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0)
- 2023(16355)
- 2022(14139)
- 2021(13308)
- 2020(11167)
- 2019(25427)
- 2018(25313)
- 2017(48788)
- 2016(26954)
- 2015(29761)
- 2014(29783)
- 2013(29096)
- 2012(26877)
- 2011(24248)
- 2010(24288)
- 2009(22146)
- 2008(21391)
- 2007(18876)
- 2006(16582)
- 2005(14469)
- 学科
- 济(101804)
- 经济(101687)
- 管理(76125)
- 业(71604)
- 企(58763)
- 企业(58763)
- 方法(44621)
- 数学(38620)
- 数学方法(38133)
- 农(29499)
- 中国(27483)
- 财(27020)
- 学(24156)
- 业经(22878)
- 制(21544)
- 地方(20874)
- 贸(20213)
- 贸易(20205)
- 易(19620)
- 农业(19319)
- 理论(17449)
- 技术(16512)
- 银(16464)
- 务(16395)
- 银行(16388)
- 财务(16315)
- 财务管理(16288)
- 体(16092)
- 和(15927)
- 行(15642)
- 机构
- 大学(376660)
- 学院(376506)
- 管理(146659)
- 济(146474)
- 经济(143166)
- 研究(129982)
- 理学(127217)
- 理学院(125751)
- 管理学(123414)
- 管理学院(122757)
- 中国(94669)
- 科学(83554)
- 京(80500)
- 农(70695)
- 财(66893)
- 所(66415)
- 业大(61794)
- 研究所(61012)
- 中心(58369)
- 江(55787)
- 农业(55746)
- 财经(53288)
- 北京(50558)
- 范(49811)
- 师范(49166)
- 经(48501)
- 院(47506)
- 州(44767)
- 经济学(42681)
- 技术(42069)
- 基金
- 项目(262209)
- 科学(204370)
- 基金(188598)
- 研究(187273)
- 家(167166)
- 国家(165781)
- 科学基金(140554)
- 社会(115822)
- 社会科(109600)
- 社会科学(109573)
- 省(103347)
- 基金项目(100108)
- 自然(93962)
- 自然科(91772)
- 自然科学(91744)
- 自然科学基金(90076)
- 划(87685)
- 教育(86436)
- 资助(77854)
- 编号(76404)
- 成果(61968)
- 重点(59087)
- 部(56909)
- 发(55792)
- 创(54357)
- 课题(53355)
- 创新(50740)
- 科研(50371)
- 计划(48974)
- 教育部(47995)
- 期刊
- 济(159460)
- 经济(159460)
- 研究(107722)
- 中国(71616)
- 学报(67683)
- 农(63945)
- 科学(58537)
- 管理(52759)
- 大学(49923)
- 财(48914)
- 学学(47187)
- 教育(43723)
- 农业(43502)
- 融(32305)
- 金融(32305)
- 技术(31912)
- 业经(27613)
- 经济研究(25681)
- 财经(25093)
- 业(21707)
- 经(21455)
- 问题(20808)
- 图书(19870)
- 科技(19577)
- 版(19014)
- 业大(18027)
- 理论(17339)
- 技术经济(17177)
- 商业(16619)
- 现代(16210)
共检索到546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玮 宗刚
以群体性行为和追求社会价值或个人利益为特征的集体行动的频繁出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种伴生现象,网络是影响集体行动成效的关键变量。文章从随机指数图基本网络结构出发,对集体行动主体、互动方式、结构特征进行研究,从网络演化博弈视角构建行动个体链接和信息扩散规律的仿真模型,探讨不同网络结构对集体行动合作决策制定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结构 集体行动 合作决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玮 宗刚
社会运动中以群体性为特征的集体行动出现频繁,其中网络结构在集体行动中的角色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结构不仅囊括了传统的人际交往实际网络,又涵盖了技术进步下移动互联的虚拟网络,以网络社区为媒介形成的网络结构,对集体行动动员起到了认知聚合和联系扩散的作用。文章依托英国学生抗议联合政府涨学费的具体事件,对以网络社区facebook为媒介的集体行动中的网络社区结构特征及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楼晓玲
运用Granovet t er的集体行动理论和经典阈值模型,在研究股票市场中投资者行动特征基础上,增设复杂网络和异步时间构建拓展阈值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股市风险在复杂网络下的动态扩散。研究发现:(1)风险阈值特征值激活时,不管网络结构如何,均发生股市灾害。(2)投资者集体规模的扩大,推高了股灾激活阈值,有助于降低股灾发生的风险。(3)风险波动呈现区间效应,当投资偏好异质性高度趋同或趋异时,在复杂网络下,风险扩散可能性更小,速度更慢,原因是复杂网络容易促成趋势的更高度一致或更高度离散,从而降低整体系统风险。但正常证券市场中,投资偏好异质性处于中间状态,复杂网络的信息传播促使风险扩散速度更快,风险更高,范围更广。因此,借助"互联网熟人社会"复杂网络力量,促成更高度一致或高度离散的决策行为,有助于降低金融系统整体风险。这对投资者和金融系统监管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集体行动 阈值模型 股市风险 复杂网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霞 张路蓬 刘国巍
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创新扩散逐渐受到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在分析了创新扩散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不同拓扑结构的创新扩散演化动力模型。将信息获取、领导者创新能力及机会利益作为创新扩散的动力因子。通过利用复杂网络的演化博弈仿真分析,揭示了小世界、无标度等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创新技术的扩散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结构相同的情况下,信息获取对创新扩散的影响较大;在动力因子设定相同的情况下,网络主体连接越规则,创新扩散越充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红 宫秀双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探究消费者的社会网络位置如何影响其对社会影响的易感性。结果表明:在社会网络中,与点度中心度低(处于网络边缘位置)的消费者相比,点度中心度高(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消费者对来自他人的信息性影响较不敏感,但对地位竞争影响更易感。此外,与中介中心度低的消费者相比,中介中心度高(占据网络结构优势位置)的消费者对来自他人的信息性影响较不敏感,但对规范性影响和地位竞争影响更易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文华 唐厚兴
作为知识交互主体的企业,其不同行为必将对知识交互过程和扩散网络结构产生不同影响。据此,将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嵌入到知识交互过程中来拓展现有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企业无机会主义行为时,小世界网络最佳。当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程度增加,最优结构趋向高随机度网络,且企业对不同类别知识表现出异质偏好时更为显著。联盟管理者可根据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程度控制网络结构构建来提升知识扩散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永红 王展昭 李欢 周文
在对采纳者决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将网络结构和采纳者偏好作为核心参数,构建基于采纳者决策过程的创新扩散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发现,在采纳者趋同化偏好条件下,网络平均度、网络重连概率与采纳者偏好强度的变动趋势与创新扩散效率的变动趋势相同,而在采纳者差异化偏好条件下则与创新扩散效率变动趋势相反。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对创新扩散的影响方向与采纳者偏好特征无关,提高网络平均路径长度会始终降低创新扩散的效率。采纳者的趋同化偏好能够放大创新扩散对网络结构变量与采纳者偏好强度变量的敏感程度,采纳者差异化偏好则会缩小创新扩散对网络结构变量与采纳者偏好强度变量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对于制定创新推广策略具有一定的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良杰 姜晨 鲁皓
在考虑创新采纳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局部网络效应基础上,运用微观扩散模型研究创新扩散。仿真分析表明,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以及创新采纳个体自身偏好异质性共同决定创新扩散的过程。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影响创新扩散的程度和速度,即使局部网络效应强度很强,也有可能因为网络结构的影响而导致创新扩散最终失败;采纳个体偏好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并不确定,当局部网络效应较弱时,偏好异质性越高越有利于创新扩散。与之相反,当局部网络效应较强时,偏好异质性则会抑制创新扩散,且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的影响也会随着复杂社会网络结构的差异而呈现不同模式。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关鹏 王曰芬 傅柱
科研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主要受知识溢出和知识创新这两个过程的影响,据此提出知识扩散的机制。采用多Agent系统建模方法构建科研合作网络知识扩散仿真演化模型,分析了网络结构、知识溢出效应和个体知识创新能力对知识扩散的影响。通过知识扩散效果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科研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知识扩散效果造成影响,BA无标度网络结构优于其他网络结构(规则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知识溢出效应主要影响知识扩散前期,随着知识溢出效率因子的递增,网络平均知识存量总体震荡上升,知识扩散速率递增,同时网络知识存量分布均衡度递减;个体知识创新能力主要影响知识扩散后期,个体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大的网络表现出较强的平均知识存量增长,也加剧了网络知识存量的不均衡分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霞 宋哲 耿修林
基于小世界网络分析了单一扩散和竞争扩散情境下,个体采纳者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和网络中的创新先驱者比例对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扩散规模随时间呈"S"型曲线变化,创新先驱者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创新扩散,但其对扩散规模的促进作用随创新先驱者比例的提高边际递减。社会网络越聚集,越有利于创新扩散。创新先驱者比例调节社会网络结构与创新扩散规模的关系,创新先驱者比例越高,社会网络结构变化引起的创新扩散规模的变化越小。竞争扩散情境下,先发产品与后进产品的扩散规模随网络结构改变分别呈类似"S"型和反"S"型曲线变化,高创新先驱者比例下,先发产品和后进产品的扩散规模受网络结构的影响被削弱。当社会系统中的创新先驱者比例较高时,拥有明显技术优势的后进产品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战胜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先发产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 葛爽 张庆红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科技政策驱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面对科技政策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及现有科技政策失灵的尴尬现状,复杂网络理论的引入为此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复杂网络系统中网络权力和创新扩散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拥有网络权力企业的精准操控和定向培养,以及网络创新扩散方式的有效干预和引导,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科技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此进行复杂网络结构下科技政策创新驱动初探,并提出初步概念框架。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网络权力 创新扩散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史波 金洪志
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公共危机网络信息扩散的政府应对仿真模型。该模型以现实为基础,以有限信任Deffuant模型为依据,由网民、网络媒体、政府及它们之间的交互规则组成。运用Netlogo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政府介入时间、政府公信力、政府信息真实度和政府引导与监管等政府主体属性在不同参数设置下的演化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危机网络信息扩散的政府应对建议,以期为政府有效调控公共危机网络信息扩散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公共危机 网络信息 扩散 政府应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智涛 付宏 李辉
[目的/意义]探讨网络知识社区中知识主体的交互作用,以及知识的传播问题,拓展网络知识传播扩散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网络知识社区的运行机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多主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了知识传播扩散的仿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结构、知识转移能力、知识分享意愿、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结果/结论]小世界网络更容易加速知识传播;知识转移能力越强,则知识增长率越快;分享意愿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有生命知识主体与非生命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与知识的传播效率呈正相关。[局限]未来考虑不同网络知识社区的定位、设计机制、激励机制等差异性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待实证数据的检验。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伟 周文 郎益夫
基于集群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创新和知识扩散过程是集群企业实现创新的关键。为了揭示集群创新合作网络中知识增长绩效的演化规律,探讨不同网络中知识增长绩效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论文构建了知识创新与扩散的过程模型,以东北三省新能源汽车集群创新合作网络为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仿真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集群创新合作网络的整体知识水平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演化规律;知识增长的演化过程存在突变点,突变时期不同网络中企业知识水平分化的情况决定不同网络知识增长绩效的差异性;知识扩散约束条件是知识创新与扩散过程的关键;实际网络并非知识创新与扩散的最优网络,无标度网络具有知识增长的绩效优势;hub结构和适度的节点度值分布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静 杨中华 张志清
科研合作网络是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基础的扩散途径。以netscience网络的最大联通分支为研究数据集,统计给出基本拓扑特征,在R环境下调用Igraph对知识源在网络不同中心性位置下的知识扩散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研究得出知识源的位置对知识扩散效率的影响,由此提出从知识源中心性选择来促进知识扩散效率这一新思路,主要结论如下:介数中心的最终知识存量和知识扩散充分程度最高,但度中心的知识时效性更具优势。知识难度越大,不同位置知识源下的知识扩散差异越大,知识源中心性选择对于知识扩散的效率提高越重要。科研合作网络在
关键词:
科研合作网络 中心性 知识扩散 复杂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