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8)
- 2023(16615)
- 2022(13782)
- 2021(12702)
- 2020(10438)
- 2019(24160)
- 2018(23929)
- 2017(45517)
- 2016(24769)
- 2015(27530)
- 2014(27567)
- 2013(26965)
- 2012(24599)
- 2011(22126)
- 2010(22143)
- 2009(20208)
- 2008(19609)
- 2007(17278)
- 2006(15340)
- 2005(13597)
- 学科
- 济(101630)
- 经济(101514)
- 管理(69760)
- 业(64954)
- 企(53679)
- 企业(53679)
- 方法(42437)
- 数学(36016)
- 数学方法(35585)
- 中国(30145)
- 农(30141)
- 业经(25265)
- 财(24444)
- 学(23927)
- 地方(22054)
- 农业(20081)
- 制(19966)
- 理论(17886)
- 贸(16445)
- 贸易(16434)
- 易(15893)
- 体(15768)
- 和(15511)
- 银(15143)
- 银行(15084)
- 技术(14753)
- 环境(14745)
- 融(14635)
- 金融(14627)
- 行(14418)
- 机构
- 大学(353287)
- 学院(349780)
- 管理(136946)
- 济(135855)
- 经济(132715)
- 研究(119919)
- 理学(118707)
- 理学院(117329)
- 管理学(115097)
- 管理学院(114469)
- 中国(87064)
- 京(76273)
- 科学(76072)
- 财(61985)
- 所(59891)
- 农(59416)
- 研究所(54852)
- 业大(53813)
- 中心(53378)
- 江(51640)
- 财经(49801)
- 范(48485)
- 师范(47943)
- 北京(47876)
- 农业(46379)
- 经(45387)
- 院(44302)
- 州(41700)
- 经济学(40920)
- 师范大学(38781)
- 基金
- 项目(244101)
- 科学(192353)
- 基金(177294)
- 研究(177074)
- 家(155363)
- 国家(154087)
- 科学基金(132421)
- 社会(111904)
- 社会科(105835)
- 社会科学(105809)
- 省(95135)
- 基金项目(94057)
- 自然(86304)
- 自然科(84344)
- 自然科学(84322)
- 自然科学基金(82777)
- 教育(81010)
- 划(80254)
- 资助(71788)
- 编号(71626)
- 成果(58582)
- 重点(54714)
- 部(52891)
- 发(51808)
- 创(50224)
- 课题(50014)
- 创新(46793)
- 科研(46355)
- 国家社会(46228)
- 教育部(45172)
- 期刊
- 济(149712)
- 经济(149712)
- 研究(103918)
- 中国(68935)
- 学报(59958)
- 农(55511)
- 科学(53993)
- 管理(50298)
- 财(45745)
- 大学(45193)
- 学学(42249)
- 教育(42204)
- 农业(38013)
- 技术(29710)
- 融(27805)
- 金融(27805)
- 业经(25627)
- 经济研究(24000)
- 财经(23965)
- 问题(21132)
- 经(20556)
- 图书(20466)
- 业(18748)
- 版(17472)
- 科技(17398)
- 理论(16290)
- 技术经济(16240)
- 现代(16050)
- 业大(15568)
- 商业(15120)
共检索到511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翔 魏晓莉
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绩效,与其所依托的空间组织形态密切相关。应将城乡一体化的视野扩展到跨行政区的城市群之中,以更高级的空间组织形态来加强城乡联系,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群的发展会产生城乡一体化的网络结构效应,行政壁垒是城市群协作的最大障碍,应构建以利益均衡为中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其内部关系的有效整合。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陈湘满 申群意 邹镇宇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7年到201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上升;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从长株潭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城乡一体化虽然与城市化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城市化水平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并不完全吻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姚冠新 朱晨俊 戴盼倩
为了降低城乡物流成本和提高城乡物流效率,以成本为导向构建了一种同时满足农产品与非农产品物流需要,并允许直达运输的混合轴辐式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规划模型,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禁忌搜索算法。为了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包含6个节点的网络仿真分析和针对运输折扣系数α、β,货损系数θ1、θ2的灵敏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选择节点4和节点6作为枢纽节点,节点2与节点3建立直达运输时,网络最优总成本为538 114;α、β分别从0增加到1,θ1、θ2分别从0增加到0.5,对应的网络总成本分别增加了4.1%、3.7%、4.2%、0.8%。构建的混合轴辐式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佘高红 王锦
分析传统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格局,找出阻碍城乡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全球化为契机,提出通往城乡一体化这一理想境界的门径是地区城市(RegionalCity)———一种新型的城市概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华
新型城乡形态是新的城乡连接方式和互动机制,具有就业以非农为主、专业化分工和集聚、物质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以及农与非农的双重角色特征,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郊化、城中村、都市圈和新农村是五个典型的新形态。本文分析了每一个新型城乡形态的起因、意义和问题,并提出都市圈形态将成为未来的首要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银娥
土地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其利用结构的优化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2000-2012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同时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实证研究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工业用地的影响存在倒U型的变化趋势,对仓储用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城市对外交通用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产生正向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居住用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绿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珊 李鹏涛
本文从城乡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一体化三个维度,衡量了城乡流通一体化的水平,并研究了城乡流通一体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效应,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我国城乡物流一体化、商流一体化和信息流一体化水平总体上都保持了不断提高的趋势;回归结果显示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商流一体化、信息流一体化都是加速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推动因素。但目前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仍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体现在农村方面的短板。据此,文章最后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晓红 李城固
剖析了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辨证关系,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地域进行了类型划分,研究了不同地域类型城市化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方式,并针对城市化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在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指导下,为指导各级政府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爽 孟繁华
在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组织关系呈现复杂同组织模式和组织链模式两种模式。复杂同组织模式系统性特征鲜明,能够满足多重需要,有利于驱动一体化双方深度投入,改革路径较为清晰明确,利于长效发展,政策成本较高。因此该模式在推行过程中自上而下的路径特征鲜明,自主性逐渐凸现,重点在组织结构调整和制度建设,难点在文化冲突和重建,同时需要构建资源统筹体系。组织链模式是需求诱致,依托非转型性变革切入,动力不均衡,单方面获利特征明显,政策前景不明朗,可能造成长效影响缺失,政策成本较低,易于推行。因此该模式在实践中应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重点在人力资源建设和核心业务沟通,难点在组织链中沟通机制的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付建平 史仕新
资源型城市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资源型城市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在剖析城乡一体化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和意义,并就资源型城市城乡关系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资源型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传新 刘洋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还存在许多差距,城乡协调发展不平衡,生活消费、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存在很大差距。城乡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亟待解决的任务。山东省统筹区域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充分发挥龙头城市的辐射带动
关键词:
差别 山东半岛 城乡一体化 选择 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叶连广 何雄浪 邓菊秋
当前,中国正进入城市群驱动经济增长、经济带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群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和经济带的辐射与连接推动区域资源与要素在更广的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以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空间引力模型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产业联动网络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联动网络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和集聚趋势;产业联动网络对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效应显著为正,产业联动网络有利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业联动网络通过改变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配置不平衡和促进区际技术溢出来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志辉
我国正在进入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在"行政区管理体制下"和"跨行政区合作体制下"存在多个层次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教育一体化的问题形态主要是教育的"半郊区化",县镇与乡村教育一体化的问题形态主要是农村教育的"过度城镇化"。要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必须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财政与管理体制,建立与双向城乡教育一体化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晨俊 姚冠新 戴盼倩
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低碳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城乡物流成本的降低,对扩大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与助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首先以成本为导向,引入碳排放约束,构建了一种同时满足农产品与非农产品物流需要,并允许直达运输的混合轴辐式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规划模型;进而设计了算例及4组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禁忌搜索算法的有效性;其次,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枢纽节点数量、物流量、运输车辆等因素对网络构建总成本与决策存在影响,应在实际决策时着重考虑;最后,经济成本与碳排放成本的权重分析表明,企业降低碳排放需要更大的优惠政策支持。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物流 低碳经济 轴辐理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苑 朱绍勇 张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内容,更是江西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江西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入攻关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初步形成规模,但就业结构仍相对滞后,影响江西的城镇化进程。江西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就业结构优化效应的协整分析表明,江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IG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SD1、SD2和SD3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有必要通过改进公共就业服务、推进社会保障落实以及加强城乡教育统筹等措施,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通过收入差距的缩小促进就业结构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