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9)
2023(9701)
2022(8688)
2021(8357)
2020(6984)
2019(16324)
2018(16532)
2017(31946)
2016(17219)
2015(19533)
2014(19476)
2013(19207)
2012(17451)
2011(15559)
2010(15394)
2009(13833)
2008(13411)
2007(11479)
2006(10006)
2005(8645)
作者
(49714)
(40754)
(40569)
(38593)
(26063)
(19621)
(18604)
(16152)
(15680)
(14598)
(14244)
(13630)
(12875)
(12769)
(12627)
(12405)
(12266)
(12203)
(11772)
(11541)
(10160)
(9943)
(9717)
(9191)
(9174)
(9115)
(9109)
(9043)
(8198)
(8146)
学科
(64647)
经济(64578)
管理(52146)
(48146)
(41528)
企业(41528)
方法(32327)
数学(27469)
数学方法(27133)
(17151)
(16061)
业经(15846)
中国(15823)
(15439)
(12916)
地方(12763)
理论(12700)
(11993)
财务(11929)
财务管理(11901)
(11740)
(11563)
贸易(11558)
企业财务(11339)
(11315)
银行(11282)
(11228)
技术(11170)
农业(10830)
(10711)
机构
大学(243214)
学院(239567)
管理(101765)
理学(88465)
(88190)
理学院(87524)
经济(86058)
管理学(86029)
管理学院(85598)
研究(75264)
中国(56005)
(52118)
科学(48778)
(40601)
(36986)
业大(36559)
(35649)
中心(35463)
研究所(33971)
财经(33301)
(33299)
北京(32935)
(31760)
师范(31494)
(30288)
(28067)
农业(28048)
(27672)
商学(25595)
师范大学(25564)
基金
项目(170706)
科学(133930)
研究(124808)
基金(123852)
(107567)
国家(106699)
科学基金(92377)
社会(76464)
社会科(72336)
社会科学(72316)
基金项目(67010)
(66274)
自然(61897)
自然科(60470)
自然科学(60459)
自然科学基金(59369)
教育(56919)
(55989)
编号(52195)
资助(50943)
成果(42203)
重点(37196)
(37129)
(35362)
(34870)
课题(34486)
项目编号(33275)
创新(32875)
科研(32807)
大学(32045)
期刊
(91858)
经济(91858)
研究(66694)
中国(41928)
学报(39191)
管理(35642)
科学(34737)
(31458)
(29861)
大学(28984)
学学(26839)
教育(26831)
农业(22659)
技术(20482)
图书(19151)
(19111)
金融(19111)
业经(15488)
财经(15160)
理论(14351)
情报(14265)
经济研究(14198)
实践(13620)
(13620)
(12638)
科技(12480)
书馆(12477)
图书馆(12477)
问题(11536)
技术经济(11259)
共检索到337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忆金  曹树金  陈少驰  陈珏静  
从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技术、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实践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归纳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的技术流程,综述了与网络舆情监测密切相关的论题如网络舆情的概念、产生与传播机制、网络舆情的特征与影响、网络舆情的主体与媒介、网络舆情模式识别、基于内容挖掘的舆情监测与分析核心技术、舆情监测系统与应用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试图指出发展前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树金  
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达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最主要空间。在网络之中,网民以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热议国内外重大事件,关注政风、行风、民权、民生等方方面面,经常不可预见地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虽然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但是网络与现实世界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反映民意的网络舆情,起源于现实世界,又会正面或负面作用于现实世界;而且,来回之间,舆情与现实的关系可能发生复杂的变化。因此,及时发现、分析、管理、利用网络舆情就变得非常重要,其中,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则是关键的起点。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昊青  朱丁一  夏一雪  张鹏  刘冰月  
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主要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和外部环境对网络舆情主体的作用与反作用,以及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中信息流转与能量交互规律等问题。本文在阐释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特征、功能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优化策略,进一步丰富了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理论,以期为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构建提供学理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姝姣  
书名:网络舆情监测:基础与应用作者:曹蓉出版社:时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定价:98元书号:9787519502690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思想观点表达变得更加畅通。鼓励公众发声,允许公众通过网络就不同的事件现象发表看法,体现了对公众表达意愿的充分尊重与支持,符合我国当下法治的理念与要求。但与此同时,不受约束和控制的网络表达,也会带来负面的、不理性的,甚至是错误的、有害的网络言论,形成不当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越  李超零  黄惠新  
针对目前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中缺乏知识库研究和应用的问题,在分析建立网络舆情知识库必要性的基础上,给出网络舆情知识库的定义,重点分析知识库的组成,并对各类知识库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和主要属性的阐释。最后,分析各类知识库在数据采集、信息抽取、话题检测与追踪等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知识库间的关联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基于知识推理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方法提供思路。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黄微  
主持人导语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大数据网络发展的社会背景提出了深化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迫切要求。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兴起后,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的信息来源平台和情绪释放媒介,这些平台媒介的信息来源非常广,并且传播速度特别快。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当这些平台媒介的信息产生具有影响社会大系统稳定的破坏力的时候,就可能演变成舆情危机乃至公共危机。由此,如何确定网络舆情的传播倾向性,有效引导与管理网络行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海平   张小莉  
本文运用政治系统理论,采用爬虫技术获取2021年7月24日至2024年3月31日之间半官方的“人民网留言板”及非官方的“知乎”两类网络平台有关“双减”政策的网络舆情数据,展开“双减”政策执行中的网络舆情监测研究,客观描述大众对“双减”政策的情感态度倾向,分析得出“双减”政策执行中“双减”政治共同体关注的主要议题,全面理解不同利益群体对“双减”政策的真实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嘉  
基于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从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加工和服务等环节入手,阐释网络舆情的监测流程,并指出在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以国家图书馆舆情监测系统为例,进一步说明网络舆情监测的系统实现方式。在对网络舆情监测的实践中,系统处理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后期人工主观判断的有效介入和精准研判仍不可或缺。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夏一雪  兰月新  刘冰月  瞿志凯  
[目的/意义]面向大数据研究多个网络传播平台之间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模型,能够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趋势以及网络信息在多个平台之间的传播规律,为政府治理网络舆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机理,通过定义交互系数,基于微分方程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模型,并应用差分回归法对各个媒体平台的网络舆情信息交互趋势开展预测。[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信息交互模型及趋势预测方法是可行的,以上理论研究可为政府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制定网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桂鸿  曹树金  陈忆金  
本研究针对舆情信息源特征就舆情信息增量采集、提取和存储、文本信息预处理提出了基于Web-Harvest的定点信息采集以及基于输入法平台的新词收集策略,构建了一个互联网用语扩展词库,实现了信息预处理关键模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俊峰  宋绍成  
[目的 /意义]量化展现网络舆情信息受众之间的观点认知距离与情感归属,澄清其情感倾向性的形成脉络,为科学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供思路。[方法 /过程]切分舆情事项子话题,通过情感本体计算受众观点的极性强度,构建2-模的受众-关注焦点隶属矩阵和1-模的受众关系矩阵,并采用复杂网络可视化图谱对受众认知距离进行可视化展示,从网络舆情场的视角下阐述受众观点的互斥与耦合机制,描述受众情感倾向的形成脉络。[结果 /结论]对受众整体认知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受众加以区分,揭示真实情景中的网络舆情场力的作用特点,为舆情受众情感疏导工作提供实践出发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俊峰  宋绍成  
[目的 /意义]量化展现网络舆情信息受众之间的观点认知距离与情感归属,澄清其情感倾向性的形成脉络,为科学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供思路。[方法 /过程]切分舆情事项子话题,通过情感本体计算受众观点的极性强度,构建2-模的受众-关注焦点隶属矩阵和1-模的受众关系矩阵,并采用复杂网络可视化图谱对受众认知距离进行可视化展示,从网络舆情场的视角下阐述受众观点的互斥与耦合机制,描述受众情感倾向的形成脉络。[结果 /结论]对受众整体认知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受众加以区分,揭示真实情景中的网络舆情场力的作用特点,为舆情受众情感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文  李强  
本文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概念出发,比较研究欧洲食品安全局和美国FDA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现状,在分析总结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现状与现实基础,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干预的工作流程、技术体系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陈建英  朱晖  刘小芳  
[目的/意义]网络民族舆情监测工作需要面对数据量庞大、现场数据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计算的网络民族舆情监测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框架结构与功能模块,详述了其处理流程与相关算法,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和分析了模型的效能。[方法/过程]该模型针对监测系统的工作特点,采用分布式结构避免系统瓶颈,基于灰色关联计算方法,实现监测规则库与现场数据的深度匹配,并进行热点事件的细节刻画,最终实现网络民族舆情热点事件的预测和发现。[结果/结论]仿真试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舆情监测覆盖度、较低的误检率和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青  成颖  巢乃鹏  
对现有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进行整理与归纳,通过E-R模型系统分析主题舆情的属性特征,构建更为科学系统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舆情热度、舆情强度、舆情倾度、舆情生长度四个维度诠释主题舆情的传播范围及程度、舆情主题内容强度、主题舆情生长规律及状态、舆情受众意见分布等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