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5)
- 2023(3849)
- 2022(3106)
- 2021(2992)
- 2020(2352)
- 2019(5425)
- 2018(5293)
- 2017(9552)
- 2016(4952)
- 2015(5536)
- 2014(5489)
- 2013(5271)
- 2012(4803)
- 2011(4498)
- 2010(4401)
- 2009(4111)
- 2008(4213)
- 2007(3673)
- 2006(3309)
- 2005(3145)
- 学科
- 济(19884)
- 经济(19857)
- 管理(13724)
- 业(12467)
- 企(11909)
- 企业(11909)
- 方法(8060)
- 学(7505)
- 理论(6447)
- 业经(5724)
- 数学(5485)
- 数学方法(5380)
- 中国(5259)
- 财(4403)
- 和(4401)
- 农(4162)
- 贸(3845)
- 贸易(3843)
- 制(3821)
- 易(3684)
- 税(3401)
- 银(3282)
- 银行(3278)
- 行(3186)
- 教育(3184)
- 税收(3163)
- 融(3154)
- 金融(3153)
- 收(3126)
- 技术(2970)
- 机构
- 大学(77647)
- 学院(74807)
- 管理(29261)
- 济(28219)
- 经济(27514)
- 研究(27329)
- 理学(25379)
- 理学院(25034)
- 管理学(24549)
- 管理学院(24402)
- 中国(20498)
- 科学(17245)
- 京(16922)
- 财(14180)
- 所(13552)
- 研究所(12552)
- 中心(12448)
- 范(11954)
- 师范(11870)
- 财经(11381)
- 江(10993)
- 北京(10755)
- 经(10416)
- 院(10197)
- 师范大学(9967)
- 农(9836)
- 业大(9514)
- 州(8796)
- 财经大学(8668)
- 经济学(8631)
- 基金
- 项目(51239)
- 科学(41899)
- 基金(39032)
- 研究(36967)
- 家(34839)
- 国家(34591)
- 科学基金(29882)
- 社会(23850)
- 社会科(22467)
- 社会科学(22464)
- 基金项目(20622)
- 自然(19953)
- 自然科(19509)
- 自然科学(19505)
- 自然科学基金(19192)
- 省(18255)
- 教育(17306)
- 划(16542)
- 编号(15031)
- 资助(14849)
- 成果(12731)
- 重点(12228)
- 部(11621)
- 创(10833)
- 发(10590)
- 国家社会(10165)
- 教育部(10049)
- 课题(10018)
- 创新(9994)
- 科研(9935)
共检索到110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地 霍春辉
网络编配是以中心企业为代表的编配器通过对网络参与者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协调,来实现价值创造、获取与分配的过程。基于封闭系统网络和开放系统网络两种情境,本文回顾总结了网络编配的研究起源与内涵特征,构建了网络编配研究的整合性理论框架:依据编配器的不同类型,从“组建维度”和“协调维度”整合提炼了网络编配的关键维度,从网络层面和个体层面分别总结了网络编配的前因变量和结果效应,并比较探讨了不同网络情境下网络编配的关键维度、前因变量和结果效应的差异性。最后,本文提出未来应开展动态视角下的关键维度探索、拓展不同网络情境下的前因变量和结果效应研究、加强网络个体层面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和加强量化分析,以及完善基于中国情境的本土化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地 霍春辉
网络编配是以中心企业为代表的编配器通过对网络参与者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协调,来实现价值创造、获取与分配的过程。基于封闭系统网络和开放系统网络两种情境,本文回顾总结了网络编配的研究起源与内涵特征,构建了网络编配研究的整合性理论框架:依据编配器的不同类型,从“组建维度”和“协调维度”整合提炼了网络编配的关键维度,从网络层面和个体层面分别总结了网络编配的前因变量和结果效应,并比较探讨了不同网络情境下网络编配的关键维度、前因变量和结果效应的差异性。最后,本文提出未来应开展动态视角下的关键维度探索、拓展不同网络情境下的前因变量和结果效应研究、加强网络个体层面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和加强量化分析,以及完善基于中国情境的本土化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中举 朱相 汪明月
绿色技术转移是绿色创新所产生的技术和知识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它对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对绿色技术转移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总结了绿色技术转移的内涵特征、相关理论、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研究发现:绿色技术转移的要素包含五个方面,可以采用专利、文本、问卷等方法对其进行测量;以往研究基于制度理论、技术差距理论等,探究了环境政策、财税政策、技术差距等对绿色技术转移的影响作用;绿色技术转移对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绿色增长和竞争优势起到了中介作用,而吸收能力是影响绿色技术转移绩效作用的调节变量。未来研究除了继续探索绿色技术转移的测量和影响因素以外,也需要加深对绿色技术转移作用结果的内在机制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中举 朱相 汪明月
绿色技术转移是绿色创新所产生的技术和知识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它对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对绿色技术转移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总结了绿色技术转移的内涵特征、相关理论、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研究发现:绿色技术转移的要素包含五个方面,可以采用专利、文本、问卷等方法对其进行测量;以往研究基于制度理论、技术差距理论等,探究了环境政策、财税政策、技术差距等对绿色技术转移的影响作用;绿色技术转移对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绿色增长和竞争优势起到了中介作用,而吸收能力是影响绿色技术转移绩效作用的调节变量。未来研究除了继续探索绿色技术转移的测量和影响因素以外,也需要加深对绿色技术转移作用结果的内在机制研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璐 王晨曦 卢金钟 张强 黄荟婕
意义建构理论作为指导企业各层级间达成共识、协调行动的方法论而备受学界关注。然而学界对意义建构理论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回顾和逻辑梳理基础上的理论整合。本文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意义建构理论相关文献整理,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归纳总结:首先,通过梳理意义建构理论提出背景及内涵,发现现有研究呈现“个体-组织”跨越以及“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整合主义”演进的特征;其次,通过归纳和总结意义建构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过程,厘清由“单向-双向”推进的组织意义给赋互动逻辑,同时探讨意义建构理论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构建更为完善的意义建构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中国企业创新管理实践需要,从应用层面阐述未来研究展望,旨在推动意义建构理论在理论层与实践层的进一步完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遥 张广逍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提出碳排放控制目标以及净零时间表。传统的绿色金融无法满足碳密集型企业的转型需求,导致各国距离实现净零目标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转型金融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转型金融的概念出发,阐述转型金融在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转型风险方面的功能作用,并结合国际市场实践明确转型金融的发展前景。进而通过阐释转型金融发展的逻辑机理,对比分析国际上主流的转型融资方法,形成转型金融发展框架的五大核心要素。为此,今后应加强顶层政策体系的协同与约束力度、统一和完善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并积极开展转型金融相关的理论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新月 练靖雯 宋士杰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意义] 失真信息治理是信息疫情时代中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图书情报学科近年来的热点议题。在传统信息纠偏研究中事后纠正的滞后性与局限性促使学者将目光转向更为主动的预先干预,预先干预的剖析对失真信息治理的理解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 系统梳理过去几十年间的相关研究,解析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概念内涵,回溯相关理论基础,构建研究框架深入分析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结果/结论] 失真信息预先干预以预防接种理论为理论核心,涉及情报学、心理学与传播学等学科。时间、内容、目的与特征是阐释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四大构件。当前研究围绕“应用情境—影响因素—干预方式—干预结果”展开,未来还可从理论内涵拓展、行为特征探索与研究方法创新三大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邵悦 陈侠飞
政府创业投资是中央或地方各级政府管理或支持的风险投资基金对创业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旨在推动创新创业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广义上,政府为推动创业投资发展而颁布的支持性政策也纳入政府创投的范畴。随着“补改投”政策的实施,政府创业投资实践快速发展,并成为创业投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在阐述政府创投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按照“作用机制→影响效应←边界条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围绕政府创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三个部分进行述评,提炼出政府创投发挥效应的一般规律。未来的研究拓展需要关注政府创投的跨层次影响效应、政府创投与其他类型创投的联合投资效应、影响效应的边界条件以及中国情境下的政府创投等。通过梳理政府创投效应的理论机制和实践效应,为推动政府创投的实践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邵悦 陈侠飞
政府创业投资是中央或地方各级政府管理或支持的风险投资基金对创业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旨在推动创新创业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广义上,政府为推动创业投资发展而颁布的支持性政策也纳入政府创投的范畴。随着“补改投”政策的实施,政府创业投资实践快速发展,并成为创业投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在阐述政府创投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按照“作用机制→影响效应←边界条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围绕政府创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三个部分进行述评,提炼出政府创投发挥效应的一般规律。未来的研究拓展需要关注政府创投的跨层次影响效应、政府创投与其他类型创投的联合投资效应、影响效应的边界条件以及中国情境下的政府创投等。通过梳理政府创投效应的理论机制和实践效应,为推动政府创投的实践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爽 黄福才 李建中
为适应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等相关理论,从旅游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特性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等方面对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范畴、特征进行界定和探讨。根据旅游公共服务的属性特征、内容构成、存在形态、受益影响范围以及需求差异,笔者对旅游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理论基础的决策依据,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旅游公共服务需求。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公共产品 公共服务 分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潇 孙瑞杰 姚荔
海洋主体功能区制度目标是通过政策机制引导和约束各区县按照各自海洋主体功能来规划、管理、利用和保护海洋空间,基本特征是综合性与差异化。制度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承启"发展类规划"与"布局类规划",二是把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概念付诸实际政策设计,据此提出空间管理、综合经济、资源节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五个方面的"1+1+3"政策体系。落实海洋主体功能区制度必须处理好国家、省级、市县三个层面对政策的强制性和自由裁量权,配套统一的动态监测、差异化的评价考核、统一的考核结果应用模式。
关键词:
海洋 主体功能区 制度 框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苗苗 陈琳
智慧教育发展方兴未艾,智慧学习服务应运而生。本研究对智慧学习服务的内涵、特征以及体系框架进行理论探讨:提出了智慧学习服务的内涵,并与数字化学习服务进行比对;探讨了智慧学习服务的特征,包括人性化交互、能力导向的评价、一站式系统化体验的教育层面特征和智能感知、个性预知、流动调整、虚实交融的技术层面特征;构建了智慧学习服务的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包括一个依托、两种终端、三个智库、四类服务和五种身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柏乃 盛中华
颠覆性数字技术正成为重塑世界产业体系的新质生产力。这场全球数字革命在带来历史新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数字风险与挑战。数字风险治理作为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69本国内外跨学科顶尖期刊、6大中西智库及科研机构的1114篇文献,结合VOSviewer知识图谱分析,将数字风险治理研究划分为孕育起步、成长探索、快速发展和迭代升级4个阶段。采用动态过程视角,构建“数字风险识别—数字风险分析—数字风险评估—数字风险处置—数字风险预防”的理论框架。其中,数字风险识别研究是整个风险治理的逻辑起点,并从个体、组织、国家等3个维度进行数字风险溯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风险评估研究,研判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大小,界定风险等级排序。根据风险等级分布,进行数字风险处置或风险预防。运用CiteSpace突变词分析,提炼前沿热点问题,重点从关注人工智能与数字基础设施风险、开展跨层风险分析、强化数据流动安全审计、引导数字敏捷治理、深化供应链网络安全投资等方面,提出未来展望。本研究基于数字技术视角和流行病学模型识别数字风险的内涵特征,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以增进学术对话,为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俊峰 王毅军 黄微 宋绍成
[目的 /意义]通过解构网络舆情场内涵、结构特征以及功能属性,进而将场理论引入到网络舆情管控治理的研究中,实现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网络舆情综合研究视角建构目标。[方法 /过程]在充分把握网络舆情的特征、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辩证地引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场论的观点与定义,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解构网络舆情场的概念,并形式化地对网络舆情场的整体机能进行数理描述。[结果/结论]网络舆情场的运动特征本质上是场域中客观存在的显性舆情信息与舆情受众主观认知的交互和作用的体现。因此网络舆情场的介入能将网络舆情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树林
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行业物流领域,我国成品油物流尚处于发展期,成品油流通运输结构不合理、产销分离,油品销售企业间合作收益大于竞争效果。为避免我国石油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可建立基于竞争合作关系的成品油物流网络,促使竞争者通过理性合作成为增值伙伴,为我国成品油物流发展指明方向。成品油物流网络要求参与各方以"价值增值"为中心,促进成品油物流资源开放,在组织间进行资源及活动间的增益性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推进企业资产的专用化、专业化,实现成品油物流运作的经济化。成品油物流网络还能以合作为主导、以价值为中心、以竞争为约束,充分发挥成品油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分工效应,促进资源整合,通过转包组织网络、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