民等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强度,考察政府、媒体、网民之间网络关系的变化对网络舆情动态演进整体趋势的影响,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政府等相关部门制定应对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信息传播 演进 政府应对 仿真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沫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公信力在网络舆情不断冲击下危机频发。实践中探索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本应具有回应网络舆情以及维持、修复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优势。以法治理念为指导对该制度进行法律重构,主要应针对其特有的核心内容:一是主体制度,包括明确网络新闻发言人主体资格、完善发言主体设置以及设计网络新闻发言人培训、考核机制;二是工作程序,包括界定网络新闻发言的范围、细化舆情研判工作机制,以及明确网络新闻发言的形式和时限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涛 蒋丹荣
居民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接受者。本文以天津市H区为个案,对辖区6个街道32万居民采用分层抽样结合配额抽样的方法,分析居民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观评价,对城市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服务型政府 绩效评估 地方政府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心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0.11亿,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速度的通畅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事实上,不仅是经济领域,互联网对我国舆论宣传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发布渠道开始呈现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个人意见领袖的出现又对我国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产生了较大冲击,新媒体时代我国舆论宣传阵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我国中央层面主流媒体开始积极转型,相继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并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方式与社会公众展开积极交流,发布权威信息,努力回应社会关切,起到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但在地方政府层面,不少决策者仍然对新媒体缺乏充分认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信息发布、沟通上下和形象塑造功能。这客观上增加了政府政策的宣传难度,为政策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温床,甚至还直接影响和破坏了政府公信力、权威性和正面形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郑中华
高校学生在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使得我国大学治理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削弱了大学对受教育者意愿的响应能力,潜藏着大学治理的合法性危机。网络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讨论办学问题的开放平台,讨论过程中的群体内聚作用把他们的意见汇集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为学生成为治理主体提供了强力助推。本文在剖析上述发展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舆情作用下大学治理结构完善的趋势,提出了学生向治理主体转变的切入点和方式途径,为完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马捷 胡漠 张世良 杨沛
文章在给出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等级评价模型构成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等级评价模型,明确其优先级运算方法。以"张昆生严重违纪"与"社保局科员私吞九百万养老金"两起廉政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为例,对其舆情危机等级进行判定,证明构建的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等级评价模型合理有效。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危机 廉政 等级评价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